隨著教育的不斷普及,上大學的人數越來越多,今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人。年輕人逐漸走向社會,夢想就是每個人的奮鬥目標。
如果你很迷茫,你不知道下一步在該怎麼走,我們一起來看看雷軍與「後浪」的對談,從中一定會受到不少啟發。
在6月19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參加了極客公園與B站聯合推出的「Rebuild 2020科技全明星對談」。會上雷軍與B站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進行了一場跨界對話。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鼓勵年輕人勇敢追夢。
現實中很多大學生都是很迷茫的,找不到自己的目標,我覺得第一步就是要樹立榜樣,向成功人士學習。雷軍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同時也是廣大年輕數碼愛好者的榜樣。
雷軍作為大家公認的「勞動楷模」,他的創業經歷比較傳奇,確實值得大家借鑑學習。雷軍從小就是一個學霸,越聰明越勤奮,在上大學的第一天就領悟了學習的重要性,給自己確立了目標,給自己定了一個「夢想」。所以學習更加勤奮,兩年就修完了大學四年額課程,然後就搞自己的愛好。
軟體編程、廣泛交友、社會實踐體驗,為夢想而活。
說到這裡其實我也挺慚愧的,上學期間沒有明確的目前,雖然每天也在學習,但是收效甚微。出社會以後只能「努力找工作」,並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現在來看,我自己也是那種雖然有目前,但是不能一直堅持實現的一類人。聽到雷軍說自己的大學是完美的沒有遺憾的,我想說我的大學是「有遺憾」的。
但是現在還不算太晚,人總要為了自己的夢想拼一把,每天努力上進,把夢想牢記在心。每個人的境遇不同,所以每個人的夢想大小也不同,我不可能成為雷軍一樣優秀的人,我只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行。
雷軍在這次與「後浪」的對談的活動中還將到的一點我也比較認可。就是在大學裡首要的是「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了自己學習的方法,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不管遇到什麼難題都能化解。
然後就是還要有個「愛好」,很多時候你學了很多專業的知識,最後往往能成功的還是自己的愛好。
我們很多人不可能像雷軍一樣優秀,像雷軍一樣有個了不起的夢想,但是我們一定要一個自己的「夢想」。雷軍也說到:每個人的天資稟賦不一樣,每個人的機遇條件也不一樣,夢想不分大小,夢想能否達成,要看是否超越了自己。
怎麼樣,大家都還在為自己的夢想堅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