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對話B站「後浪」:每個人天資稟賦不一樣 超越了自己就是成功

2020-12-05 快科技

6月19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參加了極客公園與B站聯合推出的「Rebuild 2020科技全明星對談」。

在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的主持下,雷軍與B站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進行了一場跨界對話。在這場與「後浪」的對談中,雷軍暢談了大學時期的創業經歷,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驗,鼓勵年輕人勇敢追夢。

對於B站的年輕人來說,雷軍是他們的熟悉的「網紅歌手」。以企業家身份作客B站,與年輕一輩面對面交流,對於雷軍來說,這還是第一次。

時值六月,畢業季和高考季即將接踵而至,年輕人有的邁進校園,有的踏入社會。在這場談話中,雷軍給年輕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

雷軍認為,在大學裡首要培養學習的能力,掌握學習的方法,「有了方法以後,學習新的東西時會比別人快很多」。雷軍回憶,他在上大學的第一天就領悟了學習的重要性,並在兩年裡修完了所有學分,因此有時間在課餘時開發軟體,廣泛交友,體驗社會。雷軍笑稱:「我的大學幾乎修煉成了完美模式,回憶起來沒有什麼遺憾。」

面對何同學提問「是否有過擺攤或當促銷員的經歷」,雷軍不僅確認自己大學時擺過攤,擔任金山軟體總經理後還去站過櫃檯,他強烈建議大學生一定要嘗試銷售崗位的實踐,從中會受益良多。

「你的技術水平很高,但可能很難了解用戶在想什麼」,雷軍表示,洞察用戶需求對做產品十分重要,年輕時有這樣的經歷會對以後的工作帶來巨大的好處。

眾所周知,雷軍創立的小米是一個勵志的追夢故事,僅用9年時間就成為了世界500強,目前是全球第四的手機品牌。

不過,當何同學感嘆雷軍擁有了不起的夢想時,雷軍表達了自己看法:「其實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不分大小。」

雷軍解釋,每個人的天資稟賦不一樣,每個人的機遇條件也不一樣,夢想能否達成,要看是否超越了自己。正值六月畢業季,雷軍希望年輕人避免焦慮,不要只看到那些超級成功的人,而要珍惜身邊的每一個機會,為夢想而拼搏。

相關焦點

  • 每個人都要有個夢想,夢想不分大小,看看雷軍怎麼說?
    年輕人逐漸走向社會,夢想就是每個人的奮鬥目標。如果你很迷茫,你不知道下一步在該怎麼走,我們一起來看看雷軍與「後浪」的對談,從中一定會受到不少啟發。在6月19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參加了極客公園與B站聯合推出的「Rebuild 2020科技全明星對談」。會上雷軍與B站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進行了一場跨界對話。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鼓勵年輕人勇敢追夢。
  • b站《後浪》:前浪後浪浪一浪,看誰躺在沙灘上,skr~skr~
    大家都在看,也都在想《後浪》是什麼樣?前浪又是什麼樣?討論是少不了的。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個點是,b站上粉絲們對《後浪》的評價相對較高一點,而知乎上《後浪》的口碑則呈現出兩極分化——好的評價諸如:熱血、心潮澎湃、朝氣昂揚;壞的評價賣著小資情調的商業價值,傳導消費主義的奢侈和虛妄等等。
  • 後浪——一場精英階層的自嗨與意淫
    最近《後浪》在b站火了。於是我也去刷了兩遍,中年大哥帶著成功人士的打扮和口吻對著屏幕前的後輩們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令人激情澎拜。這讓我仿佛回到了幾年前因為領導對我加薪的承諾遲遲不兌現而準備辭職時,經理跟我單獨談話的美好場景裡:「雖然我們這裡薪資不高,但是發展空間大啊!這裡的工作氛圍裡,你能跟著大家學到多少有用的品質啊!
  • B站和「後浪」視頻製作商:何冰在B站很紅,也致敬年輕人的父母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許悅1一條關於「後浪」的演講視頻「五四青年節」前夕成了社交媒體上的刷屏爆款。截止5月5日下午3點,B站視頻點擊量超過1000萬,彈幕數量達到17.1萬條。後浪的播放數據。截圖時間為5月5日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儘管視頻是對「年輕人」喊話,但不少80後也在社交媒體中轉發了視頻,討論也褒貶不一:有人被視頻打動,認為其中的價值觀具有感染力;也有人覺得這種喊話姿態像在刻意討好95後和00後。但無論如何,「後浪」這個詞火了。
  • 後浪VS網抑雲:一場反對陰陽怪氣的聲討
    或者你也看過陰陽怪氣的廢話生成器(建議每個新媒體運營都學習一下):「雪碧比可樂好喝是怎麼回事呢?雪碧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雪碧比可樂好喝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吧。雪碧比可樂好喝,其實就是我喜歡喝雪碧,大家可能會很驚訝雪碧怎麼會比可樂好喝呢?但事實就是這樣,小編也感到非常驚訝。
  • 00後大學生發射火箭只為送「快遞」?這個後浪有點不一樣......
    劉上火箭發射成功後,也引來了一些網友關於「後浪」的討論。前一陣子,B站推出了《後浪》宣傳片,惹來一部分網友評論說:「《後浪》所描繪的,不過是物質條件最優越的年輕人的生活狀態,他們跳傘、玩cosplay,喜歡漢服、攝影、潛水,他們容貌俊俏、鮮衣怒馬,才能享受自由人生的權利,而更多的人還在苦苦為生存掙扎。」
  • B站「出圈」商業化,「用愛發電」已成過去
    B站很忙,前有b站籌劃的高評分「出圈」晚會,後有雖褒貶不一,但廣受討論的紀錄片《後浪》。這個號稱小破站的網站做到了讓自己「出圈」,但是的「出圈」代價是,B站撕下二次元標籤、從小眾到主流,B站會否從此落入俗套,而未來它又將走向何方?盜版起家,甩開A站2008年,中國大陸第一家彈幕視頻網站AcFun(A站)誕生。
  • 雷軍:英語太差讓母校蒙羞 正常人不創業
    但是今天創業的人先懂電子,學會商務,聽說過江湖。所以,我們對電子有興趣,他們對江湖有興趣,聊起來就是這個順序很不同。這裡頭的結果是什麼呢?結果也很不一樣,我是在一周前在湖畔大學講故事,就是去有一個交流,張維迎講理論,然後讓我講。講完以後有一個學員提個問題,馮總,你講的這麼多人為什麼抓起來了?提到的人幾乎都不在了。後來我說,這就是差別!
  • b站的價值觀繭房
    從跨年晚會到後浪,b站最近火得高潮迭起。前段時間我們做過一個95後小調研,調研中所有95後都安裝了b站,卻只有一半人安裝抖音,幾乎沒有人安裝今日頭條。根據Mob研究院的Z世代大學生圖鑑,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的TGI僅為53,遠低於b站(接近1000)。字節似乎正在失去年輕人。
  • 17歲00後CEO被稱是「未來的馬雲」 雷軍表示壓力很大
    (原標題:00後CEO一出手,雷軍抖三抖)  一位17歲的00後CEO,如何讓小米創始人雷軍「顫抖」的?  今日(9月3日)下午,雷軍發布微博,自稱:「作為老老老一輩企業家,我個人覺得壓力山大!長江後浪推前浪,世界未來一定屬於00後,加油!」
  • 雷軍大器晚成:真正決定人生勝負的,是這5條定律
    大學時代,我覺得我跟別人最大的不一樣就是,我比他們更早地確立了人生的夢想,並且付出了實踐。」 雷軍不僅有夢想,而且行動力極強。 雷軍曾經是個內心非常驕傲的人,他覺得自己是個雄鷹,不需要依賴風,不論自己做什麼隨時隨地都可以成功。 後來,他意識到了風的重要性,喊出了那句廣為流傳的名言: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
  • B站《後浪》刷屏,可怕的不是「獻媚年輕人」,而是「老無所依」
    最近,B站"獻給年輕一代的演講《後浪》"刷屏了,52歲的演員何冰聲情並茂、慷慨激昂的講演打動了很多人。演講很長,我簡單摘錄一些重點,給沒有看過的朋友們做了解: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 後浪型極限運動是否應該有序發展?
    我們如何使用時間可能取決於我們覺得自己還有多少時間。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每天都這樣,不空虛寂寞嗎?不,只是為了表示我和你不同,我有這麼多的剩餘時間,我有這麼多的金錢允許我去做。高高在上的階級總要尋找些與眾不同的東西,來彰顯自己的高貴、出眾、勇武乃至無懼死亡。當然下面的人也亦步亦趨,緊緊跟隨學習,以此來凸顯我們是一個世界。
  • 多巴胺不達標的後浪們,終於有救了
    周圍很多人都和我抱怨過,在某個工作崗位做上一段時間後,就會感覺自己在不斷重複原來的工作。於是他們選擇一邊墮落,一邊抱怨生活。然而那些被稱做後浪的人,他們的生活好像沒有穩定一說,最難的項目他們搶著參加,每次跳槽都要去加班、996嚴重的創業公司。
  • 雷軍:冒險和務實創造了小米
    雷軍向《中國企業家》道出了一直以來內心的煩惱。 創立十年,小米成功上市,躋身世界五百強,手機出貨量重返世界前三的位置。可以說,小米用十年時間交上了一份可觀的成績單,雷軍也早已擁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這位「勞模」如今依舊保持著不停歇的高速運轉,他的這個煩惱依然沒有消失。
  • 為什麼雷軍的形象如此親民?-為什麼,雷軍,形象,如此,親民 ——快...
    現在大部分人看到雷軍的反應都是「猴王」「農民形象」「Are you OK」,卻很少能意識到這麼一個人是曾任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長,中國前十有錢的牛人。朋友圈成天瘋傳馬雲成功學,馬化騰生日狂送大禮,也從來沒見過雷軍成功學之類。。。我想問的是雷軍為什麼會給人一種這樣的印象?這種形象是否是刻意為之?對於個人和公司有什麼利弊?
  • 雷軍:很高興有華為這樣的友商 互相競爭互相超越共同進步
    雷軍表示,小米CC9 Pro的一半成本花在了相機上。此前,雷軍就曾表示,3-5年小米手機相機成為世界第一,小米要在相機技術上超越華為。 「華為越厲害,我們就越想超越
  • 人生最大的成功,超越自己比超越別人更重要!
    長大後,會有長輩提及某個混得不錯的同齡親戚對你說:你看人家現在都成大老闆了,而你依然在打工,付房貸的錢都沒有…… 這種錯誤的理念及教育方式一直誤導著我們,讓我們感覺活著就要超越別人。其實生命不是要超越別人,而是要超越自己。超越是永不止步的前進,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你超越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已經超過了別人。
  • 雷軍的金山往事
    1995年,金山公司全年銷售額不及1994年的三分之一,珠海新買的辦公樓裡,人員從最旺盛時期的200多人縮減到二十幾人。到1996年,情況更糟糕,前有微軟,後有盜版,WPS舉步維艱,金山一度發不出工資,開發部的人員也走了三分之二。微軟甚至想以70萬年薪的待遇挖走求伯君。那年,雷軍27歲,他說:「我失去了理想。」他提出辭職,被求伯君挽留,最後休息了6個月。
  • 再談《後浪》:「前浪」的讚美為什麼不被年輕人買帳?
    《後浪》所傳遞的積極主題是真實的,現代文明的發展確實帶給了年輕人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機遇、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加豐富的選擇。但是,視頻的初衷是「來一場不同代際間的平等對話」,卻似乎缺少了「後浪」的視角——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多樣化的「後浪」的視角,這也許是導致視頻引發的激情澎湃漸漸消退之後,引來更多爭議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