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價值觀繭房

2021-01-10 極客網際網路科技

從跨年晚會到後浪,b站最近火得高潮迭起。

前段時間我們做過一個95後小調研,調研中所有95後都安裝了b站,卻只有一半人安裝抖音,幾乎沒有人安裝今日頭條。根據Mob研究院的Z世代大學生圖鑑,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的TGI僅為53,遠低於b站(接近1000)。字節似乎正在失去年輕人。

信息來源:Z世代大學生圖鑑,Mob研究院

之前字節飽受詬病的一點是,通過推薦算法構築信息繭房,導致用戶越來越狹隘、割裂,可能會侵蝕社會共識、威脅社會民主,甚至催生極端主義。

然而這些所謂的繭房我們似乎並沒有在抖音和今日頭條看到,相反,我們在B站上看到了。

B站其實是一個戾氣很重的平臺。年輕人生怕UP主過分完美,只要有一點漏洞就立馬開懟。最近B站錘人區崛起,就是這種趨勢的一種反映。據預言家遊報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B站被錘的UP主已經超過20個,包括敬漢卿、敖廠長、機智的黨妹、徐大sao、巫師財經等知名大UP主。正如我之前在《85後和90後:中國最後的底層人士》中評價肖戰事件時所表達的,對95後而言,舉報已然成為一種文化。

95後也有價值觀統一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一致對外,比如支持孫楊和反對方方的時候,這時候b站是團結的。

一則方方出境的視頻中的彈幕,大家自稱「極左」,說方方是老巫婆

共青團中央2017年進駐B站,目前已經有600餘萬粉絲,位列前十;5月3日晚,央視在《新聞聯播》前播放《後浪》。對一家私營公司,這是多麼高的「禮遇」。

95後面對白皮豬的同仇敵愾令我驚訝。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犯我強漢,雖遠必誅,95後的語言體系令我恐懼。前幾天我去國正中心那邊的嗶哩嗶哩總部拜訪,樓下反覆播放著那年那兔那些事,看得我尷尬癌都犯了。

嗶哩嗶哩辦公室反覆播放著那年那兔那些事

95後似乎並不是像《後浪》裡面說的那樣,更加美美與共和而不同,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95後因為一點點不同而相互攻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奇葩說裡的人物一樣,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各執一端,巧言令色。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價值觀繭房。

我一直重申一個觀點,公司沒有絕對正確的價值觀、只有與商業模式適應的價值觀。

字節的本質是媒體,媒體以信息(比特)為單位,媒體的商業模式天然追求用戶的廣度,而B站的本質是社區,社區以思想(人)為單位,社區的商業模式天然追求用戶的深度。

底層自製圖

所以,媒體有衝動讓用戶吸收更多的廣譜信息,而社區則有衝動讓用戶不斷在小圈子內自我強化。媒體弱互動,更多是被動接收信息,而社區強互動,可以不斷得到回聲式的強化,並產生獨立於個體之外的團體人格。與媒體相比,社區更接近現實,也更能影響現實。

真正危險的永遠不是媒體造成的信息繭房,而是社區造成的價值觀繭房。

但是社區深度用戶可能價值更高。對此,二級市場也給出了相應的價格:B站作為重度的興趣社區,單個用戶的價值遠遠大於一般媒體平臺。

順為資本《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總體而言,95後是興趣導向的一代人。在酷鵝的《興趣導向:95後用戶內容消費洞察報告》中,總結出95後的內容消費趨勢是相比95前更加興趣導向,而95前似乎更喜歡資訊。似乎趨勢是:95前更喜歡信息和事實,而95後更喜歡興趣和觀點。

酷鵝報告

在《後浪》中,B站一直反覆強調的是興趣,「自由學習一門語言、一門手藝、欣賞一部電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都被視作興趣。」在某種意義上,興趣就是95後的價值觀。興趣被上升到無限高的層次,甚至超過了價值觀和真實。時間被大量浪費在類似蘋果好還是蘿蔔好這樣一些完全沒有意義的爭論上,卻忘掉了普世價值。

興趣社區本身存在的強化,有時候需要以貶低其他社區作為自己存在的理由,飯圈文化就是如此。

如果說60後更多是根據本能對陌生世界有敵意,但是接觸之後發現,原來大家並無不同。80後和90後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普世價值的,因此天然開放。而95後有更多的自我世界,他們對非我世界的敵意往往是主動建構的。

底層自製圖

後浪中還有一句話:「很多人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不惑於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這句話看似冠冕堂皇,卻讓人細思極恐。如果一個人從小就對自己的喜好如此篤定,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過早固化的人,雖然對平臺而言LTV巨大,但是似乎也會失去了未來的可能性。

寫到這,作為一個中年人,我不禁開始杞人憂天:這樣一群20歲,思想上是老頑固的人,等待他的未來的將是什麼呢?等待他們帶給我們的未來又會是什麼呢?

本文經授權轉自:底層觀察家

作者:程春曉

相關焦點

  • 師說| 楊斌:繭房與開放
    「繭房」抓住了當下人們的某種共同焦慮,類似的例子還有「內卷」。「繭房」反映著像蠶繭一樣的自我生活桎梏。這個概念在信息推送算法受到社會高度警覺的今天,逐漸成為人們討論的一個焦點。近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經管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楊斌撰文《繭房與開放》,現將全文刊出以饗讀者。
  • 喻國明 方可人:算法型內容推送會導致信息繭房嗎?
    摘要:儘管學界對信息繭房的危害有所共識,但對於「算法導致信息繭房」一直存有爭議,也缺乏實證研究的結論佐證。桑斯坦所述的信息繭房更像是半預言式的隱喻,使之至今沒有一個清晰和準確的量化研究框架,極大影響了算法與信息繭房的關係探討。
  • 彭蘭:導致信息繭房的多重因素及「破繭」路徑
    [6] 信息繭房與過濾氣泡兩者有相似性,相對而言,國內研究者採用信息繭房這一提法更多。雖然今天研究者對信息繭房的定義並沒達成共識,但基本上人們提到信息繭房時,都會涉及到信息偏食導致的視野局限,以及由此對觀念、態度與決定等的影響。本文也是基於這樣的理解來研究信息繭房現象。
  • Google個性化搜索會導致信息繭房嗎?
    「信息繭房」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學教授桑斯坦提出的,他認為,網際網路為公眾提供了「資訊汪洋」,但人們接觸信息並不是全盤接收,而是根據個人喜好有選擇性地吸收。通俗來說,就是「信息偏食」,看自己想看的,聽自己想聽的。久而久之,「回音室效應」之下,公眾會將自身桎梏於蠶繭般的「繭房」中。個性化搜索一定會帶來「信息繭房」嗎?
  • 信息繭房的系統論述(大白話8.29)
    其實,人類文明主流的價值觀、社會道德、倫理道德,本質上也是一個大號的信息繭房。我們從小到大受教育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在被灌輸一個信息繭房&34;的內容。而這樣的受教育過程的結果就是,我們形成了跟世界上大多數人一致的價值觀、道德觀。在西方國家,這就被稱為&34;。
  • 「雙語彙」Information Cocoon/信息繭房
    造成這一極化(polarization)現象的原因不一而足,而新興技術、媒體、政治推波助瀾下的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效應無疑是其中之一。關於信息繭房這個概念,最為人熟知的來源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團隊成員卡斯·森斯坦在2006年出版的《信息烏託邦》(Infotopia)一書。
  • 活在信息繭房裡的蠶,看不到五顏六色的春天
    本文來源:半佛仙人有一個很流行的詞叫做信息繭房,指的是人們習慣性的反覆接受自己喜歡的信息,無視掉自己不喜歡的信息,最後把自己關在一個被相同信息纏繞起來的小房間裡自嗨的現象。這個現象不算少見。在智能推薦變得越來越聰明的今天,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接收到的信息背後,是否存在著看不見的手。
  • 雲之家:高考作文中「信息繭房」概念對於移動辦公的意義
    當然,學霸的你可能立馬就從中聯繫到了一個著名的傳播學理論——「信息繭房」,那麼,何為「信息繭房」?   從字面意思來看 ,比喻的是信息被蟲繭一般封鎖住。「信息繭房」,是指傳播體系中的個性化推薦的普及所導致的信息封閉的後果。
  • 專訪金燦榮:臺灣年輕人要走出「信息繭房」,抓住大陸機會
    我建議優秀的臺灣年輕人,首先走出臺灣的「信息繭房」。根據我的觀察,臺灣部分年輕人自以為很理解世界,實際上視野狹窄,唯有跳出「信息繭房」,才能真正了解和認識世界。其次要認識到中國大陸發展對臺灣總體來講是機遇,臺灣年輕人要想辦法提升自己,才能抓住機遇,因為機遇通常只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 b站cv0是什麼意思 b站cv0梗含義出處介紹
    b站cv0是什麼梗?b站cv0是什麼意思?相信許多網友不知道b站cv0是什麼意思?小編給大家介紹下b站cv0是什麼意思 b站cv0梗含義出處介紹,快來了解下吧! b站cv0是什麼意思? cv是b站專欄號前綴,但是不存在cv0,如果你正在播放視頻,點開cv0連結就會讓手機卡頓一下,一直點還可能會黑屏強制退出。
  • 昆蟲都會結繭嗎?結的繭那麼小,出來的蟲子卻比繭大好幾倍?
    1、不是所有的昆蟲都結繭。空繭子,銀杏大蠶蛾已破繭而出,張家界某些昆蟲的幼蟲,在變成蛹之前吐絲做成的殼,通常是白色或黃色的,叫做繭,繭有保護蛹的作用褪殼進行時,蚱蟬即將由幼蟲變成成蟲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沒有「蛹期」,也就不會結繭。
  • 煮繭工作感想
    煮繭就是充分利用熱能,使繭層絲膠適當膨潤和溶解,讓繭層、繭絲間膠著力均勻,以便繭絲順序離解,實現順利繅絲。對於煮繭的要求,要達到以下五點:1.提高繭的解舒和索理效率;2.減少纇節、纇吊和緒絲量;3.繭層絲膠溶失率和繭的沉浮均適應繅絲要求;4.煮繭程度適當,利於提高出絲率,保持生絲色澤、生絲淨度和良好的抱合手感;5.在保證煮繭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煮繭效率,節約能源。煮繭是繅絲車間至關重要的一道工序,煮繭的好壞直接影響繅絲的產量、質量、繅折等。
  • 蠶寶寶結繭了
    「哦,要結繭了。」我興奮地喊起來。我馬上拿出一小捆稻草,把那條寶貝蠶放到稻草中間。過了10多分鐘,我發現那條寶貝蠶已在稻草中間用4根又粗又長的絲線固定好了位置。它又陸續從嘴裡吐出潔白如玉的絲線,一圈一圈地繞。一會兒功夫,一個橢圓形的房子就織成了,而它卻把自己關在了房子裡頭。起先,我還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寶貝蠶在繭裡吐絲織網。過了一會兒,它就隱隱約約了,只感覺到它的身子在蠕動。
  • 蠶結繭後怎麼處理?
    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結繭後怎麼處理吧!蠶是鱗翅目蠶蛾科的昆蟲,為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華南地區及臺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會結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結繭後怎麼處理吧
  • 如皋磨頭:蠶寶寶即將抽絲結繭 開窗通風后竟發黑死亡?
    辛苦了二十多天,眼瞅著就要抽絲結繭了,可沒想到,不少蠶寶寶竟然出現發黑,死亡等現象,這可把他急的夠嗆。張來祥說,西邊鄰居的小作坊是製作家具的,已經存在了兩年,原先不搞噴漆,影響還小一點。可是最近,鄰居新弄了噴漆房,只要噴漆的機器一開動,不要說嬌嫩的蠶寶寶了,人聞著都吃不消。
  • 溫暖的繭
    到了要結繭的時候。雖然總在書上看到,在繭中,蠶會蛻變成撲稜蛾子,如果是在黑夜,它們會飛向最光亮的地方。但至於實際情況是什麼,我和姐姐都很期待又惶恐。因為總是一開一合,鉛筆盒的轉軸已經失去彈性了,索性就轉軸拆掉,直接扣上蓋。夏夜裡總是格外悶熱,我睡不著起夜上廁所的時候,聽到鉛筆盒裡窸窸窣窣,便去看看。
  • 蠶的一生之結繭篇
    本期蠶業科普,帶您去看看蠶兒吐絲結繭。  當五齡末期的蠶寶寶(幼蟲)充分發育成熟後,它會尋找能夠結繭的小空間(如蠶蔟),不斷地來回爬行,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殘餘物,準備好吐絲結繭。  蠶兒結繭是一項複雜精細的工程,大致分為織繭網、織繭衣、織繭層、織蛹襯四個步驟。在織繭的2~3天時間裡,蠶兒需要變換250~500次位置,吐出大約1300米長的細絲,繞6萬多個「8」字形的絲圈,最終織成蠶繭。
  • 瓢蟲繭蜂與刻絨繭蜂,這兩種生物能寄生和控制宿主保護自己
    據估計,繭蜂科有一千多個屬,三到五萬個種,它們全部是寄生蜂。繭蜂的幼蟲在化蛹時會吐絲做繭,故而得名。繭蜂科中有一個刻絨繭蜂屬,這個屬的幼蟲寄生於菜青蟲和尺蠖等鱗翅目幼蟲的體內。在不需要具體區分的情況下,我通常把鱗翅目的幼蟲籠統地叫做「毛蟲」。刻絨繭蜂並不像蜾蠃那樣選擇大個兒的毛蟲,麻醉了,封起來供孩子們慢慢食用,而是把卵產入一些年幼的小毛蟲體內,而且也不用毒液麻醉它們。
  • ​費孝通小說《繭》首次出版
    其中,《江村經濟》《祿村農田》《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美國與美國人》《行行重行行》等,均在作者生前單行出版過;《留英記》《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師承·補課·治學》《孔林片思:論文化自覺》,則是根據主題重新編選;《中國士紳》1953年出版英文版,2009年三聯書店推出中譯本;《繭》是近期發現的作者1936年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
  • 你真以為b站真是靠愛發電賺錢?
    大會員那點錢,連補上贊助嗶哩嗶哩籃球隊的贊助費都不夠,b站的戰略大方向一直都是把b站打造成中國的acg樂園,靠著更優質更便利的視頻觀影服務,以及得天獨厚的二次元氛圍吸引用戶常駐,然後靠視頻之外的項目實現盈利,這做法既聰明又討喜,b站現在幹的就是如何用這強大的人氣,在視頻之外實現盈利,為此做了很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