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小說《繭》首次出版

2021-01-21 美人書房


  2020年,是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近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刊行「費孝通作品精選」,脈絡性地呈現費先生的學思歷程和主要成就。

  費孝通一生以書生自任,筆耕不輟,著作等身。此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費孝通作品精選」,由出版社和費孝通家人以及其後輩學人通力協作,從他七百餘萬字的著述中精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凡12種,三百餘萬字,涉及農村農民問題、邊區民族問題、文明文化問題、世界觀察、學術反思等多個層面。其中,《江村經濟》《祿村農田》《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美國與美國人》《行行重行行》等,均在作者生前單行出版過;《留英記》《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師承·補課·治學》《孔林片思:論文化自覺》,則是根據主題重新編選;《中國士紳》1953年出版英文版,2009年三聯書店推出中譯本;《繭》是近期發現的作者1936年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

  費孝通的作品在不同出版社一版再版,但迄今並沒有能貫穿其一生學術思想貢獻的系列權威版本:全集部頭太大,編排方式也很難滿足普通讀者的閱讀需求;當下市面流通的各種選編本則略顯隨意和雷同。這些問題導致普通大眾對費孝通的認識僅限於《江村經濟》《鄉土中國》造就的「農村和農民研究」專家的刻板印象,難以呈現費孝通一生豐富、多面向的學術思想貢獻。

  作品

  在「費孝通作品精選」中,《繭》一書,是近期發現的作者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

  據介紹,《繭》一書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這部20世紀30年代中期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長期被封存於作者曾經就讀的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的「弗思檔案」中,2016年才被發現並翻譯成中文。

  「對於費孝通的讀者來說,精選集中的《繭》一書應該是非常大的驚喜,因為這是大家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一本小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老師介紹說,《繭》是費孝通先生在英國留學期間所創作的英文小說,由北大社會學系兩位博士生翻譯,由王銘銘教授修訂。

  「《繭》從未出版,譯為中文後,僅約65000字。作為文學作品,它含有不少想像成分,卻不完全是虛構之作。這部富有紀實內涵的小說,刻畫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蘇南鄉村一家新興制絲企業與地方社會的關係圖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銘銘老師介紹說。

  《繭》的開篇「通先生」在二戰前夕的柏林,因「燈火管制」而百無聊賴,逕自出門在康德大街的天津飯店就餐,巧遇自己讀大學時的校友王婉秋。異國他鄉遇故知,兩人一晚不倦的閒聊與穿插其間的往事回憶構成了小說的全部內容。《繭》帶有英式小品文特有的內斂和風趣,諸如「而現在,吃飯只是為了免於飢餓。生活規律看來只有和他人在一起時才能實現」等佳句,則不時透露出作者的洞察和睿智。

  在中國部分描繪中,雖然寫到了村民由於蒙昧而對工廠煙囪的猜忌,但行文恬淡,筆觸優美,費孝通無疑對「鄉土中國」的農人懷有美好的情愫與期待。從中也不難看出,他關於中國農人在未來城市化、產業化過程中「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預判——這顯然同近四十年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既有印證也有嬗變。

  評價

  用小說的方式書寫中國鄉土變化

  在「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布會」上,不少與會學者紛紛發言,各抒己見。

  「費孝通先生通過小說的方式,講述中國人的家和家的心態如何伴隨著變化進入鄉土。」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楊清媚老師說。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老師談到了小說《繭》對社會學學者的啟發,在他看來,在今天學科專業化背景之下,費孝通先生的小說創作更顯珍貴。「我在想,今天還有幾個研究社會學、法學或者經濟學的學者在英國留學期間可以用英文寫小說?我們還有沒有寫小說的能力呢?」

  在周飛舟看來,費孝通先生所有的文字精煉、簡潔、生動可讀,亦是今天學者應該學習的。「今天過早專業化、計量化的文章在一條路上推進,過分嚴格的科班訓練讓學者失去了很多東西——文本的可讀性以及許多其他珍貴的信息,在寫作的過程中失去了。而費孝通先生記錄了很多感悟和細節,當時可能並不覺得是有學術意義,可能僅僅是對風俗、時間、空間簡單的描述,留下印記,但讓我們看到當時的痕跡,這些都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汲取,從費老那裡獲得一些啟發。」

美人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情懷!

美人書房  民盟人的讀書會

民 主 是 盟 魂  |  誠 直 是 盟 性

獨 立 是 盟 格  |  淡 泊 是 盟 味

知  盟 |  愛  盟  | 強  盟

盟史顧問  張冠生

盟史顧問  王海波

時評顧問  仲子午

盟史顧問  簡爾戎

美術顧問  王東偉


相關焦點

  • 「費孝通作品精選」問世 小說《繭》首次出版
    其中,《江村經濟》《祿村農田》《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美國與美國人》《行行重行行》等,均在作者生前單行出版過;《留英記》《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師承·補課·治學》《孔林片思:論文化自覺》,則是根據主題重新編選;《中國士紳》1953年出版英文版,2009年三聯書店推出中譯本;《繭》是近期發現的作者1936年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
  • 長期封存於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檔案中 費孝通小說《繭》首次翻譯出版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近日出版的「費孝通作品精選」中,《繭》一書,是近期發現的作者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 「對於費孝通的讀者來說,精選集中的《繭》一書應該是非常大的驚喜,因為這是大家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一本小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老師介紹說,《繭》是費孝通先生在英國留學期間所創作的英文小說,由北大社會學系兩位博士生翻譯,由王銘銘教授修訂。 「《繭》從未出版,譯為中文後,僅約65000字。
  • 《繭》:《江村經濟》的「文學版」
    日前,這篇作品被譯為中文出版。據《繭》「編校說明」介紹:1938年春季,費孝通先生進行了博士論文答辯。之後數月,他需對論文進行修訂。閒暇時,他做了一些輕鬆愉快的事。(《繭》,第137頁)這部小說不到7萬字,一共20章。小說採用有點像西方電影常見的結構方式,即通過主人公的敘述來展開故事,小說的第一章引入,最後一章是又回到現實,整體設計非常精巧。
  • 同文小說盜墓筆記39:吳邪分析西王母隕玉裡沉睡四千年繭裡面的人
    「我」是主人公吳邪,盜墓筆記同文小說。黑瞎子、張日山、霍秀秀、劉喪、胖子、霍道夫、小白、坎肩全部看向我,都認為我知道吳三省的事情。 不過確實有些事情隱瞞了,但和這件事毫無關係。已經走到這裡,也沒必要繼續瞞著大家,我把當年在雷城棺液裡聽雷所看到的一切告訴了大家。
  • 美劇《血族》同名原創小說簡體中文版近日出版
    而早在電視劇開拍之前,德爾•託羅的同名原創小說已於2010年出版,當年即風靡全美,橫掃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各大暢銷書排行榜,曾被評為該年度美國亞馬遜書店每月最佳書籍第一名,並得到美國驚險小說協會主席克萊夫•卡斯勒的鼎力推薦。時隔三年,《血族》三部曲的簡體中文版,由灕江出版社精心製作,隆重推出,這也是該導演的作品在大陸首次引進出版。
  • 費孝通中篇小說《繭》首次面世
    原標題:費孝通中篇小說《繭》首次面世   「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布會」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行,發布會上,費孝通中篇小說《繭》首次呈現在讀者面前。
  • 萊姆科幻小說《機器人大師》引進出版
    波蘭著名科幻小說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的科幻小說《機器人大師》,日前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斯坦尼斯拉夫·萊姆是波蘭著名科幻小說家,也是歐洲大陸最負盛名、最有才華和最多產的當代科幻小說家之一,是國際公認的科幻小說天才作家。代表作有《星際航行日記》、《索拉利斯星》和《主人的聲音》等。他的作品觸及科技發展、人類本性、人類認識世界能力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具有哲學意味的宏大主題。《機器人大師》出版於1974年。
  • 《被偷走的那五年》同名小說出版
    與此同時,根據電影改編的同名小說,也由人氣青春作家八月長安創作完成,出版上市。八月長安對於電影的改編也頗費心思,連導演黃真真都不禁在新書提序寫道:「八月長安的文筆清新、爽朗又非常細膩。無論你選擇先看小說再看電影,還是先看電影再看小說,相信它們都會給你兩段各自精彩的經歷。」對於這部電影書的改編及出版事宜,記者採訪到該書的責任編輯鄒和傑來為大家做進一步詳解。
  • 《巡迴檢察組》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正式出版發行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12月22日電 2020年12月,由湖南衛視正在熱播的爆款劇《巡迴檢察組》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由東方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 《繭》領讀回顧丨作繭自縛,或破繭而出
    繭,之於他們,到底是什麼?其實沒有,我們不過是把霧穿在身上,結成了一個個繭。」他的這段心理描寫,用一個成語來描述,就叫「作繭自縛」。而這個繭,是上一代的歷史,留給這一代的印記,根本無從拔起。一個時代的結束不是瞬時性的,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就像這本書的故事背景,從文革時的一段隱秘往事開始。
  • 「雙語彙」Information Cocoon/信息繭房
    造成這一極化(polarization)現象的原因不一而足,而新興技術、媒體、政治推波助瀾下的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效應無疑是其中之一。關於信息繭房這個概念,最為人熟知的來源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團隊成員卡斯·森斯坦在2006年出版的《信息烏託邦》(Infotopia)一書。
  • 「西部動物小說之王」劉虎長篇小說《幼獅》出版
    「西部動物小說之王」劉虎長篇小說《幼獅》出版  每日甘肅網9月17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雷媛)近日,素有「西部動物小說之王」美譽的作家劉虎的長篇小說《幼獅》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 法國劇作家雅絲米娜·雷札 作品中文版首次出版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法國當代重要劇作家雅絲米娜·雷札(Yasmina Reza 1959-)作品中文版,「雅絲米娜·雷札作品集」目前已有《藝術》《殺戮之神》《巴比倫》三部劇本及小說面世
  • 奧斯卡獲獎影片多小說改編 中文原著已出版(圖)
    獲獎的近20部影片中有不少改編自小說,單是入圍「最佳影片」角逐的9部影片就有5部改編自小說。其中,像《荒野獵人》《房間》等獲獎影片的原著小說都出版了中文版。此外,獲提名的《火星救援》《卡羅爾》等四部電影的原著小說也有了中文版。如果你還沒找到資源看這些電影,不妨先讀讀這些原著小說。
  • Stephen King與兒子的小說《睡美人》將開發改篇劇
    Anonymous Content成功在競爭中拿下由Stephen King及兒子Owen King共著的小說《睡美人 Sleeping Beauties》改篇權,Michael Sugar及Ashley Zalta為執行製片
  • 昆蟲都會結繭嗎?結的繭那麼小,出來的蟲子卻比繭大好幾倍?
    1、不是所有的昆蟲都結繭。空繭子,銀杏大蠶蛾已破繭而出,張家界某些昆蟲的幼蟲,在變成蛹之前吐絲做成的殼,通常是白色或黃色的,叫做繭,繭有保護蛹的作用褪殼進行時,蚱蟬即將由幼蟲變成成蟲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沒有「蛹期」,也就不會結繭。
  • 煮繭工作感想
    煮繭就是充分利用熱能,使繭層絲膠適當膨潤和溶解,讓繭層、繭絲間膠著力均勻,以便繭絲順序離解,實現順利繅絲。對於煮繭的要求,要達到以下五點:1.提高繭的解舒和索理效率;2.減少纇節、纇吊和緒絲量;3.繭層絲膠溶失率和繭的沉浮均適應繅絲要求;4.煮繭程度適當,利於提高出絲率,保持生絲色澤、生絲淨度和良好的抱合手感;5.在保證煮繭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煮繭效率,節約能源。煮繭是繅絲車間至關重要的一道工序,煮繭的好壞直接影響繅絲的產量、質量、繅折等。
  • 「繭」模型解釋中子星併合產生的電磁輻射
    他們提出:碰撞發生後,一束離軸輻射噴流並非無線電波餘輝的來源,而一種「繭」模型才能最好地解釋這些輻射。GW170817是首次探測到的來自雙子星併合的引力波事件,它產生的輻射覆蓋了整個電磁波段。其中,紫外、光學和近紅外輻射,可以由併合中噴射出的重元素(比如鈾和金)放射性衰變解釋。然而,人們所觀察到的伽馬射線、X射線和無線電波輻射,則需要其他的解釋。
  • 維克多·佩列文出版小說新作《瑪土撒拉的燈:又題秘密警察與共濟會...
    俄國後現代小說家維克多·佩列文(ВикторПелевин)所著第十四部小說《瑪土撒拉的燈:又題秘密警察與共濟會的終極之戰》(ЛампаМафусаила,илиКрайняябитвачекистовсмасонами)9月7日由艾克斯摩出版社發行。
  • 《霍比特人》小說出版 哈利波特難超越魔戒
    世紀文景總經理施宏俊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此舉並不是刻意為之,對託爾金全系列作品的引進出版,自2011年9月初,他們便和託爾金作品的版權方——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和託爾金基金會開始了全面商談。這次引進,雖然溝通的時間較長,但也非常簡單。「我們把自己對託爾金的理解告訴對方,並坦陳,我們是小公司,如果需要『重金』購買版權,我們就必須得離開這個談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