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封存於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檔案中 費孝通小說《繭》首次翻譯出版

2021-01-08 騰訊網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近日出版的「費孝通作品精選」中,《繭》一書,是近期發現的作者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

《繭》為費孝通英國留學期間所寫

據介紹,《繭》一書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這部20世紀30年代中期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長期被封存於作者曾經就讀的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的「弗思檔案」中,2016年才被發現並翻譯成中文。

「對於費孝通的讀者來說,精選集中的《繭》一書應該是非常大的驚喜,因為這是大家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一本小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老師介紹說,《繭》是費孝通先生在英國留學期間所創作的英文小說,由北大社會學系兩位博士生翻譯,由王銘銘教授修訂。

「《繭》從未出版,譯為中文後,僅約65000字。作為文學作品,它含有不少想像成分,卻不完全是虛構之作。這部富有紀實內涵的小說,刻畫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蘇南鄉村一家新興制絲企業與地方社會的關係圖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銘銘老師介紹說。

開篇選在二戰前夕的柏林

《繭》的開篇「通先生」在二戰前夕的柏林,因「燈火管制」而百無聊賴,逕自出門在康德大街的天津飯店就餐,巧遇自己讀大學時的校友王婉秋。異國他鄉遇故知,兩人一晚不倦的閒聊與穿插其間的往事回憶構成了小說的全部內容。《繭》帶有英式小品文特有的內斂和風趣,諸如「而現在,吃飯只是為了免於飢餓。生活規律看來只有和他人在一起時才能實現。」等佳句則不時透露出作者的洞察和睿智。

在中國部分描繪中,雖然寫到了村民由於蒙昧而對工廠煙囪的猜忌,但行文恬淡,筆觸優美,費孝通無疑對「鄉土中國」的農人懷有美好的情愫與期待。從中也不難看出,他關於中國農人在未來城市化、產業化過程中「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預判——這顯然同近四十年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既有印證也有嬗變。

用小說的方式書寫中國鄉土變化

12月12日,北京大學文研院、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共同舉辦了「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布會」。會上,不少與會學者也就此紛紛發言,各抒己見。

「費孝通先生通過小說的方式,講述中國人的家和家的心態如何伴隨著變化進入鄉土。」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楊清媚老師說。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老師談到了小說《繭》對社會學學者的啟發,在他看來,在今天學科專業化背景之下,費孝通先生的小說創作更顯珍貴,「我在想,今天還有幾個研究社會學、法學或者經濟學的學者在英國留學期間可以用英文寫小說?我們還有沒有寫小說的能力呢?」

在周飛舟看來,費孝通先生所有的文字精煉、簡潔、生動可讀,亦是今天學者應該學習的,「今天過早專業化、計量化的文章在一條路上推進,過分嚴格的科班訓練讓學者失去了很多東西——文本的可讀性以及許多其他珍貴的信息,在寫作的過程中失去了。而費孝通先生記錄了很多感悟和細節,當時可能並不覺得是有學術意義,可能僅僅是對風俗、時間、空間簡單的描述,留下印記,但讓我們看到當時的痕跡,這些都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汲取,從費老那裡獲得一些啟發。」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費孝通作品精選」問世 小說《繭》首次出版
    此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費孝通作品精選」,由出版社和費孝通家人以及其後輩學人通力協作,從他七百餘萬字的著述中精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凡12種,三百餘萬字,涉及農村農民問題、邊區民族問題、文明文化問題、世界觀察、學術反思等多個層面。
  • ​費孝通小說《繭》首次出版
    此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費孝通作品精選」,由出版社和費孝通家人以及其後輩學人通力協作,從他七百餘萬字的著述中精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凡12種,三百餘萬字,涉及農村農民問題、邊區民族問題、文明文化問題、世界觀察、學術反思等多個層面。
  • 《繭》:《江村經濟》的「文學版」
    日前,這篇作品被譯為中文出版。據《繭》「編校說明」介紹:1938年春季,費孝通先生進行了博士論文答辯。之後數月,他需對論文進行修訂。閒暇時,他做了一些輕鬆愉快的事。其中一件,便是在其業師之一弗思(Raymond William Firth,1901—2002)的鄉村寓所南英鄉間「桑谷村」(Thorncombe)寫作這部英文中篇小說《繭》(Cocoons)。同年6月20日,他將這部手稿作為禮物,呈給他的師母「親愛的弗思太太」。《繭》一書手稿一直被弗思夫婦珍藏著,如今被收藏在倫敦經濟學院(LSE)圖書館「弗思檔案」(Firth Papers)中。
  • 費孝通中篇小說《繭》首次面世
    原標題:費孝通中篇小說《繭》首次面世   「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布會」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行,發布會上,費孝通中篇小說《繭》首次呈現在讀者面前。
  • 老舍在英國:幫朋友翻譯《金瓶梅》
    在上世紀20年代,老舍居於倫敦期間,曾幫助國外著名翻譯家Clement Egerton翻譯了我國小說史上的巨著《金瓶梅》;其在倫敦的居所St.James's Gardens,也被英國文物遺產委員會列為「英國遺產」;作為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華語講師,老舍還錄製過靈格風漢語聲片教材,用灌制唱片的辦法教外國人發音和會話,這一箱漢語教材的正式名稱是《言語聲片》,在世界上流行於上世紀20年代、30年代、40年代…
  • 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費孝通生平
    1935年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留學,獲博士學位。1938年至1946年,任雲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其間,於1943年赴美國學習訪問,1946年11月訪問英國。1947年到清華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清華大學教授、校務委員會委員、副教務長,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專家局副局長等職,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國家的民族事業和教育事業。
  • 「費孝通田野調查獎」調查報告徵文解讀
    費孝通先生上世紀30年代寫作的《江村經濟》,是田野調查的經典之作。為引導社會各界繼承發揚關注社會、關注民生、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深入開展田野調查,向黨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為後人了解當代中國社會留存史料,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聯合中國青年報、新華網、新浪微博、騰訊網共同發起「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此項徵文活動將每年舉辦一次。
  • 禁毒檔案二十年」檔案封存儀式在杭舉行
    禁毒檔案二十年」檔案封存儀式在杭舉行發布時間:2020-06-23 21:28:14 Tue  來源:杭州網二十年前的六月,原浙江省公安廳刑事偵查處緝毒科正式改建禁毒處,標誌著浙江禁毒工作邁入新階段。6月23日下午,由浙江省禁毒辦的「禁毒檔案二十年」檔案封存儀式在杭州舉行。
  • 北京對8萬份「失聯檔案」封存
    日前,市人力社保局再次公布了196份市、區縣長期失去聯繫超過5年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名單。30天公示期滿後,這批「失聯檔案」仍未有人認領,則視為自動終止檔案託管關係,並成為「死檔」或「棄檔」,進行封存。據了解,目前本市已經對8萬餘份「死檔」進行了封存。  據介紹,從2007年起,本市開始對長期「失聯」超過5年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進行公示。從每次公示的數量上來看,呈現逐步減少的趨勢。首批公示時有3.5萬餘份,而今年6月20日公示的最近一批僅為196份。
  • 丨費孝通誕辰110周年
    同時,在震撼與思索之餘,派克教授這種實地調研的研究方法也讓費孝通大開眼界。他一下迷上了人類學,並開始翻譯西方社會學著作。 1933年,燕大畢業的費孝通又考入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師從來自俄國的學者史祿國教授。1935年費孝通以優異的成績從清華大學研究生院畢業,並獲得獎學金留學名額,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繼續深造人類學。
  • 檢察院封存涉罪未成年人檔案意義何在?
    辦案的鄭州滎陽市未檢部門檢察官劉鳴通過走訪了解到,張強案發前平時表現較好,在本案中屬於防衛過當,遂做出不予批捕決定,並且建議法院從輕處罰。    辦案中,劉鳴對雙方進行了數十次的調解談心,張強家得以及時賠償小王各項損失,最終法院做出了對張強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的判決,同時依法對其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 84歲老人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
    他像往常一樣,走到地鐵站出口樓梯的拐角處,拿出自己和兒子一起翻譯出版的英文小說籤售。退休後的林老喜歡翻譯出版書籍,至今,他已經翻譯出版了三本小說。小說出版以後,他會在地鐵口售賣自己的作品,只是希望它們能夠被更多人知曉,而不是靜靜地躺在圖書館。除了出書、賣書,他還喜歡一個人到處去旅行,說走就走,想停就停。
  • 84歲老人每天在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
    他像往常一樣,走到地鐵站出口樓梯的拐角處,拿出自己和兒子一起翻譯出版的英文小說籤售。­  退休後的林老喜歡翻譯出版書籍,至今,他已經翻譯出版了三本小說。小說出版以後,他會在地鐵口售賣自己的作品,只是希望它們能夠被更多人知曉,而不是靜靜地躺在圖書館。除了出書、賣書,他還喜歡一個人到處去旅行,說走就走,想停就停。
  • ...亥時三刻」咋翻譯?金庸的小說被譯成英文出版,把翻譯都難哭了……
    今年2月22日,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安娜霍姆伍德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2007年6月28日,金庸先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 常州武進為被害未成年人封存檔案
    這天下午,29歲的外地來常務工人員張某以購買零食、請求帶路為名,將盈盈騙至樹叢中,強行與其發生了性關係。今年5月27日,江蘇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張某犯強姦罪,情節惡劣,判處其有期徒刑11年。案件審理結束了,但盈盈的人生仍要繼續。武進法院少年庭的法官們面對一場全新的挑戰,幫助盈盈走出噩夢,恢復正常生活,讓陽光與她相伴。
  • 這個江南村莊,費孝通為何一生牽掛?
    在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師從人類學大師馬林諾斯基,學習功能主義理論和方法,採用江村調查資料完成博士論文:Peasant Life in China:A Field Study of Country Life in the Yangtze Valley(《中國農民的生活:一個長江流域鄉村生活的田野研究》,扉頁中文名為《江村經濟》),1939年在英國出版,1986
  • 封存檔案 競聘上崗 空港經濟開發區實行職員制改革
    按照競聘程序,空港經濟開發區所有中級和初級職員依次上臺進行個人演講和答辯,現場公布得分。整個競聘上崗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聘的人員準備充分、大方得體,取得了預期效果。  空港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宋波強調,實行職員制改革,是市、區交給空港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也是真正激發活力、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 倫敦經濟學院報告顯示:飲酒可以提升人的快樂指數
    據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對3100名實驗志願者進行的記錄觀察報告顯示,當實驗志願者在飲酒時,他們的快樂指數會上升10.79分,該實驗採用了倫敦經濟學院所研發的一款可以測試幸福指數的軟體
  • 廈大外文學院教授劉凱芳辭世 翻譯《午夜之子》大受歡迎
    好評如潮  該書1981年出版,曾贏得英國最權威文學獎布克獎。《紐約書評》稱它是「這一代人英語世界出版的最重要的書籍之一」。《倫敦書評》認為它是「印度對英語小說最新、最出色的貢獻」。《泰晤士報》則讚譽說:「自從閱讀過《百年孤獨》以來,還從來沒有其他小說像它這樣令人驚嘆。」  劉凱芳翻譯的該書中文版去年10月出版。
  • 食色性也:臺灣作家李昂9月7日倫敦開講
    中國網9月2日倫敦訊(記者 王志永)以小說《殺夫》知名的臺灣著名女作家李昂9月7日將到訪倫敦,舉辦「食色性也」主題講座,圍繞女性主義展開討論。李昂將於7日18:30-20:30在倫敦市中心肯辛頓中央圖書館(Lecture Theatre, Kensington Central Library W8 7RX)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