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茹希佳
2013年10月6日,對年僅7歲的盈盈(化名)來說,是噩夢般的一天。這天下午,29歲的外地來常務工人員張某以購買零食、請求帶路為名,將盈盈騙至樹叢中,強行與其發生了性關係。今年5月27日,江蘇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張某犯強姦罪,情節惡劣,判處其有期徒刑11年。
案件審理結束了,但盈盈的人生仍要繼續。武進法院少年庭的法官們面對一場全新的挑戰,幫助盈盈走出噩夢,恢復正常生活,讓陽光與她相伴。
檔案封存 為未來鋪路
「事發後,盈盈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以後的學習、工作會受到負面影響,考慮到被害人年齡小,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決定對案件檔案實施部分封存。」7月28日,該案承辦法官周京中向記者解釋了檔案封存的初衷。
武進法院少年庭庭長陳少山介紹,檔案封存制度一般只針對符合要求的未成年罪犯,但該案的被告人已年滿18周歲,不符合封存條件。考慮到盈盈的特殊情況,少年庭啟動檔案封存特別程序,審理過程中凡是涉及被害人信息的一律虛化或隱去,凡是涉及被害人的案件材料一律另外立卷歸檔並實施封存。
陳少山表示:「法律可以給未成年罪犯提供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樣也應該最大限度地給未成年被害人帶來生活的希望,檔案封存特別程序的意義與價值就在於此。」
心理輔導 解心靈困境
在辦案過程中,周京中發現,幫助盈盈邁過「心坎」,更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除了和父母交流,她和其他人說話時眼神很閃躲,見到陌生人時非常牴觸。但盈盈父母說,事發之前她可是個開朗的孩子。」
為幫助盈盈卸下內心的包袱,周京中特別邀請了武進法院政治處副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汪麗英為盈盈做心理輔導。輔導從今年的3月一直持續到6月初,每周六下午,汪麗英會按時來到盈盈家中,通過輕鬆的聊天逐漸解開孩子的心結。
「作為一個7歲的孩子,要走出這樣的心靈困境真的很不容易。」陳少山堅持認為,「心理輔導的方式有助於盈盈重樹對生活的希望,重樹過程固然艱辛,但是我們要讓她感覺到,父母、老師還有我們法官,都會一直陪伴在她身邊,和她共渡難關。」
多方關懷 為希望續航
今年6月,周京中與盈盈的父母來到了武進區某鎮中心小學,為盈盈轉學辦理最後手續。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全新的環境,事發後,盈盈的父母搬離了位於武進區湖塘鎮的暫住地,重新在武進區另一鄉鎮安家落戶。
少年庭的法官知曉此事後,隨即與當地教育部門聯繫,相關領導獲悉事情原委後當即表示,盡力解決孩子讀書問題。在各方的支持下,該鎮中心小學表示願意接受盈盈轉學至該校,並將於今年9月正式升入二年級。
盈盈的父母都是來常務工人員,生活較為拮据。事發後,搬遷、治療已花費夫婦倆大半積蓄;為了照顧女兒,盈盈的母親辭職在家,全家人的生計僅靠父親一人打工收入,生活愈加困難。
為了幫助盈盈一家緩解經濟壓力,武進法院少年庭啟動青少年救助基金和「興國百萬護苗基金」,先後向盈盈提供各類補助共計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