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保密未成年人犯罪檔案

2020-11-30 中國青年報

    如果不是檢察院採取了挽救措施,周飛龍(化名)不可能走進大學校園。

    家住湖南省寧鄉縣向陽村的周飛龍讀高三時,父親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讓周家人惱火的是,肇事的張某逃逸無蹤,張家人閉門不出。周飛龍一氣之下,設法翻牆進入張家院內,打開了門。雖然能與張家人面對面討公道,但自己卻無意中觸犯了法律——涉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周氏族人眼見親人被撞死、孩子還因違法被抓,憤怒之餘,準備對張家人採取報復行動。

    劍拔弩張之際,寧鄉縣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趕到了村裡,進行了調查和調解。考慮到事發的原因、情節和村組的意見,決定對周飛龍不予批捕,取保候審。

    近日,檢察官鍾曉利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為了緩解雙方的矛盾,避免今後事件升級,她們設法勸和了兩家人。

    此後,檢委會作出了不予起訴的決定。「這是考慮到,如果進入法院,會有不好的記錄」,鍾曉利說,大家討論後,覺得不應該讓這個平素待人和善的孩子,今後受到一時魯莽之舉的影響。

    寧鄉縣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姜燦輝說,未成年人犯罪,臨時起意、激情犯罪的居多。由於法律知識淡漠或缺乏,搶劫偷盜財物、打架鬥毆者佔多數。他們在查明事實後,對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不訴。

    潘浩(化名)亦是這一政策的受益人。

    2013年1月7日晚,離校在家養病的潘浩和另一名未滿14歲的少年範某因上網玩遊戲缺錢,產生了搶錢的想法。當晚7時許,寧鄉縣城郊鄉怡寧新村東升路,20多歲的黃女士提著手提包獨自一人在路上行走,兩人從黃女士處搶得現金1470元、港幣30元、諾基亞手機一臺及銀行卡等物品後,逃離現場。

    承辦檢察官歐海霞說,搶劫是一種惡性違法行為,很可能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未成年人可以減輕一定處罰。潘浩犯案時才14歲,屬於未成年人,事發後退還了財物,並得到了受害人諒解。儘管如此,潘浩還是可能面臨1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屬於提起公訴的範圍。因潘浩是首次犯案,認錯態度較好,去年8月7日,寧鄉縣檢察院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考驗期為一年,如果潘浩真心悔改,不再犯案,就免予起訴。

    此後一年裡,潘浩在理髮店做事,在KTV打工,又跟親戚學電腦、複印、打字技術,最後決定學門手藝——製作鋁合金物件。今年7月起,潘浩每月能掙1000元至1500元,不用再向家裡要錢,還可以貼補家用。其間,潘浩還獨自一人在醫院照料做手術的母親幾個月。

    2014年8月8日上午,當檢察官宣布不起訴決定時,15歲的潘浩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姜燦輝說,該院積極探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方法,2010年1月,出臺了《關於在檢察工作中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意見》,從慎捕、細緻審查、溫情訊問、愛心幫教、社區矯正等方面,對辦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和指導。鑑於未成年人犯罪主體的心智發育情況,該院抽調數名女檢察官,成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專職辦案組,院團支部書記兼任小組負責人,並大膽適用相對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的刑事司法政策,同時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保密制度,儘量給失足少年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團寧鄉縣委書記唐正介紹說,寧鄉縣是一個百萬人口的大縣,每年有30萬青壯年出去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由於監護人缺位,涉足犯罪的並不鮮見。該縣積極發揮未成年人保護協調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協調檢察院、司法局等部門,維護涉罪未成年人權益。團縣委與縣司法局就此成立了專門的維權部。2013年1月以來,寧鄉縣人民檢察院與司法局建立了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定辯護人的制度,包括如何制定法律援助通知書、文書送達、律師閱卷、提供法律意見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溝通。近兩年來,檢察機關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審查逮捕案件60件114人,其中批准逮捕61人、不批准逮捕53人。

相關焦點

  • 廣東規定未成年人輕罪犯罪檔案封存保密 限制公開
    人民網佛山8月16日電 記者從16日召開的廣東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訴工作機制創新現場會上獲悉,廣東省檢察機關將全面推廣未成年人輕罪犯罪檔案封存保密制度,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該制度要求除法定事由,不得公開未成年人被刑事立案、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不起訴或判處刑罰的記錄,以利於讓曾犯輕微犯罪、真心改過的未成年人儘早回歸社會。
  •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封存 彰顯人性關懷
    永嘉法院少年庭副庭長谷曼青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進行封存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  溫州網9月11日訊(通訊員 周揚 葉聖義 記者 顏弘煒)隨著永嘉法院少年庭副庭長谷曼青手中的印章慢慢落下,該院首批6個案件的12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正式宣告封存。
  • 都江堰檢察院首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封存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8日訊(都檢記者時凡)隨著都江堰檢察院主辦檢察官在犯罪記錄封條上蓋上印章,17歲的楊欣(化名)、袁理(化名)持刀威脅並搶走被害人王某現金及手機的涉罪記錄就此被封存。這是今年1月1日修改後刑訴法正式實施後,該市「未成年人輕罪檔案封存」第一案。
  • 輕罪犯罪檔案限制公開 粵擬封存未成年人「前科」
    為了讓曾輕微犯罪、真心改過的未成年人重新回歸社會,廣東省將探索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和檔案封存保密制度。據了解,佛山市檢察院日前已申報試點,全省將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推廣。為了讓曾輕微犯罪、真心改過的未成年人重新回歸社會,廣東省將探索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滅制度和檔案封存保密制度,即被判非監禁刑以及不捕、不訴的未成年罪犯和18—25歲在校生的輕罪記錄有望被封存,不再影響其就業、讀書、入伍。這是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廣東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訴工作機制創新現場會上了解到的。輕罪記錄如何封存?
  • 封存62宗未成年人犯罪檔案
    【定安縣檢察院】 封存62宗未成年人犯罪檔案 李軒甫 閔天 吳伊凡 >    本報訊(記者李軒甫 通訊員閔天 吳伊凡)針對刑訴法規定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海南省定安縣檢察院責成專人研究相關法律規定,在進行一系列探索和嘗試後,出臺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暫行辦法,明確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的條件、內容及期限等。
  • 大興法院出臺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辦法
    、90名符合犯罪記錄封存條件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進行了全面封存工作。為保證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工作的順利進行,該院專門制定了關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檔案封存管理辦法,從五個方面明確規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工作的基本原則和工作重點。  確定封存範圍。該院規定,被告人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其訴訟檔案應當予以封存。但如果被告人犯數罪,決定執行的刑罰高於五年的,不予以封存。
  • 未成年人犯罪不入檔案!浙江封存未成年犯罪記錄,不影響入學就業
    導語: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一旦犯罪,被刑事拘留後都會留下檔案,這個檔案從學生時代起就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我們大概也就在小學初中的時候能看一眼,以後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是見不到了。檔案對於我們人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有過犯罪記錄,在上大學和找工作的時候有犯罪記錄影響很大。
  • 檔案部門可介入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刑事訴訟法第275條規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該制度的確立對新時期的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僅就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中的作用提些看法。     在啟動模式上,刑事訴訟法採用的是自動啟動模式。
  • 檢察院封存涉罪未成年人檔案意義何在?
    記者5月31日從鄭州市檢察院獲悉,近三年來,鄭州市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刑事檢察部門共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1022人,不起訴129人,並且對836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記錄予以了封存。封存目的是什麼?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才會封存?封存之後哪些部門有權調閱?
  • 浙江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案底 不再歸入檔案
    本報杭州1月29日電(記者江南)今後,對於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以及免於刑事處罰的未成年被告人,浙江的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機關將對其犯罪記錄作技術封存。日前,該省12個部門聯合出臺《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辦法(試行)》,保障被封存犯罪記錄的未成年人在入學、復學、升學及其他基本生活保障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有關法律文書將不再歸入學生檔案、人事勞動檔案。  犯罪記錄包括立案文書、偵查文書、檢察文書、審判文書、刑罰執行文書等法律文書,以及其他從立案偵查到刑罰執行完畢整個刑事訴訟活動中形成的相關案件材料。
  • 廣西靈山縣檢察院出臺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工作制度
    正義網欽州12月3日電(通訊員 覃傑 包城) 近日,為進一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關於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的規定,廣西靈山縣檢察院制定了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工作制度,對有關規定作了進一步的細化。
  • 未成年人犯罪,入學就業就封存檔案,網友質疑:未成年人是VIP?
    據悉,浙江省檢察院聯合浙江省宣傳部、共青團浙江省委等12家單位,共同出臺《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書面證明封存實施辦法》,規定對於罪犯不滿十八周歲,被判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對犯罪記錄、違法紀錄予以封存。
  • 海南定安檢察院兩年封存62宗未成年人犯罪檔案
    正義網海口4月1日電(記者 李軒甫 通訊員 閔天 吳伊凡)海南省定安縣檢察院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在新刑訴法提出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後,立即責成專人認真研究相關法律規定,在該法正式實施前即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工作開始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 浙江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 入學就業不歸入檔案
    日前,浙江省檢察院聯合浙江省委宣傳部、共青團浙江省委等12家單位,共同出臺《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辦法》,規定對於犯罪記錄被封存的未成年人,公安機關應當出具無犯罪記錄書面證明,教育、民政等相關部門也不得將有關法律文書歸入學生檔案、勞動人事檔案。
  • 廣州法院試點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檔案封存
    新華社廣州5月14日電(記者 毛一竹)14日上午11時,曾因犯搶劫罪被判刑,如今已從技校畢業並就業的小劉和小陳(化名),在廣州市黃埔區法院聆聽法官宣讀《犯罪前科檔案封存決定書》。對他們來說,這個決定書意味著回歸社會後的人生。  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檔案封存制度,是當前我國少年刑事審判制度的探索。
  • 樂業法院:未成年人輕罪檔案封存顯關懷_廣西新聞網百色頻道
    廣西新聞網樂業9月20日訊(通訊員 黃啟永)近日,在小建(化名)等6名未成被告人的犯罪檔案卷宗的右上角,樂業縣人民法院刑庭法官莊重地敲上了「犯罪記錄封存」六個字。 近年來,樂業法院在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貫徹落實刑訴法關於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彰顯司法人文關懷。
  • 浙江正式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 入學就業不歸入檔案
    浙江正式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 入學就業不歸入檔案 2019-12-18 11:21:29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杜曉 | 字號:A+ | A- 浙江正式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
  • 法院封存未成年犯罪記錄 5年以內刑罰不入檔案
    「我17歲因犯傷害罪被判8個月有期徒刑,出來後想找工作,不知道企業能不能查到我的犯罪記錄?」「房東會查到我有前科麼?」近日,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出臺《未成年犯罪檔案封存實施細則》,刑期5年內的未成年犯罪前科檔案將封存——升學、就業不受影響。
  • 北京900餘輕刑未成年人犯罪檔案被封存
    昨天,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全國首例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白皮書。報告內容顯示,去年,全市少年法庭共判處未成年罪犯1053人,同比下降14.9%,未成年罪犯人數五年來總體呈下降趨勢。此外,全市少年法庭共對900餘名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罪犯實施了犯罪記錄封存,減少了犯罪記錄對未成年人就學、就業及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
  • 廣州提前啟動未成年人刑訴檔案封存
    例如,改革完善辯護制度,擴大法律援助範圍;規定不得強迫自證其罪,確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嚴格限制採取強制措施後不通知家屬的情形;完善偵查階段訊問犯罪嫌疑人程序;進一步保障被告人獲得公正審判權;強化檢察機關保障人權的法律監督職能。在增設的特別程序中,設置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和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