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江村經濟》的「文學版」

2021-01-21 中華讀書報
以《江村經濟》《鄉土中國》等著述聞名於世的費孝通先生,大部分作品為學術著作,但2016年,居然發現他還曾用英文創作過一篇中篇小說《繭》。日前,這篇作品被譯為中文出版。

據《繭》「編校說明」介紹:

1938年春季,費孝通先生進行了博士論文答辯。之後數月,他需對論文進行修訂。閒暇時,他做了一些輕鬆愉快的事。其中一件,便是在其業師之一弗思(Raymond William Firth,1901—2002)的鄉村寓所南英鄉間「桑谷村」(Thorncombe)寫作這部英文中篇小說《繭》(Cocoons)。同年6月20日,他將這部手稿作為禮物,呈給他的師母「親愛的弗思太太」。《繭》一書手稿一直被弗思夫婦珍藏著,如今被收藏在倫敦經濟學院(LSE)圖書館「弗思檔案」(Firth Papers)中。(《繭》,第137頁)

這部小說不到7萬字,一共20章。小說採用有點像西方電影常見的結構方式,即通過主人公的敘述來展開故事,小說的第一章引入,最後一章是又回到現實,整體設計非常精巧。

20世紀30年代後期,柏林空防演習持續不斷。某天月圓之夜,通先生從「覆蓋著厚厚的窗簾和黑色的紙」的房子中出來,在康德街的天津飯店用餐時遇到了校友王婉秋。通先生在閱讀德文報紙時介紹了國內太湖地區遭到日軍轟炸的新聞,王小姐聽後臉色蒼白,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從飯店出來後,他們去了咖啡館,在那裡,王小姐講了她的經歷。

在蘇州和杭州之間的一個小鎮上,一間絲廠開張了。絲廠的廠長吳慶農是一位留美歸國的青年,是一位要履行自己「資本→生產→生計」這個資本價值理論的青年人。絲廠一共有三位管理者。李義浦是協助廠長負責絲廠日常業務的青年,思想進步,抱負遠大。王婉秋是管理員,大概相當於如今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她的職責是從農村招聘工人並培訓他們。絲廠開張和墊資收購蠶繭的做法,觸動了當地放高利貸者和壓低價格收購蠶繭的人的利益。

小說的重要角色是張嬸一家三口,包括老實守寡的張嬸、其兒子三福、童養媳寶珠。寶珠是絲廠的新進員工。張嬸和他兒子一直都怕惹事,也怕寶珠走出家門長本事後不再回來了。那些被觸動了利益的人,利用張嬸和她兒子的膽小,利用王婉秋欲愛不得的私心,編造了絲廠裡李義浦欺辱女員工事件,想讓絲廠無法按期交貨最後被蔣老闆收購。後來女工父母和工廠負責人面對面對話。在寶珠和三福敘說事情前因後果後,勞資雙方和解,王婉秋的私心也被大家看穿了。書稿的最後,即第20章一共三段,不到140個字,作者最後一語雙關地說:「我便與她分開了,我知道她早就找到了路。」

20年代30年代國內文壇出現了一大批鄉土文學、左翼文學作品,一般的模式是:貧窮的情節化和結局的革命化(餘榮虎:《貧窮 革命 猶疑——20世紀30年代鄉土文學的三個關鍵詞》,見《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第12期第109頁)。而作為一位留學英國的博士生,費孝通創作這部小說是作為學業之餘的放鬆。可以看出,這部作品不是「遵命文學」。小說取材和人物都來源於作者熟悉的生活,沒有當時流行的所謂的「革命化」,更沒有公式化、口號化和人物臉譜化的感覺。貧窮不是小說主要敘寫的內容,結局也沒有那種光明的尾巴。

《繭》的故事發生於費孝通非常熟悉的類似江村的江南小村鎮,那裡人們主要以種蠶和繅絲為業。主要人物寶珠,也是作者做過深度研究的人物對象。在附錄「江村通訊」《三  人口限制和童養媳》中,費孝通主要分析了產絲區女子的工作和當地童養媳制度。書稿展現的是20世紀30年代後期吳地的人情畫卷,特別是他們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人際交往,都讓人感覺親切。書中人物很多都採用吳地特有的稱呼,比如「嬢嬢」「老娘舅」等。人物語言都是吳儂軟語,和絲廠職工寶珠等人的語言習慣非常相符。

附錄部分編入費孝通7篇「江村通訊」。這7篇通訊都是寫於1936年7—8月間,都是介紹江村的經濟、婚姻狀況、男女勞動力在經濟中的地位等。讀了這些,我們再看小說,就更能理解作者對書稿中主要人物寶珠的命運安排了。閱讀附錄內容,再聯繫這篇小說,說這部小說是「作者名著《江村經濟》核心部分的『文學版』」(《繭》,第173頁),覺得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本文為中華讀書報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留言。歡迎轉發到您的朋友圈。

書業的風向標

學者作家的交流平臺  

教師學生的課外園地  

編輯的案頭參考

書店圖書館的採購嚮導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中華讀書報》由光明日報社和中國出版協會主辦,彩色對開大報,每周三出版。每期20版,15萬字,單價3元;全年50期,總價150元。新出好書、學術前沿、文壇風雲盡在其中!您可以隨時通過當地郵局訂閱,也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訂閱頁面: 

郵發代號:1-201   

國內統一刊號:CN11-0160

諮詢電話☎️:010-67078085,67078076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珠市口東大街5號   郵編:100062

相關焦點

  • ​費孝通小說《繭》首次出版
    其中,《江村經濟》《祿村農田》《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美國與美國人》《行行重行行》等,均在作者生前單行出版過;《留英記》《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師承·補課·治學》《孔林片思:論文化自覺》,則是根據主題重新編選;《中國士紳》1953年出版英文版,2009年三聯書店推出中譯本;《繭》是近期發現的作者1936年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
  • 「費孝通作品精選」問世 小說《繭》首次出版
    其中,《江村經濟》《祿村農田》《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美國與美國人》《行行重行行》等,均在作者生前單行出版過;《留英記》《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師承·補課·治學》《孔林片思:論文化自覺》,則是根據主題重新編選;《中國士紳》1953年出版英文版,2009年三聯書店推出中譯本;《繭》是近期發現的作者1936年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
  • 長期封存於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檔案中 費孝通小說《繭》首次翻譯出版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近日出版的「費孝通作品精選」中,《繭》一書,是近期發現的作者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 《繭》為費孝通英國留學期間所寫 據介紹,《繭》一書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
  • 蠶結繭後怎麼處理?
    蠶是鱗翅目蠶蛾科的昆蟲,為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華南地區及臺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會結繭
  • 師說| 楊斌:繭房與開放
    「繭房」抓住了當下人們的某種共同焦慮,類似的例子還有「內卷」。「繭房」反映著像蠶繭一樣的自我生活桎梏。這個概念在信息推送算法受到社會高度警覺的今天,逐漸成為人們討論的一個焦點。近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經管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楊斌撰文《繭房與開放》,現將全文刊出以饗讀者。
  • 帶你走進蜀山的「蠶村」,看看蠶寶寶們……
    帶你走進蜀山的「蠶村」,看看蠶寶寶們…… 2020-09-08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蠶不吐絲不結繭怎麼辦?碧鄉課程為英德蠶農送去「養蠶經」
    「蠶都長成『大肥蟲』了,但就是不吐絲、不結繭。」「這一般與農藥密切相關,如果養了多批蠶都沒好轉,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換品種……」課堂上,多位村民向專家說起養蠶中的困難和疑惑,專家詳細詢問情況並一一給予解答。
  • 昆蟲都會結繭嗎?結的繭那麼小,出來的蟲子卻比繭大好幾倍?
    1、不是所有的昆蟲都結繭。空繭子,銀杏大蠶蛾已破繭而出,張家界某些昆蟲的幼蟲,在變成蛹之前吐絲做成的殼,通常是白色或黃色的,叫做繭,繭有保護蛹的作用褪殼進行時,蚱蟬即將由幼蟲變成成蟲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沒有「蛹期」,也就不會結繭。
  • 煮繭工作感想
    煮繭就是充分利用熱能,使繭層絲膠適當膨潤和溶解,讓繭層、繭絲間膠著力均勻,以便繭絲順序離解,實現順利繅絲。對於煮繭的要求,要達到以下五點:1.提高繭的解舒和索理效率;2.減少纇節、纇吊和緒絲量;3.繭層絲膠溶失率和繭的沉浮均適應繅絲要求;4.煮繭程度適當,利於提高出絲率,保持生絲色澤、生絲淨度和良好的抱合手感;5.在保證煮繭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煮繭效率,節約能源。煮繭是繅絲車間至關重要的一道工序,煮繭的好壞直接影響繅絲的產量、質量、繅折等。
  • 蠶寶寶「拒絕」結繭急煞蠶農
    本報泰安6月13日訊 養蠶養了15年,頭一次遇到春蠶不結繭,這對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李家峪村村民來說,無疑是場災難。徂徠鎮蠶繭站孫站長介紹,該鎮最近大約有600張春蠶出現了這種情況,他表示是大氣中的廢氣汙染引起的。而村民大都認為是蠶種的問題。
  • 費孝通中篇小說《繭》首次面世
    其中,《江村經濟》《祿村農田》《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美國與美國人》《行行重行行》等均在作者生前出版過單行本。《留英記》《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師承·補課·治學》《孔林片思:論文化自覺》則是根據主題重新編選而成。《中國士紳》1953年出版英文版,2009年由三聯書店推出中譯本。
  • 蠶寶寶結繭了
    「哦,要結繭了。」我興奮地喊起來。我馬上拿出一小捆稻草,把那條寶貝蠶放到稻草中間。過了10多分鐘,我發現那條寶貝蠶已在稻草中間用4根又粗又長的絲線固定好了位置。它又陸續從嘴裡吐出潔白如玉的絲線,一圈一圈地繞。一會兒功夫,一個橢圓形的房子就織成了,而它卻把自己關在了房子裡頭。起先,我還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寶貝蠶在繭裡吐絲織網。過了一會兒,它就隱隱約約了,只感覺到它的身子在蠕動。
  • 溫暖的繭
    到了要結繭的時候。雖然總在書上看到,在繭中,蠶會蛻變成撲稜蛾子,如果是在黑夜,它們會飛向最光亮的地方。但至於實際情況是什麼,我和姐姐都很期待又惶恐。因為總是一開一合,鉛筆盒的轉軸已經失去彈性了,索性就轉軸拆掉,直接扣上蓋。夏夜裡總是格外悶熱,我睡不著起夜上廁所的時候,聽到鉛筆盒裡窸窸窣窣,便去看看。
  • 蠶寶寶「吐絲結繭」全過程(視頻)
    蠶寶寶 「吐絲結繭」全過程
  • 蠶的一生之結繭篇
    本期蠶業科普,帶您去看看蠶兒吐絲結繭。  當五齡末期的蠶寶寶(幼蟲)充分發育成熟後,它會尋找能夠結繭的小空間(如蠶蔟),不斷地來回爬行,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殘餘物,準備好吐絲結繭。  蠶兒結繭是一項複雜精細的工程,大致分為織繭網、織繭衣、織繭層、織蛹襯四個步驟。在織繭的2~3天時間裡,蠶兒需要變換250~500次位置,吐出大約1300米長的細絲,繞6萬多個「8」字形的絲圈,最終織成蠶繭。
  • 瓢蟲繭蜂與刻絨繭蜂,這兩種生物能寄生和控制宿主保護自己
    據估計,繭蜂科有一千多個屬,三到五萬個種,它們全部是寄生蜂。繭蜂的幼蟲在化蛹時會吐絲做繭,故而得名。繭蜂科中有一個刻絨繭蜂屬,這個屬的幼蟲寄生於菜青蟲和尺蠖等鱗翅目幼蟲的體內。在不需要具體區分的情況下,我通常把鱗翅目的幼蟲籠統地叫做「毛蟲」。刻絨繭蜂並不像蜾蠃那樣選擇大個兒的毛蟲,麻醉了,封起來供孩子們慢慢食用,而是把卵產入一些年幼的小毛蟲體內,而且也不用毒液麻醉它們。
  • 2020年廣東「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鎮公示!1323個村、100...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產業是廣東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產業興旺的重大行動、重要抓手,被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統籌謀劃,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前所未有。自2019年起至2021年,省財政將連續三年統籌整合省級及以上財政資金超30億元,扶持3000個村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形成200個特色農業專業鎮,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
  • b站的價值觀繭房
    信息來源:Z世代大學生圖鑑,Mob研究院之前字節飽受詬病的一點是,通過推薦算法構築信息繭房,導致用戶越來越狹隘、割裂,可能會侵蝕社會共識、威脅社會民主,甚至催生極端主義。然而這些所謂的繭房我們似乎並沒有在抖音和今日頭條看到,相反,我們在B站上看到了。B站其實是一個戾氣很重的平臺。年輕人生怕UP主過分完美,只要有一點漏洞就立馬開懟。
  • 駐村亮靚點:庭院經濟開拓增收致富新途徑
    駐村工作隊隊長趙處明告訴記者,庭院改造後,可以優化各功能區的結構,合理安排各要素間的關係,在增加收入的同時,讓庭院變得乾淨衛生、整齊美觀,讓人使用起來更方便、更健康、更舒適,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   但提出改造庭院、發展庭院經濟的話題,沒有幾個人響應,甚至有人說,大田裡那麼多土地都收入不了幾個錢,靠院子裡巴掌大的一塊地增收是不可能的。
  • 廣東汙染最嚴重河流練江逐漸恢復「生命力」
    467萬的練江走訪發現,隨著綜合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曾被定性為「廣東汙染最嚴重河流」的練江正逐漸恢復「生命力」。  自20世紀90年代起,由於大量生產生活汙水直排河流,練江水質一度遠超劣V類,基本喪失了作為河流應有的飲用、灌溉等功能,成為毫無活力的「死水」。2018年6月,練江汙染及整治不力問題被曝光,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隨後批評練江治汙「光說不練」,整改任務嚴重滯後,水體汙染觸目驚心。  輿論監督和環保督察給了當地幹部「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