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寶寶「拒絕」結繭急煞蠶農

2020-12-06 搜狐網

  本報泰安6月13日訊 養蠶養了15年,頭一次遇到春蠶不結繭,這對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李家峪村村民來說,無疑是場災難。徂徠鎮蠶繭站孫站長介紹,該鎮最近大約有600張春蠶出現了這種情況,他表示是大氣中的廢氣汙染引起的。

而村民大都認為是蠶種的問題。據了解,到目前,李家峪村的經濟損失已在30萬元左右,徂徠鎮的經濟損失近100萬元。

  6月12日,記者接到讀者打來熱線,反映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李家峪村村民飼養的春蠶大都不結繭。記者隨即趕到了李家峪村,剛進入村裡就看到路邊、河溝、地頭上都是村民倒掉的春蠶。記者在打來熱線的蘭先生的帶領下來到他家,走進院內剛好碰到村民蘭某推著裝滿春蠶的小車準備倒掉(見右圖)。隨後,蘭先生領著記者看了他父親蘭聖水的養蠶室,本來該是春蠶結繭的時期,然而春蠶卻是滿地在爬。蘭聖水談到春蠶不結繭時滿臉愁容,他說:「不知道為什麼,我養蠶養了15年,頭一次遇到春蠶不結繭。辛辛苦苦養了一個多月的春蠶,本指望能賣些錢,這下全泡湯了。」當問起他家的損失時,他說:「我今年養了1.66張,按照往年的產量,能達到150斤左右,按以往每斤15元算,損失2000多元」。據了解,並不是蘭聖水家一家出現這樣的情況,李家峪全村養蠶的都是這樣。

  對於出現這種情況,提供蠶種的蠶繭站難道就沒有採取什麼補救措施嗎?蘭聖水說:「蠶繭站來過後,拿了一些樣本去化驗,現在還沒有結果。他們提供的措施就是讓趕緊倒掉,以免影響夏蠶的飼養。」很多村民懷疑是蠶種的問題。蠶繭站的孫站長告訴記者,他們找了兩個山東農業大學的專家正在進行化驗,根據蠶的反應情況看,主要是大氣中的廢氣汙染引起的,刺激了蠶的頭部,致使無法吐絲結繭。孫站長介紹,徂徠鎮像這種情況大約有近600張春蠶不結繭。「既然是大氣汙染,那麼村民能否繼續飼養夏蠶?」孫站長回答:「不敢保證夏蠶沒有問題,這種情況我們也是第一次遇到。」

  但對於廢氣汙染,很多村民並不認可,李家峪村村民表示該村處於丘陵地,周圍沒有工廠,也沒有村民進行秸稈燃燒,廢氣從何而來?同時記者了解到,泰安市岱嶽區化馬灣鄉的許多養蠶農戶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線索提供者蘭先生獎勵100元。)

相關焦點

  • 蠶寶寶結繭了
    那天早上,我突然發現我的一條寶貝蠶身子亮晶晶的
  • 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了
    據《法制晚報》報導 記者了解到,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
  • 蠶寶寶吐絲結繭的徵兆、過程及注意事項
    蠶寶寶經過4次蛻皮後,蠶寶寶要開始吐絲結繭了。這個過程很神奇~~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蠶結繭後怎麼處理?
    ,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結繭後怎麼處理吧!蠶是鱗翅目蠶蛾科的昆蟲,為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華南地區及臺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會結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結繭後怎麼處理吧
  • 蠶的一生之結繭篇
    作者:重慶蠶科院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國人的祖先就發現並馴化了蠶,幾千年來,蠶業成為中國古代農業中僅次於穀物種植的重要生產項目,因為絲綢貿易開拓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那麼,究竟是什麼讓蠶寶寶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呢?本期蠶業科普,帶您去看看蠶兒吐絲結繭。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這六條蠶寶寶是科學家培育改良的品種「秋豐白玉」。
  • 蠶寶寶「吐絲結繭」全過程(視頻)
    蠶寶寶 「吐絲結繭」全過程
  • 天宮二號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圖)
    央視新聞:【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起舞的蠶寶寶,現在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你知道嗎?這六隻蠶寶寶,也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從4000隻蠶寶寶裡脫穎而出的。它們的「太空屋」長什麼樣?據說還有「食堂」和「衛生間」?
  • 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推動蠶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發布日期:2020-04-24 09:00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 如皋磨頭:蠶寶寶即將抽絲結繭 開窗通風后竟發黑死亡?
    辛苦了二十多天,眼瞅著就要抽絲結繭了,可沒想到,不少蠶寶寶竟然出現發黑,死亡等現象,這可把他急的夠嗆。張來祥說,西邊鄰居的小作坊是製作家具的,已經存在了兩年,原先不搞噴漆,影響還小一點。可是最近,鄰居新弄了噴漆房,只要噴漆的機器一開動,不要說嬌嫩的蠶寶寶了,人聞著都吃不消。
  • 天神組合最近咋樣了:6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一起去看一看。神奇!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原標題:呵護一月,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中國有著悠久的絲綢文化,絲由蠶吐,說起蠶,大家都不陌生。幾千年的歷史,蠶從古代繁衍到了當下,它們吐絲結繭,用短暫的一生支撐著百姓的生活,那織成的一緞緞精緻的絲綢便是對它們生命最完美的詮釋。5月6日至6月10日,記者走進蠶農生活,和他們一起見證了蠶寶寶的成長。
  • 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景海鵬陳冬還有六個神秘的太空同伴它們正在做一項實驗!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已經攜手在太空旅行了一周,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生活了一周。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天宮二號不僅是我國未來空間站的雛形,也承擔了大量科研試驗和任務,比如說培育太空蠶寶寶。據蠶的提供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透露,天宮二號上的6隻蠶寶寶中,已經有5隻在太空吐絲結繭,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目的,即觀察蠶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是否能夠吐絲,以及吐絲行為是否與重力有關。飛船返回地球後,科研團隊將觀察這些「太空蠶」吐絲的行為是否有變化,研究這些變化能否改進家蠶養殖技術。
  • 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穿特製「太空衣」萌感十足
    &nbsp&nbsp&nbsp&nbsp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這六條蠶寶寶是科學家培育改良的品種「秋豐白玉」。
  • 春蠶進入吐絲結繭階段 呂山蠶農忙得歡
    近日,長興的春蠶在經過不到一個月的餵食之後,準備要「上山」結繭,預計一個星期後春蠶養殖即將結束。在呂山鄉南楊村村民敖水梅家,她正給蠶寶寶餵食最後一批桑葉。在餵完食後,敖水梅便和丈夫一起搭建蠶寶寶要上的「山」。
  • 小滿節氣蠶寶寶「成年」 浙江桐鄉蠶農「望蠶訊」
    浙江嘉興桐鄉屠甸鎮是當地著名桑蠶產區,時值小滿,蠶農於建剛和妻子每天都在忙著給家裡的5萬隻蠶寶寶餵食,再過幾天,蠶寶寶就將結繭出絲。在嘉興桐鄉,蠶農在小滿節氣有「望蠶訊」的習俗,娘家會到女兒家串門,送來各種應季食物,一同祈盼今年蠶絲豐收。在嘉興桐鄉,蠶農在小滿節氣有「望蠶訊」的習俗。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圖)
    央視網消息:在這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通過昨天從太空回傳的影像一探究竟。  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
  •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項目,「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直播預告丨桐鄉科學老師帶你看蠶寶寶吐絲結繭
    眼下正是養蠶的時節,不少學校利用地方課、科學課,讓孩子們飼養起了蠶寶寶,同時學習家鄉的蠶桑文化。為了讓大家對蠶寶寶結繭有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浙報集團嘉興分社利用新媒體技術,用直播的形式為大家展示蠶寶寶結繭的全過程。5月22日晚上18:00,我們跟著鏡頭來到桐鄉市高橋街道三村村村委,一起來看蠶寶寶吐絲結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