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2020-12-08 中華網軍事頻道

神奇!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景海鵬陳冬還有六個神秘的太空同伴它們正在做一項實驗!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已經攜手在太空旅行了一周,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生活了一周。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一起去看一看。

  神奇!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這六隻蠶寶寶是科學家培育改良的品種「秋豐白玉」。

  特製!蠶寶寶入太空穿上「太空衣」

  火箭發射階段,巨大的加速度帶來巨大的壓力,在踏上太空絲綢之路時,科技人員也為圓鼓鼓、軟綿綿的蠶寶寶穿上了特製的「太空衣」。據介紹,「太空衣」由航天用的聚氨酯海綿製成,可以有效地減輕蠶寶寶上天的時候經歷到的力學環境。

相關焦點

  • 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穿特製「太空衣」萌感十足
    &nbsp&nbsp&nbsp&nbsp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這六條蠶寶寶是科學家培育改良的品種「秋豐白玉」。
  • 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了
    據《法制晚報》報導 記者了解到,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來源:央視新聞  央視網消息:在這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通過昨天從太空回傳的影像一探究竟。
  • 天神組合最近咋樣了:6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已經攜手在太空旅行了一周,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生活了一周。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一起去看一看。
  •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項目,「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圖)
    央視網消息:在這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通過昨天從太空回傳的影像一探究竟。  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
  • 天宮二號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圖)
    央視新聞:【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起舞的蠶寶寶,現在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你知道嗎?這六隻蠶寶寶,也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從4000隻蠶寶寶裡脫穎而出的。它們的「太空屋」長什麼樣?據說還有「食堂」和「衛生間」?
  • 太空蠶寶寶已吐絲結繭 待返回後將觀察吐絲變化
    被送上太空的6隻「秋豐白玉」蠶寶寶供圖/張龍法制晚報訊正在太空遨遊的天宮二號上,搭載的6隻「秋豐白玉」蠶寶寶備受關注。近日,《法制晚報》(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從蠶的提供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獲悉,6隻蠶寶寶中有5隻已在太空吐絲結繭,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目的。待飛船返回地球後,科研團隊將觀察這些「太空蠶」吐絲的行為是否有變化,研究這些變化能否改進家蠶養殖技術。據《法制晚報》記者了解,這6隻蠶寶寶是從4000隻蠶中篩選出來的。
  • 蠶寶寶吐絲結繭的徵兆、過程及注意事項
    蠶寶寶經過4次蛻皮後,蠶寶寶要開始吐絲結繭了。這個過程很神奇~~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天宮二號不僅是我國未來空間站的雛形,也承擔了大量科研試驗和任務,比如說培育太空蠶寶寶。據蠶的提供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透露,天宮二號上的6隻蠶寶寶中,已經有5隻在太空吐絲結繭,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目的,即觀察蠶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是否能夠吐絲,以及吐絲行為是否與重力有關。飛船返回地球後,科研團隊將觀察這些「太空蠶」吐絲的行為是否有變化,研究這些變化能否改進家蠶養殖技術。
  • 蠶寶寶結繭了
    那天早上,我突然發現我的一條寶貝蠶身子亮晶晶的
  • 蠶寶寶「吐絲結繭」全過程(視頻)
    蠶寶寶 「吐絲結繭」全過程
  • 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推動蠶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發布日期:2020-04-24 09:00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 神舟十一號上的蠶寶寶 8字吐絲行得通?
    發射的時候你可能沒看見我,那時我正躺在哥哥姐姐們為我特製的太空屋裡睡覺呢。哦,我不是人類,我是一條蠶。這次「天神交會」任務中,兩位航天員要完成很多科研試驗任務,其中一項由香港中學生提出來的試驗任務離開我可是沒法完成哦。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原標題:呵護一月,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中國有著悠久的絲綢文化,絲由蠶吐,說起蠶,大家都不陌生。幾千年的歷史,蠶從古代繁衍到了當下,它們吐絲結繭,用短暫的一生支撐著百姓的生活,那織成的一緞緞精緻的絲綢便是對它們生命最完美的詮釋。5月6日至6月10日,記者走進蠶農生活,和他們一起見證了蠶寶寶的成長。
  • 看「太空蠶寶」吐絲結繭 香港中學生興奮雀躍
    航天員繼而進行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科學實驗,其中「太空養蠶」的片段日前傳送到地球,呈現蠶寶寶的最新姿態,讓學生們興奮不已。「一開始還擔心蠶蟲能否適應,現在看見它們吐絲結繭,好開心!」看著蠶寶寶與航天員在無重狀態飄浮的畫面,以及最近結成蠶蛹的新模樣,香港高中生梁芷韻和同學們表現雀躍。
  • 直播回放丨小學科學老師帶你看蠶寶寶吐絲結繭
    嘉興是我國歷史上最早開始養蠶織絲的地區之一
  • 直播預告丨桐鄉科學老師帶你看蠶寶寶吐絲結繭
    2018-05-21 13:5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沈志成 張藝萌桐鄉是我國歷史上最早開始養蠶織絲的地區之一,擁有4700多年的蠶桑文化。 漫畫大師豐子愷在作品《憶兒時》中,提到的三件不能忘卻的事情中第一件就是養蠶。
  • 蠶結繭後怎麼處理?
    蠶是鱗翅目蠶蛾科的昆蟲,為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華南地區及臺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會結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結繭後怎麼處理吧
  • 蠶的一生之結繭篇
    作者:重慶蠶科院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國人的祖先就發現並馴化了蠶,幾千年來,蠶業成為中國古代農業中僅次於穀物種植的重要生產項目,因為絲綢貿易開拓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那麼,究竟是什麼讓蠶寶寶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呢?本期蠶業科普,帶您去看看蠶兒吐絲結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