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蠶寶寶已吐絲結繭 待返回後將觀察吐絲變化

2020-12-05 中華網

被送上太空的6隻「秋豐白玉」蠶寶寶供圖/張龍

法制晚報訊正在太空遨遊的天宮二號上,搭載的6隻「秋豐白玉」蠶寶寶備受關注。

近日,《法制晚報》(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從蠶的提供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獲悉,6隻蠶寶寶中有5隻已在太空吐絲結繭,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目的。待飛船返回地球後,科研團隊將觀察這些「太空蠶」吐絲的行為是否有變化,研究這些變化能否改進家蠶養殖技術。

據《法制晚報》記者了解,這6隻蠶寶寶是從4000隻蠶中篩選出來的。

進展5隻蠶已經吐絲返回後觀察變化

《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農大植保學院的張龍教授是一位昆蟲學家,6隻蠶寶寶就是由他的團隊培養出來送上太空的。他介紹,此次太空實驗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觀察蠶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是否能夠吐絲,以及吐絲行為是否與重力有關。

日前,央視播出了航天員景海鵬在太空養蠶的畫面,當時6隻蠶寶寶還未吐絲。張龍告訴記者,現在其中5隻蠶已經吐絲結繭,「生活得很好」。由於航天員任務較多,張龍還沒有收到蠶吐絲結繭後的情況報告。「我們會等蠶從太空回來後,看看它吐絲行為是否有變化,這些變化是否與重力有關。研究這些變化能否改進家蠶養殖技術。」

揭秘4000蠶裡挑6隻專門設計飼養盒

張龍介紹,在太空養蠶的設想是由香港中學生提出來的,他的研究團隊負責提供蠶。得知要把蠶寶寶送上太空,張龍的團隊做了很多準備。首先是從4批、9種共約4000隻蠶中篩選,最後挑出了6隻「秋豐白玉」品種的蠶。

他提到,「秋豐白玉」是我國自己培育的新蠶種,也是目前國內比較流行、具有代表性的品種。「該品種的蠶比較健壯,病害也比較容易控制,能夠經受住嚴苛環境。」張龍說,他們還為蠶的生存操作標準、控制病害、飼料配置等做了大量工作,「最大困難就是控制病害,不能把對人有害的病菌帶上太空。」

此外,蠶在太空的飼養條件要求也很高,「專門設計了一個有防震功能的飼養盒,保證在飛船發射、返回過程中,蠶不會受到嚴重衝擊。」張龍說,飼養盒的兩端有瓶蓋式設計可以開啟,航天員定期從這裡投餵人工配置的飼料,蠶可以自己取食,蠶的糞便也要從這個開口清理。

在失重環境下,即便有飼養盒這個「迷你太空艙」保護,蠶也會在裡面到處漂浮,容易「暈頭轉向」找不到食物。為此,研究團隊在飼養盒內壁上鋪了一種特殊的布,能夠固定住蠶寶寶。

背景受香港邀請參與負責實施並做顧問

張龍表示,由於此次蠶寶寶太空搭載試驗的設計構想是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設計比賽的獲獎作品之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給他發出邀請函,考慮到中國農業大學以及他在昆蟲學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成就,故特邀其參與並指導本實驗中的家蠶生長發育特徵的研究,張龍被特邀作為蠶寶寶太空搭載試驗項目實施的科技顧問。

張龍教授團隊受委託展開適齡蠶的培育、飼養、篩選及配套新飼料的研製,克服重重困難,以高質量的水準完成了新品種「秋豐白玉」的培育,經過了反覆的嚴謹實驗,確認滿足蠶蟲太空實驗的要求。

相關焦點

  •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
    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成功!天宮二號不僅是我國未來空間站的雛形,也承擔了大量科研試驗和任務,比如說培育太空蠶寶寶。據蠶的提供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透露,天宮二號上的6隻蠶寶寶中,已經有5隻在太空吐絲結繭,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目的,即觀察蠶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是否能夠吐絲,以及吐絲行為是否與重力有關。飛船返回地球後,科研團隊將觀察這些「太空蠶」吐絲的行為是否有變化,研究這些變化能否改進家蠶養殖技術。
  • 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了
    據《法制晚報》報導 記者了解到,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
  • 蠶寶寶吐絲結繭的徵兆、過程及注意事項
    蠶寶寶經過4次蛻皮後,蠶寶寶要開始吐絲結繭了。這個過程很神奇~~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天神組合最近咋樣了:6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已經攜手在太空旅行了一周,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生活了一周。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一起去看一看。
  • 天宮二號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圖)
    央視新聞:【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起舞的蠶寶寶,現在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你知道嗎?這六隻蠶寶寶,也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從4000隻蠶寶寶裡脫穎而出的。它們的「太空屋」長什麼樣?據說還有「食堂」和「衛生間」?
  • 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景海鵬陳冬還有六個神秘的太空同伴它們正在做一項實驗!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已經攜手在太空旅行了一周,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生活了一周。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來源:央視新聞  央視網消息:在這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通過昨天從太空回傳的影像一探究竟。
  • 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穿特製「太空衣」萌感十足
    &nbsp&nbsp&nbsp&nbsp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這六條蠶寶寶是科學家培育改良的品種「秋豐白玉」。
  • 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推動蠶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發布日期:2020-04-24 09:00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項目,「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蠶寶寶「吐絲結繭」全過程(視頻)
    蠶寶寶 「吐絲結繭」全過程
  • 蠶寶寶會什麼要吐絲呢?
    這個時候,蠶吐絲結繭的行為,將自身包圍在緻密的繭殼當中,既可以躲避天敵保護自己,又可以放心地在蠶繭裡變成蠶蛹,並讓蠶蛹體內的器官轉變成蠶蛾的形態,最終羽化成蠶蛾。頭上的擠壓器與周圍的肌肉連接著,蠶兒吐絲時,頭上的肌肉不停地伸縮,將絲腺體中的絲液抽壓出來,絲液與空氣接觸後,便形成細長的絲。   蠶吐絲的過程,可謂千辛萬苦。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原標題:呵護一月,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中國有著悠久的絲綢文化,絲由蠶吐,說起蠶,大家都不陌生。幾千年的歷史,蠶從古代繁衍到了當下,它們吐絲結繭,用短暫的一生支撐著百姓的生活,那織成的一緞緞精緻的絲綢便是對它們生命最完美的詮釋。5月6日至6月10日,記者走進蠶農生活,和他們一起見證了蠶寶寶的成長。
  • 直播回放丨小學科學老師帶你看蠶寶寶吐絲結繭
    眼下正值春蠶飼養,不少學校利用地方課、科學課,讓孩子們飼養起了蠶寶寶,以學習家鄉的蠶桑文化。為了讓大家對蠶寶寶吐絲結繭有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浙報集團嘉興分社聯合嘉興市科技館、桐鄉市高橋街道高橋中心小學利用新媒體技術,以視頻直播的形式為大家展示蠶寶寶結繭的全過程。5月22日晚上18:00,讓我們跟著鏡頭來到桐鄉市高橋街道三村村村委,一起看蠶寶寶吐絲結繭吧。
  • 看「太空蠶寶」吐絲結繭 香港中學生興奮雀躍
    航天員繼而進行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科學實驗,其中「太空養蠶」的片段日前傳送到地球,呈現蠶寶寶的最新姿態,讓學生們興奮不已。「一開始還擔心蠶蟲能否適應,現在看見它們吐絲結繭,好開心!」看著蠶寶寶與航天員在無重狀態飄浮的畫面,以及最近結成蠶蛹的新模樣,香港高中生梁芷韻和同學們表現雀躍。
  • 我家的蠶寶寶們吐絲啦
    5月21日  今天是我把蠶寶寶領回家的第三天,它們的精神可真旺,一會兒爬到這兒一會兒爬到那兒。正當我仔細地觀察蠶寶寶時,媽媽忽然叫了我一聲,說:「別只顧著看了,快點放桑葉給蠶寶寶。」這時我才發現原來蠶寶寶吃的桑葉沒了。
  • 蠶結繭後怎麼處理?
    ,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結繭後怎麼處理吧!蠶是鱗翅目蠶蛾科的昆蟲,為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華南地區及臺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會結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結繭後怎麼處理吧
  • 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是不是需要知道蠶寶寶是怎麼吐絲結繭然後變成一件絲織品的過程呢? 其實過程是這樣的 蠶寶寶   原標題: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   很多寶寶問我們看到的蠶繭一般都是白色的,但有的蠶吐絲卻是五顏六色,這是怎麼回事?
  • 蠶寶寶結繭了
    那天早上,我突然發現我的一條寶貝蠶身子亮晶晶的
  • 直播預告丨桐鄉科學老師帶你看蠶寶寶吐絲結繭
    眼下正是養蠶的時節,不少學校利用地方課、科學課,讓孩子們飼養起了蠶寶寶,同時學習家鄉的蠶桑文化。為了讓大家對蠶寶寶結繭有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浙報集團嘉興分社利用新媒體技術,用直播的形式為大家展示蠶寶寶結繭的全過程。5月22日晚上18:00,我們跟著鏡頭來到桐鄉市高橋街道三村村村委,一起來看蠶寶寶吐絲結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