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這六條蠶寶寶是科學家培育改良的品種「秋豐白玉」。
    蠶寶寶入太空穿特製「太空衣」
    火箭發射階段,巨大的加速度帶來巨大的壓力,在踏上太空絲綢之路時,科技人員也為圓鼓鼓、軟綿綿的蠶寶寶穿上了特製的太空衣。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工程師趙丹妮:那看到裡面蠶寶寶被一圈航天用的聚氨酯海綿包裹著,可以有效地減輕了蠶寶寶上天的時候經歷到的力學環境。
    4000選6 太空蠶寶寶經過精心挑選
    用航天材料打造的蠶寶寶「太空屋」,不僅「食堂」、「衛生間」齊備。房間的內壁還做了粗磨砂處理,並粘貼了無紡布,蠶寶寶在失重環境下也能行動自如。能夠進入太空的蠶寶寶,同樣經過了嚴格的篩選和訓練。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科研人員 魏嘉霖:外形一定要白一點,然後體型要大一點,然後我們會對他進行各種的訓練,比如說像把它們翻過來了,看他們的反應速度是不是很敏捷。我們一共培育了四批,每一批次是1000條,我們是從4000條中挑出來這六條蠶寶寶。
    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太空養蠶一周了,有的蠶寶寶已經開始吐絲結繭了。實驗過程中,科技人員也隨時在地面進行技術支持。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科研人員 李光:航天員凌晨1點就起床了,為了第一時間照料蠶寶寶,他們犧牲了寶貴的休息時間,第一時間打開蠶寶寶在太空的家,對地面用手持攝像機拍攝下來,展示了一下。當時我們地面的工作人員都很激動。
    "太空養蠶"實驗結果令人期待
    養蠶抽絲是中國傳統工藝,而由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的這項試驗,也開闢了一條連接星空和孩子們好奇心的太空絲路。「太空養蠶」這一實驗,是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試驗方案設計比賽中的獲獎項目,是從70多個實驗中脫穎而出的。科技人員介紹,在失重情況下,蠶寶寶還會不會順著八字形由外至內吐絲成繭,蠶絲會不會更粗更韌,實驗的結果令人期待。
    廣東娛樂財經體育美食健康教育旅遊汽車房產
ID為149135的組件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