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雖然辛苦,但是經濟效益高,不少村民都會養上一些。如皋市磨頭鎮場東村37組的張來祥,今年9月中旬,就養了一張紙的蠶種。辛苦了二十多天,眼瞅著就要抽絲結繭了,可沒想到,不少蠶寶寶竟然出現發黑,死亡等現象,這可把他急的夠嗆。
張來祥說,西邊鄰居的小作坊是製作家具的,已經存在了兩年,原先不搞噴漆,影響還小一點。可是最近,鄰居新弄了噴漆房,只要噴漆的機器一開動,不要說嬌嫩的蠶寶寶了,人聞著都吃不消。
張來祥說,養這一批蠶之前,他們家在今年9月初,還養過一批蠶。那批蠶種有兩張紙。本來在9月底就要結繭的,可是後來卻怎麼都結不起來。
蠶寶寶發黑、死亡、不結繭,有沒有可能是養殖技術方面出了問題呢?張來祥覺得不太可能,因為他們家養蠶已經三十多年了,技術方面絕對過關。而且,左鄰右舍養蠶戶有這種情況的,不止他們一家。
養的兩批蠶,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村民們心急如焚,可他們找作坊老闆溝通,對方卻沒個說法。
張來祥說,他現在就兩個要求,一個是對方賠償他養蠶的損失,還有一個就是要求作坊搬走,不要再危害周邊村民的身體健康。
幫忙記者來到張來祥家西邊,打算找他鄰居,也就是作坊老闆了解些情況,可是對方家裡沒人。於是記者前往了磨頭鎮場東村村委會,分管37組的婦聯主任周小梅告訴記者,這個小作坊開在他們村裡,之前應該有手續的。不過現在,已經被勒令停產了。
周主任說,如果村民發現作坊還在生產,可以打電話給他們,村裡一定會派人前去制止。至於村民們要求的賠償養蠶損失,因為現在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來鑑定,他們也不好協調這個事情。
目前,張來祥家已經打算找專門的農技人員,上門做鑑定。我們也希望,這件事情能儘快有結果,不能讓蠶農蒙受不明不白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