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蟲繭蜂與刻絨繭蜂,這兩種生物能寄生和控制宿主保護自己

2021-01-09 奇趣動物解說

我們要講一個寄生蜂的故事。寄生蜂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從前的小學課本裡就有赤眼蜂消滅螟蟲的內容(據說現在沒有了);在初中學習周建人先生的《蜘蛛》時,我們又接觸到了另一類寄生蜂——蜾蠃。除了捕捉蜘蛛,有些種類的蜾蠃還捕捉鱗翅目昆蟲的幼蟲。《詩經·小雅·小宛》中說:「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古人看到蜾蠃抱走了螟蛉的幼蟲,放在自家的泥房子裡,後來泥房子裡又有新的蜾蠃鑽出來,就以為蜾蠃收養了螟蛉的孩子,並把它們變成了自己的孩子。因此,螟蛉也被用來代指義子,比如《三國演義》裡關羽就稱劉備的義子劉封為「螟蛉」。不過,也有一些細心並且善於觀察的古人(如陶弘景、郝懿行等)發現這個傳說是錯的。蜾蠃抓了這些青蟲不是為了養育它們,相反是拿它們當糧食給自己的孩子吃。

蜾蠃把一隻青蟲帶回泥房子

寄生性的膜翅目昆蟲統稱為寄生蜂,赤眼蜂屬於膜翅目赤眼蜂科,蜾蠃屬於胡蜂科。膜翅目中還有許多科的成員過著寄生性的生活,比如著名的繭蜂。據估計,繭蜂科有一千多個屬,三到五萬個種,它們全部是寄生蜂。繭蜂的幼蟲在化蛹時會吐絲做繭,故而得名。

繭蜂科中有一個刻絨繭蜂屬,這個屬的幼蟲寄生於菜青蟲和尺蠖等鱗翅目幼蟲的體內。在不需要具體區分的情況下,我通常把鱗翅目的幼蟲籠統地叫做「毛蟲」。刻絨繭蜂並不像蜾蠃那樣選擇大個兒的毛蟲,麻醉了,封起來供孩子們慢慢食用,而是把卵產入一些年幼的小毛蟲體內,而且也不用毒液麻醉它們。小毛蟲們仍然能夠自由活動,取食樹葉,並一天天地長大。同時,數十條繭蜂的幼蟲也在毛蟲的體內一天天地成長。它們以毛蟲的血肉為食,卻巧妙地避開毛蟲重要的內臟器官,以保證毛蟲活著,一直給它們提供鮮肉。後來毛蟲長大了,刻絨繭蜂的幼蟲也長大了。到了要化蛹的時候,繭蜂幼蟲們便咬穿毛蟲的體壁,鑽將出來,同時吐絲做繭。

如果故事到這裡結束,那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寄生蟲的故事。可是,離奇的情節才剛剛開始——毛蟲並沒有死去,它也開始吐絲,但不是給自己做繭,而是把絲蓋在一堆繭蜂的繭上,做成一個「大繭」。然後毛蟲就守在大繭的附近,充當起保衛者的角色。繭裡那些呆著不動而且營養豐富的蛹讓很多天敵們垂涎,比如某些肉食性的蝽會把它們銳利的口器插入蛹中吸取美味的汁液,還有一些姬蜂會把它們的卵產入這些蛹中。這種對寄生生物的寄生在生物學上叫做重寄生——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然而,此時吃素的毛蟲變身為一位悍勇的戰士,它猛烈地甩著頭和身體的前部,驅趕著繭蜂的天敵們,還時不時給大繭補充一些絲。在毛蟲忠實盡責的守衛下,繭蜂蛹的存活率得到了保障。當蛹發育成熟準備羽化的時候,連日來不吃不喝,日夜操勞的毛蟲也終於油盡燈枯,倒地而死了。這位毛蟲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諷刺的是,它捨生忘死的舉動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仇人。蜾蠃養育毛蟲只是個離奇的傳說,毛蟲「養育」繭蜂卻是殘酷的現實。

幾乎每一個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這種現象並不是那麼罕見。瓢蟲繭蜂屬也有類似的生活史。雌瓢蟲繭蜂把卵產入瓢蟲成蟲的體內,不過每隻瓢蟲裡只產一粒卵。幼蟲在瓢蟲體內生長,成熟後從瓢蟲的腹部鑽出來吐絲做繭。此時的瓢蟲也像前面著了魔的毛蟲一樣,擔當起了保姆的角色。直到一周左右以後,繭蜂羽化離去,瓢蟲方從魔怔中醒來。與毛蟲相比,這些瓢蟲還比較幸運,它們中的一些能夠活下來並恢復正常的生活。甚至有些瓢蟲後來再次成為瓢蟲繭蜂的宿主。

抱著蜂繭的瓢蟲

繭蜂是如何操縱宿主的行為,讓它們來保護自己的蛹的呢?目前人們還不很清楚。今年年初,一些法國科學家在繭蜂寄生的瓢蟲體內發現了一種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相近的新病毒,認為這種病毒可能是讓瓢蟲變成「殭屍傀儡」的元兇,但具體的機制還需要將來更深入的研究。

生存鬥爭的大潮中,生物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對於寄生蟲來說,操縱宿主的行為顯然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手段。因此,寄生生物操縱宿主行為的現象也相當常見,比如鐵線蟲會驅使螳螂「投水自盡」,弓形蟲會讓感染的老鼠變得不怕貓。儘管在人類看來保護仇人比跳水或不怕貓的怪誕行為更加匪夷所思,心理上也更難以接受,但對於那些「頭腦簡單」的動物來說這些並沒有本質的不同。毛蟲只是在重複一些簡單地動作,它絲毫不知道這些動作的含義。而且不光毛蟲不知道,產卵的繭蜂媽媽和安安靜靜睡在繭裡的小繭蜂們也什麼都不知道——一切都是演化的鬼斧神工。

註:寄生蜂的寄生行為屬於擬寄生(Parasitoidism)。與典型的真寄生不同的是,這些寄生蟲只是部分時間生活在宿主體內,如寄生蜂的成蟲都是自由生活的。另外,擬寄生通常會造成宿主死亡,擬寄生宿主的結局比真寄生的宿主更悲慘。需要說明的是,擬寄生和真寄生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在很多場合可以不做具體的區分。

相關焦點

  • Biobest公司推出番茄潛蠅離顎繭蜂-潛蠅姬小蜂組合產品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斑潛蠅幼蟲潛入葉片和葉柄為害,產生不規則蛇形白色蟲道,使葉綠素被破壞,光合作用受到影響使作物受到嚴重的損害。在西歐的番茄作物上,該蟲害正在大量上升已經成為了種植者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問題。
  • 注射病毒控制別人的腦子,這種動物讓受害者甘於給自己養娃
    這種用毒高手,就是寄生蜂。顧名思義,寄生蜂就是強行讓別的生物給自己的娃當奶媽的小蜂蜂。寄生蜂最喜歡的奶媽是蝴蝶和蛾子的毛毛蟲。它們會把卵產在毛毛蟲的體內,利用毛毛蟲的營養餵養自己的北鼻,讓毛毛蟲當不拿工資的免費奶媽。
  • 巫毒瓢蟲淪為黃蜂孵卵器:幼蟲控制寄主心智
    ,有很多瓢蟲都會淪為寄生蜂——瓢蟲繭蜂的受害者。目前已經發現瓢蟲繭蜂為什麼會把瓢蟲當作孵卵器,巫毒瓢蟲(zombie ladybugs)會對黃蜂易受攻擊的幼蟲起到保護作用,令食肉動物遠離它們,增加它們倖存下來的可能性。  該研究成果6月21日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這一研究發現,這種保護是要付出代價的:在仍活著的瓢蟲(而非死瓢蟲或者沒有瓢蟲的情況下)身上結繭的黃蜂幼蟲在蛻變成成年黃蜂后,它們產的卵會更少。
  • 比螞蟻還小,是美國白蛾的天敵,3萬繭周氏齧小蜂到達東城
    周氏齧小蜂的蠶蛹,一繭蠶蛹將羽化出大約三千隻小蜂。 「這是人工繁育小蜂用的柞蠶蛹,個頭看起來特別大。市溼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園林植物保護科病蟲害防治專業技術人員王洪芳告訴記者。 其實在盛放周氏齧小蜂蠶蛹的塑料餐盒上,已經能看到少量爬出來的小蜂。體長在一毫米左右,還沒有一隻小螞蟻大。
  • 寄生蜂和弓形蟲:你一定見過貓,卻沒想到被它偷偷變成了傀儡
    第35天,瓢蟲徹底恢復正常。  解剖恢復正常的瓢蟲,史蘭克發現,它的內臟已經被啃得七零八落,但恰恰每一口都不致命。  太神奇了,寄生蜂是怎麼做到的,既讓它的幼蟲啃食血肉,又不至於把瓢蟲啃死,還能用毒素控制瓢蟲保護幼蟲。  進一步研究,史蘭克抓來了很多寄生蜂,又發現了一個詭異的現象。
  • 黃蜂VS瓢蟲+蟑螂,我不僅會啃食你的肉體,還能控制你的靈魂
    我們來看2種能夠操控宿主的寄生蜂,同為帶毒的黃蜂,它倆的毒方和施毒手法卻全然不同。,啃吃宿主的肉體,控制宿主的行為。不過,它的毒與眾不同,跟毒蛇、蠍子、雞心螺的生物毒素全然不同,綠眼黃蜂掌控的是病毒。法國佩皮尼昂大學團隊,提取黃蜂和瓢蟲在每個寄生階段的樣本,通過RNA基因測序,解開了黃蜂投毒和瓢蟲解毒的秘密。
  • 寄生蜂 為繁殖後代編織「蛛絲繭」
    芬蘭的一種寄生蜂將卵產在跳蛛的體內。它們會用毒液使跳蛛麻痺,然後用尾部的針狀器官將蛛絲編成一個繭,把蜘蛛包在裡面。  在芬蘭圖爾庫大學研究者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寄生蜂編織時就像縫紉機一樣快速、靈活。相關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生物學通訊》雜誌上。  在此之前,這種寄生蜂還沒有被研究過。
  • 黃蜂VS瓢蟲+蟑螂,我不僅會啃食你的肉體,還能控制你的靈魂
    我們來看2種能夠操控宿主的寄生蜂,同為帶毒的黃蜂,它倆的毒方和施毒手法卻全然不同。 ,控制宿主的行為。這倒不是,實際上黃蜂只有毒藥,沒有解藥。不過,它的毒與眾不同,跟毒蛇、蠍子、雞心螺的生物毒素全然不同,綠眼黃蜂掌控的是病毒。
  • 黃蜂VS瓢蟲+蟑螂,我不僅要啃食你的肉體,還要控制你的思想
    在寄生蟲龐大的群體裡,有些寄生蟲具有神秘魔力,能夠操控宿主的行為,把宿主變成聽話的傀儡。寄生蟲為什麼能催眠宿主?答案並不難猜,它們的武器離不開一個「毒」字,只是每隻蟲子有各自不同的毒液和施毒手法。我們來看2種能夠操控宿主的寄生蜂,同為帶毒的黃蜂,它倆的毒方和施毒手法卻全然不同。
  •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生物防治
    原標題: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綠會生物防治小組研究(2)如何通過生物多樣性來治理惱人的外來入侵物種、尤其是來勢洶洶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
  • 秦嶺奇特的寄生蜂
    然而還有一類,多數個體相對較小,而不常為人所知,但卻在生物系統平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那就是寄生蜂。  (體內寄生長大後,鑽出體外結繭化蛹,導致寄主死亡)    寄生蜂成蟲營自由生活,而幼蟲則寄生於其它寄主生物體內或體外最終導致寄主死亡的一大類群膜翅目昆蟲的統稱,包括姬蜂、細蜂、冠蜂、纓蜂、小蜂、旗腹蜂、鉤腹蜂等等。
  •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綠會生物防治小組研究(2)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如何通過生物多樣性來治理惱人的外來入侵物種、尤其是來勢洶洶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秋粘蟲)?在大自然中,秋粘蟲有許多自然發生的「天敵」或「農民朋友」。這些天然「剋星」吃它們。中國綠髮會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小組的小夥伴們在梳理國外文件中,將一些已被證實為有效的大自然中的「死對頭」梳理,本篇例舉3種蜂如下,供國內參考。
  • 自然界的寄生大師:大自然中可以寄生於其它生命體內的10大生物
    在許多科幻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到神秘的寄生情節和操縱情節,例如使用某種超能力或超前科技控制了某人,又或者是外星生物寄生在了某人身上。不管是出於何種形式,他們都生存在了這些生命體的身體裡,甚至還可能對其產生了控制。
  • 自然界的寄生大師:大自然中可以寄生於其它生命體內的10大生物
    在許多科幻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到神秘的寄生情節和操縱情節,例如使用某種超能力或超前科技控制了某人,又或者是外星生物寄生在了某人身上。不管是出於何種形式,他們都生存在了這些生命體的身體裡,甚至還可能對其產生了控制。
  • 寄生蜂給宿主「洗腦」
    一種最近發現的寄生蜂似乎具有非凡的精神控制能力——它可以改變至少7個其他黃蜂物種的行為。
  •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微生物是可怕的,可怕到可以欺騙宿主,並對其進行精神控制。有些細菌已經練成獨有的技術來控制宿主,精神控制能力強到可以讓宿主為它們獻身。一、弓形蟲這是一種偏愛貓的寄生蟲。二、杆狀病毒若被一種寄生生物折磨,已經讓人頭疼不已,那麼被兩種生物寄生,又會發生什麼?這麼悲慘的經歷,發生在一條毛毛身上。兩種寄生生物中,杆狀病毒是終極大BOSS。在它眼中,另一個寄生生物也是它的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