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蜂VS瓢蟲+蟑螂,我不僅會啃食你的肉體,還能控制你的靈魂

2020-09-04 法蘭西is培根

在寄生蟲龐大的群體裡,有些寄生蟲具有神秘魔力,能夠操控宿主的行為,把宿主變成聽話的傀儡。

寄生蟲為什麼能催眠宿主?答案並不難猜,它們的武器離不開一個「毒」字只是每隻蟲子有各自不同的毒液和施毒手法。

我們來看2種能夠操控宿主的寄生蜂,同為帶毒的黃蜂,它倆的毒方和施毒手法卻全然不同。

綠眼黃蜂

先來看綠眼黃蜂(Dinocampus coccinellae),它的幼蟲寄生在宿主體內,啃吃宿主的肉體,控制宿主的行為。而最神奇的是,到最後綠眼黃蜂居然還會釋放宿主,寫下一個皆大歡喜的happy ending。

綠眼黃蜂的獵物,是比自己個頭大一號的瓢蟲。找到心怡的瓢蟲後,黃蜂把尾針插進瓢蟲的肚皮裡,產下一枚蟲卵。蟲卵在瓢蟲體內孵化成幼蟲,幼蟲美滋滋地啃吃著瓢蟲的內臟,一天天長大。20天後,胖乎乎的幼蟲鑽出瓢蟲的肚皮。不過,此時的幼蟲還捨不得離開它的糧倉,直接爬到瓢蟲身體下面,在6條蟲腿之間結了一個繭,躲在繭裡等著變形。

這時候,最奇特的時光開始了。被幼蟲啃吃掉部分內臟的瓢蟲還活著,但是變成了行屍走肉的殭屍。瓢蟲像盾牌一樣,站在原地不動,守衛著身體下面的蟲繭。當專門吃黃蜂幼蟲的草蛉跑過來,想要咬開蟲繭吃掉裡面的蟲蛹時,殭屍瓢蟲會突然跳動一下,嚇跑草蛉。

過了5天,小黃蜂破繭而出,羽化變成黃蜂成蟲。翅膀硬了的小黃蜂離開它的糧倉和保鏢,頭也不回地飛走了。又過了幾天,僵硬的瓢蟲恢復了對身體的掌控,大難不死的瓢蟲也飛走了,照舊過著以往的日子。

綠眼黃蜂控制瓢蟲整整1個月,先把瓢蟲變成殭屍保鏢,之後又讓瓢蟲恢復正常。它是不是先下毒控制瓢蟲,然後再給瓢蟲餵食解藥?這倒不是,實際上黃蜂只有毒藥,沒有解藥。不過,它的毒與眾不同,跟毒蛇、蠍子、雞心螺的生物毒素全然不同,綠眼黃蜂掌控的是病毒。

法國佩皮尼昂大學團隊,提取黃蜂和瓢蟲在每個寄生階段的樣本,通過RNA基因測序,解開了黃蜂投毒和瓢蟲解毒的秘密。

當黃蜂在瓢蟲身體裡產卵時,會在蟲卵裡,加入一種能夠麻痺神經的病毒。這種病毒只屬於綠眼黃蜂,團隊直接叫它:綠眼黃蜂病毒。病毒進入瓢蟲身體後,悄咪咪潛伏著等待時機。這時候的瓢蟲,雖然肚子裡有寄生蟲在啃食內臟,但是行為不受影響,還能跑能跳。病毒在瓢蟲身體裡複製積累,從肚子裡跑到腦袋裡,越攢越多。當幼蟲鑽出瓢蟲肚皮時,瓢蟲腦袋裡的病毒累積到最高濃度。這正是病毒一直在等待的爆發時刻,瓢蟲大腦的神經系統被病毒一舉拿下,瓢蟲身體出現癱瘓,顫抖之類的神經疾病症狀,變成黃蜂的殭屍保鏢。

之後的瓢蟲還能存活,依靠的不是黃蜂病毒的突然失靈,而是瓢蟲自身免疫系統的抵抗。變成殭屍之後,瓢蟲大腦裡的膠質細胞快速增加,膨脹的膠質細胞包裹住神經元上的軸突,促進軸突再生,保護神經元不要死。過了幾天後,免疫系統打敗病毒,被膠質細胞保護的神經元還能繼續工作,瓢蟲奪回對身體的操縱權。

寄生黃蜂的毒方拿捏精準,算準了病毒爆發的時間,時間稍微推遲一下下,瓢蟲就會跑了,結繭的幼蟲失去了保鏢。變成殭屍的活瓢蟲比死瓢蟲有用得多,圖片上是團隊的統計。面對專門吃幼蟲的草蛉,單獨的蟲繭被吃的概率是99%。在死瓢蟲肚皮下的蟲繭,被吃的概率是85%。在殭屍瓢蟲肚皮下的蟲繭,被吃的概率是35%。活瓢蟲大大增加了黃蜂蟲繭的安全性,這也是黃蜂為什麼要克制自己食慾的原因。幼蟲只吃掉瓢蟲的部分內臟,不會像其他寄生蟲一樣,把宿主的身體全部啃食乾淨。不過,不是所有的瓢蟲在變成殭屍之後都能重獲新生,有些種類的瓢蟲抵抗力強一點兒,有的弱一點兒,最後只有25%的瓢蟲能存活下來。

攝魂怪黃蜂

相比於綠眼黃蜂的手下留情,同樣能操控宿主行動的泰國黃蜂,就沒那麼仁慈了。圖片上的黃蜂是2014年在泰國發現的新品種,柏林自然博物館徵集了大眾的意見,用哈利•波特裡面攝魂怪的名字給黃蜂命名。值得慶幸的是,攝魂怪黃蜂(Ampulex dementor)的獵物是蟑螂,而不是人類。

黃蜂找到蟑螂後,先在它的胸口刺上一針,注入麻醉毒藥,讓蟑螂腿暫時癱瘓幾分鐘。然後在動不了的蟑螂頭上找準特定位置,刺上另外一針,這一針注入攝魂毒藥。攝魂毒是一種神經毒素,毒素切斷蟑螂的自由意志,但不影響它的身體行動,蟑螂變成了聽命於黃蜂的傀儡。

直接把蟑螂毒暈的話,獵物個頭太大了,黃蜂沒力氣把它拖回家。把蟑螂變成傀儡就簡單 多了,黃蜂咬住蟑螂的觸角,像牽條狗一樣把蟑螂牽回了家。回家後,黃蜂在蟑螂的腿上產下一枚卵,隨後離開洞穴,並用木頭堵住洞口。1個月後,一隻羽化的小黃蜂鑽出了洞口,洞穴裡留下一具被吃空的蟑螂屍體。

攝魂怪黃蜂跟綠眼黃蜂不同,它的武器不是病毒,而是類似於毒蛇毒液的生物毒素。一滴毒液裡混合了γ-氨基丁酸,牛磺酸和β-丙氨酸等多種組分。其中的γ-氨基丁酸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大腦發布運動指令後,它會拖延神經信號的傳遞,減慢身體的反應速度,把動物變得慢吞吞的很遲鈍。低濃度的γ-氨基丁酸沒有毒害,你的身體裡也有,具有催眠鎮靜的生理作用,不過濃度高了會出問題。黃蜂調配γ-氨基丁酸的濃度,第一針注入蟑螂的胸口,把它當作麻醉劑,麻痺蟑螂的肢體行動。

黃蜂給蟑螂注射的第二針毒液,控制了神經系統裡一種叫做章魚胺的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是神經系統裡的快遞小哥,把大腦發出的信號傳遞給身體。章魚胺負責傳遞自由行走之類的複雜運動指令。當蟑螂走路的自由意志被關閉後,它就不會逃跑了。只能一步一步地跟著黃蜂,被牽著走。

哺乳動物身體裡的寄生蟲,一般不會危及宿主性命。但個頭比哺乳動物小很多的昆蟲就不同了,被寄生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身體被掏空,走向死亡。綠眼黃蜂和攝魂怪黃蜂,用拿捏精準的毒方控制宿主,把宿主變成傀儡,它們並不是為了享受折磨獵物的快感。而是在幼蟲成長階段,活獵物比死獵物更有用。

看上去殘忍暴力的寄生行為,再次提醒我們:進化的驅動力,從來都不是來自於愛,或者是善良。


附:今天繼續更新自然界裡的秘密系列文章,這是第38篇:寄生蜂

相關焦點

  • 黃蜂VS瓢蟲+蟑螂,我不僅會啃食你的肉體,還能控制你的靈魂
    綠眼黃蜂 先來看綠眼黃蜂(Dinocampus coccinellae),它的幼蟲寄生在宿主體內,啃吃宿主的肉體被幼蟲啃吃掉部分內臟的瓢蟲還活著,但是變成了行屍走肉的殭屍。瓢蟲像盾牌一樣,站在原地不動,守衛著身體下面的蟲繭。當專門吃黃蜂幼蟲的草蛉跑過來,想要咬開蟲繭吃掉裡面的蟲蛹時,殭屍瓢蟲會突然跳動一下,嚇跑草蛉。 過了5天,小黃蜂破繭而出,羽化變成黃蜂成蟲。
  • 黃蜂VS瓢蟲+蟑螂,我不僅要啃食你的肉體,還要控制你的思想
    我們來看2種能夠操控宿主的寄生蜂,同為帶毒的黃蜂,它倆的毒方和施毒手法卻全然不同。綠眼黃蜂先來看綠眼黃蜂(Dinocampus coccinellae),它的幼蟲寄生在宿主體內,啃吃宿主的肉體,控制宿主的行為。而最神奇的是,到最後綠眼黃蜂居然還會釋放宿主,寫下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綠眼黃蜂的獵物,是比自己個頭大一號的瓢蟲。
  • 寄生蜂和弓形蟲:你一定見過貓,卻沒想到被它偷偷變成了傀儡
    十多年前,學姐跟我說,有一種喪屍黃蜂,要是被它的扎一針,你會中蠱。  變成一個專門為它餵養幼蟲的血肉機器。  這些幼蟲餓了就啃你的內臟,渴了就喝你的血液。  第26天,一隻新的寄生蜂從繭裡飛了出來,離開瓢蟲。  第27天,瓢蟲還有生命跡象,重新開始吃東西。  第35天,瓢蟲徹底恢復正常。  解剖恢復正常的瓢蟲,史蘭克發現,它的內臟已經被啃得七零八落,但恰恰每一口都不致命。  太神奇了,寄生蜂是怎麼做到的,既讓它的幼蟲啃食血肉,又不至於把瓢蟲啃死,還能用毒素控制瓢蟲保護幼蟲。
  • 巫毒瓢蟲淪為黃蜂孵卵器:幼蟲控制寄主心智
    目前已經發現瓢蟲繭蜂為什麼會把瓢蟲當作孵卵器,巫毒瓢蟲(zombie ladybugs)會對黃蜂易受攻擊的幼蟲起到保護作用,令食肉動物遠離它們,增加它們倖存下來的可能性。  該研究成果6月21日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這一研究發現,這種保護是要付出代價的:在仍活著的瓢蟲(而非死瓢蟲或者沒有瓢蟲的情況下)身上結繭的黃蜂幼蟲在蛻變成成年黃蜂后,它們產的卵會更少。
  • 小強的「腿毛」還能遠程探測,你的能幹啥?!
    夏天讓人頭痛的昆蟲,除了蚊子還有蟑螂,蟑螂俗稱「小強」,一出現就會嚇得很多人吱哇亂叫,也有少數人見到後就會激起「鬥志」,脫下鞋子就想拍。一隻遭了秧的小強蟑螂雖然是分布十分廣泛的一種昆蟲(有的品種遍布全世界),但出於對蟑螂與生俱來的恐懼,很多人對它不甚了解。那麼,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昆蟲身上,有哪些你想不到的小秘密呢?
  • 《心之全蝕》:你愛的是我的肉體,還是靈魂
    魏爾倫一直深切感受到的是蘭波獨屬於自由的靈魂,卻自以為沉迷的是年輕英俊的肉體。蘭波雖然為他的愛情見解感到不滿,但還是回答:「你知道我很喜歡你。」蘭波問:「你愛我嗎?」魏爾倫說:「是。」蘭波讓他把手放在桌子上,手心朝上。他照著做了。蘭波拿起刀,在他的手心滑動,在刀尖碰到戒指時,蘭波狠狠地把刀刺進魏爾倫的手心。
  • 靈魂反對我的肉體
    當我做夢,我是正人君子,仁義道德,我很高貴,無絲毫奴性;夢醒了,我掉入深淵,流浪徘徊,死寂一片。我鄙夷自己的靈魂麼?試問,快樂會嫌多的麼?當我空虛,我選擇用愛欲填充。生於自然,自然賦予我自然的愛的本性。這是人的靈魂,我愛這樣的靈魂。喜悅我的肉體,喜悅我的靈魂。撲倒完畢……性麼?愛麼?虛無麼?腎虧麼?我坦然,欣然。
  • 蟑螂的天敵找到了!往家裡放1點這個,蟑螂全都不見了!
    蟑螂到底有多可怕?它能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千萬!就算沒「男人」,也能孤雌生殖。這就意味著,當你看見一隻,家裡已經有上百隻!廚房的垃圾桶、廁所門後、臥室的柜子,都是他們的樂園。可能上一秒還在廁所吃shi,下一秒就爬到你床上啃食指甲,爬到廚房碗筷上,而酣睡的你渾然不覺!
  • 沒頭的蟑螂還能活幾天?你有做過實驗嗎,小強之名可不是白叫的
    導讀:蟑螂真是一種十分可惡的蟲子,聲名狼藉的中國「四害」之一,常常出沒於你家中任何可能出現的角落裡,不僅討人厭,危害還不小,但凡發現了它的蹤影,無人不想處之而後快。那麼,你知道一隻丟了腦袋的蟑螂還能活多久嗎?
  • 瓢蟲家族的那些成員們
    幼蟲時期的瓢蟲沒有翅膀,黑乎乎的一小條與成蟲的形態有著雲泥之別。雖然身軀不一樣,但吃食物的心一樣積極。 但瓢蟲種類繁多,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比較特別的種類,在食物、大小、斑點上各有不同,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沒見過的瓢蟲吧。首先是異色瓢蟲。
  • 4大最恐怖的殭屍動物,有時候寄生蟲會吃掉腦子折磨到死
    一種黃蜂會將卵產在瓢蟲腹內,並以此做為宿主和食物,直到幼蟲長大。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瓢蟲對於這種黃蜂,就好像人類身體對於異形一般。某些情況下,該瓢蟲還未死亡,只是部分癱瘓。不過它仍舊被殘忍的黃蜂當作產卵的巢穴,成為行屍走肉,直到被幼蟲啃食。                  在自然界,寄生的現象並不少見。就算是人體都有為數不少的細菌潛藏其中,不過大部分都屬於無害,甚至有少部分屬於有益的一類。今天講的殭屍毛蟲可就沒那麼溫柔,從被寄生以後就代表了它殘酷一生的開始。
  • 蟑螂半夜鑽進體內啃食,2歲男童捂著耳朵放聲大哭...
    醫生檢查發現,鑽進孩子左耳的蟲子是一隻蟑螂,而蟑螂正在啃食孩子的耳膜(鼓膜)。這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蟑螂緊貼耳膜,小孩又不配合,很容易就捅破耳膜變聾或者出血。那接下來怎麼辦呢?醫生先給蟑螂噴麻藥,嘗試將它放倒,接著開始用水衝洗。蟑螂果然被水衝到了內耳,醫生趁機用鑷子將它成功取出!
  • 【殺蟑螂公司】蟑螂有毒嗎?蟑螂的危害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蟑螂什麼地方都鑽,什麼東西都吃,還邊吃邊吐,很髒,那麼蟑螂有毒嗎?蟑咬人嗎?蟑螂的危害有哪些?殺蟑螂公司奔奔蟲控一一告訴你。 1、蟑螂咬人嗎? 蟑螂喜歡啃咬各類東西,那麼蟑螂會咬人嗎?蟑螂一般是不會咬人的。
  • 淺析咒術回戰中的「靈魂肉體論」,靈魂+肉體=術式?結果細思恐極
    淺析咒術回戰中的「靈魂肉體論」,靈魂+肉體=術式?結果細思恐極!【前言】最近在論壇貼吧刷到一個帖子,是有關於靈魂肉體論的分析,感覺挺有趣的,所以筆者也自己做了一些研究,發現還真像那麼回事。【咒術師和非咒術師的區別】而且通過上述理論,還有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那就是人類和咒術師,其實都擁有產生咒力的功能,只不過人類不懂得控制咒力而已,也就是說人類生來就有隱藏在血脈裡面的術式,只是有的人能夠覺醒,有的人不行,例如父母都是普通人的夏油傑和七海。而已經覺醒的人,後代也會大概率覺醒,當然也存在沒有覺醒的現象,例如加茂家的嫡長子。
  • 蟑螂"會武術":遇到天敵會一腳踢飛防止被寄生
    這種黃蜂也屬於寄生物種,蟑螂就是它的宿主。當雌性翡翠蟑螂黃蜂發現獵物時,它會用下顎抓住蟑螂的前背板,也就是覆蓋著蟑螂「脖子」的片狀結構。然後,黃蜂會對蟑螂發動兩次刺擊。翡翠蟑螂黃蜂的第一次刺擊會幫助控制蟑螂前腿的神經,然後用毒液暫時麻痺它們的身體。第二次刺擊則會直接將毒液送入蟑螂的大腦,麻痺蟑螂的神經。隨後,翡翠蟑螂黃蜂就可以用它的觸角把蟑螂帶回它的地下巢穴。
  • 《靈媒》系統介紹:你將同時操控肉體和靈魂
    《靈媒》系統介紹:你將同時操控肉體和靈魂《靈媒》系統介紹:Bloober Team將這個系統稱之為「Dual Reality」(雙重現實),簡而言之,就是玩家能夠同時操作自己的肉體和靈魂,二者將分別存在於現實和靈界,雖然它們步調一致,但由於現實和靈界的不同,進行的環境、場景互動所產生的的結果也並不相同。
  • 全世界有4800種蟑螂:絕大部分無害 甚至還能吃
    誤解:  蟑螂是骯髒、死不了的食腐動物,甚至連輻射都不會把它怎麼樣。如果地球經歷了世界末日,或許只有這些骯髒的小生物才能存活下來。沒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肯定會更好。  事實:  世界上總共有大約5000種蟑螂,但只有30種能算得上是害蟲。
  • 常見的瓢蟲都是益蟲嗎?
    今天在這裡說的主要是生活中常見,甚至是我們熟識的瓢蟲,全然都是益蟲嗎?人們常說七星瓢蟲是益蟲,現實生活中遇到它時,大多數瓢蟲真的不會主動咬人,甚至會出現同金龜子一樣的假死狀態,一動不動,讓你都會覺得它是不是一個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