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不達標的後浪們,終於有救了

2020-11-23 澎湃新聞

原創 不斷奔湧的 ONE文藝生活

國慶期間我的朋友圈再一次被後浪刷屏了。

上山下海,他們好像永遠都有無限的活力。

何冰老師在關於《後浪》的演講中說過: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

每一份熱愛的背後,都是大量的多巴胺在支撐。

多巴胺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有它在我們才有動機去做想做的事,並且讓我們享受參與其中的過程。

我觀察了一下身邊的人,發現那些多巴胺永不枯竭的人,都有幾個相似之處。

對生活的欲望就像是一筆無形的資產,有了它才會明白自己真正為什麼而活。

有的人25歲就不想努力了,卻在60歲才退休。

周圍很多人都和我抱怨過,在某個工作崗位做上一段時間後,就會感覺自己在不斷重複原來的工作。

於是他們選擇一邊墮落,一邊抱怨生活。

然而那些被稱做後浪的人,他們的生活好像沒有穩定一說,最難的項目他們搶著參加,每次跳槽都要去加班、996嚴重的創業公司。

他們的膽子也比別人大,敢和上司、甲方爸爸正面硬剛,重點是每次據理力爭以後他都能贏,把職場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他們的人生就像是開掛,升職快,加薪快,明明年紀不大卻總能擔當大任。

你說他們是一群工作狂魔,可他們朋友圈一個月的內容比別人的一年還要豐富,浪的不行。

不是爬山就是自駕遊,偶爾說說脫口秀,把生活編成段子,晚上加班到10點以後還經常和朋友小酌一杯。

我認識的HR朋友和我說,現在很多年輕人身上不僅能看到少年銳氣,還有不少成年人的穩重。

大多數時候,我們生活並不稱心如意,但被稱為「後浪」的那些人總能夠靠著一股狠勁撐下去。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大海裡的一條浪,對生活的欲望才是每一朵浪花前進的方向。

多巴胺是大腦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主要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遇到喜歡的人大腦就會分泌大量多巴胺,讓人血壓上升、臉色通紅、心如小鹿亂撞。在多巴胺的「指揮」下,你會特別渴望和TA一起。

所以有那麼一句話:荷爾蒙決定一見鍾情,多巴胺決定天長地久。

中國還有一句古話: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就要抓住TA的胃。

當我們吃到好吃的東西,多巴胺的分泌也會上升,長此以往,當TA產生飢餓或者看到某個食物時都會想到你,就像養成習慣一樣。

感情生活最忌諱的就是只有一灘死水,平平淡淡不代表毫無漣漪,感情是需要經營的。

除了平時的小浪漫小驚喜之外,還需要持續保持自己的不間斷、出其不意的魅力輸出。

周圍那些多巴胺永不枯竭的人,他們的感情生活也很讓人羨慕,即使已經戀愛多年也總能保持熱戀狀態。

因為他們可以一直讓對方看到自己不一樣的一面,永遠保持新鮮感,持續分泌多巴胺,愛情就會一直甜蜜!

我的一個朋友前幾天剛剛度過了7年之癢,在戀愛的7年中他和女朋友幾乎沒有任何大的爭吵。

保持感情新鮮的秘訣就是:適當的表現出自己堅強的外殼下內心柔軟的那一面,激發對方的保護欲。

對於他來說感情裡沒有真正的強者和弱者,「外剛內柔」的愛情才是天長地久的秘訣。

我們老一輩人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穩定的職業,過一眼就能看到退休的生活。

事實上,年輕人更喜歡顛覆傳統,乘風破浪。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來到大城市打拼,成為背井離鄉的後浪,為的就是將選擇權握在自己手裡。

當一個人有明確的動機時,腦袋裡的多巴胺分泌最多。

疫情過後,身邊有很多朋友開始報班學習一項新的技能,考研究生,學語言,掌握一門手藝……

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固步自封,安於現狀只會讓自己的人生擁有越來越多的遺憾。

《後浪》中有一句話:「有一天我終於發現,不只是我們在教你們如何生活,你們也在啟發我們怎樣去更好的生活……」

今年上半年我曾經也動搖過,身邊的很多人被迫離開北京,回到了二三線小城市,賺的少花的少,沒有壓力,也沒有動力,做到了真正的佛系。

可是我不甘心,於是我重新規劃了自己的生活,看書、學英語、上寫作課、寫各種不同風格的稿子。

當接到獵頭的電話,領導找我談加薪時,我知道我重新拿到了選擇的權力。現在的我每天踩著deadline,在催稿聲中瘋狂輸出,痛並快樂著。

我們都是自己的人生中最好的導演,焦慮人生的解藥,就是為自己努力的」拼「一次。

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後浪在努力獲得多巴胺的同時,也將生活的選擇權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中。

《追夢赤子心》裡有這樣一句歌詞:

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

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

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

每一個向前奔湧的後浪都曾經被一些「有經驗」的人質疑過,嘲笑過。

一出道就坐擁千萬粉絲的「後浪麥麥」說過這麼一句話:熱愛就百分百投入,只有經過猛烈的歷練才能經得起品味。

成名之前,有人說他初出茅廬太嫩才敢挑戰傳統,但是就是夠嫩才折騰,推翻了前輩們的經驗是因為有更好的技術可以創作出更好的產品。

很多人說他還缺少歷練,事實證明,他才是對自己從不手軟的那個人。

原標題:《多巴胺不達標的後浪們,終於有救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航空公司後浪們
    航空公司後浪們!今年的浪很熱。回望改革開放四十年,在民航發展大潮中曾湧起過多少浪潮,那麼民航業前浪們如何,後浪們又會怎樣?那麼,民航業到底是前浪們繼續乘風破浪,還是後浪奔湧呢?、紅土航空投奔湖南國企就是這一大撤退的中繼,那麼說龍江航空被拍賣意味著後浪撤退高潮的到來。
  • 近期科學家們在多巴胺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多巴胺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關於多巴胺如何直接影響藥物誘導的基因表達異常和隨後的復發行為的證據,除了在大腦神經元之間傳遞信號外,我們發現多巴胺可以通過化學方式附著在組蛋白上,使細胞開啟和關閉不同的基因,從而影響大腦中參與動機和獎勵行為的區域,這一過程會顯著影響古柯鹼的易感性和濫用藥物後戒斷復發事件。多巴胺是一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
  • 2021,「後浪」可期
    而時代的浪潮,成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找尋方向的機遇與契機,無形中決定著「後浪」的模樣。青年是成長中、活躍著的群體,抽象的概念無法概括生氣勃勃的青年,要了解青年必須走近青年,看那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如何詮釋青春。 那是一張張堅定的臉龐,正向社會訴說著何謂理想。張騰是一名鐵路工人。
  • b站《後浪》:前浪後浪浪一浪,看誰躺在沙灘上,skr~skr~
    大家都在看,也都在想《後浪》是什麼樣?前浪又是什麼樣?討論是少不了的。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個點是,b站上粉絲們對《後浪》的評價相對較高一點,而知乎上《後浪》的口碑則呈現出兩極分化——好的評價諸如:熱血、心潮澎湃、朝氣昂揚;壞的評價賣著小資情調的商業價值,傳導消費主義的奢侈和虛妄等等。
  • 浪胃仙真實性別終於曝光,網友表示接受不了
    2019年1月15日晚,浪胃仙在快手上推出了第一場直播首秀,在這場直播的過程中,有過萬人觀看,但浪老師好像不太善言辭,並沒與跟粉絲有過多的互動,自己一個人在不緊不慢的吃火鍋。粉絲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浪老師的性別是男是女,但在直播過程中浪老師和他的助手並沒有回應。
  • 「僧多粥少」,「前浪」難超,學術界的「後浪」們越來越難了!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被《後浪》刷屏了。「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學術界的「後浪」們又過的如何?
  • 斯圖亞特·布蘭德:1960年代的後浪們
    本期推送為你翻譯了網際網路先驅斯圖亞特·布蘭德的文章《一切榮耀歸於嬉皮士》,以紀念1960年代的「後浪」們。請忘記反戰抗議、伍德斯託克音樂節和飄揚的長髮。布蘭德告訴我們,60年代的真正遺產是計算機革命。我們——60年代的一代人——深受技術福音傳道者們的影響。正如商業歷史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所描述的那樣,其中包括媒介專家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和技術狂人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我們熱情地購買了當時的新技術,如富勒的網格圓頂屋,以及迷幻劑等精神藥物。
  • 都討論後浪,我也說說後浪,如何讓後浪「心中有火,眼裡有光」?
    這兩天,我的朋友圈被嗶哩嗶哩的《後浪》刷屏了。有人盛讚,說看得熱血沸騰;有人鄙視,稱聽了個開頭噁心地想吐立馬關掉了。雖然我為了給娃啟蒙,早早成了嗶哩嗶哩的使用者,還勉強答對了註冊要求的那一堆題目。可作為一個對追熱點沒啥興趣的人,我不打算評價這件事。所以,這篇文章其實是「標題黨」,我只是想說說和後浪同名的童書子品牌——浪花朵朵。
  • 後浪——一場精英階層的自嗨與意淫
    最近《後浪》在b站火了。於是我也去刷了兩遍,中年大哥帶著成功人士的打扮和口吻對著屏幕前的後輩們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令人激情澎拜。這讓我仿佛回到了幾年前因為領導對我加薪的承諾遲遲不兌現而準備辭職時,經理跟我單獨談話的美好場景裡:「雖然我們這裡薪資不高,但是發展空間大啊!這裡的工作氛圍裡,你能跟著大家學到多少有用的品質啊!
  • 再談《後浪》:「前浪」的讚美為什麼不被年輕人買帳?
    《後浪》所傳遞的積極主題是真實的,現代文明的發展確實帶給了年輕人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機遇、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加豐富的選擇。但是,視頻的初衷是「來一場不同代際間的平等對話」,卻似乎缺少了「後浪」的視角——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多樣化的「後浪」的視角,這也許是導致視頻引發的激情澎湃漸漸消退之後,引來更多爭議的最根本原因。
  • 什麼是多巴胺,它與「先知」和「後知」有什麼關係?
    為此,神經科學專家決定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去了解「先知」和「後知」這兩種狀態,哪種更能讓人們生活得更快樂一些。多巴胺的神秘作用要想了解「先知」和「後知」哪種讓人們生活得更快樂,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我們身體裡的神秘物質——多巴胺。
  • 前浪不忘,後浪之師 | 大家視角
    自認是「中浪」的,大多是前浪算不著,後浪看不上,直接被「前浪」望向「後浪」的「羨慕、敬意和感激」目光掠過的,在「奔湧吧,後浪!」視頻中難覓蹤影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們……要想理解中浪的心情,需要先了解一下阿里巴巴前參謀長曾鳴教授提出的「三浪疊加」。曾教授的「三浪疊加」裡,稱傳統零售為1.0,國美、蘇寧模式為2.0,淘寶模式為3.0。
  • 多巴胺與愛情
    (摘取自《我叫金三順》臺詞) 人的生理狀態和精神狀態無時無刻不處於體內各種激素的調控之下,激素們演繹著複雜冗長的劇情,呈現出人生百態,多巴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多巴胺(Dopamine)是下丘腦和腦垂體中的一種關鍵神經遞質,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同時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多巴胺濃度又受精神因素的影響。
  • 科學家解讀多巴胺的奧秘!
    多巴胺是一種機體的神經傳導物質,這種大腦分泌物和機體的情慾和感覺有關,其能幫助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近年來,科學家們對多巴胺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來解析多巴胺的奧秘,與大家一起學習!
  • 張.衡地.動儀2017年從教科書中移除,1972年就被證明原理不成立
    該帖子還指出,張衡地動儀根本就是偽科學,這種地動儀根本就不可能記錄地震。無獨有偶,2018年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包括那張廣為人知的照片。一石激起千層浪,難道中國人從小就是熟悉的「張衡地動儀」是造假的?
  • 開場給滿分的恐怖遊戲,玩家們的多巴胺被激發得譁譁的
    《黑相集: 稀望鎮》這款遊戲在開場這一塊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其他的恐怖遊戲不一樣,《黑相集: 稀望鎮》雖然選擇的也是電影式的開場敘事方式,但是卻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的清清楚楚。另外一個敘事優點就是《黑相集: 稀望鎮》這個款遊戲,喜歡運用鏡頭語言,雖然開頭動畫都會告訴國家為一個大致的故事概況,但是《黑相集: 稀望鎮》在進行鏡頭語言展示的時候,更加偏向於鏡頭色彩的選用,這就給玩家們營造了一種壓抑孤寂的氛圍,螳螂呀在色彩上大量的渲染氛圍很好的讓玩家們產生的代入感。
  • 即使快樂是分泌多巴胺的結果,可大腦為何不一直保持分泌多巴胺呢?
    很簡單,大腦一直分泌多巴胺會導致嚴重的生理和精神方面的問題。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確實與快樂有密切聯繫,例如夢想的實現、好友的重逢、遇見知己、性快感(高潮)等等。換句話來說,人類的興奮和歡快都是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結果,所以多巴胺又有「快樂因子」之稱。
  • 新味出道, 後浪翻湧 2021年新銳食品生態鏈大會「雲上論劍」
    我深切的相信他們血液當中的腎上腺素與多巴胺跟他們從事的事業息息相關」。根據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超越印度信實工業集團董事長穆克什-安巴尼,成為亞洲首富,目前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11位,身價達到778億美元。對於創業與創新,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更有中華文明傳承的「使命」。
  • 翻車的《後浪》,現代年輕人咋了?
    所以我不喜歡蹭熱度,不能站在一個上帝視角看問題不僅會引發誤會,還會顯得極不專業,所以我一般是等事情過了一會再去講述,這樣才會全面客觀。《後浪》離我們太遠了?《後浪》之所以會引發很大一個討論浪潮,陷入輿論風波,有三個原因.
  • 塑膠袋垃圾汙染有救了,這種害蟲能分解它,速度快效果好
    現在各國對環境汙染的問題,都開始重視了起來,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科學家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這極大地減少了人類對環境的汙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處理塑膠袋的事情上,各國一直都沒有太大的進展,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處理這些塑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