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身邊的供電設施,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建在居民小區附近的變電站,到底存不存在電磁輻射?會不會危害人體健康?近日,信網(0532--80889431)從國家電網青島供電公司了解到個別市民擔心變電站會產生電磁輻射,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這其實是認識的誤區。
什麼是電磁輻射?
顧名思義,電磁輻射就是電磁波的輻射,而電磁波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能量傳遞形式。振蕩的電場和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傳播,就形成了電磁波,X光、紫外線、紅外光、微波還有無線電波都是不同頻率(波長)的電磁波。
太陽光也是特定頻率的電磁波,正是太陽光傳遞的能量,才讓地球保持著適合生命生存繁衍的溫度。因此不難理解,跟太陽光一樣,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程度,主要取決於其攜帶能量的大小。
變電站會不會產生電磁輻射?
通電導線的周圍會產生電磁場,而交變的電磁場會輻射出電磁波,但這需要有一個前提——天線。按照天線理論,要想成為有效的輻射源,其天線必須具有與電磁場的工作波長可比的長度。輸電線和變電站的工頻50赫茲的頻率極低,波長為6000千米(公裡),若把電力線路看成一根「發射天線」,它的「發射」能力幾乎為零,實際上不可能形成向外「輻射」。
電磁場不等於電磁波,變電站和輸電線路的「電磁感應」不能被誤讀認「電磁輻射」。所以個別市民擔心變電站會產生電磁輻射,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這其實是認識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