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級超薄波導,適用範圍首入可見光區

2020-12-05 科技工作者之家

sciencedaily.com網站8月12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下文簡稱UCSD)的工程師們開發了世界上最薄的光學設備—由3層原子組成的薄層波導。這項工作證明了將光學設備繼續縮小几個數量級是可行的。這將對高密度、高容量光子晶片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相關成果刊登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

UCSD納米工程與電氣工程教授、論文作者Ertugrul Cubukcu說:「從根本上講,我們證實了光波導的厚度極限在哪裡。」新型波導的厚度僅約6埃。這一厚度是普通光纖的萬分之一,是集成光子電路使用的光波導厚度的500分之一。波導主要是由懸浮在矽基框架上的單層二硫化鎢構成。單層材料還具有形成光子晶體的納米級孔陣列。單層晶體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在室溫下支持電子-空穴對(即激子)。激子可以產生強烈的光學反應,使晶體的折射率比環繞其表面的空氣的折射率高4倍。光通過晶體時會被困在其內部,並通過全內反射沿平面運動。這是光波導工作的基本原理。

Cubukcu等開發的超薄波導的另一個特性是能夠在可見光譜中引導光。Cubukcu說:「在如此薄的材料中實現光引導非常具有挑戰性。雖然之前已經有研究人員利用同樣很薄的石墨烯材料演示過波導,但它的範圍僅限於紅外波長區,而我們首次在可見光區演示了波導。」蝕刻在晶體上的納米孔可使部分光垂直於平面散射,這樣就能使研究人員進行觀察和探測。納米孔陣列形成的的周期性結構,可以使晶體同時作為諧振器使用。Cubukcu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論文第一作者Xingwang Zhang說:「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薄的可見光光學諧振器。該系統不僅能通過共振增強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還能作為二階光柵耦合器,將光耦合到光波導中。」

研究人員使用先進的微納米技術製造了波導。UCSD納米工程博士生、論文作者Chawina De-Eknamkul說:「構建這種結構非常具有挑戰性。材料很薄,我們必須設計一種工藝,使其懸浮在矽框架上,並在不破壞框架結構的情況下精確定型。」整個構建過程始於矽框架支撐的氮化矽薄膜。首先,研究人員在氮化矽膜上打出納米尺寸的孔以形成模板;接著,將單層二硫化鎢晶體壓在膜上;隨後,離子穿過薄膜,在晶體上蝕刻出同樣的納米孔;最後,小心去除氮化矽薄膜,使晶體懸浮在矽框架上。由此,研究人員就製造出了一種超薄光波導。

下一階段,研究人員將繼續探索超薄波導的基本特性和物理特性。

科界原創

編譯:雷鑫宇

審稿:西莫

責編:唐林芳

期刊來源:《自然·納米技術》

期刊編號:1748-3387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8/190812130911.htm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關焦點

  • 科研進展:首實現四邊類波導光學諧振腔低溫調製光譜及紫外雷射輸出
    研究首次實現了四邊類波導光學諧振腔低溫調製光譜及紫外雷射輸出,成功解析非規則六邊形回音壁微腔對低維光場的調製分布。研究結果被材料領域國際學術期刊相繼報導。然而,針對在紫外和可見光區具有優異光電特性的寬禁帶金屬氧化物,傳統微腔製備技術並不適用,使得該類重要光功能材料在微腔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受到極大限制。因此,如何設計並製備高效新型的微腔結構,並開展相關光譜物理研究成為該領域的熱點問題。  研究小組利用氣相傳輸冷凝技術成功實現高品質氧化鋅和氧化銦單晶微腔結構。
  • 歷歷科技發布高亮、超輕超薄、超低功耗AR光波導解決方案
    (原標題:歷歷科技發布高亮、超輕超薄、超低功耗AR光波導解決方案)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基礎知識(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引用新型技術,其功能強大,採用單色器技術,波長範圍190-1100nm,是各種涉及水和廢水分析領域的通用儀器,應用範圍包括市政和工業廢水,飲用水,加工過程用水,地表水,冷卻水和鍋爐補給水等。在水和廢水監測中的應用,對於一個水系的監測分析和綜合評價,一般包括水相(溶液本身)、固相(懸浮物、底質)、生物相(水生生物)。
  • 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問世
    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問世 2018-12-13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大(OAM)波導光子晶片。  在最新研究中,金賢敏團隊通過飛秒雷射直寫技術,製備了首個波導橫截面為「甜甜圈」型的三維集成OAM波導光子晶片。通過測量從晶片出來的扭曲光與參考光的幹涉,以及對晶片前後的態進行投影測量,實驗證實,此波導可高效高保真地傳輸低階OAM模式,傳輸總效率達60%;且該波導會將高階模式轉化為低階模式。
  • 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在鉑原子鄰近分布的鐵鉑納米片原子級燃料電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的鄧濤教授團隊在鉑原子鄰近分布的鐵鉑納米片原子級催化劑製備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Neighboring Pt Atom Sites in an Ultrathin FePt Nanosheet for the Efficient and Highly CO-Tolerant
  • 鑭系摻雜發光材料在波導和雷射中的應用
    本文綜述了稀土摻雜發光材料在波導和雷射中的應用,介紹了波導和雷射的原理,總結了基於鑭系摻雜發光材料的各種微納雷射器和波導結構的製造策略與方法,並指出了鑭系摻雜發光材料在光子器件中的應用前景和未來的發展挑戰。
  • 超薄!超薄!超薄的鋁條燈來了
    現五豐推出新款超薄鋁條燈也會「隱身」哦!超薄的燈體設計,嵌入安裝後超出櫃面高度不到1mm手工測量存在偏差燈體隱身在板材內,開燈後「見光不見燈」,這種「隱形「設計,可以和各種材質的板材搭配,適用於各種裝修風格。
  • 中國科學家國際首獲水合離子原子級解析度圖像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多個科研團隊合作,繼2014年獲得世界首幅亞分子級解析度的水分子圖像後,水科學領域近日再獲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得到水合離子的原子級解析度圖像,並在此基礎上發現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中國科學家這一重要科研成果,已於當地時間14日獲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可見分光光度計及使用方法及步驟
    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可見分光光度計的5大重要部分吧。光源對光源的基本要求是:應在儀器操作所需的光譜區域內能夠發射連續輻射;有足夠的輻射強度和良好的穩定性,而且輻射能量隨波長的變化應儘可能小。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中常用的光源有熱輻射光源和氣體放電光源兩類。熱輻射光源用於可見光區。如鎢絲燈和滷鎢燈;氣體放電光掉用於紫外光區,如氫燈和氘燈。
  • 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後的挑戰
    衍射光波導的核心 – 衍射光柵  要想光機產生的虛像被光波導傳遞到人眼,需要有一個光耦合入(couple-in)和耦合出(couple-out)波導的過程,在幾何光波導裡這兩個過程都是由傳統光學元器件比如稜鏡、「半透半反」鏡面陣列完成的,過程簡單易懂,但是具有體積和量產工藝上的挑戰。
  • 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後的挑戰(下)
    一、衍射光波導的核心 – 衍射光柵要想光機產生的虛像被光波導傳遞到人眼,需要有一個光耦合入(couple-in)和耦合出(couple-out)波導的過程,在幾何光波導裡這兩個過程都是由傳統光學元器件比如稜鏡、「半透半反」鏡面陣列完成的,過程簡單易懂,但是具有體積和量產工藝上的挑戰。
  • 二維CdTe超薄納米片
    主菜/Main Course國家納米中心何軍研究員課題組首次通過範德華外延生長,在氟金雲母表面獲得了大面積的超薄二維CdTe納米片。原位搭建的超薄CdTe納米片光檢測器展現出諸多優異性能,如~100 fA的超低暗電流、高的檢測限以及超高的光響應速度和開關穩定性。除此之外,CdTe納米片與傳統的微製造技術和柔性基底間兼容性良好,在柔性和高集成光電器件方面的應用前景廣闊。
  • 破世界難題 中國科學家首揭水合離子原子級分辨圖像及幻數效應
    近日,該科研團隊繼2014年獲得世界首張亞分子級分辨的水分子圖像後,在國際上首次得到水合鈉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並發現了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該成果於5月1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8-0122-2)上發表。  水是自然界中最豐富、人們最為熟悉但也最不了解的物質之一。
  • 賦能工業,谷東AR光波導模組M3010強勢破局
    AR光學的第四代方案,光波導,則成了大廠眼中的理想方案。光波導由於採用了視場摺疊傳輸的設計,完全突破了AR光學的體積限制。基於光波導方案的AR眼鏡,形態接近於真正的普通眼鏡,它的鏡片厚度最薄能夠做到1mm,同等視場角下,體積能做到其他方案的10%甚至更小。
  • 中國研製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引起世界關注,並申請專利
    文/某凡中國研製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引起世界關注,並申請專利我們常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學技術強了,才能帶動國內的經濟發展,因此各國對於科研上的研究也是不遺餘力就在前不久,我國科學技術在光子晶片上有著重大的研究成果,因為上海交通大學的金賢敏團隊研製出來了全球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這個消息一經爆出後,便引起了世界各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因為金賢敏團隊所研製出來的這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對於在量子信息等領域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 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問世 有望在量子計算等領域大顯身手
    科技日報13日消息,據美國《物理評論快報》網站近日報導,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研製出了全球首個軌道角動量(OAM)波導光子晶片。這是首次在光晶片內製備出可攜帶光子OAM自由度的光波導,並實現光子OAM在波導內高效和高保真地傳輸。
  • 光峰柔性菲涅爾波導屏首發評測 硬屏、黑柵優勢融合
    光峰ALFA技術   【天極網家電老謝】2020年11月,光峰科技召開戰略發布會,發布了全新ALFA屏幕技術,並推出應用該技術的FABULUS 100英寸柔性菲涅爾波導屏,FABULUS 100英寸臻彩電動抗光屏兩款新品。在這次發布會上,我們天極網家電頻道進行了現場評測,筆者體驗了這兩款新品的顯示性能。
  • 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後的挑戰(上)
    優點增大動眼框範圍從而適應更多人群,改善機械容差,推動消費級產品實現 – 通過一維和二維擴瞳技術增大動眼框。成像系統旁置,不阻擋視線並且改善配重分布 – 波導鏡片像光纜一樣將圖像傳輸到人眼。如果我們基於全反射的條件做一個計算,會發現只有一部分角度的入射光能夠在波導中傳輸,這便決定了AR眼鏡最終的視場角(FOV)範圍。簡而言之,越是大的視場角,就需要越高折射率的玻璃基底來實現。
  • 上篇: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後的挑戰
    優點增大動眼框範圍從而適應更多人群,改善機械容差,推動消費級產品實現 – 通過一維和二維擴瞳技術增大動眼框。成像系統旁置,不阻擋視線並且改善配重分布 – 波導鏡片像光纜一樣將圖像傳輸到人眼。外觀形態更像傳統眼鏡,利於設計迭代 – 波導形態一般是平整輕薄的玻璃片,其輪廓可以切割。
  • Rev.綜述超薄二維光催化劑在...
    考慮到這一點,構建這些催化劑的超薄二維結構可能是一個極具潛力的方案,因為它們具有以下的優勢:a)原子級厚度可以縮短載流子遷移路徑;b)獨特的電子結構可以促進電子轉移;c)豐富的低配位表面原子可以提供大量的高活性位點、d)均一暴露的晶面可以提供幾乎一樣的活性位點以及e)便於化學修飾來擴展其光吸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