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氮除磷系統如何正確的投加藥劑?

2021-01-14 環保在線

  【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

】脫氮除磷是汙

水處理

系統的一項重要功能,要保障脫氮除磷處理達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給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有機物。又想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是不行的。 

  例如, 有效的反硝化需要易生物降解的碳源, 生物除磷需要短鏈揮發性脂肪酸, 在一些天然水質較軟的地區, 需要補充鹼度以維持整個曝氣池硝化過程所需的pH條件; 另外, 如果使用化學除磷, 無論是作為生物除磷過程的補充還是作為主要的除磷手段, 都需要添加金屬鹽和聚合物。
 

  本文討論各種藥劑投加方法的基本原理、投加量計算和操作要求。
 

  01 反硝化的碳源投加
 

  1、什麼時候需要加藥劑?
 

  生物脫氮需要完成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過程。廢水中的氨氮首先必須被硝化或轉化成亞硝酸鹽和硝酸鹽, 然後在反硝化過程中, 硝酸鹽將被作為細胞呼吸過程中氧化簡單碳化合物的供氧體被還原成氮氣。
 

  因此, 以去除硝酸鹽為目標的反硝化過程必須要有易生物降解的碳源存在。其來源包括進水中溶解性BOD、內源反硝化過程中細胞的腐爛物和各類上清液回流等。當進水溶解性有機物不足而脫氮要求很高時, 則需要通過補充化學物質以提供反硝化過程所需要的碳源。
 

  2、有哪些碳源?投加在哪個位置?
 

  反硝化所用的人工碳源有甲醇、乙醇、變性乙醇、醋酸及醋酸鈉等純化學藥劑, 或者是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廢糖、糖蜜和廢醋酸溶液等。其中甲醇的使用普遍, 且被證明是合適的碳源。
 

  對於常規的生物脫氮工藝, 甲醇應直接投加在缺氧段, 並通過缺氧段內的

攪拌器

與進水及混合液充分混合, 需防止水流劇烈紊流導致甲醇從液相中揮發至空氣, 也應防止因多餘的氧氣存在造成部分甲醇被細菌好氧呼吸消耗。 

  如果汙水廠採用四階段或五階段活性汙泥工藝, 在後續的缺氧段(第二缺氧段) 投加碳源可以獲得比內源呼吸更高的反硝化速率, 能進一步去除硝酸鹽; 對於三級反硝化系統, 如反硝化濾池、反硝化好氧生物濾池等, 則補充碳源對於系統的運行非常重要。
 

  因為反硝化過程在主體曝氣工藝的下遊,進水中的所有溶解性BOD都已經被去除,所以甲醇通常投加於反硝化進水中。
 

  3、投加量怎麼計算?
 

  甲醇的投加量受硝酸鹽(NO3-N) 、亞硝酸鹽(NO2-N) 以及溶解氧影響。甲醇的需要量可以通過式(1) 計算。
 

  甲醇需要量:
 

  2.47NO3-N+1.53NO2-N+0.87DO (1)
 

  實際運行中通常按每反硝化去除1 mg/L硝酸鹽投加3 mg/L甲醇考慮, 然後根據汙水廠的實際負荷及運行情況進行調整。甲醇投加量的正確控制對三級反硝化系統的運行非常重要。
 

  過量投加不僅浪費化學藥劑而且會增加反硝化系統出水中BOD的濃度。這對於出水BOD濃度要求不高的汙水處理廠, 問題不會太大, 但是對於BOD限值約為5 mg/L或更低的汙水處理廠來說, 則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4、甲醇投加系統的安全措施
 

  甲醇的閃點為12 ℃,是高可燃性物質。甲醇的儲存池、管道及其附件和電氣系統需要考慮相應防爆措施。甲醇投加系統通常宜安裝在室外, 並遠離其他設備。甲醇儲罐應安裝浮動式頂蓋和壓力釋放閥與滅火器。
 

  02 生物除磷中揮發性脂肪酸的投加
 

  1、為什麼需要投加VFA?
 

  生物除磷的機理是通過厭氧區中吸收揮發性脂肪酸(VFA), 同時釋放出存儲的磷, 而在好氧條件下聚磷細菌吸收過量的磷。為保證聚磷細菌的繁殖以及有效的生物除磷作用, 需要有充足的揮發性脂肪酸。
 

  汙水處理廠的進水中可能有VFA存在, 包括收集系統的停留時間較長、設有多級提升泵站的原水和生物脫氮除磷系統厭氧段中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分解產生。若自然產生的VFA含量不足, 就需要在厭氧段外加VFA。
 

  2、常用的VFA是什麼?投加量怎麼計算?
 

  對於生物除磷系統而言, 醋酸與丙酸的混合液是外加VFA的佳選擇。實踐中使用普遍的是醋酸溶液。若需要投加VFA (例如在進水中增加溶解性BOD, 其中部分將通過厭氧段的發酵過程轉化為可用的VFA), 則外加VFA的需要量通常為去除每毫克磷需要5~10 mg的VFA。
 

  通常醋酸為冰醋酸(近似100%溶液) 和84%及56%的溶液形態。冰醋酸雖然不像乙醇那樣易揮發,但具有相對較低的閃點(40 ℃) 以及17 ℃的冰點,因此應按規範要求考慮防止燃燒, 同時必須採取措施防止凝固。儲存池、管道以及附件等都需採用金屬材料。
 

  3、醋酸的安全存放措施
 

  醋酸具有腐蝕性, 通常採用316號不鏽鋼。若在溫暖的氣候條件下使用冰醋酸, 由於其相對較低的閃點, 需要考慮採用惰性氣體墊層或浮頂。實際應用中建議採用低濃度的醋酸水溶液。
 

  當然, 投加VFA並不能完全去除系統出水的TP濃度; 如果需要出水TP很低, 仍然需要採用化學除磷,通過投加化學藥劑將磷沉澱去除。
 

  0鹼度的投加
 

  1、什麼情況需要投加鹼度?
 

  鹼度是衡量汙水對酸的中和能力的指標。鹼度與pH密切相關, 對於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汙水廠至關重要。
 

  硝化過程中鹼度的消耗導致汙水pH下降, 利用鐵鹽或鋁鹽進行化學沉澱除磷也會造成鹼度下降。
 

  pH下降導致硝化反應速率降低, 當pH約為6時硝化停止; pH值低於7時, 聚糖菌會與聚磷菌發生競爭, 影響聚磷菌利用VFA能力, 從而影響生物除磷效果。另外, 鹼度也反映了汙水的緩衝能力, 即應對不同進水水質pH變化的能力。
 

  因此,為保證硝化反應的進行一些汙水處理廠需要外加鹼度。有許多化學藥品可以用來補充鹼度。化學藥品的選擇受到當地自然條件、當地化學品價格以及操作人員偏好的影響。
 

  2、可以用於補充鹼度的化學物質有哪些?投加量怎麼計算?
 

  可以用於補充鹼度的化學物質有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鈣(消石灰)[Ca(OH)2]和氧化鈣(生石灰) (CaO) 等。
 

  氫氧化鈉價格較高, 但是與氫氧化鈣相比, 使用操作更方便, 儲存及投加系統的年運行費用較低; 氫氧化鈣通常以固體物質的形式出售, 在使用前必須成漿, 石灰漿池易發生結垢; 氧化鈣需熟化, 熟化操作過程的勞動環境惡劣且勞動強度大, 維持設備運行需耗費大量人力。
 

  補充鹼度投加系統設計時, 一般採用50~100 mg/L(CaCO3計) 作為出水的目標鹼度。實際運行時每個廠都必須進行單獨評估, 以確定多大的出水鹼度能保證出水pH值穩定。
 

  在確定投加量時, 需要考慮後續工藝對出水pH和鹼度的影響。通常氯氣會增加酸度,進一步降低出水的pH值; 次氯酸鈉會增加鹼度; 用鐵鹽或鋁鹽沉澱除磷, 當好氧池中鋁鹽或鐵鹽過量投加時, 產生氫氧化物沉澱會增加鹼度消耗。
 

  通常對於鋁鹽, 產生每毫克氫氧化鋁需要消耗5.56 mg 的CaCO3。對於鐵鹽, 產生每毫克氫氧化鐵需要消耗2.69 mg的CaCO3。
 

  3、氫氧化鈉的安全存放措施
 

  氫氧化鈉屬於強鹼, 若投加過量, 會造成pH明顯上升。稀釋後的氫氧化鈉溶液必須在低於0 ℃的條件下冷凍保存。5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冰點約為12.8 ℃, 因此其儲存池及管道必須加熱並保溫。一旦液體溫度低於12.8 ℃, 氫氧化鈉將結晶並從溶液中析出。發生結晶的氫氧化鈉很難被再次溶解。氫氧化鈉用廠內供水或飲用水進行現場稀釋, 在混合點易出現結垢現象。
 

  因此, 稀釋系統混合點處的管道接口應設計成易清洗的形式; 氫氧化鈉的投加點也容易發生結垢, 建議氫氧化鈉投加於回流汙泥管, 因回流汙泥管中流量較大, 可以保護管線防止結垢。
 

  0化學除磷中的藥劑投加
 

  1、化學除磷的投加位置
 

  化學除磷的基本原理是將溶解性的磷轉化為化學沉澱物, 在汙泥沉澱過程中去除。用於廢水中化學沉澱除磷的化學物質有鐵鹽、鋁鹽和鈣鹽, 其中鐵鹽較為常用。
 

  化學除磷藥劑的投加量需結合整個處理系統進行考慮。應充分利用生物除磷作用對磷的吸收, 使化學藥劑得到有效利用, 並使汙泥的產量小化。
 

  根據出水中的磷濃度的不同目標, 化學藥劑可以在不同的投加點投加, 如圖1所示。若在初沉池中進行化學除磷,還需要考慮下遊微生物對磷的需求。若投加藥劑去除了過量的磷, 則生物系統將面臨營養物質缺乏的問題。
 

  #FormatImgID_0#
 

  鐵或亞鐵化合物可以在初沉池前投加, 並在初沉池中沉澱。鐵鹽的除磷效果取決於反應時間的長短。完全反應需要5 ~ 10 min, 因此需要鐵鹽與汙水的混合反應區以形成難溶沉澱物。
 

  若沒有條件設置混合反應區, 則需將藥劑投加在更上遊的區域, 以保證足夠的停留時間。鐵鹽也可以在二沉池前投加, 鐵鹽沉澱物在沉澱池上遊形成, 並在沉澱池中從系統中分離。
 

  亞鐵鹽在曝氣池前投加, 因為亞鐵離子氧化成鐵離子需要消耗額外的氧氣; 過量投加會增加出水中的離子濃度, 因此亞鐵離子不能在二沉池中投加。過量或未反應的亞鐵離子一旦被帶入消毒系統, 將消耗氯氣, 同時形成沉澱(提高出水總懸浮固體TSS濃度)。
 

  此外, 若採用紫外線消毒系統, 鐵會干擾紫外線的吸收, 在燈管上形成淤積, 加快燈管的清洗頻率。建議每個汙水處理廠進行小試, 以確定達到出水溶解性磷目標值所需的實際摩爾投加量。
 

  2、化學除磷的投加量
 

  通常磷沉澱所需的鐵鹽摩爾投加量基於出水期望的溶解性磷濃度而非進水磷濃度。若初沉池將磷的濃度降低到1 mg/L,需要投加的鐵鹽Fe3+∶P的摩爾比為1.67∶1或質量比3∶1; 在二級處理系統中去除0.5 mg/L溶解性磷需要投加的鐵鹽Fe3+:P的摩爾比2.27∶1或質量比4.1∶1。
 

  此外, 投加鐵離子無法使出水中溶解性磷濃度低於0.10 mg/L。要達到這個濃度, 則需要投加的鐵鹽與磷的摩爾比為12∶1。
 

  3、藥劑存儲和操作問題
 

  鐵鹽或亞鐵鹽呈酸性, 因此需考慮存儲和操作的問題。可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 或聚乙烯存儲池來存儲

氯化鐵

、氯化亞鐵、硫酸鐵或硫酸亞鐵。計量泵可採用蠕動泵、螺杆泵或隔膜泵。應儘量在接近投加點附近添加, 以減少電鍍作用的影響。泵體需採用聚氯乙烯(PVC) 材料。管道、閥門及配件需採用PVC或過氯乙烯(CPVC) 材料。 

  後總結 3 點:
 

  1、投加化學藥劑肯定會增加設施建設費用和日常運行費用, 所以是否需要投加化學藥劑應根據排放或利用的標準確定;
 

  2、藥劑的有效利用取決於準確的投加劑量和適當的混合措施;
 

  3、後必須強調要做好可靠的防護措施, 保證運行維護人員的安全和健康。
 

  原標題:脫氮除磷系統如何正確的投加藥劑?

相關焦點

  • 脫氮除磷系統藥劑投加的正確姿勢!
    甲醇需要量:2.47NO3-N+1.53NO2-N+0.87DO (1)實際運行中通常按每反硝化去除1 mg/L硝酸鹽投加3 mg/L甲醇考慮, 然後根據汙水廠的實際負荷及運行情況進行調整。甲醇投加量的正確控制對三級反硝化系統的運行非常重要。過量投加不僅浪費化學藥劑而且會增加反硝化系統出水中BOD的濃度。
  • 除磷藥劑如何投加效果最好?投加量如何計算?
    除磷藥劑的投加位置有以下三種。2、同步沉澱除磷:在生化反應池中投加化學藥劑,通過排除二沉池的剩餘汙泥除磷。同步沉澱除磷一般是在生化反應池曝氣區尾部投加除磷藥劑,結合生物除磷過程,將絕大部分的磷在生物處理段內予以去除。這種方法除磷效率高,節省投藥量,而且可以改善活性汙泥在二沉池中的沉降性能,提高回流汙泥濃度。3、後沉澱除磷:即在二沉池後投加化學藥劑,通過混合、絮凝及分離設施將殘餘在出水中的磷去除
  • 如何投加藥劑 才能讓化學除磷更有效?
    許多高價金屬離子藥劑投加到汙水中後都會與汙水中的溶解性磷離子結合生成難溶解性的化合物,但出於經濟原因考慮,用於磷沉析的金屬鹽藥劑主要是Fe3+鹽、Fe2+鹽和Al3+鹽,這些藥劑是以溶液和懸浮液狀態使用的。除金屬鹽藥劑外,氫氧化鈣也用作沉析藥劑,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磷酸鈣。
  • 如何投加藥劑,才能讓化學除磷更有效?
    另外使用金屬鹽藥劑會給汙水和汙泥處理還會帶來益處,比如會降低汙泥的汙泥指數,有利於沼氣脫硫等。 由於金屬鹽藥劑的投加會使汙水處理廠出水中的Cl-或SO2-4離子含量增加。如果沉析藥劑溶液中另外含有酸的話,則需特別加以注意。 投加金屬鹽藥劑後相應會降低汙水的鹼度,這也許會對淨化產生不利影響。
  • 如何選擇化學除磷最佳藥劑投加點?不僅僅靠心情……
    另外使用金屬鹽藥劑會給汙水和汙泥處理還會帶來益處,比如會降低汙泥的汙泥指數,有利於沼氣脫硫等。由於金屬鹽藥劑的投加會使汙水處理廠出水中的Cl-或SO2-4離子含量增加。如果沉析藥劑溶液中另外含有酸的話,則需特別加以注意。投加金屬鹽藥劑後相應會降低汙水的鹼度,這也許會對淨化產生不利影響。當在同步沉析工藝中使用硫酸鐵時,必須考慮對硝化反應的影響。
  • 如何去除汙水脫氮除磷工藝中的四溴雙酚A
    被微生物進一步降解.TBBPA的厭氧脫溴作用跟產甲烷過程或硫酸鹽降解過程有關.以往調查研究,在瑞士26座汙水處理廠有24座發現了TBBPA的存在,而在西班牙17座汙水處理廠中有15座檢測到了TBBPA.在實驗室和汙水廠活性汙泥厭氧消化過程也發現TBBPA的降解.目前研究較少關注TBBPA在脫氮除磷工藝中的遷移轉化,而此類新興汙染物的生態安全性將是未來水環境安全控制的重要對象.所以,研究關於TBBPA在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遷移轉化
  • 幹擾同步脫氮除磷效率的5個因素及對策!
    一般來說,城市汙水中所含的易降解COD的數量是十分有限的,以VFA為例,通常只有幾十mg/L.所以在城市汙水生物脫氮除磷系統的釋磷和反硝化之間,存在著因碳源不足而引發的競爭性矛盾。解決這一問題一般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從工藝外部採取措施,增加進水易降解COD的數量,例如取消初沉池,汙泥消化液回流,將初沉池改為酸化池等都有一定作用,還可考慮外加碳源的方法.二是從工藝內部考慮,權衡利弊,更合理地為反硝化和釋磷分配碳源,常規脫氮除磷工藝總是優先照顧釋磷的需要,把厭氧區放在工藝的前部,缺氧區置後.這種作法當然是以犧牲系統的反硝化速率為前提.但是,釋磷本身並不是脫氮除磷工藝的最終目的
  • 設計案例|城市汙水廠一級A提標改造如何進行工藝選擇和設計
    那麼如何合理地進行工藝選擇?設備工藝如何設計改造?本文從實際工程出發,總結國內汙水廠一級A排放標準提標改造的工藝設計特點,討論了汙水廠出水提標至一級A標準的技術手段,分析了深度處理工藝主要構築物選型及特點,並對汙水廠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
  • 到底除磷和硝化該如何共存!
    後置反硝化是廢水首先經過硝化濾池或濾池的好氧段,出水進入DN濾池或濾池的DN段,後置脫氮技術不利的一面是需要外加碳源,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同時如何投加適當劑量的碳,需要可靠的控制和穩定的進水濃度,同時出水需要進行曝氣去除過量的碳。
  • PPT|同步脫氮除磷的原理及工藝匯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同步脫氮除磷(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是以高效率同步脫氮、除磷為目的而開發的一項技術,要求該工藝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可以在一個處理系統中同時去除氮和磷,
  • 利用活性汙泥水解發酵 補充碳源優化脫氮除磷
    對於特定汙水處理廠,制約其生物脫氮除磷效果的直接因素是進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及其可利用性,為了獲得可靠的生物脫氮效果,進水COD/TKN至少要達到7~8以上,而我國很多汙水處理廠COD/TKN卻在3~5之間;對於EBPR,進水COD/TP≥40,可快速降解有機物(rbCOD)與TP比值至少要在18~20以上,或VFA/TP≥4~7,厭氧區揮發性脂肪酸VFA濃度至少要達到25mg/L,才有可能獲得比較滿意的除磷效果
  • 氮磷百科 | 生物脫氮除磷的發展簡史
    隨著硝化過程的進行,硝氮濃度增加,鹼度降低(對於高氨氮廢水,需在好氧池中大量投加鹼才能維持硝化反應的進行)。4、A2/O工藝的優缺點優點:同時脫氮除磷;反硝化過程為硝化提供鹼度;釋磷及反硝化過程同時除去有機物;汙泥沉降性能好,SVI值一般均小於100。
  • 生物脫氮除磷的發展簡史!
    7、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工藝本工藝源自南非約翰尼斯堡,為UCT變型工藝,該工藝(見圖14)的主要目的是儘量減少汙泥回流中的硝氮進入厭氧池,提高較低進水濃度廢水德爾處理效率(其實脫氮工藝就是碳源的合理分配問題,在不考慮反硝化除磷的情況下,低COD廢水,除磷量越多,反硝化脫氮越差,關鍵是看操作人員如何取捨
  • 南水北調中線配套淨水廠加藥加氯系統設計實例
    加氯泵配置7臺(5用2備),採用隔膜計量泵,單泵最大流量為500L/h,揚程為30m。     3、加藥系統     3.1藥劑種類及投加位置     本工程藥劑投加種類較多,有應急投加藥劑、生產投加藥劑和強化處理效果投加藥劑等.去除目標物和作用不盡相同。本節主要研究藥劑的先後投加次序、投加點和藥劑投加量。
  • 最全的廢水處理常用藥劑
    如何確定使用絮凝劑的種類和投加劑量?   絮凝劑的選擇和用量應根據相似條件下的水廠運行經驗或原水混凝沉澱試驗結果,結合當地藥劑供應情況,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選用的原則是價格便宜、易得,淨水效果好,使用方便,生成的絮凝體密實、沉澱快、容易與水分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