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版「限塑令」開始執行,鄭州不少商家仍在使用一次性塑膠袋

2021-01-10 映象網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周蘭 宋迎迎 /文圖

2020年6月,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 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到,到2020年底,鄭州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日前,「禁塑令」已實施多天,該方案落地情況如何?1月4日,記者來到鄭州部分超市、飲品店了解情況。

1月1日起,鄭州禁止提供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早在去年12月,記者就留意到,有不少店家貼出「鄭州市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規定(2020版)」,規定顯示,按照《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鄭州建設行動方案》(鄭發改環資[2020]580號),對部分品種塑料製品實施禁限管理:禁止提供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提供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自2021年1月1日起,堂食服務禁止提供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不包括預包裝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提供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包括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上自帶的塑料吸管);自2021年1月1 日起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提供使用用於盛裝及攜提物品的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不包括基於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於盛裝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麵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連卷袋、保鮮袋等)。

對於該《方案》,市民李女士表示,以前買東西順便就把塑膠袋買了,家裡的塑膠袋扔的到處都是,處理起來也是件麻煩事兒,「我們家現在買東西,能不要塑膠袋就不要,如果東西太多,還是會購買,但比以前買的少多了。」她表示,以後也會考慮自備購物袋,用完之後放到包裡,能重複使用。

市民陳先生則表示,對該《方案》並不了解,「什麼是可降解塑料製品?好像沒有聽說。」陳先生手裡提的塑膠袋是什麼材質的,他表示「不了解」。

部分超市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禁塑令在鄭州落地情況如何?有多少人對該《方案》還不了解?

1月4日,記者來到位於鄭州市管城區一家丹尼斯購物,其收銀員徵求記者意見後拿出一個大的塑膠袋遞過來。收銀員表示,該超市已經將塑膠袋換成了可降解塑膠袋,每個0.6元。記者從收銀員提供的塑膠袋上了解到,其名稱為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以光降解,規格為615×(415 100×2)mm×0.027mm。該店收銀員表示,他們很早就接到了通知,12月份就換成了可降解塑膠袋。

記者在超市門口觀察了十多分鐘發現,前來購物的市民中,大多數老年人會隨身攜帶購物袋,並以布袋和無紡布袋為主。

此後,記者在位於城東南路的新隆嘉超市看到,該超市所有攤位使用的塑膠袋均為同一種名為「塑料購物袋」的產品,規格為450×(290 75)×0.025mm,厚度≥0.025,袋子上印有「為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請多次使用,廢棄後建議回收再利用」字樣。購物時,工作人員回直接將市民選購商品放入購物袋,沒有另外收取購物袋費用。記者向該超市紀姓負責人了解情況,該負責人表示,暫時還沒有接到相關「禁塑」通知。

記者又來到位於鄭州市管城區鄭商生活超市發現,該超市使用的購物袋仍為不可降解塑膠袋,大袋子每個0.3元,小袋子每個0.2元。袋子上同樣印有「為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請多次使用,廢棄後建議回收再利用」字樣。

該超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她並沒有接到相關通知,目前超市仍在延用塑膠袋,至於什麼時候更換成可降解塑膠袋,她表示「並不清楚」。

部分飲品店已接到「禁塑令」,正在落實

除了各個超市、商場,塑料製品在飲品店也是司空見慣的東西。

1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鄭州市管城區金色港灣小區附近的蜜雪冰城發現,該店的點餐處擺放著一個盒子,盒子裡裝滿了塑料吸管,打包飲品的袋子和之前一樣。

該店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都是庫存,用完後將更換為紙管和可降解塑膠袋。那麼,即將更換的產品什麼時候到貨,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記者撥打該飲品店區域經理的電話,其表示,該《方案》已全部落實,所有門店均已換成紙管和可降解塑膠袋,那麼,為什麼記者所到的這個門店並沒有更換呢?更換後,產品的價格會有所調整嗎?該區域經理則建議記者撥打400官方客服電話了解情況。記者撥通官方客服電話,經過長達3分多鐘的語音提示和數字選擇後,終於轉接到人工客服,但並沒有人接聽。

隨後,記者分別通過外賣平臺和到店購買兩種方式,在書亦燒仙草(美景龍堂萬科店、二七萬達店)購買飲品,使用的同樣是塑料吸管和不可降解塑膠袋。

一位自稱是書亦燒仙草(二七萬達店)負責人的女士告訴記者,該店12月份就已經接到更換吸管、袋子的通知,第一批可降解塑料製品1月5日到貨使用。「紙質吸管的價格比塑料吸管價格能高出一倍,但飲品價格不會有變動。目前只是通知建議我們更換成可降解塑料製品,但並沒有說如果不更換的話會有什麼樣的處罰。」該女士表示,相關通知是萬達商場物業發出的。

河南省塑料協會:應繼續加大宣傳力度 完善監督執法規定

河南省塑料協會秘書長竇俊嶺對記者表示,雖然目前國家層面以及河南省、鄭州市均下發了「禁塑令」,但從目前來看,可降解塑料應用情況並沒有完全鋪開。

「影響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是產量和成本。」竇俊嶺說,目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常見原材料為聚乳酸(PLA)和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但這兩種材料的成本均較高,是傳統材料的2-5倍。在消費市場情況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廠家觀望得多,生產得少。單就我省而言,可降解塑膠袋產量還難以滿足「限塑令」後的使用需求。

「從目前來看,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培養消費習慣,通過消費市場帶動,促進原材料生產。」竇俊嶺認為。

那麼,對於老百姓來說,如何分辨超市或者外賣提供的是不是可降解塑料製品呢?

竇俊嶺說,塑膠袋是高分子化合物,無法單憑肉眼進行分辨是否可降解,因此監管和監測十分重要。「這就像買大米一樣,是不是鎘大米,用肉眼沒法判斷。」

他建議,就河南而言,應儘快研究制定可降解塑膠袋的相關技術標準,完善監督執法規定。「像不可降解塑膠袋虛標『可降解』等如何進行查處,這些也都應考慮在內」。

相關焦點

  • 西安「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還有商家使用普通塑膠袋嗎?
    目前,西安最強「限塑令」已實施一周記者走訪發現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有的行業在市場上臨時購買可降解塑膠袋目的就是為環保盡一份力但也有部分街頭早餐店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
  • 限塑令丨記者探訪:個別商家已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原標題:商家在行動  記者探訪:個別商家已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硬槓槓」要起作用,更需要「軟配套」。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現代快報訊(記者江楠張瑜趙丹丹文/攝)近日,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升級版的「限塑令」出爐。《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湖南升級版「限塑令」來了!塑膠袋還能用嗎?
    本文原創作者:湘伴 加班點外賣,商家告知不再提供一次性餐具;下班買杯奶茶,發現一次性吸管變成了紙管……今後,這樣的生活細節變化,將慢慢成為常態。
  • 最嚴限塑令來了 不可降解塑膠袋你還在用嗎?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 文/圖 進入2021年,升級版「限塑令」落地實施,不可降解塑膠袋和一次性塑料吸管還在使用嗎?記者走訪發現,石家莊大部分商超和餐飲門店的購物袋、塑料吸管已然「換新」,不少市民已經開始自帶購物袋逛超市。
  • 新版「限塑令」來了!聽聽商家和消費者們怎麼說……
    餐飲:外賣用紙袋,餐具變木質1月1日,記者跟隨徐匯區市場監管部門,來到徐匯日月光商場現場檢查,發現不少餐飲企業嚴格執行新規。中午時分,圓苑內的點餐顧客多了起來。在哈根達斯,堂吃提供的是金屬調羹,外賣使用的吸管全部換成了紙吸管和木叉子。在喜茶,店家除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對於點蛋糕的客人,提供的是可降解環保餐勺。商超:不見塑膠袋,環保袋已上架因為塑膠袋被全面禁止,所以記者在本市的各大商超內看到,紙袋、環保袋等成為主流。儘管售價高於塑膠袋,但都可以反覆使用,商家也歡迎消費者自帶購物袋到店。
  • ...版「限塑令」來了!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
    寧夏升級版「限塑令」來了!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自2008年「限塑令」開始實施後,塑料製品使用量得到一定控制,但隨著電商、外賣等新業態的產業,形成了限塑令監管盲點,塑料製品使用量不降反升。 今年7月初,寧夏迎來「限塑令」新變革,《寧夏回族自治區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出臺,明確自治區發改委、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廳、工信廳等12個廳局單位及各市縣區政府要合力攻堅治理塑料汙染。
  • 「最強限塑令」執行在即,標準眼花繚亂,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除了楊先生,不少市民對於「限塑令」也有標準方面的困惑。
  • 告別一次性塑料吸管 最嚴「限塑令」出臺
    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毫無疑問,隨著最嚴「限塑令」的出臺,應對塑料汙染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從「限塑」走向「禁塑」提起「限塑令」,人們並不陌生。
  • 商家還在用不環保的塑膠袋
    來源標題:「限塑十條」已施行10天 記者走訪發現商家還在用不環保的塑膠袋 自1月1日起,北京施行「限塑十條」。然而,記者走訪中發現,一些連鎖超市和商家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及一次性塑料吸管。
  • 最強限塑令: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據央視財經報導,限塑令執行的八年中,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使用的塑料購物袋,共節約了700億個左右,平均計算下來每年節約87.5億個。但是,僅2015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膠袋約147億個,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包裝,增量遠超減量。
  • 限塑令背後蘊商機 精明商家偷著樂
    「限塑令」執行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限塑令」給一些塑膠袋生產廠家帶來了巨大衝擊,但隱藏在背後的種種商機,讓精明的商家偷著樂。江西聯合藥品包裝有限公司一負責人透露,「自從『限塑令』執行後,我們公司生產的塑膠袋的銷售額不斷攀升,國家環保政策對我們來說更是一個新機遇、新挑戰。」   針對「限塑令」是否對南昌包裝市場帶來劇烈震蕩?
  • 「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也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不過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
  • 升級版「限塑令」來了!達州禁止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購物袋
    升級版「限塑令」來了!記者:苟亞 張靖2022年底,全市範圍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達州市主城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縣城建成區、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生態旅遊示範區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星級飯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水杯
  • 浙江「限塑令」升級 台州塑料行業波瀾四起
    歐尚超市東海大道店,消費者在使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購物袋市場:可降解塑膠袋供應提上議程「白色汙染」的危害眾人皆知,塑料汙染治理也早已提上日程。在2008年,我國就開始實施「限塑令」,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然而舊版「限塑令」執行十餘年,困難重重,效果也打了折扣。
  • 2021國考面試熱點:全新限塑令正式實施
    G省新的「限塑令」已於9月1日正式實施,21日,G省發展改革委表示,為便於各地執行,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已共同制定《G省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2020年版)》,明確了相關禁限細化標準、區域範圍和時間節點。
  • 湖南升級版「限塑令」來了
    時隔12年,「限塑令」在湖南再次升級。  11月23日,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湖南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對塑料製品生產、銷售及使用明確最新政策要求。  根據我省《方案》,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製品、電商快遞塑料包裝、農用地膜,都有了分區域分階段實施「限塑」或「禁塑」的時間表,要求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治理任務。  我國分步驟分領域推進塑料汙染治理  12年前,我國針對塑料製品「白色汙染」發出了首個「限塑令」。
  • 「限塑」生活模式開啟,你適應了嗎?
    商超禁用一次性塑膠袋,外賣不再提供一次性餐具,店內塑料吸管換成了紙質吸管……全市升級版「限塑令」實施已十多天,大家的適應情況如何?商家的各項舉措是否做到位呢?據了解,2021年元旦開始,上海正式實施升級版「限塑令」,根據規定,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 塑膠袋消耗大戶農貿市場已經更換為環保塑膠袋
    ,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建成區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膠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全省範圍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我省升級版「限塑令」的首個關鍵節點已過去半月,執行成效如何?對商家以及市民生活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走訪打探。塑膠袋消耗大戶農貿市場已經更換為環保塑膠袋一大清早,農貿市場最熱鬧。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趕早買這家緊俏的豆腐、那家好吃的油條,店家麻利地裝到塑膠袋裡,交到消費者手中。從農貿市場出來的消費者,手裡都拎著幾個塑膠袋。這是各地市場的常態,每天都會消耗大量的塑膠袋。
  • 西安部分農貿市場仍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有商家認為這是走形式
    農貿市場依舊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1月4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我市鑫朱雀農貿批發市場、豐登東路便民市場、科技路和高新四路沿線的部分餐飲店,這些場所依舊使用著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對於「限塑令」的要求,部分商家毫不在乎,還有人認為這是走形式。在鑫朱雀農貿批發市場一層的一家水果攤,前來買菜的一對夫婦挑選好要買的東西後,商家便很快伸手扯了一個普通塑膠袋來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