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一次性塑料吸管 最嚴「限塑令」出臺

2020-11-28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芳)一直以來,塑料製品汙染一直是環境汙染治理中的大難題。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毫無疑問,隨著最嚴「限塑令」的出臺,應對塑料汙染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

從「限塑」走向「禁塑」

提起「限塑令」,人們並不陌生。自2008年6月1日起,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被稱為「限塑令」的《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提出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一眨眼,十二年的時間過去了。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3%以內。可以看出,儘管十餘年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塑膠袋的使用仍在增長。

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規定自明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指出,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含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刀、叉、勺。

這也就意味著,以後喝飲料將告別一次性塑料吸管。這一規定的實施,對於消費者和商家來說,也許將帶來全新的改變。

多數消費者持支持態度

記者在微博話題#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中看到,不少網友對此表示十分支持。有網友認為,「塑料吸管的回收利用難度很大,從塑料吸管實施禁限是比較容易落實的。可以向消費者和居民傳遞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即我們要減少對塑料製品的依賴。」

有網友則表示,塑料吸管的禁用將有利於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尤其可以減少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有效保護海洋環境。

但是,也有網友擔心塑料吸管的禁用將帶來諸多的不便。「如果塑料吸管被禁用,有沒有價格更低用途更廣的替代品被發明和推廣。」「沒有了塑料吸管,幽門螺旋桿菌是否又會增加了新的傳播渠道呢?」

記者分別採訪了70後、80後和90後三位消費者後發現,不同年齡層對於塑料吸管禁用的看法也有所不同。70後的溫女士向記者表示,「每年塑料吸管產生的大量垃圾降解需要數十年到數百年的時間,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禁用塑料垃圾我是非常支持的。」

而80後的陳女士則認為,「禁用塑料吸管等產品,以後還能愉快地體驗到喝珍珠奶茶的樂趣嗎?」她擔心,其他替代產品將會使得消費者承擔更高的包裝費。

90後尹女士則認為,「不知道限塑令的真正實施的程度有多少?個人覺得大的品牌可能實現比較徹底的執行,但是一些小的品牌,比如說早餐店啊什麼的,我覺得很難。」

餐飲行業積極應對

事實上,儘管「限塑令」還未開始正式實施,但不少商家已經做出了改變。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時在杯蓋的設計上進行了微調。

記者走訪喜茶發現,目前顧客在取餐時可自行選擇紙質吸管。在星巴克,同樣也已經逐步推出了紙質吸管,包括2020年前使用紙等生物可分解材料製作的吸管,以及使用無吸管杯蓋。據悉,該特製冷飲杯蓋設計有一個拇指印大小的淚滴型開口,讓使用者不需要使用吸管。

但是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紙質吸管的體驗並不是很好。「東西有時候會吸不上來,也沒有了咬吸管的樂趣。」

除了在吸管上做出改變,帝亞吉歐則計劃2021年初為尊尼獲加(Johnnie walker)推出100%無塑料、紙質性的酒瓶。百事可樂也在近期宣布,將與聯合利華聯手一同致力於「限塑」。這仍然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還未決定哪些品牌使用新包裝。

科爾尼公司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是對於塑料包裝需求最大的亞太國家,約佔亞太地區全年塑料包裝消費量的60%。如此高的比重畢竟歸因於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和經濟體量,也與國人的使用習慣密切相關。

隨著史上最嚴「限塑令」的正式出臺,全面推廣可降解塑料,甚至是禁塑將成為業內的普遍預期。與此同時,對於食品飲料行業來說,如何平衡成本與使用感兩者間的關係,或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相關焦點

  • 最嚴「限塑令」落地 可降解塑料發展未來可期
    本報首席記者 梁文豔報導 最嚴「限塑令」來了。 「別說北京了,就是你們老家農村那邊,都得用這種可降解的塑膠袋。」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附近京客隆超市一名收銀員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 史上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
  • 最嚴「限塑令」:各類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紛紛下架
    最嚴「限塑令」:各類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紛紛下架2021年01月12日 15:11:0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2021年1月1日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杯等。面對最嚴「限塑令」,我區各超市、奶茶店積極響應,將各類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下架,換上了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紙質吸管等。
  • 最嚴限塑令來了 不可降解塑膠袋你還在用嗎?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 文/圖 進入2021年,升級版「限塑令」落地實施,不可降解塑膠袋和一次性塑料吸管還在使用嗎?記者走訪發現,石家莊大部分商超和餐飲門店的購物袋、塑料吸管已然「換新」,不少市民已經開始自帶購物袋逛超市。
  • 史上最嚴「限塑令」實施兩周 仍有店鋪使用非降解塑膠袋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自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然而,《中國消費者報》調查發現,北京一些小型店鋪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此通知也被稱為是史上最嚴限塑令。
  • 再見了 塑料吸管!
    必勝客日前宣布,2020年底,中國內地所有必勝客餐廳將停止使用塑料吸管。上海、杭州和廈門三個城市率先上市環保包裝,包括紙吸管、紙袋,以及生物降解塑膠袋。同期,全國36個城市的餐廳將把現有包裝更換為紙袋或生物降解塑膠袋,預計一年可節省約9千萬個塑膠袋和7千萬支塑料吸管,預計相當於每年約減少1000多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
  • 西安「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還有商家使用普通塑膠袋嗎?
    「我感覺早餐行業,商家仍然在用之前的那種一次性塑膠袋。」在未央區一個放心早餐網點,範先生告訴記者。早上9點多,記者在該網點看到,商家正在將熱騰騰的包子、豆漿等裝進塑膠袋交給顧客,幾十根塑料吸管整齊地排列在一旁,由顧客自取。「放心早餐」網點工作人員稱,他們的東西都是由西安市古都華天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統一提供一次性塑膠袋、吸管及配餐服務。
  • 新「限塑令」來襲!向一次性塑料製品說「不」
    新「限塑令」來襲!原來,新「限塑令」已經來了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其中的相關規定已經於1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一次性塑料製品又有了新的限制一起來看看吧
  • 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公司瞅準機會擴產
    來源:e公司原標題:最嚴限塑令來襲 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上市公司瞅準機會忙擴產時隔十二年,限塑令捲土重來。相比上一輪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限塑令還未正式實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稱號。
  •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廣東省發改委提到,廣東省塑料產業的產量、產值約佔全國的16%和26%,位居全國首位,但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塑料技術和產能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為此,廣東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該「限塑令」自今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被稱為廣東版最嚴「限塑令」。
  • 最嚴「限塑令」實施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史上最嚴「限塑令」已經落地!從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地買東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會在全國所有飲料店消失;在地級以上城市景區吃飯,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這意味著市場即將迎來大考。一次性塑料製品正在梯次退出,但形成的巨大市場真空誰來填補?
  • 限塑令實施11年:塑料吸管消耗量仍舊十分驚人
    目前,全球的塑料吸管消耗量驚人。在美國,每天有近5億根塑料吸管被丟棄,接起來的總長度可繞地球兩圈半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等應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引導企業和消費者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生產和消費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治理難題。中國的「限塑令」已經走過11個年頭,禁止進口包括廢塑料等多種固體廢物的「洋垃圾」禁令實行也早已超過一年。
  • 最嚴限塑令落地:企業轉產缺材料 聚乳酸相關企業僅200家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最嚴限塑令落地:企業轉產缺材料,聚乳酸相關企業僅200家預計2025年中國可生物降解塑料產量將達到400萬到600萬噸,整個市場規模將近700億元。升級版「限塑令」於新年第一天正式落地。
  • ...版「限塑令」來了!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
    寧夏升級版「限塑令」來了!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自2008年「限塑令」開始實施後,塑料製品使用量得到一定控制,但隨著電商、外賣等新業態的產業,形成了限塑令監管盲點,塑料製品使用量不降反升。 今年7月初,寧夏迎來「限塑令」新變革,《寧夏回族自治區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出臺,明確自治區發改委、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廳、工信廳等12個廳局單位及各市縣區政府要合力攻堅治理塑料汙染。
  • 最嚴「限塑令」來襲,利好這8隻概念股,金髮科技一年上漲2倍多
    「限塑令」進一步升級。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自明年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同時,全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 「限塑令」密集出臺 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
    原標題:「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這一板塊蓄勢待發丨行業風口   近日,商務部的一則消息引爆可降解塑料板塊行情。
  • 新年,你跟塑料吸管告別了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7日電(左宇坤)新年伊始,在揮別過去一年的同時,我們也要和生活中常見的一位「老朋友」告別了。 奶茶店隨手可取的塑料吸管,超市裡幾毛錢能買到的塑膠袋,還有外賣中裡三層外三層的塑料包裝……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使用場景,可能都將隨著「升級版限塑令」的落地發生變化。
  • 歐洲議會通過「限塑令」:到2021年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
    當地時間24日,歐洲議會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以壓倒性支持票數通過了一項涵蓋範圍寬廣的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提案。當天,歐洲議會以571對53票通過了這項提案。根據該提案,到2021年歐盟將禁止使用有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產品,例如塑料吸管、一次性耳塞、餐盤等。此外,目前導致地中海和大西洋主要汙染的漁網也將重新生產。比利時議員 弗雷德麗克·裡德:不到65年的時間裡生產了80億噸塑料製品,產生了60億噸垃圾,從數字上看光在歐洲就有40億噸,海洋成了垃圾桶,面臨嚴峻的考驗。
  • 「限塑令」帶動上市公司擴產能 紙吸管供不應求
    原標題:「限塑令」帶動上市公司擴產能 紙吸管供不應求   新一輪塑料汙染治理意見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在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了新的商機
  • 與一次性塑料吸管說再見,真的做得到嗎?
    原創 新華日報 新華日報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1年1月1日,升級版「限塑令」——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令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