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在春天種植成活,只要成活的時間夠早,正常情況下,當年就可結棗,種了幾年,還不坐果,那一定是有了問題。棗樹開花,並能夠坐果是有條件的,這與棗樹生長地的氣候、棗樹的水肥、修剪管理、棗樹的病蟲害、棗樹本身的激素含量等都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所以,棗樹不結果,就要從這幾個方面找原因,看到底是哪種因素,造成的不結果,然後根據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促使棗樹坐果,還要做好果。一,氣候原因。正常情況下,棗樹開花數量很多的,但它的自然坐果率很低,幾乎只是開花數量的1%。之所以這樣主要就是因為棗樹坐果受自然氣候影響較大。
棗樹開花並坐果它要求的溫度在22~26℃之間,空氣相對溼度在80%左右,在這種氣候條件下,自然結果率,就會很高。溫度低於22℃,花粉不活躍,授粉自然降低。氣溫高於28℃,空間相對溼度在30以下,再遇到乾旱所形成的乾熱風,就會出現「焦花」,使棗花枯焦脫落,也就不能坐果。我所種植的棗樹在遼寧西部,我們這裡的氣候,在棗樹花期,幾乎就沒有過適合的溫度和溼度,大多都是氣溫高,乾旱少雨。所以要想棗樹多坐果,必須採取措施,使棗樹生長的空間達到這個適宜的溫度和溼度,以此來促進坐果。我們採取的措施是,早晚在棗樹間噴灑清水,用水來增加棗樹的空間溼度,也降低棗樹的空間溫度,使環境的溫度和溼度,達到棗樹坐果的要求,促進棗樹的坐果。
二,水肥、修剪管理的原因。【1】水肥原因。棗樹在開花坐果期,對水肥的需求量很大,可以說是集中的消耗營養和水分。棗樹的水肥管理跟不上,棗樹生長過弱,使棗樹開花坐果期,出現水肥供應短缺,不能滿足棗樹開花結果的需要,棗樹就不能坐果。在水肥管理中,還有個營養供應均衡的問題,就是施肥時,還要注意氮、磷、鉀結構要合理,如果氮肥過多,造成棗樹生長過旺,枝條徒長,徒長枝生長旺盛,與開花坐果枝發生營養爭奪,棗花坐果位置又在棗樹的末端,最後在營養爭奪中,處於劣勢,最後營養被徒長枝奪走,無營養或很少營養支撐坐果,也會造成棗樹坐果少或不坐果。
【2】修剪管理的原因。棗樹不進行適時、及時修剪,會使棗樹內部生長空間因枝條重疊、生長無序,使棗樹內膛通風、採光受到影響,進而使內膛葉片的光合作用不充分,不能只要足夠的有機營養來供應棗樹生長,也會造成棗樹營養缺乏,最後營養棗樹開花、坐果,出現坐果少或不坐果現象。【3】採取的措施。⑴加強水肥管理。對棗樹水的管理上,要有灌排水設施設施,旱要能灌溉,澇要能排水,使棗樹的土壤含水量,特別是開花坐果期的含水量保持在45~50%之間,即能保持棗樹空間相對溼度在80%左右,還能降低空間溫度,利於棗樹坐果。棗樹施肥時,以「秋施基肥、春追肥,花期噴灑葉面肥」為原則,施基肥時農家肥為主,按大樹10~15公斤,外加1公斤複合肥,小樹8~10公斤農家肥,0.5公斤複合肥。
春季追肥時,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比例控制在4:2:1,花期分別在初期、盛花期、末花期噴灑磷酸二氫鉀,作為葉面肥,對棗樹營養進行補充,這樣就基本能滿足棗樹的營養供應。⑵做好棗樹修剪。棗樹的修剪以「冬整形、春修枝、夏摘心」為原則,做好棗樹修剪,去除病害枝、無用枝、徒長枝。使棗樹內膛空間通風、採光變得良好,並促進葉片光合作用,製造更多的有機營養,供應棗樹,供應開花坐果所需的營養,使營養充足,利於棗樹坐果。三,病蟲害。棗樹萌芽較晚,花隨葉長,棗樹的花期一般在6月初期開始,此時棗粘蟲、棗尺蠖、紅蜘蛛等害蟲均已開始活動或生長,並開始對棗樹進行為害,它們啃食棗樹葉片、花柄、花萼,或剛坐住的幼棗、棗柄,造成落花落果,影響棗樹坐果。
這個季節,棗銹病、焦葉病等病菌在適宜的條件下也開始出現,它們對棗樹葉片、棗吊、坐果枝等開始進行侵蝕,使棗樹受到侵染,不能正常生長,最後影響坐果。對病蟲害的防治,我的棗園從上年秋天就開始,秋季的清園,為了降低病菌和害蟲的基數,春天為噴灑石硫合劑,噴灑阿維菌素和菊酯類殺蟲劑,是為了殺滅過冬的蟲卵和病菌。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要結合葉面肥的噴施,噴灑菊酯類、殺蟎特等滅蟲、滅菌劑、滅蟎劑就是為了防止病害和蟲害的發生,這些都是為了促進坐果。四,棗樹自身的原因。棗樹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內源激素的不足,使棗花不能完成授粉、受精,自然就不能坐果。
所以,要對棗樹噴灑赤黴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為棗樹補充外源激素,輔助棗花完成受精,促進多坐果。綜上所述,棗樹只開花不結果,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找到致使棗樹不結果的原因,並根據原因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就可以促進棗樹坐果,坐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