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時間已近10點半,南寧市電視問政直播節目中,四名被問政的南寧下轄縣市主要官員走到舞臺中央。
一位頭髮花白的問政代表快步上前,將不同顏色的蒼蠅拍送到這些官員手中。與此同時,演播室中響起「嗡嗡」的蒼蠅聲。
在這位問政代表的表述中,送蒼蠅拍的寓意,是希望各位官員能夠消滅自己轄區內的「蒼蠅」。
而這一期的電視問政節目主題,便是對幾個縣市中存在的「蒼蠅式」腐敗問題進行曝光。
接過蒼蠅拍後,西裝筆挺的四位官員站在臺上,有人攥緊蒼蠅拍,面色鄭重;也有人勉強露出微笑,輕輕撥弄手中的蒼蠅拍。
次日,這一幕在網絡上被廣泛傳播,引發人們對電視問政節目的關注。
反腐題材在電視問政節目中出現,背後有著怎樣的考量?這樣的官員「真人秀」節目裡,「秀」的成分到底有多大?讓官員大呼慚愧臉紅的電視問政節目幕後,又暗藏著怎樣的現實邏輯?
反腐劇情上線
南寧市一位官方人士說,打了老虎,大家當然關注,但是只要蒼蠅沒被拍死,群眾的切身利益還是會受到損失。
3月27日,南寧電視問政節目中,曝光了南寧市橫縣某村委會主任蓋一個章收2000元。短片播完後,女主持人小屈向南寧橫縣縣委副書記肖寧發問,「肖副書記,一個章2000塊,好貴哦。您覺得貴不貴?」
「這不應該是貴不貴的問題,這是責任心的缺失,為民服務意識的缺失。」
「這算不算巧立名目亂收費?」小屈繼續追問。
「就是亂收費問題,而且是群眾感受最真切、最痛恨的腐敗問題。」肖寧答道。
除了村官蓋天價章,武鳴縣有車一族入住廉租房、賓陽縣某獸醫站站長騙取農民養豬保險費等問題,也在這期電視問政節目中被曝光。
根據事後的追責情況通報,被曝光的問題責任人均受到處分。以武鳴縣為例,該縣紀委就有車族入住廉租房一事立案,縣住建局一名職工涉嫌受賄被移送司法機關,5名分管廉租房保障工作的單位領導被立案審查。
作為南寧市電視問政節目製片人,周軍的印象中,節目以前曝光的問題基本集中在不作為、亂作為和工作推動不力等方面。「電視問政節目第一次涉及反腐敗這個深層次的問題,這是前所未有的。」
熟悉南寧電視問政節目的業內人士回憶,以前電視臺也接到過反映腐敗問題的線索,之所以沒能呈現到節目上,是因為領導覺得地方電視臺不宜涉及這麼敏感的題材。
負責承辦電視問政節目的南寧市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監督檢查問責問效工作辦公室(簡稱「兩重兩問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反腐問題納入節目,一個大的背景是中紀委對查處群眾身邊「四風」和腐敗問題工作的部署。
「老虎打了很多,蒼蠅還在身邊嗡嗡叫。」南寧市一位官方人士說,打了老虎,大家當然關注,但是只要蒼蠅沒被拍死,群眾的切身利益還是會受到損失。
節目組的壓力
「當時聽說市委市政府開會,有被問政的官員拍桌子批評我,說』她什麼都不懂』。」小屈說。
始於2014年的南寧電視問政節目,被視為與當地紀委關係最密切的一檔嚴肅新聞節目。儘管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批評官員的時候,節目組還是曾經遭遇壓力。
「有領導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不滿,說你問的也太尖銳了吧。當時聽說市委市政府開會,有被問政的官員拍桌子批評我,說『她什麼都不懂』。」小屈說。
官員的反應並不奇怪。
在這個可能讓官員出醜的節目上,小屈就像一把最鋒利的刀子。節目中,她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句句直擊要害,不留情面。
直播中,被問政的官員經常出現臉紅、流汗、說不出話的情況,甚至有官員惱羞成怒。
「我在轉播車上都能驚出一身冷汗。」周軍說。
不過,站在電視人專業的角度來看,周軍又覺得這種情況不錯。「如果這個領導不說話了,或者主持人對他的提問已經讓觀眾意識到他的責任了,那他尷尬地坐在那裡也是一種效果。我可以讓他冷場幾秒鐘的。之後主持人就會圓場,點評幾句節目就會繼續了。」
根據節目組的統計,2014年南寧接受電視問政的單位有56個,2015年為39個,上節目的基本都是單位的一把手。
在節目中與近百位官員「交鋒」過的小屈,將這些官員分為幾種:有的覺得是來考試的,聽說來之前晚上都睡不著覺;有的是做事兒的,把上節目當做交流;也有耍滑頭的官員,回答問題時不誠懇,繞來繞去的。
對於主持風格,小屈有自己的觀點,並非在每期節目中都很犀利,「做節目不是以難住對方為目標,有些民生問題可能出在兩個城區的交界地帶,如果互相推諉的話,我可能問的力度就不一樣。有的問題如果上節目的官員說確實是自己的問題,而且能夠很好地處理,我也不會不停地追問。」
南寧市兩重兩問辦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很認可小屈犀利的主持風格,節目需要有這樣的生命力。「有的老百姓或者個別領導可能希望再尖銳一點。我們覺得這個度要把握好。」
該負責人強調,電視問政,是想幫助參加節目的領導梳理工作中的疏漏,提高百姓對城市建設的滿意度和參與度,而不是為了讓官員出醜。
官員的擔憂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參加電視問政對官員來說,意味著可能被問責的風險。
「我們理解小屈的提問,每個主持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我們要適應這種方式。作為領導幹部,要把壓力變為動力。」武鳴縣縣長梁平江說。
此前,在擔任南寧市人社局局長時,梁平江曾接受問政。他坦言,面對主持人和問政代表的時候,確實會臉紅耳赤、心跳加速。
事實上,被問政官員要面對的遠不止節目上的兩個小時。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參加電視問政對官員來說,意味著可能被問責的風險,上節目前他們也會考慮,領導看到自己轄區內的問題會是什麼態度,自己的仕途會不會受到影響。
可能出醜、可能影響仕途,為什麼電視問政節目還能請來那麼多正處級官員上臺?
周軍透露,這源於當地市委的支持,他們把參加節目的領導名單等材料報給市委市政府後,會由南寧市「兩重兩問辦」來起草方案。方案經由市委主要領導批示之後,會有專人通知被問政官員屆時參加節目。
南寧電視問政節目組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資料顯示,每期電視問政節目,都會有當地市委常委參加,被問政單位也基本上由一把手上臺接受問政。
在周軍看來,這體現出市委市政府對節目支持的態度。「如果沒有市委領導坐鎮,參加節目的官員可能就會想,反正沒有領導去,是不是我也可以不去了?」
現實情況是,在南寧,被通知參加問政節目的官員如果不去,必須有正當理由請假,還要經過市委主要領導的批准。
周軍告訴新京報記者,節目開播至今,只有一次被問政官員請假的情況。當時,通知某單位的一把手參加節目,但對方和一位副市長到外地出差去了,於是便換了一位副職官員參加節目。
作秀的質疑聲
周軍則用了個更加形象的比喻,節目開播前,記者和官員像是在搞情報戰。
電視問政並不是南寧的「專利」。
2011年,在有關部門支持下,武漢電視臺率先推出大型電視直播訪談節目——《電視問政》:被問政對象對年初承諾的工作簡短陳述;大屏播放電視短片,揭露問題;主持人或現場觀眾發問,職能部門「一把手」回答;現場觀眾舉牌表達態度或穿插特約評論員點評;現場觀眾對職能部門「打分」並記入年度考核成績。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湖南、廣東、河南、浙江、寧夏、江蘇、陝西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紛紛借鑑,幾十家電視臺相繼推出電視問政類節目。
節目火爆的同時,也不斷有質疑的聲音。
此前,在湖南經視的《經視問政》節目中,曝光了衡陽縣西渡木材檢查站站長和副站長涉嫌執法犯法。在節目錄製現場,被問政的衡陽市市長周海兵當場決定將二人停職。周海兵的表現,贏得了現場嘉賓的一片點讚。
但也有網友質疑:免除官員職務難道不需經組織程序嗎?這是不是一場特意打造的表演秀?
針對作秀的質疑,南寧武鳴縣縣長梁平江告訴新京報記者,對於在節目中要被問到的問題,被問政的領導幹部事先並不知情,只知道當期節目的主題。
周軍則用了個更加形象的比喻,節目開播前,記者和官員像是在搞情報戰。
周軍說,每期節目直播前,電視臺會派記者到被問政地區暗訪並拍攝短片。另一方面,也會有官員通過各種渠道打聽節目上將要問政的問題。「節目組內部有保密規定,不可能洩露節目內容。」
周成(化名)是南寧市某縣的公務員,每個周日晚上8點半,周成總是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問政。
在他的手機裡有個微信群,成員有100多人,基本都是縣裡的公務員。周成說,最近這期節目剛開始,群裡就有人發言,談論哪個官員表現不錯,哪個官員又卡殼了。「平時那些領導都是拿著講稿念,看不到他們這個(臉紅出汗)樣子。」說這些時,周成忍不住笑了起來。
而在「火藥味」十足的節目現場,除了被問政官員、問政代表,還有一個群體——南寧市相關領導和南寧市六縣六區的相關部門黨政幹部。
南寧市「兩重兩問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他曾經在有縣區領導幹部參加的會上強調過,這個節目不是請他們去看熱鬧的,請他們過去,是為了推動幹部作風的普遍好轉。
電視問政的未來
既要考慮政府推進重點工作的需求,也要考慮群眾真正關注的問題,二者之間需要有一個平衡度的把握。
作為製片人,周軍如今面臨著收視率和官方要求的雙重壓力。
南寧市電視問政節目組提供的材料顯示,2015年,電視問政節目在廣西的31檔自辦欄目中最高排名為全區第三。不過,收視率並不穩定。南寧市「兩重兩問辦」相關負責人透露,因為是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節目,既要考慮市委市政府推進重點工作的需求,也要考慮群眾真正關注的問題,二者之間需要有一個平衡度的把握。
而對於一些後續整改難度太大的問題,節目也不敢做。南寧「兩重兩問辦」相關負責人解釋,因為曝光之後肯定要整改,但客觀現實是,一些問題由於各種原因無法整改,或是短期內無法整改。「這樣的問題如果做多了,節目的生命力就下降了,因為你曝光的東西沒有用。」
節目主持人小屈更是坦言,對於這檔節目,當地紀委多多少少也會有些要求,比如一段時間內對有的部門關注太多了,力度就要放弱一些。「畢竟有的部門也不是不努力,可能會有歷史遺留問題的因素。」
「這檔節目越辦壓力越大,開始還是新鮮事物,現在老百姓的期待度越來越高,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南寧市「兩重兩問辦」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電視問政是民眾參政議政的一種現實手段和形式,這種問政的形式值得推廣。
但汪玉凱同時表示,目前的電視問政節目存在隨意性太強的問題,相關部門應將其制度化,不能使其變為人為的、自生自滅的事物。在節目的內容上,一定要儘量豐富,滿足老百姓的需求,不能只服務於黨委政府的需求。
■ 連結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湖南、廣東、河南、浙江、寧夏、江蘇、陝西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紛紛借鑑,幾十家電視臺相繼推出電視問政類節目。其中一些節目現場,出現類似官員被送蒼蠅拍之類的場景。也有的節目現場,官員當場處理被問政問題。
湖北省武漢市
承諾未兌現多位區長很尷尬
2015年12月25日,2015武漢電視問政期末考開考,首場聚焦辦理群眾投訴不及時、不到位問題,17個單位18名官員上臺接受問政。與以往不同,電視問政首場頻殺「回馬槍」,由於承諾未能如期兌現,多位區長面露尷尬。
陝西省商南縣
2位有問題官員現場被免職
2014年4月23日,在播放暗訪的陝西省商南縣疾控中心存在私設小金庫問題的視頻後,該縣縣委副書記崔華鋒當場向群眾宣布縣委決定免去華中央縣衛生局副局長、黨組成員、縣疾控中心主任職務,免去趙高鼎縣疾控中心副主任職務時,現場群眾拍手稱快。
河南省洛陽市
官員「打太極」被請下臺
2013年1月22日洛陽市《百姓問政》節目現場,洛陽新區管委會發展改革規劃局一位負責人上臺不到3分鐘,就因「打太極」被主持人請下臺來。在當天節目現場,「對於您的回答,我們一是失望,二是覺得被愚弄!」「您對於當時治理問題的承諾只是一時的應付嗎?」犀利的話語如連珠炮,「出鏡應考」的官員有的滿臉通紅,有的汗珠直落,有的當場道歉並承諾「馬上辦」。
湖南省
節目現場將兩名官員停職
2014年8月5日,湖南經視《經視問政》第八期節目播出,節目曝光了衡陽縣西渡木材檢查站站長和副站長涉嫌執法犯法,不僅違規經銷木材,而且還涉嫌無證運輸。在節目錄製現場,衡陽市市長周海兵當場決定將二人停職。
溫州市
市民不滿修路慢 送蝸牛玩偶
2015年12月3日晚,溫州市鹿城區副區長黃定恩在「2015溫州電視問政」節目現場收到市民送的蝸牛公仔——指鹿城區西面入城口主幹道仰義至雙嶼路段的道路施工進程緩慢,是「蝸牛工程」。接過「蝸牛」的黃定恩坦言「很糾結」。他說,進度確實慢了,成了「蝸牛工程」,影響市民出行和經濟發展,「儘管施工難度較大,但我們要學習蝸牛『堅持不懈』的精神,堅定地完成目標。」
新京報記者 賈世煜 廣西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