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心靈感應」,或許就是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

2020-11-22 幻之獅

在現實生活中,時而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兩個人可以不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傳統感官系統,就能夠獲取彼此的思維或者感覺。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雙胞胎或者親屬之間,當然也不乏發生在並無血緣關係的人之間,我們常常稱這種現象為「心靈感應」或者「心電感應」。

誇張一點的這種情況,還有神話傳說中的「神」可以通過意念控制人的行為或者向人傳遞重要的信息,同類的情況還有傳說中的外星人可以通過意識進行交流,又或者通過意識控制人的思想或者行為。

看上去,這兩者很是近似,又或者說完全是一碼事兒。筆者一直認為,所謂的「神」就是外星人的另一個叫法而已。

不過現代科學對此並不感冒,並不認為所謂的「心靈感應」是科學,而更傾向於認為其屬於玄學的範疇。

不過這並不影響一些相信在「心靈感應」背後可能存在著某些不為人知的科學邏輯,雖然一些科學界也為此做了不少的研究和實驗,但是始終未能真正從科學的角度解開這一謎題。

不過,人類對於宇宙奧秘的探索不及九牛之一毛,人類不知道、不理解,甚至不可見的東西實在太多,所以與其將其盲目的歸結為不科學,不如說我們還沒有找到從科學的角度去解讀的方法。

關於外星人「超能力」的各種推測中,有一項技能是能夠通過意識場進行交流。如果我們開一個腦洞,這個所謂的意識場是不是就是「心靈感應」的源泉之所在呢?這個所謂的「意識場」會不會是非物質世界傳遞信息的載體呢?如果「意識場」真的存在,那麼「心靈感應」就水到渠成了。

而通過「意識場」傳遞信息的方式,就和量子力學的超距作用有幾分類似。

所謂的超距作用就是說分別處於空間兩個不相連區域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比如我們熟識的引力、電磁力等等其實都是基於場而產生相互的作用。

但是對於量子力學,科學家卻遲遲沒有找到所謂的基於量子所存在的場。即便是這樣,但是量子糾纏實驗中,粒子確實表現出了超越距離的幾近同步的效應。雖然科學界只發現了現象,並沒有找到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但這並不影響背後原因的真實存在,發現它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心電感應」同樣也是超越距離的瞬時感應,這與量子力學的超距現象如出一轍。人類之所以還沒有找到這兩者背後隱藏的邏輯,其中一個原因很可能是科技水平的局限。微觀世界的規律很可能是另一個維度的科學,這對於浸透在物質維度的人類來說是一件難以觀其全貌的領域。

科學界一直認為在宇宙之中除了我們能夠觀測到的物質世界和基於此而產生的能量之外,還存在我們觀測不到的暗物質和暗能量。雖然人類還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但是已經確定這些暗物質和暗能量佔據了宇宙大部分的能量,也正因為它的存在,才使得宇宙在加速膨脹的時候星系不會轉散也不會因引力而崩塌。

如果我們開一個腦洞,暗物質和暗能量或許就是更高維度的存在形式,又或者是非物質世界的存在形式,它們是以純能量的形式存在,不受物質世界各種物理規律的制約,它們擁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和運作規律,而所謂的「心靈感應」就是這套邏輯的表現形式之一。

當然,這僅僅是筆者的一點猜測,「心靈感應」、量子糾纏、暗物質以及暗能量等背後的邏輯究竟是什麼,恐怕還需要人類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搞明白。本篇文章大家權且當作一篇科幻趣聞來閱讀吧,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相關焦點

  • 量子糾纏,愛情般的心靈作用?
    愛情般的心靈作用你相信愛情嗎?在互相深愛中的情侶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超乎尋常的心靈感應,如果一人發生了什麼事,另一位就立馬感應的到,不管你身在何方。微觀世界也是如此,即量子間的量子糾纏。量子間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非常的詭異,存在著一種超距作用,之間產生的作用都是瞬時的,不會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即使中間有物體的阻擋、磁場力之間的牽引,都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
  • 從"量子糾纏"看"心靈感應",夢中也有"心靈感應"
    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糾纏關係,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只要一個粒子發生變化就能立即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即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無論相距多遠,都能"感知"和影響對方的狀態,這就是量子糾纏。
  • 量子糾纏 |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而,巧了的事就是,B和C也夢到老闆請吃飯了,與餐的人也就這四個人。不僅吃飯的人一樣,吃飯的地點都一模一樣······純屬巧合?心有靈犀?莫非他們做夢時的腦部電磁波相遇了,糾纏到一起了?說到這裡,大家腦海中肯定會冒出這樣一個通俗逼格又高的詞: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定義(百度百科):量子力學是描述原子和亞原子尺度的物理學理論 。
  • 心靈感應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而量子糾纏現象只存在於量子世界中,經典力學中,我們找不到類似的現象。簡單來說,量子糾纏就是幾個量子集合到一塊,成為了「好哥們」,它們之間有了很深厚的感情。
  • 神奇的「心靈感應」現象,可能跟量子糾纏相似,目前還無法解釋
    事實上,隨著近代量子力學的快速發展,科學家在量子力學中也找到了一種類似心靈感應的現象,這種現象就是「量子糾纏」,一個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原理也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量子糾纏」是科學家努力積極探索的一個領域,一旦人類掌握了量子糾偏技術,就可以研究出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它們可以讓人類直接提升一個等級,意義重大。
  • 量子糾纏與心靈感應之間的聯繫
    看過量子糾纏的介紹以後,小編有一個大膽的猜想,這個原理似乎能解釋心靈感應和解釋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特殊現象。說起這些首先要解釋一些是什麼是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或稱量子纏結,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是1935年由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提出的一種波,其量子態表達式:其中x1,x2分別代表了兩個粒子的坐標,這樣一個量子態的基本特徵是在任何表象下,它都不可以寫成兩個子系統的量子態的直積的形式。量子糾纏技術是安全的傳輸信息的加密技術,與超光速傳遞信息相關。
  • 量子糾纏新發現,更加穩定,「心靈感應」或不是夢想
    量子糾纏,通俗點講就是兩個粒子相互之間連接的一種關係,這種連接關係是無視兩個粒子之間的距離的,也就是說,不管兩個粒子之間相隔多遠,如果其中一個粒子發生了某種變化,另一個粒子會感應到,並作出與前一粒子相同的改變。
  • 心靈感應和第六感,是否真的就是量子糾纏?或者另有其說
    平常我們在生活總會有奇奇怪怪的感覺,心靈感應現象在生活中更是常見,我們平常說雙胞胎獨有的這種感覺,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共同之處、息息相通。當一方痛苦時,另一方也會痛苦;當一方生病,另一方往往也會生病,哪怕是倆個人異地,也會感同身受,會有相同的情緒。
  • 量子糾纏或許才是世間最偉大的愛情!
    量子糾纏,心靈感應沒有任何關係、相隔很遠(公裡級、光年級甚至更遠)的二個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
  • 量子糾纏是超距作用嗎,為什麼要摒棄超距作用而引入電磁場?
    超距作用被電磁學終結?由於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在解釋太陽系內的星體運動獲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功,甚至在如今我們還在使用牛頓力學計算航天數據。於是,超距作用的觀點被移用到物理學其他領域(電磁)當中,在整個18世紀到19世紀初,超距作用的觀點在物理學中還是處於統治地位的。
  • 量子糾纏告訴你,你和你女朋友是不是真的有心靈感應
    超模君欣喜若狂:「此等神奇之物,莫非就是人們常說的心靈感應?!吾於此地對你萬般思念,汝於遠方感同身受,著實是溫馨浪漫,妙哉妙哉。」然而在1988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這樣一個結論:"經過了130年對心靈學現象的研究,沒有科學的證據能證實其(心靈感應)存在。"也就是說,心靈感應其實是一種偽科學。
  • 量子糾纏是否可以說明心靈感應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的?
    量子糾纏和心靈感應有類似的地方,但卻是完全不同類型的自然現象。量子糾纏是正常的自然現象,而心靈感應是超自然現象,目前還在科學與迷信之間徘徊著!要知道,量子糾纏可是不能傳遞信息的,而心靈感應就暗示著可以傳遞某種信息的。
  • 首張量子糾纏照片誕生!它能證明愛因斯坦錯了,還能證實心靈感應存在?
    2018年,芬蘭阿爾託大學的物理學家讓兩個肉眼幾乎可見、直徑為15微米的圓形振動鋁片發生了持續30分鐘的量子糾纏,這是首次在人類製造的肉眼可見的結構中看到量子糾纏。同年,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介紹了他們對物理學家David Cole在2016年做過的實驗進行了檢查。該實驗似乎發現了一種「生物體中的量子糾纏現象」。牛津團隊表示,經過分析,該實驗似乎是站得住腳的。
  • 超越光速的存在,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
    但隨著科學的發展,量子理論的逐漸深入,有個量子糾纏的詞慢慢被我們熟知,聽說比光速還快,非常牛,以致連愛因斯坦都不相信,稱它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那麼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呢假如現在有兩個球,1個紅色和1個藍色,兩個盒子,A和B放在現實中就很簡單很好理解,當把兩個球分別放到兩個盒子後,當我們打開A盒子發現是紅色那麼我們瞬間就肯定
  • 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和瞬時信息傳遞與量子退相干的本質
    所以他們認為,根據上述實在性判據,就應當斷言B自旋在各個方向上的分量同時具有確定的值,都代表物理實在的要素,並且在測量之前就已存在,但量子力學卻不允許同時確定地預言自旋的8個分量值,所以不能認為它提供了對物理實在的完備描述。如果堅持把量子力學看作是完備的,那就必須認為對A的測量可以影響到B的狀態,從而導致對某種超距作用的承認。在玻姆的描述中,其矛盾表現得更為尖銳。
  • 陳根:當量子糾纏進入生命科學,心靈感應的秘密被解開
    陳根:當量子糾纏進入生命科學,心靈感應的秘密被解開 2020-05-13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深度揭秘神秘的心靈感應(附精彩案例)
    在弄清楚這些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去了解一下什麼是「量子糾纏」,或許它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糾纏關係,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只要一個粒子發生變化就能立即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即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無論相距多遠,都能「感知」和影響對方的狀態,這就是量子糾纏。
  • 心靈感應或是一種量子糾纏現象,研究發現特殊的聯繫
    現代物理學中的量子物理學,無疑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隨著科學從宏觀進入微觀世界,我們對於宇宙和科學又有了新的認知。要知道,量子物理擁有非常神奇的特性,比如說量子糾纏,這一種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現象。其指的是如果把一對量子相互分開,就算隔離上萬公裡的距離,只要一個量子發生變化,那麼另一個量子會同步進行變化,這就是量子糾纏,科學家把量子糾纏這種特性應用在了通信和計算機上面,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跨時代的產物,如果可以完全應用的話,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量子糾纏的例子呢?
  • 量子「心靈感應」至少比光速快萬倍
    兩個處於糾纏態的量子,發生「心靈感應」有多快?近日,中科大潘建偉院士率領的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用實驗證明:在所有相對地球以千分之一光速或更低速度運行慣性參照系中,量子「心靈感應」速度至少為光速的一萬倍。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研究由潘建偉院士領銜的自由空間量子通信團隊的彭承志、張強研究小組完成。
  • 每個人都有量子糾纏的另一個自己,你找到了嗎?
    問題來了,微觀量子世界中的超光速現象是什麼呢?可能很多朋友已經想到了,沒錯,就是被愛因斯坦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可以說是量子力學中最廣為人知的現象。  或許我們從量子糾纏現象中能夠窺探一絲端倪:地球上每個人都有一個系統,這個系統中有兩個互為糾纏狀態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