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記者孔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路上車輛太多擁堵不堪,可不可以換一種交通方式,讓人飛起來?高層設備突然壞了,作業人員能不能直接飛過去修好?發生地震,飛一般地到達和救援是否可能?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一院14所系統研發部研製出了國內首個會飛的滑板車,也許上面這些問題將不再是難題。這種會飛的滑板車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
人們站在飛行器上,就能夠像平衡兩輪車一樣自由地在空中飛翔,這樣的場景我們似乎只在科幻電影中見過。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這樣的場景未來也許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10日,航天科技集團一院14所系統研發部公布了其研製的國內首個會飛的滑板車,也就是飛行滑板車。從飛行器的實拍照片可以看出,該飛行器兩側設置有腳站立的平臺,中間分為上下殼體,在飛行器的下方還有固定承力支架。飛行滑板車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和結構系統三大部分組成。飛行主要就是靠動力系統中的的5個渦輪噴氣發動機。動力系統由5臺微型渦輪發動機以及燃油背包等組成。滑板的動力由5個微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提供,發動機具備轉動和矢量擺動功能,並採用冗餘設計,單臺發動機失效時,也可以正常飛行、安全性高。殼體內的5個微型發動機發動機所需燃料來自操控者背負的燃油背包,加注方便,到一定路程後添加燃料可繼續飛行,總重量不超過30千克,一個人就可以攜帶。控制系統由渦輪控制器以及操縱手柄等組成,操控人員直立站在滑板車上,可以利用重心進行綜合調控,完成飛行滑板的穩定控制和飛行狀態保持。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單人飛行滑板車的研製,只有法國掌握了腳踏式飛行滑板技術,其餘國家研製的單人飛行裝備大多為背負式為主,不利於飛行機動,且飛行員空中活動受到限制。這款飛行滑板車相比國外同類產品,安全性能更高、操控性更強、使用更靈活。除了用於個人快速低空飛行外,還能用在高空作業、消防救災、複雜地形人員搜尋與急救等。
飛行滑板車的前世今生
上世紀60年代,貝爾航空系統公司曾生產出一款飛行背包,實現了13秒的載人飛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名男子藉助飛行背包飛抵體育場,令在場觀眾大開眼界。近幾年來,不少國家著力研發單人飛行器,積極探索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在2019年7月15日舉行的法國國慶閱兵式上,法國發明家弗蘭基·扎帕塔手持自動步槍,站在飛行滑板上,從閱兵式觀禮臺上空飛過,引起外界關注。11天後,扎帕塔駕駛飛行滑板,挑戰飛越英吉利海峽,但以失敗告終。8月4日,他再度發起挑戰,並成功完成飛越,歷時22分鐘。
扎帕塔原本是一名水上運動愛好者,早在2011年,他曾著手研究水動力飛行滑板,試圖利用噴水的反作用力,將人送至距水面9米高的上空。有了研究經驗後,他將目光瞄向可以真正在空中飛行的飛行滑板,並於2016年研製成功,它採用渦輪發動機代替噴水裝置,功率更大,足以支撐在空中的自由飛行。
不過,無論是飛行背包還是飛行滑板,續航能力嚴重不足是最大短板。受限於最大起飛重量,這類單人飛行器攜帶燃料十分有限,而噴氣發動機或渦輪發動機又是「耗能大戶」,難以實現長時間飛行。另外,這類裝置的噪音較大,無法達到隱蔽奇襲的作戰效果,直立飛行的操控者也極易被地面直射火力殺傷。如此看來,這類裝備目前尚無法在戰場上廣泛應用。不過,如果能夠降低成本的話,在治安巡邏、勘察搜索等領域有可能「大顯身手」。
看到類似飛行滑板車這樣的科技神器,不少網友調侃道,「還不上購買連結」、「給個價格,讓我死心」、「飛上去才是真正的上帝視角」。只有敢想又敢於實行,人類才能不斷地進步。或許再過一些時間,汽車也不只是在地上跑了,變飛行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