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一個消息,研發成功中國第一款單人飛行滑板車,這一款產品是該集團下屬的一院14所系統研發部打造,主要目的是個人快速低空飛行,還能用在高空作業、消防救災、複雜地形人員搜尋與急救等方面,同時也可以作為無人投送平臺,在應急支援、貨物自動投送等方面發揮作用。
就單人飛行而言,中國已經擁有大量成熟型號,大部分都是小型固定翼飛機,需要一段跑道,少部分為輕型直升機,還有一部分比較冷門的載人多軸無人機,這一次中國航天打造的滑板車,採用了世界比較成熟的渦噴驅動方案,讓我們看看有何亮點。
這是中國航天開發的飛行滑板車,可玩性很強,實用性稍差
根據廠家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該機載重為80公斤,航程20公裡,飛行高度1000米,平時主要在100米以下低空飛行,該機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和結構系統三大部分組成。動力系統採用了5臺小型渦噴發動機並聯工作模式,採用數量如此多的發動機,主要目的是提高飛行安全性,降低飛行事故率,低空飛行,一旦發生發動機停車,就容易造成人員墜落傷亡事故,設計上保證任何一臺發動機停車,都可以保證飛行員安全,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設計,但是這種設計,也帶來了重量大的弊端。
渦噴發動機提供爬升動力以及前飛推力,而且發動機上還安裝了推力矢量控制系統,用於提供姿態調節功能,可以進行滾轉和俯仰等功能,控制信號由飛行員操縱手柄提供,需要飛行員具有一定的經驗,應該帶自動穩定功能,假如不帶的話,飛行和穩定完全依靠飛行員技術,和最早期飛機一樣,更麻煩一點,這種飛行器不帶保護外殼,這一點就可能在初期淘汰一批用戶,任何一個操作不當,就可能導致人員墜亡。
這是主要結構,一個四角殼體,下面是5臺渦噴發動機,上面是人員
這款飛行器比較有意思的是,飛行員站在殼子上,前後箍套綁緊飛行員鞋子,飛行員背上安裝一個背包燃油箱,所有燃油消耗都從脊背油箱而來,這種設計比較簡潔,可以利用重力導流,油箱容量大小,決定了飛行時間和航程,而且還受制於人員和油箱以及燃油總重等限制。
主體殼子上面打孔成為多孔結構,方便下面渦噴發動機吸氣,殼子前方有電池等設備,用於操縱設備供電,以及操縱渦噴發動機偏轉,殼子底部是四個帶減震的支柱,有一定的向外傾角,提高降落穩定性和舒適性。
這是滑板飛機的控制系統,可以看到,做的比較簡陋
就目前而言,這一款飛行滑板機,在設計上,比最初的雙臂控制渦噴動力有一定進步,主要表現為動力集中安裝,帶安全裕度設計,控制系統更方便使用,相比雙臂控制渦噴模式安全性更好,這也是世界主流的設計。
從總體而言,這一款飛行滑板機,最大的不足是作為人員運載器,安全性還是有隱患,雖然有飛控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安全性,最大的麻煩是,萬一發生失控事故,缺乏高空墜機救生措施,幾乎是一旦出事,後果很嚴重,即使飛行員佩戴頭盔,膝蓋防護也無濟於事,1-2米摔下或許還好,10米-20米操縱失誤摔下,幾乎不用想像後果。
作為無人運載器,這一款產品也顯得性能不足,升力完全依靠渦噴發動機提供,這種方案比較低效,假如要改進,可以考慮增加升力面,提高航程和巡航時間,雖然採用了渦噴發動機,但是這種飛行器速度並不快,和採用電池的多軸相比優勢並不明顯,而且渦噴發動機價格昂貴,壽命不足的弱點很明顯,未來不經過重大技術升級,很難獲得足夠的市場。
總體而言,這款無人滑板機,個人消費者作為玩具是不錯的選擇,也特別注意,航空界的老話:離地三尺險,駕駛員得特別小心認真,否則玩具就可能變成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