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暗物質的十一大未解之謎

2020-11-26 騰訊網

暗物質網

1930年代,一位名叫弗裡茨·茲威基(Fritz Zwicky)的瑞士天文學家注意到,遙遠星團中的星系相互繞行的速度比按其可見質量應有的速度要快得多。於是他提出一種看不見的物質,他稱之為暗物質,可能用引力拖曳了這些星系。

那之後,研究人員證實了這種神秘物質在整個宇宙中都有,而且其質量是構成恆星和人等普通事物的一般物質的六倍。 儘管整個宇宙中都充滿了暗物質,但科學家們仍有許多不清楚之處。這是有關暗物質的十一大未解之謎。

什麼是暗物質?

(圖片來源: 網絡)

首先,也許是最令人困惑的是,研究人員也不清楚暗物質到底是什麼。起初,一些科學家推測宇宙中消失的物質是由又小又微弱的恆星和黑洞組成的,儘管詳細的觀察並沒有發現足夠多的此類物體能夠具備暗物質的影響。美國能源部費米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唐·林肯(Don Lincoln)之前為生命科學網(Live Science)的撰稿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根據林肯的介紹,目前對暗物質模型最有競爭力的說法是一種假設的粒子,稱為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簡稱WIMP,其行為類似於中子,但質量是質子10至100倍。然而,這種猜想只會引發更多問題,例如……

我們可以檢測到暗物質嗎?

(圖片來源: 新華社/Getty)

如果WIMP產生了暗物質,那麼暗物質應該在我們周圍,只是不可見且幾乎不可檢測。那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找到呢?儘管它們不怎麼會與普通物質發生反應,但暗物質粒子在穿過太空時總有少許機會撞擊質子或電子等普通粒子。因此,研究人員進行了一個又一個的實驗,研究地下深處的大量普通粒子,這些粒子不受模仿暗物質-粒子碰撞的幹擾輻射。問題是什麼呢?經過數十年的探索,這些探測器中沒有一個取得了可信的發現。今年早些時候,中國的PandaX實驗報告了最新的WIMP結果:未檢測到暗物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物理學家於海波(Hai-Bo Yu)對生命科學網表示,似乎暗物質的粒子比WIMP小得多,或者它們的特徵很難研究。

暗物質包含多種粒子嗎?

(圖片來源: Maria Starovoytova/網絡)

普通物質由質子和電子等普通粒子,以及一些中微子,介子和介子等特殊粒子組成。因此,一些研究人員想知道,構成宇宙物質85%的暗物質是否也可能同樣複雜。哈佛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卡茲(Andrey Katz)對生命科學網的姊妹網太空網(Space.com)表示:「目前沒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宇宙中的所有暗物質都是由一種粒子構成。」卡茲說,暗質子可以與暗電子結合形成暗原子,產生與在可見世界中發現的結構一樣多樣且有趣的結構。儘管在物理實驗室中,這樣的看法已經越來越多,但迄今為止,科學家們一直在想辦法確認或否認它們。 [奇怪的夸克和μ子,我的天哪!剖析自然界中最細小的顆粒]

暗力量是否存在?

(圖片來源: 網絡)

除了暗物質的其他顆粒外,暗物質還可能有與常規物質相似的作用力。一些研究人員已經探尋了「暗光子」,它們就像在普通粒子一樣,交換的光子會產生電磁力,只是只有暗物質粒子才能感覺到它們。正如生命科學網先前報導的那樣,義大利的物理學家正在加緊準備將一束電子及其反粒子(稱為正電子)粉碎成鑽石。如果存在暗光子,則電子-正電子對可能會湮滅並產生一種奇怪的載力粒子,從而有可能打開宇宙的全新領域。

暗物質可能由肘子組成嗎?

(圖片來源: Marcel Clemens/網絡)

隨著物理學家越來越不喜歡WIMP,其他暗物質粒子開始受到青睞。主要的替代品之一是一種假設的粒子,稱為軸子,其重量極輕,它的1031倍的質量可能還比不過一個質子。現在有一些尋找軸子的實驗。如生命科學網先前所報導的,計算機模擬出了這樣的可能性,即這些軸子可能形成星形物體,從而可能產生可檢測到的輻射,該輻射與被稱為快速無線電爆發的神秘現象非常相似。

暗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圖片來源: NASA)

天文學家通過與普通物質的引力相互作用,發現了暗物質,這表明這是使其在宇宙中存在的主要途徑。但是,當試圖了解暗物質的真實本質時,研究人員幾乎沒有什麼可做的。根據一些理論,暗物質粒子應該是它們自己的反粒子,這意味著兩個暗物質粒子在遇到時會相互殲滅。自2011年以來,國際空間站上的Alpha電磁光譜儀(AMS)實驗一直在尋找這種湮滅的跡象,並且已經檢測到數十萬次。但科學家仍然不確定這些物質是否來自暗物質,該信號尚未能幫助他們準確確定什麼是暗物質。

每個星系中都存在暗物質嗎?

((圖片來源: 網絡))

由於暗物質遠遠超過普通物質,因此通常認為暗物質是組織大型結構(例如星系和銀河星團)的控制力量。不過奇怪的是,今年早些時候,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名為NGC 1052-DF2的星系,該星系似乎幾乎不含任何暗物質。耶魯大學的彼得·范·多姆庫姆(Pieter van Dokkum)當時告訴太空網:「暗物質顯然不是形成星系的必要條件。」然而,一個夏天后,一支獨立的團隊發布了一份分析報告,表明範·多姆庫姆(van Dokkum)的團隊測量了與星系的距離時出了錯,這意味著它的可見物質比最初發現的暗淡得多且輕得多,而且其暗物質的質量也比之前預估的高。

DAMA / LIBRA的結果如何?

(圖片來源: Pigi Cipelli/Getty)

在歐洲,DAMA / LIBRA的實驗結果令人費解,這是粒子物理學中一個長期存在的謎團。這個探測器位於義大利格蘭薩索山下的地下礦井中,一直在尋找暗物質粒子的周期性振蕩。當地球繞太陽運行時,會穿過太陽系的銀河暗物質流(有時稱為暗物質風),這種振蕩就會產生。自1997年以來,DAMA / LIBRA聲稱能精確看到此信號,而其他實驗沒有看到過這樣的信號。

暗物質帶電荷嗎?

(圖片來源: 網絡)

從在時間存在之初就有一個信號,這讓一些物理學家提出,暗物質可能帶有電荷。距大爆炸僅1.8億年後,處於宇宙初期的恆星發出了21釐米波長的輻射。然後,它被同時存在的冷氫吸收。當檢測到這種輻射時,其特徵表明這種氫比科學家預想的要冷得多。哈佛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朱利安·穆尼茲(JulianMu oz)推測,帶電荷的暗物質可能從無處不在的氫中吸收熱量,就像漂浮在檸檬汁中的冰塊一樣,正如他當時對生命科學網所說的那樣。但是這一猜想尚未得到證實。

普通粒子會分解成暗物質嗎?

(圖片來源: 網絡)

中子是具有有限壽命的常規物質粒子。經過大約14.5分鐘,從原子中解脫出來的孤中子將衰變成質子,電子和中微子。但是根據《物理評論快報》(Julyna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一項實驗報告,兩種不同的實驗為這種衰變提供了略微不同的壽命,它們之間的差異約為9秒。今年早些時候,物理學家認為,如果在1%的時間裡,某些中子衰變成暗物質粒子,則可以解釋這一異常現象。來自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克里斯多福·莫裡斯(Christopher Morris)和他的團隊監測中子的信號可能是暗物質,但無法檢測到任何東西。這項研究表明,他們認為其他衰減情況仍然可能存在。

暗物質真的存在嗎?

(圖片來源: NASA)

考慮到科學家檢測和解釋暗物質所面臨的困難,理性的提問者可能會懷疑他們是否將這一切都弄錯了。多年來,很少有物理學家提出這樣的觀點,即我們的引力理論可能根本就是錯誤的,而且基本力在大範圍上的作用不同於我們的預期。這些想法通常被稱為「修正的牛頓動力學」或MOND模型。它們假定沒有暗物質,而恆星和星系彼此圍繞和自轉的超快速度是引力以驚人方式表現的結果。物理學家唐·林肯(Don Lincoln)在給生命科學網的解釋中寫道:「暗物質仍然是未經證實的模型。」然而,反對者們還有很多問題尚未能說明清楚。最新的證據呢?也表明暗物質是真實的。

作者: Adam Mann

FY: Collee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宇宙未解之謎之暗物質,暗能量,量子糾纏
    宇宙世界從本質上來說是由各種我們人類無法理解並且看不見的力量所構成的,而這些無法理解和看不見的力量正可謂是困擾物理學家們的未解之謎,它們可以是從暗物質到多元宇宙,也可以是從暗能量到量子糾纏,相信這些未解之謎能夠幫助人類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世界。
  • 暗物質的未解之謎(一)
    暗物質之網20世紀30年代,一個瑞士的天文學家發現一定距離內的一團星系,會沿著一定的軌道運行他提出了不可見的物質,命名為暗物質,提出是暗物質以引力牽引著這些星系。從那時開始,科學家們逐漸認可這種神秘物質充斥整個宇宙的說法。相比於我們可見的普通物質,它有6倍之多。儘管科學家普遍認可宇宙中暗物質大量存在的說法,但一些未解之謎卻始終困擾著科學家。
  • 關於宇宙的10大未解之謎 人類解開其一,或可成為超級文明
    關於宇宙的10大未解之謎 人類解開其一,或可成為超級文明 宇宙浩瀚無邊又神秘莫測,雖然人類目前所能探測到的宇宙範圍,已經有930億光年,但是,很多人都表示,這極有可能只是宇宙中的一個小角落,比方說,我們之所以找不到外星人,或許他們都生活在930億光年之外,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暗物質之謎
    最近的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70%的暗能、5%的發光和不發光物體、5%的熱暗物質和20%的冷暗物質組成。也就是說,宇宙中竟有九成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其中可能包含宇宙早期遺留至今的一種看不見的弱相互作用的重粒子——冷暗物質正是支持膨脹宇宙論的關鍵。
  • 關於宇宙的10大未解之謎,人類任解其一,或可成為超級文明
    經過多年來的探索,科學家們總結了宇宙中至今找不到任何線索的10大未解之謎,有人推測,人類未來如果可以揭開任一謎題,或許都可以迎來文明的大躍進,成為宇宙中的超級文明。那麼,宇宙10大未解之謎都有哪些呢?第一個未解之謎:宇宙的起源之謎。
  • 11個有關暗物質未解之謎:為你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
    因此他提出,這些星系中也許存在某種看不見的物質、即暗物質,通過引力拉動星系旋轉。  此後,研究人員證實了宇宙各處都存在這種神秘物質,並且其總量多達構成恆星、人體等普通物質的六倍。然而,儘管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暗物質,它們仍令科學家大傷腦筋。本文將為你介紹11個有關暗物質的未解之謎。
  • 什麼是未解之謎?
    在下面我們試著用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常規思維邏輯)來看「未解之謎」是怎麼回事?1、知而且識之的我們把它稱之為科學,因為這類情況我們可以進行學術證偽,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等,西方文化曾經為此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 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宇宙是世間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雖然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實際上我們能窺探到的宇宙中非常小,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依舊是神秘變幻莫測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 盤點網際網路歷史上5大未解之謎
    圖片來源:Igor Stevanovic/Getty Images/iStockphotoNEXTMIND提到網際網路歷史上的未解之謎,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比特幣,誠然,似乎沒人知道誰創造了比特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網際網路歷史上的五大未解之謎。暗網你可能聽說過暗網,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暗網是指那些存儲在網絡資料庫裡、但不能通過超連結而需要特殊軟體才能訪問的資源集合。
  • 神秘的暗物質,未解之謎,那就用弦理論掀開它的面紗吧!
    它可以從弦理論的角度解釋,目前的一些未解之謎,如暗物質到底是怎麼回事,宇宙大爆炸的起源是什麼。這兩個問題確實困擾了我們很久。今天我們從M理論「膜」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兩個問題。開弦和膜類比圖言歸正傳,先說暗物質吧!
  • 七大神秘的宇宙未解之謎
    七大神秘的宇宙未解之謎為你提供世界未解之謎、奇聞異事、世界奇蹟、世界之最、世界十大、科學探索等信息。下面,小編整理了&34;的相關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你。七大神秘的宇宙未解之謎1.我們能看到宇宙僅僅是真實宇宙的5%。
  • 神秘的宇宙:暗物質之謎
    暗物質之謎雖然我們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但能夠感知暗物質對浩瀚宇宙產生的巨大影響。那麼暗物質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呢?之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約為一百五十億年前,一個很小的點爆炸了,逐漸膨脹形成的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並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
  • 科學界有4大未解之謎,每破解一個都有可能實現人類文明質的飛躍
    而在科學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上很多的未解之謎,其中科學界有四大未解之謎直至今困擾著科學家,而且這四個未解之謎,只要破解任何一個,都有可能給人類文明帶來質的飛躍。那麼到底是哪四大未解之謎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一、黑洞內部的奧秘,對於黑洞相信朋友們都知道,它從最初的猜想到後來的證實,經歷了很多的坎坷。
  • 當今宇宙學的未解之謎:暗物質是星系保持完整形態的關鍵因素
    ·「悟空號」當今宇宙學最大的未解之謎要了解宇宙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就必須先要知道宇宙包含多少的物質和多少的能量,而對於這些問題的研究先從「仙女座星系」開始。舉例說明:「子彈星系團」實際上是兩個星系發生碰撞的結果,也就是一個紅色的小星系穿過了一個藍色的大星系,紅色的輻射區域反映的主要是可見的物質,藍色的部分反映的是通過引力透鏡反推出來的暗物質的分布,這就是可見物質跟暗物質的分布景象,這是另外一個證明暗物質存在的證據,因為當星系發生碰撞的時候
  • 未解之謎都蘊藏在暗物質和暗能量之中
    在古希臘羅馬時代,當時逐漸形成了一個關於宇宙的模型,這就是地心說模型。未解之謎如果我們現在回頭來看,就發現勒梅特是十分機智的,他想要用宇宙常數來描述宇宙的膨脹速度。事實上,這也被他言中了。如果宇宙只有引力,而沒有斥力,那麼宇宙的膨脹速度就不應該是恆定的,而應該在引力作用下逐漸減速。不過,這一切在上世紀的兩個天文學發現中被打破。
  • 未解之謎都蘊藏在暗物質和暗能量之中!
    而且根據牛頓的理論,如果宇宙是物質主導的,那麼宇宙就應該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向中心靠近,最終壓縮成一個「點」,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那究竟是咋回事呢?牛頓認為宇宙應該是無限大的,因此,宇宙並沒有中心,或者說宇宙處處都是中心。於是,宇宙處處引力都應該是平衡的,也就不會有向中心靠攏的趨勢。
  • 宇宙剩下的未解之謎之一:為什麼物質比反物質還多?
    我們知道,關於我們宇宙剩下的其中一個未解之謎是:物質為什麼有比反物質多?然而一項研究表明奇怪的中微子行為或許可以解釋長久以來的反物質之謎!反物質說到這裡,或許許多人對反物質存在疑惑,什麼是反物質呢?按照科學家的設想,宇宙誕生之初曾經產生等量的物質與反物質,而兩者一旦接觸便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然而,出於某種原因,當今世界主要由物質構成,反物質似乎壓根不存在於自然界。正反物質的不對稱疑難,是物理學界所面臨的一大挑戰。這也正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 計算機模擬揭示了暗物質的光環
    而且,迄今為止,在地球上直接探測暗物質的努力還沒有成功。儘管暗物質的質量難以捉摸,但科學家們已經了解了它的一些情況。暗物質不僅是暗的,而且是冷的。它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團的種子。它還經常在星系周圍形成光環,構成了一個星系的大部分質量。然而,關於暗物質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因此天文學家經常開發新的暗物質模型,將其與觀測結果進行比較,以檢驗其準確性。
  • 世界3大未解之謎:生命起源、地球內核、宇宙之謎
    對於如今的人類而言,未解之謎是越來越多。尤其是那些「終極拷問」,比如:起源之謎,就包括了人類起源,生命起源以及宇宙起源。再比如:我們無法探索地球內部結構,對於我們而言地球內部結構也如同謎一樣,還有宇宙未來的演化之謎,為什麼宇宙會如此浩瀚?
  • 金字塔的幾大未解之謎
    關於我們熟知的金字塔,我們最為熟悉的莫過於人面獅身像,建築的秘密,其實金字塔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神秘許多,人們對它的好奇熱情永遠都沒有停止過。金字塔有太多的未知,這裡,列舉出比較令人關注的12大未解之謎,以供未解之謎愛好者討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