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已out 最新解鎖方式「刷心」騰空出世

2020-11-29 央視網

「刷臉」已out 最新解鎖方式「刷心」騰空出世

原標題:

 

 

  還在討論「刷臉」?已經「out」了!不久前,一種全新的生物識別系統——心臟活動密碼系統悄然面世。作為生物識別系統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員,最新解鎖方式憑藉的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心臟活動,用戶不必忍耐原來繁雜的密碼系統,直接「刷心」。下一代識別系統直接用「心臟」開鎖,在未來,你值得擁有。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嵐

  【新發現】

  「刷臉」已out 「刷心」騰空出世

  對於用戶而言,資料安全性愈來愈重要,除了密碼外,現在都推出不同的生物識別增加用戶安全性,例如指紋、臉部識別及聲音等。前段時間,刷臉科技一度被討論得沸沸揚揚,除了手機解鎖之外,無論是鐵路系統的驗票識別,抑或是馬拉松比賽的選手身份確認,都能感受到臉部識別系統為我們帶來的「科技感」。

  大家在體驗到「刷臉」的便捷的同時,也不斷提出「問題」。譬如說,比起指紋識別功能,雖然臉部識別系統看上去更為精確,但往往會因為外部特徵細微變化而無法準確識別。於是熱愛鑽研的人們,不斷地用照片、雙胞胎以及人臉3D模型來挑戰「刷臉」技術。科技的力量,總是後浪推前浪,下一個的最新的生物識別可能會更好,那就是「心臟識別」。

  三年前,加拿大科研公司曾研發出一款生物技術腕帶,通過掃描心臟活動來識別佩戴者身份,用來解鎖日常用品的使用。這種特殊的腕帶有兩個感應區域,一個在腕帶內部,與手腕皮膚直接接觸;另一個在腕帶外部,當佩戴者將手指放在外部感應處時,腕帶會掃描心臟活動以確認使用者身份,就像心電圖設備一樣。

  聽上去,這與我們現在能測量心率的運動手錶或手環相似,從指紋、虹膜再到聲紋,從「刷臉」「刷腦」再到「刷心」,無可否認,人體生物數據具備無可比擬的特殊性,生物識別界近年來可謂熱鬧非凡。然而當你以為這就是「心臟識別」的全部時,更厲害的還在後頭。

  能持續監測的識別系統

  由加拿大科研公司所研製的生物技術腕帶,主要利用電極測量心電圖,因此需要直接接觸人體,用起來很不方便。不久前,布法羅大學的研究者歷時三年,創造出了更便捷的識別系統——不需直接接觸人體,利用雷達遠距離掃描分析心臟的形狀和大小這些幾何特徵以及心臟波動等,就可以進行身份識別。研究者希望這套設備能將心臟的形狀與大小、跳動頻率作為識別個人的標誌。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系統在偵測到使用者的心臟後,還會持續監測,從而確保沒有其他人闖入用戶需要守護的設備或系統。

  「心臟識別」的安全性在於,可通過不斷監察用戶而進一步增強,例如當用家離開時,會自動感應到並鎖定;好處是其他人不容易得悉到你如何解鎖,因為每個人的心臟都是獨一無二的。這種識別系統的優勢,同樣被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他們打造出一個使用都卜勒雷達來評估用家心臟的系統,通過心臟反彈出來的微波信號,分析心臟在不同運動方面的變化,整個分析過程大約僅需要8秒的時間。利用收集回來的數據,例如心臟的形狀、大小以及移動方式等,就可以為用家創建一個獨特的身份識別。

  利用一顆獨一無二的心臟,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身份ID,這種技術聽上去讓人非常有「存在感」。然而我們在為科技進步讚嘆的同時,也必須意識到,生物識別有多安全,就能有多危險。「心臟識別」真的能讓我們從此不再「被冒認」嗎?

  【專家聲音】

  生物識別將逐步

  取代銀行密碼

  在這世界上,擁有完全一模一樣心臟特徵的人是不存在的,只要不到重度的心臟疾病,在自然情況下,心臟的形狀幾乎不會改變。但是對於同一個人而言,心臟難道永遠不會發生變化嗎?

  對此曾有專家提出過質疑,表示人的心臟活動會隨著年齡增長或體力活動而波動,影響系統的識別。無可否認,這是大家都會感興趣的問題——隨著年齡增長和體力活動,是否會顯著影響我們的心臟活動?而我們的日常心率數據,是否又是相對固定的?

  對此,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航天中心醫院心臟醫學部主任丁春華。「每個人心臟的位置、大小和搏動情況隨心率、體力活動、年齡、健康情況而變化的,當然在短期內還是相對穩定的。」丁主任表示,我們的心率主要隨日常活動強度而變化,心臟可以從平靜時的每分鐘跳動60~70次,到運動時的每分鐘130~150次。

  對於心臟識別系統而言,最大的「軟肋」在於心臟突發疾病時會發生識別錯誤,另外都卜勒探測的靈敏度可能會受到人的胖瘦、所穿的衣服、肺部對心臟的遮擋等的影響。就和「刷臉科技」遇到「雙胞胎」一樣,心臟識別系統同樣存在提高識別的難度;這種「難度」是否形成,就是對我們健康的考驗。

  在未來,生物識別或將逐步取代銀行密碼。換句話說,如果心臟識別系統真能被普遍應用,我們需要的是一套「穩定」的心臟數據。丁主任告訴記者,心臟的健康需要平時多注意養成好的健康習慣,比如戒菸、戒酒,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

  【話題延伸】

  「複合生物識別技術」將取代「單一生物識別技術」

  曾幾何時,以符號和數字所組成的密碼是安全屏障的最好衛士,如今這種傳統的「保密」方式看來已顯得過時。而我們與生俱來的那些人體生物數據,就好像一把把開啟身體密碼的鑰匙,在茫茫人海中準確地定位每個人。看到主人的臉,門自動打開了;口頭髮出一個指令,帳單就自動結了……除了臉部識別和聲紋識別之外,甚至還有擁有特異功能的「味紋識別技術」,在刑偵中時常會被應用到——只要到犯罪現場將空氣過濾、濃縮然後保存,再用電子鼻或警犬逐個聞嫌疑人,經過比對後,就能精確鎖定罪犯。「身體的氣味會洩露了你的秘密」,這不再是一句戲言。

  不久前,支付處理巨頭Visa推出了新平臺,允許銀行將包括指紋、面部、語音等各種類型的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到審批信用卡申請和付款中。雖然幾乎每家銀行都對該技術感興趣,但也有不少人對此提出擔憂。無可否認,人體生物數據是非常特殊的,但如果一旦失竊,則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危害。因此對於銀行來說,將生物識別技術和傳統模式取長補短,通過多重識別技術相互配合(比如刷臉與刷聲音的結合),再輔以輸入預留手機號、密碼等方式,或許才可以有效提高取款等操作的安全性。

  所有的成功都不會一蹴而就,至少在短期內,生物識別不會完全替代傳統身份鑑定技術,而是密碼等傳統方式的輔助和補充。專家表示,未來複合生物識別技術將逐步取代單一生物識別技術,人們可以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運用最便於用戶使用、最有效率和安全的識別方式。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成功用照片「刷臉」取快遞,刷臉技術靠譜嗎
    近日,一則「小學生發現刷臉取件漏洞」的消息引發網民熱議。有媒體報導,多位小學生通過列印取件人照片的方式,用照片「刷臉」就輕而易舉地打開快遞櫃取件。涉事快遞櫃企業、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向記者回應,收到部分用戶反饋後,已下線智能快遞櫃「刷臉取件」功能。
  • 「刷臉」時代來臨:整容怎麼辦?照片、雙胞胎能解鎖嗎?
    央視網消息 :近日,蘋果公司推出的新款手機iPhone X以「刷臉解鎖」取代了「指紋解鎖」,成為了熱議的話題:手機的「刷臉解鎖」時代就要來了?其實,所謂「刷臉」,也就是「人臉識別」技術並不新鮮了,且不說之前已經有好幾款手機用過,就連北京天壇公園的廁所都有裝,目的是防止個別大爺大媽過多地拿廁紙:刷一次廁紙只出60釐米,十分鐘之內不能拿第二次。
  • 打工人進階利器: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刷臉快捷解鎖
    自從一項可以保障辦公信息安全的黑科技——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功能誕生,每次登錄系統不用輸入密碼,你自己就是密碼,刷臉就能快速登錄。當然,前提是你得有相應的設備支持。飛利浦精準系列多款商用顯示器都搭載了Windows Hello彈出式網絡攝像頭,支持AI人臉防洩密登錄,21:9超寬帶魚屏346P1CRH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款。
  • 我國的刷臉支付仍處於相對「蠻荒」的發展階段
    在近日全國首個公開禁止採集生物識別信息的法規出爐後,不少市場人士開始聯想其對刷臉支付的影響。近兩年來,包括人臉、指紋等生物識別信息已在支付轉帳、實名登記等場景中廣泛應用。
  • 聊一聊大數據和刷臉支付
    因為在這些或是便捷的,或是趕時髦的行為方式中,很多都潛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因為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所以關於大數據的話題,不再囉嗦。今天只是偶然想到了一些東西,就信手寫出來。既然剛才談到了支付方式,那麼下面咱們再說一下,眼下比較時髦的「刷臉支付」。刷臉支付保險嗎?人的臉型和面貌,會隨著年齡,體重的增減而改變。
  • 雙胞胎妹妹刷臉開機後 蘋果iPhoneX不認機主姐姐了
    「剛買的iPhone X被雙胞胎妹妹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刷開機後,我再拿過來的時候手機竟然不認我了。」3日,市民小晶說她和妹妹是雙胞胎,本想嘗試下蘋果的Face ID(刷臉認證)的新科技,不曾想妹妹試完後,本屬於自己的手機卻只有妹妹才能通過刷臉的方式開啟……1日,小晶購買了一部iPhone X,在設置中將自己的Face ID設置完成並成功啟用了刷臉解鎖。
  • 「刷臉」,正走入你我生活
    人臉識別,已是人工智慧浪潮中最火熱的技術之一。目前,它正大規模走出實驗室,走入各行各業,方便了生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因此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標配」。疑問和擔心也隨之而來:運用「刷臉」技術的視頻採集設備越來越普及,會不會對人們的隱私權帶來威脅?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會不會帶來新的歧視與不公,並對人類既有的道德秩序形成挑戰?
  • 英國一銀行聯合WindowsHello試驗Win10網銀刷臉登錄
    Windows Hello是一種生物特徵授權方式。有了該功能,用戶可以「刷臉」登陸系統,使用指紋識別解鎖電腦。而在美國時間4月17日,據國外一家專門報導公司專利發明的科技媒體Patently Mobile消息,未來Windows Hello還將增強虹膜識別功能。專利描述稱,未來能夠從多個角度來折射記錄虹膜信息,相機能捕捉不同角度的視線並創建不同的數據點。
  • 勞埃德銀行聯合Windows Hello試驗Win10網銀刷臉登錄
    據雷鋒網了解,Windows Hello 是一種生物特徵授權方式。有了該功能,用戶可以「刷臉」登陸系統,使用指紋識別解鎖電腦。而在美國時間4月17日,據國外一家專門報導公司專利發明的科技媒體 Patently Mobile 消息,未來Windows Hello還將增強虹膜識別功能。專利描述稱,未來能夠從多個角度來折射記錄虹膜信息,相機能捕捉不同角度的視線並創建不同的數據點。
  • 支付寶推出全新刷臉支付產品「蜻蜓」,今後結帳連手機都不用掏了
    36氪獲悉,支付寶推出了一款名叫「蜻蜓」的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可在醫院、超市、餐廳、品牌零售店、便利店甚至菜市場等多個場景使用。只要將蜻蜓接入人工收銀機,並放置在收銀臺上,顧客只要對準攝像頭就能快速完成刷臉支付,無須再掏出手機「掃一掃」。
  • 可以在哪裡刷臉支付|聚合支付和刷臉支付哪個更有前景?
    如今從網上銀行、電子銀行到微信、支付寶等,不可否認,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普及,人們的生活、消費方式正在被深刻改變。行動支付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流支付方式,當然,從中受益的不只是消費者,商戶亦是。刷臉支付招商行動支付的便捷和高效加大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也提高了商戶的潛在收入。
  • 刷臉時代財產安全嗎?專家解讀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那麼「刷臉」時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
  • 刷臉支付所刷的臉其實是數據組成
    由於在支付過程中,既要「刷臉」,也要輸入手機號,不少用戶認為步驟過於複雜,還不如直接掃碼更便捷。既然如此,支付機構為何還要增加「輸入手機號」等輔助驗證步驟呢?其實,這就是因為「將人臉作為單一驗證因素」的技術難度更大,缺乏危機意識,結果必然是『溫水煮青蛙』,等到感知到威脅的時候已經晚了。記載了用戶面部的特徵,當然,我們是無法從中直接看出些什麼的。在認證身份時所進行的付寶推出首個刷臉支付產品「蜻蜓」。
  • 這就是刷臉支付
    當今最火熱的項目屬刷臉支付和共享充電寶項目,我們現在來說一下刷臉支付! 刷臉支付是支付方式的升級,由掃碼支付升級為人臉識別支付(刷臉支付),這種支付方式現在的趨勢有多好呢?其中銀行是所有人存錢的地方,安全非常重要,但是銀行推出了刷臉取款這一功能,變相的告訴人們刷臉支付是非常安全可靠的,現在安全的疑慮已經解決,剩下的就是市場的普及。
  • iPhone X「劉海」深度解析:刷臉全靠它-iPhone X,刷臉, ——快科技...
    睡覺的時候會不會就被女朋友解鎖甚至用來支付了呢?網紅臉怎麼辦?別急,編輯告訴你Face ID怎麼用。卸了妝能不能解鎖你心裡沒數?自從iPhoneX採用面部識別代替指紋識別後,網絡上又出現不少段子。但這其中有很多不明真相的段子手在湊熱鬧,對於Face ID你有這些困惑嗎?問題一:女生卸妝了還能解鎖嗎?
  • 小學生用照片破解豐巢刷臉 帶你讀懂3D面部識別
    近日一則豐巢快遞櫃被小學生用照片破解刷臉取件的新聞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人們對於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再度表示出種種隱憂。針對小學生照片「刷臉」取件一事,豐巢官方回應稱,「刷臉取件」是小範圍推出的測試版本,已第一時間下線。
  • 多地試點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刷臉」辦事靠譜嗎
    用指紋解鎖手機、登錄帳號、付錢買單,已經是不少人習以為常的動作。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像按指紋一樣熟練地「刷臉」。「刷臉」如何讓生活更便捷,又如何保護用戶的財產安全和信息安全?  識別準確度超肉眼千倍  位於北京中關村的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入口,安裝著幾扇貌似普通的自動門。
  • 刷臉支付如何尋找心儀的他?
    刷臉支付套路雖多,但刷臉是正經的刷臉,套路也改變不了刷臉的核心價值。人生,就是一葉扁舟,你我,都是劃漿的舵手。或淺嘗輒止,或激流勇進。現在對於刷臉支付的認同感正在上升:1.近六成用戶認為刷臉支付大幅節省其支付時間2.刷臉支付體驗滿意度領先各類非現金支付方式3.非現金支付方式中刷臉支付安全保障滿意度最高4.超六成用戶認可刷臉支付平臺的保障措施5.刷臉支付可以賦能商家經營發展這些都是國家精準數據統計出來,刷臉支付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細說刷臉支付的代理套路
    我們有最新的伽馬刀收割技術,割起來無痛,中午割完,下午還能趕得上爬起來去找工作。2刷臉支付是騙錢嗎?準確來說,刷臉支付本身不存在騙錢這個概念,這只是是一個全新的支付方式,好用不好用不說,但本身是靠譜的。但更準確的說,刷臉支付對絕大多數參與者來說,也賺不到什麼大錢,因為他就只是一個新的支付方式。
  • 微軟詳解:Surface Book/Pro 4 設置 Win10 刷臉 / 指紋登錄
    那你是否也已經了解Win10中Windows Hello刷臉、刷指紋登錄的方法了呢?在今天的Surface使用技巧系列中,微軟詳解了Window Hello設置方法,還不熟悉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Windows Hello是Win10中的一項新功能,它利用生物識別技術實現了系統的安全登錄,微軟最新Surface Pro 4/Surface Book為這項功能提供了很好的硬體支持,你可以使用刷臉和刷指紋兩種登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