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的故事,有點長,但保證精彩,請你認真感悟。
故事來自姜戎的《狼圖騰》。
主要講狼群圍獵野生黃羊的片段。我們來這看看十幾條草原狼,如何圍獵數千隻黃羊。也看看草原人是怎麼利用狼,不費吹灰之力打獵的。
大家可以先想一下答案,看看你的答案和故事裡的答案是否一樣。
下面我們開始了。
一、狼群耐心等機會
「畢利格老人,對陳陣說:別眼熱人家打了那麼多的/黃羊,明天阿爸帶你去弄一車黃羊回來。
第二天凌晨,陳陣就跟著老人,來到西南大山的一個山坡上,埋伏下來。老人既沒有帶槍,又沒有帶狗,只帶瞭望遠鏡。陳陣曾跟隨老人幾次出獵,但以這種赤手空拳的方式出獵,還是第一次。他幾次問老人,就用望遠鏡打黃羊?老人笑而不答。老人總喜歡讓徒弟,帶著滿腦子的好奇和疑惑,來學習他想傳授的知識和本領。
直到陳陣在望遠鏡裡,發現悄悄圍向黃羊群的狼群的時候,他才明白老阿爸的獵法。這時,老阿爸也衝他狡黠一笑。陳陣感到自己很像鷸蚌相爭故事裡的那個漁翁,但他只是個小漁翁,真正的老漁翁是畢利格。這個額侖草原最膽大睿智的老獵人。
額侖草原的黃羊,根本不把無槍的人放在眼裡。因為它們是草原上,速度最快的四蹄動物,即便是草原上最快的獵狗和最快的大狼也追不上。
眼前的這群黃羊只能算作中型羊群,但是,陳陣覺得,對於只有幾十條狼的狼群來說,這群黃羊仍然太多了。
黃羊群繼續拼命搶草吃。兩人靜下心來等待。狼群似乎還沒有下手的跡象,陳陣對狼群,幾乎失去了耐性。他問老人:今天狼群還打不打圍?它們是不是要等到天黑才動手?老人壓低聲音說:打仗沒耐性哪成。天下的機會只給有耐性的人和獸,只有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準機會。成吉思汗就那點騎兵,咋就能打敗大金國百萬大軍?打敗幾十個國家?光靠狼的狠勁還不成,還得靠狼的耐性。你老說要弄明白狼,弄明白成吉思汗,你先耐著性子好好地趴著吧。
過了一會兒,老人緩和口氣說:趴了這老半天,你琢磨出狼還在等啥了嗎?陳陣搖了搖頭。老人說:狼是在等黃羊吃撐了打盹。
陳陣吃了一驚,忙問:狼真有那麼聰明?它還能明白要等黃羊撐得跑不動了才下手?老人說:你們漢人太不明白狼了,狼可比人精。
被北方鄰國大雪和飢餓壓迫而越境的黃羊群,一到這兒,就像遇到了冬季裡的綠洲,被綠草香氣所迷倒,再也不肯轉場。個個的肚子吃得滾瓜溜圓,撐得都快跑不動了。只有草原狼王和畢利格老人,才能料到黃羊群,會在這裡犯大錯。
二、狼群利用天時地理巧設局
老人用望遠鏡仔細看了看說:黃羊吃不動了,你看著,狼群就要下手啦。
果然,狼群已經開始悄悄收緊半月形的包圍圈,黃羊群的東、北、西三面是狼,而南面則是一道大山梁。陳陣猜測可能有一部分狼已經繞到山梁後面,一旦總攻開始,黃羊被狼群趕過山梁,山後的狼群就該以逸待勞迎頭捕殺黃羊,並與其他三面的狼群共同圍殲黃羊群。
他曾聽牧民說過,幾條狼圍追一隻黃羊的時候就常用這種辦法。他問道:阿爸,繞到山後面的狼有多少,要是數量不夠,也圍不了多少黃羊。老人詭譎地一笑說:山梁後面沒有狼,頭狼不會派一條狼去那兒的。
陳陣滿眼疑惑問:那還怎麼打圍?老人小聲笑道:在這個時令,這塊地界,三面打圍要比四面打圍打得多。陳陣說:我還是不明白,狼又在耍什麼花招?
老人說:那道山梁後面是額侖草原出了名的大雪窩。斜對面這面草坡是迎風坡,白毛風一起,這面坡上的雪站不住,全刮到山梁後面去了,山那邊就成了大雪盆,最邊上有半人深,裡面最深的地方能沒了旗杆。呆會兒,三面狼群把黃羊趕過山梁,再猛勁往下一壓,那是啥陣勢?
突然,狼群開始總攻。最西邊的兩條大狼,在一條白脖白胸狼王的率領下,閃電般地衝向靠近黃羊群的一個突出山包,顯然這是三面包圍線的最後一個缺口。搶佔了這個山包,包圍圈就成形了。這一組狼的突然行動,就像發出三枚全線出擊的信號彈。憋足勁的狼群從草叢中一躍而起,從東、西、北三面向黃羊群猛衝。陳陣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如此恐怖的戰爭進攻。
狼群衝鋒悄然無聲,沒有一聲吶喊,沒有一聲狼嗥。可是在天地之間,人與動物眼裡、心裡和膽裡卻都充滿了世上最原始、最殘忍、最負盛名的恐怖:狼來了!
撐得已跑不動的黃羊,驚嚇得東倒西歪。速度是黃羊抗擊狼群的主要武器,一旦喪失了速度,黃羊群幾乎就是一群綿羊或一堆羊肉。
三、老羊群識破計謀奮力破局
最終,黃羊群勉強啟動。只有那些久經沙場考驗的老黃羊和頭羊,能夠經得住冬季綠草美味不可抗拒的誘惑,把肚皮容量,控制在不犧牲速度的範圍之內,本能地轉身向沒有狼的山梁跑去,並裹脅著大部分的黃羊一同逃命。挺著大肚子,踏著厚雪,又是爬坡,黃羊群真是慘到了極點。
這是一場真正的屠殺,也是智慧對愚蠢和大意的懲罰。在畢利格老人看來,狼群這是在替天行道,為草原行善。狼群對幾隻跑得撐破肚皮,不咬自傷的倒地黃羊,連看也不看,而是直接衝向扎堆的黃羊群。
幾隻大公羊帶領的幾個家族群一衝上坡頂,立即收停腳步,急得團團轉。誰也不敢往下衝。顯然,頭羊們發現了山坡下,那一大片白得沒有一棵黃草的大雪窩的危險,同樣熟悉草原的老黃羊,立即識破了狼群的詭計。突然,坡頂上密集的黃羊群,像山崩泥石流一般,往反方向崩塌傾瀉。十幾隻大公羊,仿佛集體權衡了兩面的危險,決定還是反身向危險更小一些的狼群包圍線突圍。公羊們發了狠,玩了命,拼死一搏。它們三五成群,肩並肩,肚碰肚,低下頭把堅韌銳利的尖角長矛扎槍,對準狼群突刺過去。還能奔跑的其他黃羊緊隨其後。黃羊群這一兇猛銳利的羊角攻勢立即奏效。狼群的包圍線被撕開一個缺口,黃色洪峰決堤而出。
四、狼王巧破黃羊反擊成功圍獵
陳陣緊張擔心,生怕狼群功虧一簣。可他很快發現那條狼王就在缺口旁邊站著,它那姿態異常沉穩,好像是一個閘工,在故意開閘放水,放掉一些大壩盛不下的洪峰峰頭水量。黃羊群中那些還保存了速度和銳角的羊,剛剛衝出閘口,狼王立即率狼群又封住缺口。
此刻包圍圈裡的全是些沒速度、沒武器、沒腦子的傻羊。狼群一個衝殺,失去頭羊/公羊的/烏合之群,嚇得又蜂擁爬上山梁,並呼嚕呼嚕地衝下大雪窩。陳陣完全可以想像那些尖蹄細腿、大腹便便的黃羊會有什麼結果。
黃羊群和狼群都消失在山天交接線上。千羊奔騰,血液噴湧的圍獵場突然靜了下來。草坡上只留下七八具羊屍,還有幾隻傷羊在無力地掙扎。這場圍殲戰,從總攻開始到結束不到十分鐘,但準備時間卻極其漫長。
五、老阿爸坐收漁利
陳陣獵興正盛,急著說:咱們不去山梁那邊看看?我真想看看狼一共圈進去多少黃羊。
「就咱倆,你敢去嗎?」老人說。「不去看,我也知道。起碼幾百隻。這群狼吃不了多少,咱們全組的人來拉也拉不完。」
老人笑道:孩子啊,今兒見著狼的好處了吧。狼群不光能替人看草場,還能給人送年貨。今年咱們能過個好年了。
陳陣恨不得馬上就拉一車黃羊回家。他說:來草原兩年了,吃盡了狼的苦頭,沒想到還能佔狼這麼大的便宜。
好了,更多的精彩刺激,等待你自己去書中發現。
書籍前面70章的內容主要是講主人公陳陣,到內蒙古的額侖草原插隊當知青時發生的故事。
從此他和草原上的人、狼、羊、馬、以及草原的信仰結下了不解之緣。
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狼」,狼在農耕文明裡面,基本是以不好的形象出現,比如「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狼心狗肺」等等。
但是在同樣古老的遊牧文明裡面,狼卻是他們又愛又恨的存在,狼是解決草原上鼠患、兔災和防止草場沙化的/功臣。
草原狼更是草原人死後,送他們上騰格里的使者,過去蒙古人的天葬是以狼為媒。
據說,蒙古鐵蹄能橫掃亞歐大陸,是因為他們跟著狼軍師學習了草原兵法。
但是,狼在餓急了的狀況下,就會攻擊牧民豢養的羊群和馬群,和牧民以命搏命。
草原上殘酷的平衡法則,造就了彪悍的狼群和牧民。
本書後面10章的內容我下期再講。
關注我,讓我們以書為始,取閱自己。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