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稱,金星曾經是一顆與地球相差不大的行星,如果木星沒有改變其繞太陽的軌道,它也許能夠支持生命。
在《行星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由於木星——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在早期形成中離太陽越來越近,然後遠離太陽,這顆行星巨大的引力有效地摧毀了金星上類似地球的環境。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根據NASA的數據,金星的表面溫度目前約為471攝氏度,高於鉛的熔點。儘管水星更靠近太陽,但金星比水星還要熱。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的研究人員說,木星的運動可能加速了金星作為一顆荒涼行星的命運。
UCR天體生物學家史蒂芬·凱恩(Stephen Kane)在周三的聲明中說:「隨著木星的遷移,金星將經歷劇烈的氣候變化,先升溫然後降溫,並且越來越多的水分流失到大氣中。」
主持這項研究的凱恩補充說:「今天金星的有趣之處之一是它的軌道幾乎是完美的圓形。」
「通過這個項目,我想探討金星軌道是否一直是圓形的,如果不是,那麼這意味著什麼?」
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太陽系模型,以了解每個行星的軌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行星的軌道是在零到一之間測量的。凱恩說,越接近零,軌道越圓,而一個完全不是圓的軌道甚至無法繞恆星運行一周,而是發射到太空中。
研究人員發現,大約10億年前,當木星離太陽更近的時候,金星的軌道為0.3,這意味著這顆行星適合居住的可能性更高。
然而,隨著木星的遷移,它把金星推向了離太陽更近的地方,後來,金星的氣候發生了劇烈變化,導致其目前的公轉軌道在0.006左右,是所有行星中最圓的。
由於木星巨大的體積,它有能力幹擾周圍行星的軌道;它的質量比太陽系中所有其他行星的總和還要大2.5倍。
金星(Venus)是以希臘神話中愛與美之神的名字命名,由於與地球大小相似,有時被稱為地球姐妹行星。
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木星引發金星劇烈變化之前,金星可能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保持著穩定的溫度和液態水。現在,它幾乎是一個死氣沉沉的星球,有毒的大氣層比地球的大氣層厚90倍。
然而這一切都只不過是推測,人類文明不過才區區幾千年,又怎能預見幾十億年前的其他文明呢?金星過去是否宜居以及是否存在過智慧生命還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