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2日是第49個地球日,關於世界地球日你都知道哪些?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看一看關於世界地球日的資料大全吧。
月朦朧,鳥朦朧,空氣霧霾濃。
山朦朧,樹朦朧,喉嚨有點痛。
這是網絡上一首調侃霧霾的打油詩,生動形象的說明了目前環境汙染的嚴峻形勢。
「世界地球日」便是人們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倡導人們節能環保,綠色生活。
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2018年4月22日第49個世界地球日中國活動主題:珍惜自然資源 呵護美麗國土——講好我們的地球故事。
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環境問題
1.全球氣候變暖: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比1981~2010年平均值(14.3℃)高出0.46℃,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約1.1℃。
2.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臭氧層被破壞,將使地面受到紫外線輻射的強度增加,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很大的危害。
3.酸雨蔓延:近十幾年來,酸雨地區的一些古蹟特別是石刻、石雕或銅塑像的損壞超過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