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有一款「下半框眼鏡」上了熱搜
非常概念,非常先鋒,非常潮
但看到這造型別致,木有鏡片
鏡框也「半拉子」的新型眼鏡
也實在是讓人想感嘆一句:
這屆年輕人對於時尚的追求再登巔峰
連眼鏡都不放過!
今天文字君就帶大家挖一挖
人類眼鏡潮流發展史中的奇葩趣聞
據說,世界上第一副眼鏡
其實是在1268年由義大利光學家
阿爾馬託和斯皮納發明
/義大利產的第一副可戴式眼鏡/
不過,對於這種說法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論
很多人認為,要算眼鏡的發明時間
還是要從鏡片被發明的時間算起
早在公元三世紀,古人就已經
利用凸透鏡取火了
晉朝張華著的《博物志》中記載
真正用於改善視力的眼鏡
也是在宋代就已經出現
南宋趙希鵠所著《洞天清錄》中有:
「靉靆(音同愛戴),老人不辨細書
以此掩目則明」的記載
而「靉靆」,就是眼鏡最初的叫法
雖然對發明時間有爭論
不過在中國,確實也是到了明朝中期
才開始形成眼鏡製造產業
明代崇禎元年(1628年)
蘇州山現了一位傑出的眼鏡技師:孫雲球
/明末光學儀器製造家/
當時,他注意到很多人
因為視力不好而導致生活困難
「單照鏡」又不方便
於是就用天然水晶石研製出
可架在眼睛上的鏡片
這樣就能將雙手解脫出來,用著也更方便
/明代《南都繁會圖》的眼鏡鋪/
不僅如此,在研究出初代眼鏡的同時
還琢磨出了「對光」技術
也就是按照人的年齡、視力等級
研製出老花、近視等品種及光度鏡片
還編制了一套「隨目對鏡」
的原始驗光方法用以驗目配鏡
這也大大地推進了眼鏡的發展
/宋代眼鏡/
鏡片搞定了,鏡框也開始越做越多
雙片的、單片的、直腿的、曲腿的
等到了清朝,眼鏡種類已經相當齊全
據孫機、楊泓《我國早期的眼鏡》一文載:
雍正本人也特別愛戴眼鏡
「安銅鉤水晶的、安別簪水晶的
上節骨頭下節鋼鉤的,
還有牛角鉤茶晶眼鏡、玳瑁圈茶晶鏡……」
各種各樣的30多副眼鏡分布於紫禁城各處
隨用隨取,四爺果然hin任性
/嘿嘿嘿/
因為戴眼鏡提高了他批奏摺的效率
讓他大為讚賞,一造就是10副
還曾做出勞動保護的先例
給皇宮裡的泥瓦匠造出類似的工具
幫他們保護眼睛
/19世紀的中國玳瑁鏡/
末代皇帝溥儀
也在 《我的前半生》裡
提到他配眼鏡的事情
15歲時,莊士敦發現他有點近視
建議請外國眼科醫生來看一下
結果消息一傳出去
上到太妃,下至大臣們都嚇壞了
「皇上的眼珠子,外國人看不得!」
而且皇帝年紀這麼小,戴眼鏡實在不合適
/猜測一下傅儀當時的表情/
氣得溥儀在書裡一直吐槽
「在王公大臣們眼裡,新的東西都是可怕的」
後來費了莊士敦不少口舌
加上他自己的堅持,這才把眼鏡搞下來
不過你要說戴眼鏡都是因為視力不好
那倒也是不一定
你現在再看那些戴眼鏡的大咖
其實也能發現,某些時候
眼鏡還是可以起到修飾臉形
降低髮際線,提升氣質的作用滴
像徐志摩、胡適、錢鍾書、林語堂
蔡元培、宋子文、梁思成……
這些都是民國出名的眼鏡男
/胡適:我只想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當然了,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
眼鏡早已不是單純
矯正視力或遮陽的工具
更是一種時代弄潮兒的標配單品
/單片眼鏡/
貓眼眼鏡,在20世紀40年代
伴隨著各種配色流行起來
甚至也是瑪麗蓮·夢露必備時尚單品之一
50年代的飛行員框型眼鏡
也迷倒不少年輕人
接下來的時間裡
關於眼鏡的變遷
可以說是從沒停過
這種圓潤剛勁的眼鏡
在二戰後大受歡迎
60—70年代
人們則更喜歡方框眼鏡
和超大框眼鏡
/也是很前衛了/
隨著嬉皮(Hippy)流行
披頭四樂隊就是那個時代潮流的引領者
人們越來越注重衣服和配飾的時尚性
所以鏡框開始變高、變寬、變誇張
對了,更早的夾鼻眼鏡(沒有眼鏡腿)
估計也是因為太費表情
還沒有在眼鏡時尚史裡佔據一席之地
就被浪潮拍死在了沙灘上
等到80年代多彩裝飾眼鏡誕生了
人們更不願意重新迎回這位小兄弟
因為打這以後,除了功能性的眼鏡
亮麗的顏色,多彩的裝飾
有個性,才是新新人類的最愛
全框、上半框、下半框
圓的、方的、大的
玳瑁的、金屬的、塑料的
透明的、彩色的、帶金屬鏈的
/內心:我全都要!/
隨著花樣越來越多
關於眼鏡的梗和吐槽也是越來越多
戴普通的眼鏡
經常是被嘲笑的對象:四眼蛇、死魚眼
從前戴眼鏡是有文化,現在也成了
裝斯文的時尚單品
電視劇電影裡打架
對文化人的最大侮辱
就是把眼鏡踩個稀爛
但鑑於我國龐大的眼鏡人群
大家就大哥不說二哥了
因為現在很多流量小生和粉絲兒
都把「斯文敗類」當作形容自家愛豆
演技佳,氣質好的形容詞
可能也是對這個詞
和戴眼鏡有什麼誤會
不過,對眼鏡的看法變化如此之大
確實也是跟眼鏡的
作用越來越跑偏有很大關係
因為在過去的80年中
眼鏡的潮流發生了巨大變化
那些不近視還戴個平鏡
眼鏡框的就不說了
像咱們開頭講的,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自從有人get到了眼鏡的花樣之後
走向就突然開始蜜汁奇怪起來
這兩張霸氣的
漏勺裡的世界
會更加清晰
打擾了,你們開心就好……
戴鏡片也行
就是鼻子有點難受
至於為啥?
咱也不敢說,也不敢問
眼鏡的功能也是越來越強大
治恐高的
鍛鍊視線集中的~
還有治頸椎病的~
一套看下來也是迷茫
文字君的今天也是毫無時尚細胞的一天
總覺得要是放在平時
誰戴上誰就是村口的二傻子
不過,文字君倒是很能理解
這些沙雕花樣造型背後的內涵
年輕人是想通過新奇造型來彰顯內在個性
某種意義上是對舊觀念的溫和反叛
外表in style,內心也很real
再說潮流這回事兒,本就是
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一句話就是:大家開心就好!
你見過哪些奇葩眼鏡?
或者有哪些關於眼鏡的搞笑事兒?
歡迎下方聊聊喲~
- 字媒體日刊之《奇葩眼鏡史》-
策劃丨Miriam
撰文丨魚餅
編輯&製圖丨耿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