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圓圓產女: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新手爸媽要了解這兩個注意事項

2020-12-05 咩小胖育兒

5月21日,13:51,趙又廷在自己的微博上宣布了高圓圓產女的喜訊,字裡行間沉浸在初為人父的喜悅心情裡。

不管高圓圓和趙又廷是多麼出名的明星,他們的演技有多麼成熟。但是,為人父母是他們的人生初體驗,很多事情需要學習。

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容易慌亂,畢竟沒有經驗。有兩個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了解一下。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喜歡哭呢?

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生以後,是以啼哭聲來宣告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剛出生第1天的寶寶會比較容易哭。寶寶一哭,爸媽就著急,不知道寶寶是不舒服還是怎麼了。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喜歡哭呢?這是因為剛從羊水裡出來,寶寶的肺部還有液體,大哭能夠促進他們肺部液體的吸收。

再一個原因就是,對外界環境的不適應。在媽媽肚子裡住了那麼久,突然來到這個喧鬧的世界,外面的環境非常陌生,聲音也比較嘈雜,這些也都會讓寶寶感到一些恐懼,也會哭鬧。這個時候把寶寶抱到媽媽身邊,讓寶寶的頭貼近媽媽的左側胸部。當聽到媽媽熟悉的心跳聲,感受到媽媽身體的溫暖,寶寶就會停止這種哭鬧。

寶寶哭鬧,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尿了或者拉了,他感覺到小屁屁不舒服,就會用哭鬧的方式來告訴家長,剛出生的寶寶胎便顏色比較深,家長不用擔心這是正常的現象。胎便是墨綠色的,它混合著腸壁上皮細胞胎毛胎脂,膽汁粘液以及吞咽羊水中的部分固體成分。新手爸媽們看到奇特的胎便顏色,可不要擔心喲。

寶寶一出生後就會感覺到飢餓嗎?用立馬餵奶嗎?

寶寶出生以後,實際上是不會馬上感到飢餓的,在母體中吸收的營養成分還沒有完全的消化掉,而且這個時候新生兒的胃容量是非常小的,他們不會馬上感到飢餓。可以等到媽媽的母乳下來以後,堅持給寶寶母乳餵養,不要過早的添加奶粉。

而且寶寶哭鬧並不代表飢餓,哭鬧的原因,在上面的文字中我們已經介紹過,所以不用看著寶寶一哭,就著急給他加奶粉,這樣不利於母乳餵養。

雖然不用急著餵寶寶吃奶,但是,要儘早的讓寶寶吸吮乳房。這樣是能夠幫助媽媽早點下奶的。在寶寶出生以後,母子之間要早接觸。有一些醫院裡做的比較好,在寶寶出生以後就會讓寶寶跟媽媽進行肌膚接觸,然後讓寶寶吸吮乳房。

肌膚接觸,早開奶,勤吸吮,是幫助媽媽早下奶的秘訣。尤其是勤吸吮,寶寶吸吮乳房,不僅能夠刺激乳房,促進產奶,也能夠幫助子宮收縮,有助於媽媽的產後恢復。剛出生第一天的寶寶,睡覺的時間很長,可以一兩個小時左右,就抱到媽媽身邊吃奶,每側乳房吃10-15分鐘。

母乳是媽媽送給寶寶的珍貴禮物,沒有特殊情況,不要輕易放棄母乳餵養。很多媽媽在產後的第2、3天才會有奶,但是這是不會餓到寶寶的。只要寶寶的體重下降沒有超過自身體重的7%,就不要著急添加奶粉,可以堅持母乳餵養。

我是咩小胖,育嬰師早教師更是寶媽,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優質作者。有著多年早期教育經驗,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教育指導。歡迎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育兒更要育己,讓我們跟寶貝一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新手父母一定要注意這5個問題
    但是對於新手父母來說,第一天如何照顧嬰兒是個問題。新生兒在第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睡覺,所以不必太擔心。以下5個問題,家長需要特別注意:1.寶寶的排尿和排便新生嬰兒通常在24小時內排尿,媽媽要注意,如果看到紅磚尿液,請不要擔心,因為這是由尿酸鹽引起的。
  • 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做好這4件事很重要
    經過了十個月的等待,寶寶終於出生的那一天,對於大多數的爸媽們,都顯得珍貴而難以忘懷,急急忙忙得向各路親朋好友報喜,分享自己的幸福。但是!寶爸寶媽們,在寶寶出生的這一天,有些事可前往別忘了,對寶寶的身體有著重要的影響哦!
  • 寶寶出生第一天,這5件事不能馬虎!
    經歷了痛苦,期待,興奮我們的寶寶終於從媽媽肚子裡出來,正式和大家見面了,這時的爸爸媽媽無疑是最幸福的,同時準爸爸可能是慌亂,不知所措的。媽媽無疑是付出最為巨大的,在照顧好媽媽的同時我們要如何照顧剛出生的寶寶呢?
  • 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很重要,應該怎麼做?
    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相信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會沉浸在喜悅當中,大家都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身邊每一個人,跟親朋好友們報喜。寶爸寶媽們高興是可以理解的,但除了報喜,孩子的第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其實對孩子也特別重要喔。來看看,在第一天,孩子是怎麼過的。【給寶寶清潔】寶寶出生後的第一步,就是給TA清洗小身體了。
  • 寶寶即將出生,準爸買玩偶練手,媽媽看後吐槽:願原力與你同在
    導語:很多新手爸媽在有了寶寶之後總感覺力不從心,原因就是他們沒什麼育兒經驗,只能憑感覺帶娃,用「兩眼一抹黑」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甚至於有些新手爸媽連標準的抱娃動作都不會,這對寶寶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但是有些準爸媽就比較精明,在寶寶出生之前就找好了寶寶的替代品,開始了練手。
  • 《缺氧》開局注意事項及第一天生存技巧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篇「Nova寶仔」講解的《缺氧》開局注意事項及第一天生存技巧,剛剛上手這... 《缺氧》中每次新開局時都需要做一些固定的操作來保證全局的規劃和順利進行。
  • 「說醫不二」寶寶黃疸高自購藍光燈照?新手爸媽可別踩坑
    俗話說「十個寶寶九個黃」新手爸媽常常會發現剛出生幾天的寶寶成了「小黃人」皮膚黃、眼睛眼白部分也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的發生率高住院率高常常讓爸爸媽媽揪心不已曬曬太陽>自購藍光燈照……傳說的偏方都試一遍結果黃疸沒退寶寶也受夠了折騰本期節目兒科專家告訴大家寶寶渾身是「疸」爸媽別盲目「退黃」各位看官請就位!
  • 寶寶出生的第一天,不要急著報喜,這5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可需要做很多事的,比起報喜,寶寶下面這五件事要更加重要。1.護理在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為了確保寶寶的正常呼吸,護士會把寶寶抱去清理鼻腔。所以,寶媽就趁著這個空隙好好休息一會吧,寶爸記得好好陪陪勞累過後的妻子。因為她剛剛經歷了鬼門關,真的很不容易。寶爸不要急著去報喜,尤其是在晚上。
  • 一歲內寶寶頭圍標準及頭圍測量注意事項
    原標題:一歲內寶寶頭圍標準及頭圍測量注意事項 寶寶出生後頭圍的大小一直備受關注,因為寶寶的頭圍偏大偏小或許都是疾病的信號,寶寶的頭圍都有一個相對標準的正常值,當寶寶的頭圍低於或者高於這個標準時,可能就會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一歲內的寶寶頭圍標準吧
  • 這4類常見的嬰兒用品,對寶寶健康有危害,爸媽別再給他用了
    今天說的是一些新手爸媽可能不了解的事情:在各種各樣的嬰兒用品中隱藏著能傷害寶寶的東西,有的產品中的化學物質是沒有經過安全測試的,聽到這個消息,是不是讓人很是震驚,也就是說嬰兒產品中可能含有致癌的化學物質。接觸這些,會引發孩子的各種健康問題,例如哮喘、鼻炎等。
  • 新生寶寶吃喝拉撒睡,新手爸媽趕快get起來
    新生兒的護理,無外乎寶寶的吃喝拉撒睡。今天我們就新生寶寶的這幾大問題簡單的聊一聊,新手爸媽趕快get起來!Part1.新生兒護理之餵奶篇問:新生寶寶怎麼喂,餵多少?新生兒胃容量小,吃奶不規律,此階段的餵養應堅持按需餵養。
  • 寶寶出生第一天,爸爸問哪裡可以熱奶?醫生怒斥:有沒有常識!
    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們難免手忙腳亂,有些生產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的父母尚且如此,就更別說哪些一點準備工作沒做的了。但即便再忙亂,也要懂得基本的常識,下面這位爸爸,就因為沒有常識而被醫生怒斥。
  • 了解新生兒這些發育特徵,新手媽媽快速上手,淡然應對寶寶護理
    對於我們的新手媽媽來說,寶寶出生後,常常會遇到一些陌生的情況而手足無措。其實,多了解新生兒的發育特徵,新手媽媽也能做好寶寶的護理。 正常來說,寶寶出生後到滿月前,可以叫做新生兒。新生兒體重在2500~4000克,身長在45~52釐米,頭圍約為34釐米,胸圍約為32釐米。
  • 3-5歲寶寶穿內褲,三角和四角哪個合適?這三個關鍵爸媽別忽視
    夏季天氣熱,溫度高,一位奶奶擔心寶寶穿紙尿褲太熱,用剪刀製作出鏤空紙尿褲,寶寶穿上後既涼爽又透氣,有網友戲稱這是「菠蘿款紙尿褲」,這位奶奶真的太有創意了!寶寶年齡小,自己無法控制排尿,穿紙尿褲可以解決這個困擾,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就會告別紙尿褲,這時很多新手寶媽開始犯難,離開紙尿褲後,寶寶該穿開襠褲還是小內褲呢?寶寶穿內褲會不會感覺到不舒服呢?
  • 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出生幾斤重的寶寶最聰明?
    而今天呢,我們也來聊聊寶寶的體重這個話題: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出生幾斤重的寶寶最聰明?寶寶出生體重如何估計?寶寶的出生體重,真的可以估計嗎?有的媽媽可能對此心存疑慮,但寶寶出生體重,確實是可以估計的。臨床上,醫生通常用臨床測量和超聲測量這兩種方法來估算胎兒體重的。
  • 寶寶出生頭一個月要用多少尿不溼?分量分號,新手媽媽別囤錯了
    表妹家寶寶剛出生,她就給寶寶囤了半個屋子的尿不溼了。她說,她才不做傻寶媽,她要做省心省力的懶寶媽。所以,從孕期開始,只有哪裡有活動,她就去給寶寶囤尿不溼。但最近她發現,自己囤了那麼多尿不溼,有很多要「廢掉」了。因為月子裡寶寶沒有用多少尿不溼,有些尿不溼的大小,根本跟不上寶寶成長的速度。寶寶出生頭一個月要用多少尿不溼?
  • 這些退燒誤區新手爸媽要知道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發燒了。一般情況下,孩子發燒,是有利於抵抗病毒的。但是如果發燒情況嚴重的話,那麼不及時就醫,後果還是很嚴重的。一般來說,孩子發燒,體溫不超過38°,父母是可以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給寶寶降溫,以免體溫過高,燒壞腦子。這個時候,其實不建議吃藥的。如果體溫超過38度,才需要吃退燒藥。
  • 超詳細寶寶0-1歲發育標準,覆蓋七大發育要點及注意事項,快收藏
    關於寶寶成長有這樣一句口訣:一月睡、二月鬧、三月認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輔食、七月坐坐、八月爬爬,九月十月叫爸媽。寶寶出生的第一年,可以說一天一個樣,讓父母驚喜:哇,寶寶會對我笑了!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走了,我們家寶寶還剛會站著?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喊爸媽了,我們家寶寶還只會嗯嗯嗯?寶寶是不是生長發育落後了,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 秋季氣候乾燥,寶寶日常護理要到位,由內到外必不可少
    寶寶肌膚嬌嫩,日常護理需要特別注意,不然很容易受到損傷。尤其是現在正式進入秋季以後,氣候會變得越來越乾燥,那麼寶寶的肌膚護理工作就要更加注意了。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在護理寶寶敏感肌上可能會遇到諸多問題和疑惑,不過別著急,做到這3點,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