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晚7時左右,一小夥戴著口罩走進金華義烏稠州醫院急診室,看到醫生後,馬上摘下口罩,「醫生,幫我看看,我的鼻子痛得快受不了了。」
「鼻孔都糜爛了,你看,連上唇的皮膚都腫脹在這裡,早就該來就診了。」 接診醫生、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郭正吉隨後又用前鼻鏡仔細檢查了小夥的鼻腔,問其是否長期接觸粉塵或是經常用手指挖鼻孔。
小夥愣了一會說,他平常是有挖鼻孔拔鼻毛的習慣,以為拔鼻毛不要緊,不會出現流血、腫脹的情況,於是就經常用手伸進鼻子裡拔鼻毛,一開始有點痛,擦點酒精就沒事。
小夥說,最近幾天,他的鼻子癢得難受,卻不敢撓了,洗臉時也不敢觸碰鼻子,因為一碰就有刺痛感。
據了解,小夥姓吳,義烏本地人,今年28歲。小夥說,他身邊有不少男人也習慣做這個動作,經常將手指伸進鼻子裡拔鼻毛,但他們也都不知道這個動作會給鼻子帶來多大的危害。
「這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如果不注意遲早要出問題。」郭醫生表示,挖鼻孔拔鼻毛導致鼻前庭炎的患者為數不少,且以年輕人居多。「拔鼻毛後,鼻內毛孔易受細菌入侵,極易發生感染出現炎症。」
郭醫生介紹,鼻腔是呼吸道的大門,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生長鼻腔黏膜上的鼻毛,位於前沿陣地,像呼吸道大門的哨兵,擔負著阻攔灰塵、細菌隨呼吸進入體內的使命。掉鼻毛等於撤掉把守呼吸道大門的哨兵,灰塵、細菌可暢通無阻地進入人體,引起人體生病。在拔鼻毛的同時,也使生長鼻毛的黏膜受到損傷。這樣不僅影響了鼻黏膜分泌粘液和免疫球蛋白A的功能,而且有利於細菌趁機進入損傷的鼻黏膜,引起鼻黏膜炎症。「拔鼻毛的結果是削弱了鼻腔防禦疾病的能力,拔鼻毛、剪鼻毛、挖鼻孔都是有害的。」
「鼻與上唇之間有危險三角區,靜脈入顱內海綿竇的,可引起顱內感染,萬一感染後果非常嚴重,會出現腦膜炎。」 郭醫生提醒,年輕人為保持鼻腔外觀整潔、美觀,可適當修剪鼻毛,但不宜剪得太短,更不可直接用手拔除鼻毛,以免造成鼻腔、鼻竇病變等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