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水立方」如何變成「冰立方」?看這名大學生講述他的製冰師之夢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今年讀大二的張強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一名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去年10月,他曾參與到國家遊泳中心「水冰轉換」工程當中,有這樣的機會還得從一項「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計劃說起。

為解決冰上運行人才缺口現狀,實現未來「冰水雙驅」運行的場館發展遠景,2019年,國家遊泳中心、國家速滑館兩大冬奧場館與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進行企校合作的模式開辦「製冰人才訂單班」,為場館未來發展提前培養製冰和冰上運維人才。據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教師林夢圓介紹說,製冰是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的一個方向,在北京市高職院校中,只有該校開設這一專業,雙方一拍即合。目前,這個「訂單班」共有28名學生,張強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計劃,訂單班的打造者北京國資公司已經對學員的實地培養有了「三步走」的遠景規劃。從北京冬奧會前、冬奧測試賽和冬奧會賽時以及冬奧會賽後三個階段,為訂單班學員創造機會開展實踐操作和實戰演練。

就在成為製冰人才訂單班學員後的第一個學期,張強便得到了去水立方的實習機會。彼時,為準備2019年中國青年冰壺公開賽,水立方要進行「水冰轉換」工程「變身」冰立方。如今,一年時間過去了,回想起那段經歷,張強直言感覺像做夢一樣。「報考這個專業時完全沒想到能參與到水立方的製冰工程當中,走上成為一名製冰師的職業道路。我之前沒去過水立方,『水冰轉換』更是聞所未聞。」張強說,從踏進水立方的那一刻,眼前的場景很震撼。「進來的時候我還納悶兒,怎麼和之前在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了,泳池裡的水呢?後來才知道那時候場館改造工程已經正在進行中。」

與普通場地直接澆冰不同,水立方的「水冰轉換」工程需要先抽乾泳池內的水,然後建出一套支撐體系並鋪設結構層,最後再進行澆冰工作。「這像是製作千層糕一樣,在支撐體系上還需要鋪上輕制混凝土預製板層、保溫層、PE防潮隔離層、無紡布、製冰排管及蜂窩支架,最後再開始澆冰。」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最讓張強印象深刻的是國際製冰師漢斯的工作態度和技術。在場地基礎工作完成後,「千層糕」製作到了最後的環節。從牽引噴水管、清掃冰刀前的雪到協助進行修冰車維護、打磨冰壺底部等工作,張強沒想到已經年逾花甲的漢斯幹起活來還是如此細緻和謹慎。

「當我知道漢斯曾服務過3屆冬奧會製冰工作時,我特興奮,感覺這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而且我以為他是個指揮者,沒想到每一個環節他都親自動手做,這點也挺讓我意外的。從事製冰工作多年,他依然保持著嚴謹認真的態度,這種態度深深觸動了我。」張強說,當然,最讓我佩服的還是他的修冰技術。「澆冰修冰是對製冰能力的關鍵考驗,尤其是修冰環節,漢斯推著修冰車在冰面上來回行走,看著和平時沒什麼兩樣,但是哪裡不平整他能一下子感覺到,當時我跟在他的身後邊看邊學習,感覺他的技術太棒了,那一刻我心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一樣。」

受疫情影響,張強今年沒能如期到水立方實習,這對他來說心裡有些遺憾。不過,他已經有了奮鬥的目標。「得益於這項校企結合培養模式,我去年還參加了國家速滑館舉辦的二氧化碳製冰技術研討會,見到了清華大學江億院士,聽完研討會感覺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我會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希望成為中國第一代冰壺製冰師。」

(原標題:冬奧你我他 我的製冰師之夢)

來源:北京日報 實習記者:卓然

流程編輯:u018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科技專家合力 冬奧場館由「水立方」變「冰立方」
    按規劃,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承接冰壺比賽——在全中國最有名的場館、晶瑩剔透的藍色膜結構裡,招待全球來客,一切似乎完美。 沒想到,這個先入為主的決定讓水立方的命運陷入兩難之境:冬奧會冰壺比賽歷來都是在混凝土結構上凍冰,如果要在水立方舉辦,只能徹底放棄原有功能,在泳池中澆築混凝土。 如此一來,水立方將不再有「水」。
  • 由水到冰,水立方「變形記」
    按規劃,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承接冰壺比賽——在全中國最有名的場館、晶瑩剔透的藍色膜結構裡,招待全球來客,一切似乎完美。  沒想到,這個先入為主的決定讓水立方的命運陷入兩難之境:冬奧會冰壺比賽歷來都是在混凝土結構上凍冰,如果要在水立方舉辦,只能徹底放棄原有功能,在泳池中澆築混凝土。  如此一來,水立方將不再有「水」。
  • 夏天遊泳,冬天滑冰:「水冰轉換」中國方案打造兩棲水立方
    這也是國際冰壺組織的明確要求。2015年底,國際冰壺組織第一次派人來水立方考察,就提出在泳池中澆築混凝土的要求。一旦澆築,泳池即遭廢棄,這意味著放棄水立方的夏季奧運功能。在設計總負責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鄭方的講述裡,種種不舍具體可感。
  • 「冰立方」「水立方」冬夏自由切換
    ■水冰如何實現轉換  「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誌性場館,承擔了遊泳、跳水、花樣遊泳等水上比賽項目。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期間將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該場館2019年首次完成遊泳池與冰場的轉換,實現了「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
  • 夏天遊泳冬天滑冰,水立方「兩棲」?詳解由水到冰「變形記」
    其間,一個大膽的想法閃現:能不能夏天遊泳,冬天滑冰,把水立方變成「兩棲」的?「水冰轉換」,這個奧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做法帶來破局的希望。「難搞」的冰顧名思義,「水冰轉換」就是在保留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實現水立方與「冰立方」的互換。這不是天外飛仙的想法。
  • 由水到冰,水立方「變形記」_中國城市建設網_城市建設雜誌社官網
    按規劃,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承接冰壺比賽——在全中國最有名的場館、晶瑩剔透的藍色膜結構裡,招待全球來客,一切似乎完美。   沒想到,這個先入為主的決定讓水立方的命運陷入兩難之境:冬奧會冰壺比賽歷來都是在混凝土結構上凍冰,如果要在水立方舉辦,只能徹底放棄原有功能,在泳池中澆築混凝土。   如此一來,水立方將不再有「水」。
  • 「水立方」向「冰立方」華麗轉身,北京冬奧的腳步更近了
    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下的北京冬奧」、「貫徹新發展理念——『四個辦奧』理念與『冬奧+』高質量發展」、「面向新發展階段——『三億人參與冰雪』與新時代文旅融合」、「激活新發展動能——北京冬奧與引領未來的前沿科技議題」等主題,峰會舉行了4個圓桌會議,嘉賓們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北京冬奧,就如何在北京冬奧實踐中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做優做強「雙奧城市」品牌等形成了豐富的成果
  • 「水立方」可轉換結構完工 年底變身「冰立方」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2019年7月31日,北京申辦冬奧成功4周年。在此節點,國家遊泳中心冰場可轉換結構施工完成。「水立方」變身「冰立方」再下一城,年底將在此進行冰壺比賽。變身中的「水立方」。為適應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比賽需求,水立方被改造成「冰立方」,屆時將在比賽期間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在遊泳場地進行冰壺比賽,被稱為「前無古人的創舉」。據了解,從「水立方」變身「冰立方」並非破除重建,而是在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即在比賽大廳中部通過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
  •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為冬奧變身二次啟動「水冰轉換」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為冬奧變身二次啟動「水冰轉換」 2020-11-28 05:47:39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承擔了遊泳、跳水、花樣遊泳等水上比賽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期間將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  該場館在2019年首次完成遊泳池與冰場的轉換,成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轉換」的場館,實現了「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
  • 水立方將變冰立方 利用率之高國際罕見
    「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後的效果圖。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8座場館將得到充分利用,本著綠色、共享、節儉、科技的原則進行改造後投身冬奧賽事。「水立方」泳池上架冰面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整體利用狀況良好,很多場館的再利用程度在世界範圍內位居前列。「鳥巢」「水立方」等場館全年場地有活動安排的時間普遍超過80%,利用率之高國際罕見。
  • 北京冬奧會首個改造場館完工 「冰立方」「水立方」冬夏自由切換
    ■水冰如何實現轉換 「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誌性場館,承擔了遊泳、跳水、花樣遊泳等水上比賽項目。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期間將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該場館去年首次完成遊泳池與冰場的轉換,實現了「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
  • 世界壺聯大會 王冰玉全程英文介紹「水立方」變身「冰立方」過程
    北京2022冬奧會「水立方「變身「冰立方」的項目一直備受世界矚目,王冰玉作為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冰壺項目競賽主任在會議上向世界壺聯與會嘉賓介紹了「冰立方」的基本情況。
  • 冰雪+ 水立方為冬奧變身 「水冰轉換」改造率先完工
    11月27日,據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介紹,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完工,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率先改造完工的場館。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承擔了遊泳、跳水、花樣遊泳等水上比賽項目。
  • 冰雪+ 水立方第二次「水冰轉換」 奧運級別冰壺道向市民開放
    12月21日,北京二中分校的學生,走上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的冰壺賽道,成為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的貴客。這座將承接冬奧會冰壺比賽的場館,僅用時20天,就由中建一局建設團隊在沒有國外技術專家參與下,自主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是真正的「中國智慧」。
  • 水立方完成二次「水冰轉換」 市民可上「冬奧冰」體驗冰壺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董兆瑞)12月21日,作為北京冬奧會的冰壺比賽場館,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同時開啟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體驗活動期間,市民可以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在「奧運標準」的真冰上學習冰壺項目的技巧,感受冬奧魅力。
  • 「建證冬奧 水冰轉換」 冰立方舉辦市民開放日
    來自各個單位的市民、學生、建築行業代表齊聚美麗的冰立方,在現場講解人員的帶領下,了解冰水轉換科技奧秘和冰立方傳奇奧運之路。  2022年冬奧會即將到來,世界上首個在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奧運場館——冰立方已經開始第二次「水-冰轉換」施工。
  • 水立方變「冰立方」轉換結構7月底完工,11月迎國際冰壺賽事首秀
    水立方變身「冰立方」的過程,又有新進展。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獲悉,目前水立方冰壺場地改造工程已進入核心階段,預計冰場可轉換結構將於本月底全部搭建完成。今年11月,這裡將上演國際冰壺賽事的「首秀」。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國家遊泳中心上演了一場場遊泳、跳水、花遊等項目的視覺盛宴;2022年冬奧會,這裡將變身「冰立方」,為觀眾帶來冰壺和輪椅冰壺的精彩賽事。去年底,國家遊泳中心啟動從水立方向「冰立方」變身的冬奧改造項目,同時「水立方」南廣場還將新建冰上運動中心,供冬奧會期間觀賽人群體驗冰壺運動,並將在賽後服務於推廣冰壺運動及群眾冰上健身。
  •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完工,已啟動第二次「水冰轉換」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誌性場館,承擔了遊泳、跳水、花樣遊泳等水上比賽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期間,將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該場館在2019年首次完成遊泳池與冰場的轉換,成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轉換」的場館,實現了「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
  • 北京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完成一次「水冰轉換」需3周,網友:期待!
    冬奧會期間,水立方將成為冰壺比賽場地。「水立方」如何變成「冰立方」?有人說,「把泳池裡的水全部凍上不就行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完成一次「水冰轉換」,需要3周時間。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令人鼓舞在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天之際,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通過衛星連線,接受了本臺記者的專訪。
  • 「水立方」第二次「水冰轉換」:效率提升4倍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張驍、夏子麟)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北京冬奧會改造工程27日完工驗收,並已開展第二次「水冰轉換」。相較首次轉換,第二次轉換有何亮點?記者專訪了國家遊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