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用最後的錢,添了件始祖鳥Arc'teryx Rush,感謝2017的自己》那篇帖子裡說了我入手始祖鳥Arc'teryx衝鋒衣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1、混到現在手裡僅剩4000塊,不想讓它在支付寶裡閒的蛋疼,就是想花出去;2、貧窮的我需要一件一年穿三季的衣服,它得能陪我通勤,能伴我出遊。3、我有過幾件鳥的東西,我信賴它的品質,喜歡它的風格。
再說下為啥沒選SV及AR而選了Rush,1、網友們對它的評價是能基本實現SV及AR的基礎功能,且較為寬大可以照顧中間層,滿足我每年幾次不同季節的外出需求;2、它透氣性強幾乎可以在所有季節穿著,滿足我等窮B一年三季一件衣服打發的需求;3、它在美亞上與天貓上差價最多,間接提高性價比,滿足我的虛榮心。
說到這大家基本可以看出,我一不富裕、二不是戶外達人,好似完全不是鳥家的目標客戶,但難解我有顆想浪蕩的心,有朋友評論我那篇帖子說是「月收入三千的指導月收入兩千的怎麼去過奢華生活」,但在我感覺攢錢和花錢都是對於生活的態度,與收入有關,但更關乎自己的選擇。
窮人,買件Rush不容易,那就先說下衣服的購買吧,衣服是黑五前夜在美亞拍下,當時看著折扣已很給力,外加此款、此號最後一件,就沒再等黑五,直接拍下,S號,通過轉運公司,在12月15日被另一位穿著衝鋒衣的小哥送到了我的手裡,上開箱照!
包的好簡單~塑膠袋還是個破了底的,但衣服是絕對沒問題的。
入手初感覺,一是輕,二是響,輕是指的重量,薄薄一層,重量控制的很好,響是指的聲音,硬殼的普遍缺點,但比我正在穿著的北面真的是響的多。
做工我就不說了,因為沒的說,兩個字,完美!
說說大油布這個詞的由來。那是我下班後,去父母家坐坐,二位看到我手裡提著個袋子,得知是件衣服後非要讓我拿出來看看,無奈,展示。俺爹看後第一句話就是「哦,買了件雨衣呀!」,俺娘第一句話是「這不就是塊大油布嘛!」,二老詢問品牌及價格,我說就是一雜牌,平時賣三百來塊,我這次買的不到二百,他們對此表示了嚴重鄙視!其實我感覺還好了,雖然它有點和我們的電工老師撞衫。
目前衣服已上身了三天,兩天通勤,兩天爬山,簡單說下感受,不專業,不專業,不專業!也缺少過多比較,只能談下自己的感覺,不喜勿噴。
初感覺衣服夠薄夠輕,與我的三合一北面形成鮮明對比,什麼GORE裡最高端的3層GORE-TEX Pro面料加入增強韌性的N40r-X尼龍和提高柔軟度的N80P-X聚酯類的專業名詞,我不懂,但它的舒適性、及透氣性還是做的很不錯。172身高,65公斤淨重,穿S號正好合身,袖子也不像大家所說的那麼長,粘好袖口魔術帖後算是正好,上張上身照。
朋友們說我把臉擋住會更帥一點,所以我就……
一體式風帽足夠寬大,且可以用抽繩調節鬆緊,可以戴上滑雪或騎行頭盔的,不帶頭盔時可以通過調節和頭部完美貼合,在轉頭時不會對視線形成任何影響,這是以前穿的衝鋒衣都達不到的,細節見功力。無領設計在最初穿著時感覺比較彆扭,但穿上兩三天後已經無感,難道這就像別人說我一樣「醜習慣了就好了」?!
採用最頂級VISION防水拉鏈主拉鏈,腋下透氣拉鏈,胸前口袋、暖手袋也均為YKK防水拉鏈,也許是因為有防水的原因吧,感覺阻尼感強,拉動不是很很很順暢,但也不會影響到使用感受,防水更重要一點啦,一年三季的穿,難免要應對雨雪。暖手袋位置稍高,想真正暖手稍有彆扭,想多裝點東西又顯得稍小,一個口袋裝一隻薄手套就差不多了,或放部手機吧。
Recco雪崩救援系統對我來說半點用沒有,不滑雪,不深山。但擋雪裙用來擋風還是很實用的,在風大的日子更加周到,其實在SV上它應該就叫擋風裙吧?!透氣指數達到25000,輕鬆應對各類活動需求。防水效果未做測試,但28000mm防水指數肯定也不會浪得虛名。
以千佛山頂的全身照來結束吧,整體來說Rush是一件穿上就不想再換的衝鋒衣(滑雪服)它輕便、舒適、透氣、防水、耐用,且可適合各種不同的天氣,無領這事兒也許一開始會感覺彆扭,但很快就會被你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