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簡稱COD。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如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後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樣,是表示水質汙染度的重要指標。COD的單位為ppm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說明水質汙染程度越輕。
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汙染越嚴重。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法與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鉀(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及清潔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樣時,可以採用。重鉻酸鉀(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於廢水監測中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
有機物對工業水系統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的水在通過除鹽系統時會汙染離子交換樹脂,特別容易汙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有機物在經過預處理時(混凝、澄清和過濾),約可減少50%,但在除鹽系統中無法除去,故常通過補給水帶入鍋爐,使爐水pH值降低。有時有機物還可能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統腐蝕。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並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KMnO4法)>5mg/L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一、COD的測定方法
重鉻酸鉀標準法,也稱為回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一)、原理
在水樣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鉻酸鉀和催化劑硫酸銀,在強酸性介質中加熱回流一定時間,部分重鉻酸鉀被水樣中可氧化物質還原,用硫酸亞鐵銨滴定剩餘的重鉻酸鉀,根據消耗重鉻酸鉀的量計算COD的值。
由於此標準制定於1989年,所以用現在的標準衡量存在很多缺點:
1、耗時太多,每測定一個樣需回流2個小時;
2、回流設備佔用的空間大,使批量測定出現困難;
3、分析費用較高,特別是硫酸銀;
4、測定過程中,回流水的浪費驚人;
5、毒性的汞鹽易造成二次汙染;
6、試劑用量大,耗材成本高;
7、測試過程複雜,不宜於推廣
(二)、設備
1.250mL全玻璃回流裝置
2.加熱裝置(電爐)
3.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錐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試劑
1.重鉻酸鉀標準溶液(c1/6K2Cr2O7=0.2500mol/L)
2.試亞鐵靈指示液
3.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c(NH4)2Fe(SO4)2˙6H2O≈0.1mol/L](使用前標定)
4.硫酸-硫酸銀溶液
重鉻酸鉀標準法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