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檢測器在MIMO通信中的應用

2020-11-30 電子產品世界

空分復用 (SDM) MIMO 處理可顯著提高頻譜效率,進而大幅增加無線通信系統的容量。空分復用 MIMO 通信系統作為一種能夠大幅提升無線系統容量和連接可靠性的手段,近來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0761.htm

MIMO 無線系統最佳硬判決檢測方式是最大似然 (ML) 檢測器。ML 檢測因為比特誤碼率 (BER)性能出眾,非常受歡迎。不過,直接實施的複雜性會隨著天線和調製方案的增加呈指數級增強,使 ASIC 或 FPGA 僅能用於使用少數天線的低密度調製方案。

在 MIMO 檢測中,既能保持與最佳 ML 檢測相媲美的 BER 性能,又能大幅降低計算複雜性的出色方法非球形檢測法莫屬。這種方法不僅能夠降低 SDM 和空分多接入系統的檢測複雜性,同時又能保持與最佳 ML 檢測相媲美的 BER 性能。實現球形檢測器有多種方法,每種方法又有多種不同算法,因此設計人員可以在諸如無線信道的吞吐量、BER 以及實施複雜性等多項性能指標之間尋求最佳平衡。

雖然算法(比如 K-best 或者深度優先搜索)和硬體架構對 MIMO 檢測器的最終 BER 性顯而易見有極大的影響,不過一般在球形檢測之前進行的信道矩陣預處理也會對 MIMO 檢測器的最終 BER 性能產生巨大影響。信道矩陣預處理可繁可簡,比如根據對信道矩陣進行的方差計算結果 (variance computaTIon),計算出處理空分復用數據流的優先次序,也可以使用非常複雜的矩陣因子分解方法來確定更為理想(以 BER 衡量)的數據流處理優先次序。

Signum Concepts 是一家總部位於聖地牙哥的通信系統開發公司,一直與賽靈思和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開展通力合作,運用 FPGA 設計出了用於 802.16e 寬帶無線系統的空分復用MIMO 的MIMO 檢測器。該處理器採用信道矩陣預處理器,實現了類似貝爾實驗室分層空時 (BLAST)結構上採用的連續幹擾抵消處理技術,最終達到了接近最大似然性能。

系統考慮因素

理想情況下,檢測過程要求對所有可能的符號向量組合進行 ML 解決方案計算。球形檢測器旨在通過使用簡單的算術運算降低計算複雜性,同時還能夠保持最終結果的數值完整性。我們的方法,第一步是把複雜的數值信道矩陣分解為只有實數的表達式。這個運算增加了矩陣維數,但簡化了處理矩陣元的計算。降低計算複雜性的第二個方面體現在,減少檢測方案分析和處理的可選符號。其中,對信道矩陣進行 QR 分解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圖 1 顯示的是如何進行數學轉換,得出計算部分歐幾裡德距離度量法的最終表達式。歐幾裡德距離度量法是球形檢測過程的基礎。R代表三角形矩陣,用於處理以矩陣元 rM,M 開始的可選符號的迭代法。其中,M代表信道矩陣以實數表達的維數。該解決方案通過 M 次迭代定義出遍歷樹結構,樹的每層i對應第i根天線的處理符號。

圖 1. 用於球形檢測器 MIMO 檢測的部分歐幾裡德距離度量方程

球形檢測器處理天線的次序對 BER 性能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球形檢測前,我們的設計採用了類似於 V-BLAST 技術的信道重新排序技術。

實現樹的遍歷有幾種可選方法。在我們的實施方案中,則使用了廣度優先搜索法,這是因為該方法採用備受歡迎的前饋結構,因此具有硬體友好特徵。在每一層,該實施方案只選擇K 個距離最小的倖存節點來計算擴展情況。

球形檢測器處理天線的次序對 BER 性能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球形檢測前,我們的設計採用了類似於 V-BLAST 技術的信道重新排序技術。

該方法通過多次迭代,計算出信道矩陣的偽逆矩陣的行範數,然後確定信道矩陣最佳列檢測次序。根據迭代次數,該方法可以選擇出範數最大或者最小的行。歐幾裡德範數最小的逆矩陣行表示天線的影響最強,而歐幾裡德範數最大的行則表示天線的影響最弱。這種新穎的方法首先處理最弱的數據流,隨後依次迭代處理功率從高到低的數據流。

FPGA 硬體應用

為實現上述系統,我們採用了賽靈思 Virtex®-5 FPGA 技術。該設計流程採用賽靈思 System Generator 進行設計捕獲、仿真和驗證。為了支持各種不同數量的天線/用戶和調製次序,我們將檢測器設計用於要求最高的 4x4、64-QAM 情況下。

我們的模型假定接收方非常清楚信道矩陣,這可以通過傳統的信道估算方法來實現。在信道重新排序和 QR 分解之後,我們開始使用球形檢測器。為準備使用軟輸入、軟輸出信道解碼器(比如 turbo 解碼器),我們通過計算檢測到的比特的對數似然比 (LLR) 來生成軟輸出。

該系統的主要架構元素包括數據副載波處理和系統子模塊管理功能,以便實時處理所需數量的子載波,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處理時延。對每個數據副載波都進行了信道矩陣估算,限定了每個信道矩陣可用的處理時間。對選中的 FPGA 而言,其目標時鐘頻率為 225MHz,通信帶寬為 5MHz(相當於 WiMAX 系統中的 360 個數據子載波),每個信道矩陣間隔可用的處理時鐘周期數為 64。

我們採用硬體功能單元精湛的流水線和時分復用 (TDM) 功能,以達到 WiMAX OFDM 符號的實時要求。

除了高數據率外,在架構設計指導過程中控制子模塊時延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通過引入連續信道矩陣的 TDM 解決了時延問題。這種方法可以延長同一信道矩陣元之間的處理時間,同時還能保持較高的數據吞吐量。構成 TDM 組的信道數會隨著子模塊的不同而變化。在 TDM 方案中,信道矩陣求逆過程用了 5 個信道,而有 15 個信道在實數 QR 分解模塊中進行了時分復用。圖 2 是該系統的高級流程圖。

圖 2. MIMO 802.16e 寬帶無線接收器的高級流程圖

信道矩陣預處理

信道矩陣預處理器確定了空分復用複合信號每一層的最佳檢測次序。該預處理器負責計算信道矩陣的偽逆矩陣範數,並根據這些範數,選擇待處理的下一個傳輸流。偽逆矩陣中範數最小的行對應著最強傳輸流(檢波後噪聲放大最小),而範數最大的行對應著質量最差的層(檢波後噪聲放大最大)。我們的實施方案首先檢測最弱的層,然後按最低噪聲放大到最高噪聲放大的次序逐層檢測。對排序過程中的每一步,信道矩陣中相應的列隨後會被清空,然後簡化後的矩陣進入下一級的天線排序處理流水線。

在預處理算法中,偽逆矩陣的計算要求最高。這個過程的核心是矩陣求逆,通常通過吉文斯(Givens) 旋轉進行 QR 分解 (QRD) 來實現。常用的角度估算和平面旋轉算法(如 CORDIC)會造成嚴重的系統時延,對我們的系統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我們的目標是運用 FPGA 的嵌入式 DSP 資源(比如 Virtex-5 器件中的 DSP48E),找出矢量旋轉和相位估算的替代性解決方案。

QRD 的脈動陣列結構由兩種類型的處理單元構成——對角線單元或邊界單元和非對角線單元或內部單元。邊界單元執行矢量函數,可以生成陣列內部單元使用的旋轉角度。要想得到想要的旋轉角度,可以把非對角線單元中的值與對角線單元中的共軛複數相乘,然後除以複數的倒數即可。相除實際是用乘法的方式完成的,即在觀察到函數接近線性的時候,乘以根據定義的間隔的多項式近似值計算出的倒數。圖 3 顯示了採用這種近似值在對角線脈動單元中完成這種複雜旋轉的信號流程圖。

圖 3. 對角線脈動單元結構圖

發送到非對角線單元中的數據是旋轉矢量的同相部分和正交部分除以相應的近似值得出的結果。我們不僅通過在對角線單元和非對角線單元採用流水線架構實現了高數據吞吐量,同時還通過對跨5個信道的硬體進行時分復用的方式控制了近似值模塊和複雜乘法器引起的時延。

對 4x4 矩陣,我們使用了 1 個對角線單元和 7 個非對角線單元。分解單個矩陣所花的處理時間為 4x4=16 個數據周期,而該設計交付數據的速度是每三個時鐘周期一個樣本,因此分解單個矩陣的所用的總時長為 3x4x4=48 個時鐘周期(低於可用的 64 個時鐘周期)。我們對分解後的矩陣使用了回代法(back subsTItution),同時以相同的 TDM 方式進一步進行了重新排序操作。

球形檢測器

球形檢測器採用PED 單元進行範數計算。根據樹的層次,我們採用了三種不同類型的 PED 單元。根節點 PED 模塊負責計算所有可能的 PED。二級 PED 模塊針對上一級計算得出的 8 個倖存路徑計算出 8 個可能的 PED。這樣在樹的下一級索引中,我們就有 64 個生成的 PED。第三種類型的PED模塊用於其它樹級,負責計算上一級計算出的所有 PED 的最鄰近的節點 PED。

球形檢測器 (SD) 的流水線架構可以在每個時鐘周期中處理數據。其結果就是樹的每級只需要一個 PED 模塊。因此,對 4x4 64-QAM 系統而言,PED 單元的總數為 8,與樹的級數相等。

SD 可以採用硬解碼和軟解碼兩種類型的解碼技術。硬解碼能夠用貫穿樹的各級的最小距離矩陣度量次序;軟解碼,用對數似然比來代表輸出的每個比特。對數似然比一般被當作優先輸入值提供給信道解碼器,比如 turbo 解碼器。

FPGA資源佔用

實施和仿真包括圖 2 所示的檢測過程,但不包括軟輸出生成模塊。目標晶片是 Virtex-5 XC5VFX130T-2FF1738 FPGA。設計的時鐘頻率為 225MHz,可用的數據率為 83.965Mb/s。

表 1 顯示了設計中每個主要功能單元的資源佔用情況。利用率 (%) 表示 FPGA 面積佔XC5VFX130T 器件總面積的百分比。

表 1. 按子系統劃分的資源佔用情況

System Generator 和基於模型的設計

我們使用針對 DSP 設計流程的賽靈思 System Generator 實現了完整的硬判鏈。設計驗證工作不僅使用了 MATLAB®/Simulink® 環境的仿真語義,還有 System Generator 的協同仿真功能。信道矩陣參數的同相部分和正交部分從正常的分布得出,並由 MATLAB 交付給System Generator 建模環境。我們同樣使用這種仿真框架進行了比特誤碼率計算。圖 4 對我們的定點硬判決設計 BER 曲線、浮點硬判決設計BER曲線和最佳 ML 參考曲線進行了比較。我們通過對賽靈思 ML510 開發平臺進行基於乙太網的硬體協仿真,開發出了該設計的硬體演示。信道矩陣參數採用賽靈思 AWGN IP核發送給球形檢測器。我們通過把設計嵌入到自同步 BER 測試器來計算 BER。該儀器能夠向檢測器發送輸入並捕獲誤碼。

圖 4. 4x4 64-QAM的浮點 MATLAB 仿真(硬判決)、System Generator設計(硬判決)BER 曲線與最大似然曲線相比

本文就採用空分復用 MIMO 的通信系統使用的球形檢測器進行了簡要介紹。我們詳細探討了球形檢測器和信道矩陣預處理器的架構情況。實現預處理的方法有許多種,雖然我們的方法在計算上要複雜一點,但得出的 BER 性能接近最大似然。雖然我們的討論是圍繞 WiMAX 進行的,設計人員可以把其中的許多方法用於 3G LTE(長期演進)無線系統。

相關焦點

  • 光電子器件在光纖通信中的應用及相關企業介紹
    在光纖通信系統中,廣泛應用的元器件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無源元器件,另一種是有緣元器件。無源元器件主要包括了光耦合器、光衰減器、光隔離器以及光濾波器等,而有源元器件則包括了光源、光檢測器以及放大器等。
  • PID光離子化檢測器的原理及應用
    PID(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光離子化檢測器是一種主要用於監測大氣中VOCs的傳感器,VOCs:揮發性有機物,是在室溫以氣態分子的形態排放到空氣中的所有有機化合物的總稱。檢測器將電流放大,通過儀器儀表設備就可以並顯示出VOCs氣體的濃度了。PID原理示意圖PID是一種非破壞性檢測器,由上圖可以看出,被電離的氣體分子在通過放射燈電離區域後又被重組,離子重新複合成了原本的氣體,這樣一來,PID檢測過的氣體仍可被重新收集做進一步的檢測。
  • 物聯網技術創新應用助力配網高效運維——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在配...
    公司研發生產的銅快捷端子、電錶接線夾於2014年被廣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粵高企協[2014]53號),銅快捷端子,該產品2016年又獲得國家電網新技術推廣應用產品(國網運檢技術[2016]108號文)。研發生產的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產品2020年入編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誌社:領跑一「十三五」項目彙編。
  • 氣相色譜儀檢測器之熱導檢測器
    氣相色譜儀檢測器之熱導檢測器是深圳市億鑫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提供。一、氣相色譜儀常用的幾種檢測器1、熱導檢測器(TCD)2、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3、電子捕獲檢測器(ECD)4、火焰光度檢測器(FPD)5、氮磷檢測器(NPD)也稱熱離子檢測器(TID)6、原子發射檢測器(AED)7、硫螢光檢測器(SCD)熱導檢測器是根據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熱導係數原理製成。
  • 電流/電壓轉換晶片MAX472在電流檢測器中的應用
    在電路的具體應用中,電路各參數具體計算要滿足該晶片技術條件要求: OUT端的輸出電壓VoutOUT端的輸出電流Iout≤1.5mA圖1 MAX472工作原理圖圖2 硬體組成框圖圖3 MAX472在測試器中的應用系統構成系統硬體構成框圖如圖2所示。
  • 球形矽微粉的主要用途及性能 矽微粉在塗料中的應用分析
    球形矽微粉的主要用途及性能:球形矽微粉為什麼要球形化?2,球形化製成的塑封料應力集中最小,強度最高,當角形粉的塑封料應力集中為1時,球形粉的應力僅為0.6,因此,球形粉塑封料封裝集成電路晶片時,成品率高,並且運輸、安裝、使用過程中不易產生機械損傷。
  • 氣相色譜檢測器(一):熱導檢測器(TCD)
    目前檢測器的種類多達數十種。根據檢測原理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濃度型檢測器和質量型檢測器兩種:(l)濃度型檢測器。測量的是載氣中某組分濃度瞬間的變化,即檢測器的響應值和組分的濃度成正比。如熱導檢測器和電子捕獲檢測器。(2)質量型檢測器。測量的是載氣中某組分進入檢測器的速度變化,即檢測器的響應值和單位時間內進入檢測器某組分的量成正比。如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和火焰光度檢測器等。
  • 揭秘液相色譜檢測器中的獨門兵器!
    ,不過一旦出手,必定奏效,檢測器中的螢光檢測器,電導檢測器等等就屬於這類偏門武器。之所以說他們犀利,是因為他們對於分析某些類型的樣品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可惜的是,這些樣品的種類不多,或者應用的行業十分局限,所以這類兵刃也就很難在茫茫江湖中大顯身手了,只有遇到正好相剋的對手,才能輕鬆取勝。這類兵刃中,比較有典型代表性的應當屬示差折光檢測器(RID)和螢光檢測器(FLD)了,另外,就是電性檢測器一族。我們來一一說說他們的武功路數吧。
  • 基於MIMO-OFDM技術的室內可見光通信研究
    Multiplexing,OFDM)技術以及基於正交頻分復用調製的多址接入技術成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之一,OFDM表 現出來的優勢使得OFDM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被廣泛應用。2.2  OFDM的系統基本構成OFDM調製技術是多載波傳輸技術的一種實現方式, 利用快速傅立葉變換和快速傅立葉逆變換分別實現解調和調 制,是應用比較廣泛而且實現複雜度較低的一種多載波調製 技術。OFDM的系統基本構成如圖1所示。2.3 OFDM應用於可見光通信OFDM技術應用於室內可見光通信物理層的原理框圖 如圖2所示。
  • 液相色譜儀常用檢測器之蒸發光散射檢測器
    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液相色譜儀常用檢測器之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是深圳市億鑫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提供。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是液相色譜儀分析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檢測器,今天就來呵大家分享一下,蒸發光散射檢測器的發展歷史、結構原理以及應用維護。
  • 球形太陽能電池設計可以在更多其他市場應用中得到發揮
    一種新的球形太陽能電池設計旨在從幾乎每個角度提高太陽能收集潛力,而不需要昂貴的運動部件來跟蹤太陽在天空中的明顯運動。據悉,沙特研究人員設計的球形太陽能電池原型是一個微小的藍色球體,一個人可以像桌球一樣輕鬆地用一隻手握住它。
  • 光纖通信原理
    (2)光收信機----由光檢測器和光放大器組成,實現光/電轉換的光端機。其功能是將光纖或光纜傳輸來的光信號,經光檢測器轉變為電信號,然後,再將這微弱的電信號經放大電路放大到足夠的電平,送到接收端的電端汲去。  (3)光纖線路----其功能是將發信端發出的已調光信號,經過光纖或光纜的遠距離傳輸後,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檢測器上去,完成傳送信息任務。
  • 液相色譜儀常用檢測器之示差折光檢測器
    液相色譜儀常用檢測器之示差折光檢測器液相色譜儀常用檢測器之示差折光檢測器是深圳市億鑫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提供。示差折光檢測器和紫外檢測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一樣,也是HPLC常用的檢測器之一,今天就簡單聊一下示差折光檢測器。
  • 基於無線通信系統的數位化無極螢光燈照明應用
    無極螢光燈作為一種高效、節能的照明產品,在道路、隧道、橋梁、大型廠房場館等工程中具有廣泛應用。而以此產品為基礎,配備數位化無線通信控制技術,可以更大限度的增加對實際工程中照明的控制,並進一步提高節能降耗的效果,體現「綜合節能性」特點。
  • 螢光檢測器原理
    .螢光檢測器原理--簡介  螢光檢測器(Fluorescence Detector,簡稱FLD)是 高壓液相色譜儀常用的一種檢測器。2.螢光檢測器原理  螢光檢測器是一種專用型檢測器,靈敏度在目前常用的HPLC檢測器中最高,工作原理是:用紫外光照射某些化合物時它們可受激發而發出螢光
  • 環行器/隔離器在微波通信中的應用
    冷戰結束後,美俄等發達國家,也實行了「軍轉民」戰略,微波鐵氧體器件開始大量向民用方面轉移,所以在衛星通信、微波通信、微波能應用、工農醫療等方面獲得了廣泛應用,市場日益擴大。 總之,微波通信的優點是:無線增益高,方向性強,通信容量大,穩定性好,信噪比高,可靠性好,但網靈活性大,投資和維護費用低;若將模擬式轉換為數字式,更易於加密處理,抗幹擾性更強,效率更高。上述各種微波通信方式都離不開鐵氧體環行器、隔離器,凡微波發射、接收、傳輸系統中都有它的應用。
  • 電池檢測器原理
    電池檢測器原理電池或電池包裝上的一次性小型電池檢測器是綜合技術得以應用的好例子。綜合技術是用全新的方式組合多種現有的技術!電池檢測器依賴兩種特殊墨水:熱敏墨水和導電墨水。熱敏墨水會根據溫度改變顏色。導電墨水能夠導電。
  • 北京奧運創意應用 球形投影技術解析
    1球形投影技術解析  [中關村在線投影機頻道原創]球形投影是一種創意投影表現方式,自北京奧運開幕式後,頻繁出現在商業展會、演唱會、大型文藝晚會中,曝光率逐年提升,目睹過球形創意投影的觀眾
  • 城市智慧停車效果如何,地磁車位檢測器選擇至關重要
    ,在實際應用中會出現較多地磁設備離線問題,NB-IoT通信原理為設備離線後會多次重傳,導致設備功耗增加,電池壽命縮短;4)只提供單模地磁,面向車型多樣、幹擾環境時難以準確監測,比如無法識別大車小車,就難以再物流園區使用,難以解決電磁場幹擾,就無法在高壓線、地鐵旁等場合應用。
  • ​淺談無人機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
    01、無人機輔助蜂窩網絡通信隨著全球蜂窩網絡覆蓋需求的增加,無人機結合蜂窩網絡能夠以低成本、高移動性的方式支持無人機通信,同時也為建立新的專用地面網絡提供了可能性。在城市中流量熱點密集的地區,傳統蜂窩基站的覆蓋範圍不能滿足需求時,無人機可依據其高靈活性與部署方便的特點快速對熱點區域進行覆蓋和業務分流,具有廣闊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