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行器/隔離器在微波通信中的應用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1 前言
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化時代,靈活、多樣、方便的通信手段已使人類居住的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據日本電子工業振興會預測,2010年世界電子信息產業市場將達34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7.4%,其中通信設備工業市場將達到3636.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6.6%;電子整機銷售年均增長4.6%,電子元器件年均增長率為6.7%。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今後十年將保持3倍於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即年均增長率20%的速度發展,現代通信與網絡是重點發展領域之一。至2005年,通信產業業務收入1萬億元,年增長率23.3%;製造業收入達2.5萬億元,年增長率20%,年銷售收入1.5萬億元,年增長20%,出口1000億美元,年增長率15%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563.htm

通信能力:光纜總長250萬公裡,基本覆蓋全國城鄉,固定交換設備總容量超過3億門,移動通信交換總容量超過3.6億戶。可見國際國內通信產業市場特別是國內市場多麼的巨大。

109μm1mm的電磁場,其中包括了無線電波、紅外線、光波及γ射線等。而無線電波又分為長波、中波、短波和微波。作為通信手段,其過程如圖1所 示。其中聲音、圖像、數據等信息為第一載體,電磁波為第二載體,必須將第一載體加於第二載體上,通信才能實現。作為通信系統可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用無 線電波傳送的則為無線通信,而用長、中、短波的無線通信稱為普通無線通信;用微波進行通信手段的則稱為微波通信,它是現代無線通信的主力軍。

300MHz~300GHz的無線電波,其頻帶寬度為299.7GHz,佔整個無線電頻帶的99.9%,這是一個十分可貴的頻率資源。而微波又分為分米波、釐米波和毫米波頻段,其信道頻帶寬度分別為幾MHz、幾十MHz和上千MHz。若一路電視廣播佔用4~8MHz的話,一部毫米波發射機可同時發送幾百套電視節目;若以一路電視所佔用頻寬為1500路電話的頻帶寬度來計算的話,則毫米波通信系統可同時傳送幾十萬路電話。可見微波通信的通信潛力十分巨大。 /隔離器器件則是極為重要的一大類高頻元器件。

2 環行器/隔離器微波通信中的地位與作用
80%以上都用於軍事上,如精密制導雷達、艦載雷達、機載、遠程警戒預警雷達,導航和炮描雷達等都採用了相控陣天線。例如海灣戰爭中,美國威力顯赫的「愛國者」飛彈主要依靠了相控陣雷達技術,而鐵氧體移相器則是相控陣技術的關鍵元件之一。在AV/MPQ飛彈系統中使用了5161X波段鐵氧體移相器,它可以同時監視100個目標,同時跟蹤8個目標,同時制導8枚飛彈。冷戰結束後,美俄等發達國家,也實行了「軍轉民」戰略,微波鐵氧體器件開始大量向民用方面轉移,所以在衛星通信、微波通信、微波能應用、工農醫療等方面獲得了廣泛應用,市場日益擴大。

3 應用與市場
3.1 微波通信的方式
3.1.1 衛星通信:由地球站、通信衛星、轉發器、接收站組成,其工作頻段有S、C、X、K波段,即將開發的有V、Q和M波段。


3.1.2 微波接力通信:由始發站、中繼(接力)站和終端站組成,它是利用電磁波沿地面直線傳播,中繼站間的距離50km,工作頻段為150MHz至20GHz,其典型頻段是2GHz、4GHz、6GHz、7GHz、8GHz、9GHz、11GHz、12GHz和20GHz,費用低,頗受歡迎。


3.1.3 移動通信它:是在移動用戶間,移動用戶與固定站或移動站之間的通信,其業務是:無線通電話——可攜式或雙向無線電話;無線傳呼系統——單向、雙向;調度系統——車隊調度等;行動電話;無線電數據包交換;工作頻段為超高頻、L、C和Ku波段等。


3.1.4 無線電系統包括點對點、一點對多點用戶無線電通信系統,特別適宜於農村和城市近郊,工作頻段是短波,特高頻,L、S、K波段等。


3.1.5 有線微波傳輸:它有同軸、波導等之分,特別是長距離通信優於微波中繼通信。


3.1.6 散射通信工作頻率為400~6000MHz,可靠性高達99.9%。
總之,微波通信的優點是:無線增益高,方向性強,通信容量大,穩定性好,信噪比高,可靠性好,但網靈活性大,投資和維護費用低;若將模擬式轉換為數字式,更易於加密處理,抗幹擾性更強,效率更高。上述各種微波通信方式都離不開鐵氧體環行器隔離器,凡微波發射、接收、傳輸系統中都有它的應用。

3.2 在微波通信中的應用
環行器/隔離器在現代通信中佔有重點地位,起著其他元器件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就它在移動通信和微波中繼通信中的具體應用,著重介紹如下。


3.2.1 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
移動通信係指移動用戶之間、移動通用戶與固定站之間或移動臺之間的一種通信,如圖2所示。

移動通信已經歷了模擬語音移動通信(第一代)、數字語音移動通信(第二代)如GSMCDMA兩 代,現已進入了能覆蓋全球的多媒體通信——第三代,其主要特點之一是可以實現全球漫遊,使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任意人之間的交流成為可能;將來還要發展到 第四代——高速移動通信。這些系統都屬於無線通信之列,它們都要採用微波作為傳輸手段,因此微波鐵氧體環行器、隔離器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器件。

隔離器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主要是在基臺(站)和移動臺系統中。而在基臺和移動臺中主要作收、發信機的天線共用裝置(雙工器或多工器),在發射和接收系統中作功率放大器、開關放大器的輸入和輸出隔離以及在測量系統中起去耦作用,裡已有較好論述,在此不再論及,但就一些應用實例以及在當前數字式手持電話的應用作一介紹。 1)中繼器和基臺無線設備 LCX)原理作成列車隧道通信系統時,當隧道很長時要在隧道內增設幾個中繼器才能實現有效通信,圖3ab分別示出了直接放大式中繼器(外用、內用)組成方框圖。在這兩個中繼器中均要使用環行器作功率分配與合成器、雙工器。


在基臺無線設備中,由於移動臺和波道很多,必須對互調作充分、仔細考慮。當基臺分散配置時,一個移動臺將會收到幾個發射天線所發出的強弱不同的信號會產生頻率相互調製,幹擾有用信號的接收;各波道間也必然會產生互調產物。為此在發信系統中採用了集中基臺方式,如圖4所示。這時共用一個發射天線,利用橋接電路和環行器實現了一付基臺發射天線可供64個波道使用,而且在每一個發信機線路上使用了一個隔離器。在基臺接收系統中,由於每一波道的分配損失太大,利用一付天線不能達到全部波道共用的要求,所以採取一付天線16個波道共用的方式,如圖5所示,而每一收信機線路中又使用了一個隔離器。

2)手持式數字電話系統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其環行器/隔離器的基本要求則是高性能(低插入損耗、高隔離度、寬頻帶、高功率及高的溫度穩定性等)、小型輕量、低成本,尤其是用於手機中的器件,小型輕量與低成本顯得特別重要。用於手持式數字電話系統的環行器/隔離器同樣是作天線共用器和發射功率放大器輸出隔離去耦,如圖6、圖7所示。


微波中繼(接力)通信是利用微波頻段的無線電波傳遞信息的。由於大地對微波要強烈吸收,電離層又不能反射,所以沿地面是直視傳播,其傳播距離稱為視距。所謂視距離是指當天線高度一定時微波直接傳播的距離。中繼線標準距離為2500公裡,插在中間的主要微波站為主站,線路兩端的為終端站,主站為雙向性的,其設備比終端站多一倍,站間距離為50公裡。 /隔離器主要用於發、收信設備的高頻系統(圖8)中,其中包括發信輸出單元、混頻單元、發信本振(圖8a)以及收信單元、收信本振(圖8b)。環行器均是接在單向器(隔離器,即在環行器的第三端上接以匹配負載)的形式,主要起級間隔離作用。


相關焦點

  • 5G基站微波無源射頻器件廠商諾信博宣布完成億元B輪融資
    打開APP 5G基站微波無源射頻器件廠商諾信博宣布完成億元B輪融資 獵雲網 發表於 2021-01-15 09:12:44 5G
  • AR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信測試中的應用
    文章介紹了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訊測試中的應用,詳細闡述了可能對此類測試造成影響的3IM、IP3、IMD3 等關鍵參數的原理及其測試方法,介紹了ARS 系列微波功率放大器在此類測試中的獨特設計和技術優勢。
  • 隔離器原理
    導讀:隔離器,顧名思義就是起隔離作用的設備,但是你知道它是如何做到隔離的效果的嗎?隔離器原理--簡介  隔離器是一種採用線性光耦隔離原理,將輸入信號進行轉換輸出,它的輸入、輸出以及工作電源三者之間是相互隔離的,從而提高工業生產過程的抗幹擾能力,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特別適合與需要電隔離的設備儀表配用。隔離器對各種工業信號進行變送、轉換、隔離、傳輸、運算的儀表,可與各種傳感器配合。
  • 在系統設計中如何選擇隔離器
    經常網友提出這樣的問題,在系統設計中,很困惑的一個問題是,不知如何去選擇一個合理的、適用的隔離器。前兩天,筆者採訪了ADI公司數字隔離器產品高級應用工程師周曉奇,他就有關隔離器在電路中的作用、工程師在數字隔離器選型時應該注意哪些步驟等問題,給電子工程師們一個很好的解答。
  • 微波通信原理的詳細介紹
    我國微波通信廣泛應用L、S、C、X諸頻段,K頻段的應用尚在開發之中。這種通信方式,也稱為微波中繼通信或稱微波接力通信長距離微波通信幹線可以經過幾十次中繼而傳至數千公裡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質量。  微波站的設備包括天線、收發信機、調製器、多路復用設備以及電源設備、自動控制設備等。為了把電波聚集起來成為波束,送至遠方,一般都採用拋物面天線,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傳送距離。
  • 光纖放大器工作原理及其在無線光通信的應用
    與微波通信相比,無線光通信所使用的雷射頻率高,方向性強(保密性好),可用的頻譜寬,無需申請頻率使用許可;與光纖通信相比,無線光通信造價低,施工簡便、迅速。它結合了光纖通信和微波通信的優勢,已成為一種新興的寬帶無線接人方式,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惡劣的天氣情況,會對無線光通信系統的傳播信號產生衰耗作用。空氣中的散射粒子,會使光線在空問、時間和角度上產生不同程度的偏差。
  • 微波通信入門,新人必讀!
    早在1931年,從英國多佛爾到法國加萊,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超短波通信線路,橫跨了英吉利海峽。 二戰之後,微波通信獲得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模擬微波通信線路。
  • 如何選擇數字隔離器
    如何選擇數字隔離器 德州儀器 發表於 2020-10-22 09:16:46 隨著數字隔離器在工業和汽車應用中的日益普及,設計人員會面對眾多的可用選件,如何為系統選擇合適的設備
  • 中航富士達-微波公司
    中航工業集團旗下中航富士達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射頻同軸負載、衰減器、波同轉換器、波導負載、組件、鐵氧體隔離器環形器、雙/多工器、合路器等微波無源器件等產品的研發
  • 微波通信有多種優點,對許多專用通信更為重要
    在空氣中,電磁波的速度和光速相同,為每秒30萬公裡(或表示為3×10米/秒)。微波波段的電磁波有頻率高、波長短等一系列特點。因此,最近二、三十年來,微波技術發展非常迅速,應用日益廣泛,除人所共知的微波多路通信和雷達外,還廣泛用於導航、工業加工、計量技術、科學研究等許多部門。微波波長很短,和地球上很多物體的尺寸相比要小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微波就具有近似於光波的特性。
  • 五分鐘看懂微波通信-虎嗅網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微波通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看到移動通信基站。早在1931年,從英國多佛爾到法國加萊,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超短波通信線路,橫跨了英吉利海峽。二戰之後,微波通信獲得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 如何選擇RS-232隔離器
    如果您的計算機或者您的設備有RS-232口,要進行安全而可靠的RS-232通信,就要為您的應用選擇正確的RS-232隔離器。數據傳輸率批量的是串行通信中每一秒所傳送的數據位數,單位是bit/s,簡寫為bps。經常可以看到產品的規格書上都寫著4800bps、9600bps、19200bit/s、38400bit/s������,所指的就是數據傳輸率。在異步串行通信中,每傳送一個字符需要8位,如果採用數據傳輸率4800bit/s進行傳送,則每秒可以傳送600個字符。
  • 淺談I2C隔離器的六大設計注意事項
    這些見解是根據德州儀器在線支持社區中有關I2C隔離器的常見問題而提供的。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助工程師在設計過程中解決信號和電源隔離的問題。 1.什麼情況下需要隔離I2C? 隔離可防止系統兩個部分之間的直流電和異常的交流電,但仍然支持兩個部分之間的信號和電源傳輸。
  • 關於軟波導在數字微波系統中應用的簡單分析
    打開APP 關於軟波導在數字微波系統中應用的簡單分析 淇玥電纜 發表於 2020-10-20 13:24:42 在波導線路中的某些位置有時採用軟波導或扭波導等作剛性連接不是很方便
  • 基於市場視角的光隔離器和數字隔離器評述
    現代電子系統在工業自動化、電信基站電源和電動汽車(EV)車載充電器(OBC)等各種應用設計中面臨一系列獨特的挑戰:lXWednc· 提供高壓下的安全性 — 保護電子控制設備和操作人員安全lXWednc· 在具有相對較高的地電位差的子系統之間進行有效通信lXWednc
  • 高功率光隔離器及其製作過程中的一些共性問題
    在光纖通信中,通過光纖回波反射的光能夠被光隔離器很好地隔離。在光纖雷射等應用中,光隔離器通常被使用在光路中用來避免光路中的回波對光源、抽運源以及其他發光器件造成的幹擾和損傷。隔離器的隔離度代表了光隔離器對回波的隔離(阻擋)能力。
  • 光耦隔離器與數字隔離器對比
    當然,上述這些操作方法限制了使用案例,即使隔離器在本體存在這種條件的系統中最為有用。數字隔離器則沒有這些物理限制。光耦透過PN接面的二極體產生作用,所以轉換速率相對較慢。因此,光耦的數據傳輸率較慢,傳輸延遲和偏移也更加明顯。 產業趨勢和CMOS數字隔離器 在帶寬需求和耗電量日漸成長的情況下,以CMOS為基礎的數字隔離器提供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
  • 微波通信天線選擇與優化方法研究
    1 引言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微波通信技術通信的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2 微波天線選擇時應考慮的因素研究 圖1為微波傳播示意圖,微波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會受到大氣、海面、地面、高大建築物、山峰的折射和繞射等影響,導致信號衰落和失真,甚至中斷。因此對微波傳輸天線進行優化,必須根據微波通信的基本特點,研究微波在傳輸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進而進行優化以減少信號衰落和失真。
  • 都5G時代了,還不知道微波通信是啥?
    早在1931年,從英國多佛爾到法國加萊,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超短波通信線路,橫跨了英吉利海峽。二戰之後,微波通信獲得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1955年時,英國的微波骨幹網線路我國的微波通信研究啟動比較晚,開始於60年代。與此同時,模擬微波逐漸被淘汰,人類逐漸進入了數字微波通信時代。數字微波通信,又分為PDH(準同步)和SDH(同步)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