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看懂微波通信-虎嗅網

2020-12-08 虎嗅APP


大家好,我是小棗君。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微波通信。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看到移動通信基站。大概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但是,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在有些大樓的樓頂上,除了基站,還會有一些像「大鼓」一樣的設備。



在荒郊野外,可能更加容易看到:



這些「大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微波設備」。更準確一點,是「微波通信天線」。


拉近距離來看,是這樣的:



微波通信,英文是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指使用微波作為載波,攜帶信息,進行中繼通信的方式。


微波,是頻率範圍300MHz~3THz的電磁波,也就是說,波長範圍是1米~0.1毫米。



微波通信並沒有使用微波的全部頻率,而是主要使用3GHz~40Ghz這個範圍。


工程師們將部分微波波段進行了定義,並且單獨命名,例如我們經常聽說的Ka波段、Ku波段、C波段等。



人類使用微波進行通信的歷史並不算短。


早在1931年,從英國多佛爾到法國加萊,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超短波通信線路,橫跨了英吉利海峽。


二戰之後,微波通信獲得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1947年,著名的美國貝爾實驗室在紐約和波士頓之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模擬微波通信線路。


到了50年代末,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等國家,都在本國的主幹路由上安裝了微波接力通信系統。



我國的微波通信研究啟動比較晚,開始於60年代。與此同時,模擬微波逐漸被淘汰,人類逐漸進入了數字微波通信時代。


數字微波通信,又分為PDH和SDH兩個階段。相信之前看過小棗君傳輸網科普文章的同學,一定不會覺得陌生。


80年代後期至本世紀初,SDH在傳輸系統中佔據統治地位,微波通信技術發展非常迅速。


目前微波通信技術也和有線通信技術一樣,進入了IP時代。



如今,雖然以光纖通信為主的有線傳輸網絡佔據主導,但是某些特殊應用場景下,我們仍然離不開微波通信方式。例如偏遠地區,布設有線傳輸難度太大或成本過高,又或者發生自然災害,光纖傳輸遭到損壞。



相比於光纖通信來說,微波仍然具有很多無法替代的優勢。例如成本低,抗災害能力強等。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通常說有三大傳輸系統:光纖通信、微波通信、衛星通信。實際上,衛星通信也是微波通信的一種,只是比較特別而已,待會我們會詳細說到。



電磁波通信,一般可以分為廣播方式和點對點方式。我們的微波通信,屬於後者。



為什麼要採用點對點方式?這主要是由微波的特性決定的。


微波的特性,就是頻率高,波長短。


這種類型的電磁波,繞射能力很差,穿透力很差,在地表傳輸時,衰減很大,傳輸距離短。


我們知道,電磁波除了在地面沿空氣傳播之外,還可以利用天空中電離層反射的方式進行遠距離傳播。



但微波仍然無法利用這種方式。還是因為微波的頻率太高,以至於電離層無法有效反射。


所以,微波傳輸幾乎只能進行視距傳輸。什麼是視距傳輸?就是發送天線和接收天線之間沒有障礙物阻擋,可以相互「看見」的傳輸。


視距傳輸,除了容易受山體或建築物等影響之外,還會受到地球表面弧度的限制。


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的表面是有弧度的。微波天線發出的微波,經過一定距離之後,就會被地球表面所阻擋,無法繼續傳播。



因此,微波通信存在距離限制。通常來說,如果微波天線掛在正常高度的鐵塔上,它的傳輸距離就是50公裡。


如果要進行遠距離傳輸,就必須進行「接力」,也就是說,需要設置微波中繼轉接站。



微波中繼轉接站接收到前一站的微波信號,加以放大等處理,再轉發到下一站去,就像接力賽跑一樣,直到抵達最終收信端。



也正是因為這個傳輸特點,微波通信經常被稱為微波中繼通信,或微波接力通信。


根據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微波天線距離地面越高越好。


那麼,你一定想到了,為什麼我們不乾脆把中繼站掛到天上去呢?是的,這就是衛星通信。



藉助地球同步衛星,將「微波中繼站」掛在太空中,可以最大化地擴大微波通信的距離。


地球同步衛星距離地面36000公裡,可以覆蓋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理論上來說,只需要3顆衛星,就能保證地球上任意兩個中繼站進行通信。



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微波設備的組成。


一般來說,微波設備主要由IDU、ODU、中頻電纜、天線等部分組成。



IDU是室內單元,Indoor Unit。ODU是室外單元,Outdoor Unit。


中頻是指發射機將信號載波變換成發射頻率,或者將接收頻率變換成基帶的一個中間頻率,一般由系統架構決定。



而射頻,就是天線發射出去的、在空中傳播的電磁波信號頻率。



IDU負責完成業務接入、復分接和調製解調,在室內將業務信號轉換成中頻模擬信號。



ODU負責完成信號的變頻和放大。



天線就不用說了,將射頻信號轉換成電磁波,向空中進行輻射。或者接收電磁波,轉換成射頻信號,送給ODU。



微波天線除了大家看到的這種「大鼓」一樣的,還有拋物面天線和卡塞格倫天線。



衛星通信就是用的這類天線,俗稱「大鍋」。



室外微波設備的安裝方式,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ODU和天線分開的分離式安裝,還有一種是ODU和天線扣在一起的直扣式安裝。



當存在兩個ODU時),還會有一個合路器,用於功率分配或合成。



1+1 HSB熱備份:



我們可以看看完整的微波單站系統結構圖:



可以看到,上圖中,有兩種方式的天線。一種是直接掛在鐵塔上,還有一種是藉助了無源反射板,將信號進行了一個反射。


這裡,我們就要提到轉發方式了。


微波通信裡,站點分為三種:終端站、中繼站、樞紐站。



中繼站和樞紐站,都會涉及到信號轉發。中繼的方式,分為無源和有源。無源除了剛才我們圖裡看到的無源反射板之外,還有背靠背天線。




而有源的話,就分為再生中繼、中頻中繼和射頻中繼。所謂的「有源」,就是有能量源、電源,也就是說,通過外部能源進行了加強。雖然效果會更好,但是成本更高,而且故障點更多。


好啦,關於微波通信的科普介紹,就到這裡。


相關焦點

  • 微波通信入門,新人必讀!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模擬微波通信線路。與此同時,模擬微波逐漸被淘汰,人類逐漸進入了數字微波通信時代。 數字微波通信,又分為PDH(準同步)和SDH(同步)兩個階段。相信之前看過小棗君傳輸網科普文章的同學,一定不會覺得陌生。 80年代後期至本世紀初,SDH在傳輸系統中佔據統治地位,微波通信技術發展非常迅速。
  • 微波通信原理的詳細介紹
    這種通信方式,也稱為微波中繼通信或稱微波接力通信長距離微波通信幹線可以經過幾十次中繼而傳至數千公裡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質量。  微波站的設備包括天線、收發信機、調製器、多路復用設備以及電源設備、自動控制設備等。為了把電波聚集起來成為波束,送至遠方,一般都採用拋物面天線,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傳送距離。
  • 微波通信有多種優點,對許多專用通信更為重要
    和短波通信比較,微波通信有如下的特點:微波波段有很寬的頻帶全部長、中、短波的總頻帶寬還不到30兆赫,而釐米波波段的頻帶寬為27,000兆赫,這幾乎是前者的1,000倍。因此,在微波波段可以容納多得多的無線電臺同時工作而互不幹擾。微波通信設備的通頻帶可以做得很寬利用一套收發信設備可以進行多路通信,如600路、960路,甚至幾千路電話。
  • 環行器/隔離器在微波通信中的應用
    作為通信系統可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用無 線電波傳送的則為無線通信,而用長、中、短波的無線通信稱為普通無線通信;用微波進行通信手段的則稱為微波通信,它是現代無線通信的主力軍。 總之,微波通信的優點是:無線增益高,方向性強,通信容量大,穩定性好,信噪比高,可靠性好,但網靈活性大,投資和維護費用低;若將模擬式轉換為數字式,更易於加密處理,抗幹擾性更強,效率更高。上述各種微波通信方式都離不開鐵氧體環行器、隔離器,凡微波發射、接收、傳輸系統中都有它的應用。
  • 微波通信天線選擇與優化方法研究
    1 引言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微波通信技術通信的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微波天線是微波通信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凡是能利用電磁波來傳遞的信息幾乎都依靠微波天線傳遞與互換,同時微波天線也可輻射電磁波等能量。微波天線是微波通信系統收發設備的「出入口」,天線性能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
  • 淺談面向點對點無線通信系統的微波毫米波無源天線及器件
    與電纜和光纖通信相比,微波通信有可移植性好、性價比高、投資回報快等眾多優點。在很多國家,它們已經成為電訊基站間光纖連接的替代產品,例如在美國、日本,眾多運營商85%以上的基站回程通信已經採用微波傳輸,在英國有的比例高達90%。從有線到無線的點對點解決方案日前在發展中國家例如印度也變的越來越為普遍。調查顯示全球微波天線年需求量以每年大概5%速度增長。
  • 都5G時代了,還不知道微波通信是啥?
    1945年,美軍的微波通信設備1947年,著名的美國貝爾實驗室在紐約和波士頓之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模擬微波通信線路。到了50年代末,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等國家,都在本國的主幹路由上安裝了微波接力通信系統。
  • 微波和光纖通信技術如何讓你的通訊更通暢
    強大的電磁波,在通信領域有兩個親兒子級別的應用,即微波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LiKednc這就好比,如果把通信當作過年回家的旅程,那麼微波就是本地一個快樂的「的哥「,市內想開去哪裡就去哪裡,自由散漫。但是請注意,微波這個」的哥「也是有些問題的,他只能在本市轉悠(距離近),小車裝不了幾個人(帶寬不大),滿嘴跑火車還不太靠譜(易受電磁幹擾)。
  • 微波簡史
    例如,中波主要沿地面傳播,繞射能力強,適用於廣播和海上通信。而短波具有較強的電離層反射能力,適用於環球通信。超短波和微波的繞射能力較差,可作為視距或超視距中繼通信。微波的發展歷史(一)  微波通信是二十世紀50年代的產物。由於其通信的容量大而投資費用省(約佔電纜投資的五分之一),建設速度快,抗災能力強等優點而取得迅速的發展。
  • 三分鐘讓你看懂光纖通信
    光纖通信是現代通信網的主要傳輸手段,它的發展歷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經歷三代:短波長多模光纖、長波長多模光纖和長波長單模光纖。採用光纖通信是通信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目前中國光纖通信已進入實用階段,此外,現在已有多個國家宣布不再建設電纜通信線路,而致力於發展光纖通信。
  • 光纖通信簡史-虎嗅網
    無線電、微波的頻率已不能滿足增長中的電視、電話對帶寬的要求,因此他們想找一種更高的頻率來承載信號。電話公司認為即將到來的可視電話,又會增加對帶寬的需求。1960年,Theodore Maiman 向人們展示了第一臺雷射器。這燃起了人們對光通信的興趣,雷射看起來是很有前途的通信方式,可以解決傳輸帶寬問題,很多實驗室開始了實驗。
  •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時間:2020-11-24 23: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落月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 AR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信測試中的應用
    文章介紹了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訊測試中的應用,詳細闡述了可能對此類測試造成影響的3IM、IP3、IMD3 等關鍵參數的原理及其測試方法,介紹了ARS 系列微波功率放大器在此類測試中的獨特設計和技術優勢。
  • 無線微波接入技術
    一、微波技術概述迄今,儘管中國電信基礎建設取得了極大的發展,但是仍無法滿足網絡迅速發展的迫切需要。因此,無線微波擴頻通信以其建設快速簡便等優勢成為建立廣域網連接的另一重要方式,並在一些城市中(如北京)形成一定規模,是國內城市通信基礎設施的有效補充,引起了很多網絡建設單位的興趣。為廣大用戶單位入網的需要,在此簡單介紹微波入網的基本情況。
  • 氣象新知 教你一分鐘看懂高冷的氣象雲圖!
    雷達反射率是空間單位體積中的大氣物質對雷達發射的微波的總後向散射截面。
  • 五分鐘看懂伊核協議(圖解)-威廉·布羅德、塞爾吉奧·佩薩尼亞
    觀察者網讓你在五分鐘內看懂伊核協議。加油,別在飯桌上輸給時政帝,觀察者網只能幫你到這裡了。】 首先,原子彈可由兩种放射性材料製成:鈾或者鈽。伊核會談旨在限制伊朗利用這兩種元素製造武器的能力。核武器的兩種製造方式都從鈾礦石開始。 作為核反應堆燃料以及製造核武器的原料,鈾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鈾235在天然鈾礦石中的含量不足1%。
  • 中國天氣通:教你一分鐘看懂高冷的氣象雲圖!
    貼心的「中國天氣通」來科普:一分鐘看懂天氣預報裡的雷達圖!如何通過雷達圖識別雲、雨?主要有「三大武器」,就讓我們在這裡一一亮出吧。武器一「雷達反射率」:雷達圖中最常見的就是雷達反射率圖雷達反射率是空間單位體積中的大氣物質對雷達發射的微波的總後向散射截面。
  • 片上光學頻率梳:可產生光子微波,應用於衛星通信和5G網絡!
    這些微波信號及其光學載波,可用於雷達、衛星通信和未來的5G無線網絡。隨著物聯網、車聯網等新科技不斷發展,如今加入無線通信網絡的手機、汽車等各種物品變得越來越多。據估計,到2025年,約750億個物聯網設備將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手把手教你看懂視力表和驗光單,10分鐘小白變專家!
    孩子們每年都要檢查視力,作為家長的你,是否能看懂圖表上的1.0和5.0代表什麼意思嗎?今天,小編手把手教你如何看懂視力表和驗光單,10分鐘一、視力表如何看?實際上1.0和5.0這兩個都是標準的視力線,區別是用不同的計數方法來表達視力情況:1.數值在4.0-5.3之間的是五分制視力表,5.0是正常的標準視力線
  • 一文看懂通信網絡未來發展趨勢
    打開APP 一文看懂通信網絡未來發展趨勢 發表於 2019-07-13 09:02:57 在剛剛結束的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8)上,英特爾的5G在車聯網、沉浸式娛樂、智慧城市、人工智慧等場景的應用,給人們展開了一幅未來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