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新知 教你一分鐘看懂高冷的氣象雲圖!

2021-01-16 CUIT大氣科學學院
點擊上方「CUIT大氣科學學院」公眾號可以訂閱哦!

六七月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無常的很。上午刷車,下午就被雨淋了,總讓人懊惱!明明大晴天出門辦事,「我」卻被澆了個落湯雞。

每晚的天氣預報雖然介紹好詳細,卻著實不太看得懂。別擔心,新技能學起來:一分鐘看懂天氣預報裡的雲圖!

識別雲、雨,雷達圖常用功能主要有三個,就讓我們在這裡一一道來吧。

雷達反射率是空間單位體積中的大氣物質對雷達發射的微波的總後向散射截面。簡單來說就是,雷達反射率越強,降水越強。而通常情況下,反射率圖色斑越紅意味著反射率越高。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西紅柿」大於「雞蛋」大於「捲心菜」。

徑向速度圖中,綠色表示氣團向雷達靠近,紅色表示氣團遠離雷達。大家都知道,乾冷空氣和暖溼空氣相遇,容易形成雷雨。北京西北邊是乾燥的內陸,東南邊則是渤海。因此通常情況下北京的西北風是乾冷的而東南風是暖溼的。當西北風和東南風相遇時,就有可能產生雷雨。而這在徑向速度圖上,則可以再東南、西北方向看到統一的綠色。「對頭風」吹起來,雷雨便產生了。

雷達圖中最後一個需要關注的就是回波頂高度啦。通常來說,對流發展越旺盛,積雨雲越高,對流性天氣越強烈。而危害最大的災害性天氣——冰雹,通常需要積雨雲發展到12km以上的高度才會產生。因此關注回波頂高度可以有效的了解災害性天氣產生的情況。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氣通:教你一分鐘看懂高冷的氣象雲圖!
    貼心的「中國天氣通」來科普:一分鐘看懂天氣預報裡的雷達圖!如何通過雷達圖識別雲、雨?主要有「三大武器」,就讓我們在這裡一一亮出吧。「中國天氣通」解讀最初的天氣跡象,讓你預先規劃生活。「中國天氣通」是由中國氣象局官方推出的一款專業的天氣服務軟體。
  • 如何看懂一張衛星雲圖
    看天氣預報電視節目時是不是總有一張圖(動或靜)讓你一臉懵懂多年來就此略過是它,就是它?
  • 氣象知識:雷達圖,你看懂了嗎?
    我們都愛地理   現如今除了可以在網絡媒體上看到日常文字天氣預報外,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多渠道頻看到雷達圖,不過一張張五顏六色的雷達圖,你到底能看懂多少
  • 讀衛星雲圖,教你看天氣預報
    衛星雲圖是氣象衛星從太空拍攝後發回到地面氣象中心的照片。由於氣象衛星上裝有不同的感光儀器,因此地面工作站可以接收到不同類型的雲圖。
  • 衛星氣象雲圖
    對於同一圖片上的各個點的太陽高度角也不同,如是上午的雲圖,圖片右半側(東面一側)的太陽高度角較高,色調明亮,而左半側,太陽高度角低,色調較暗。反之也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判斷雲圖的觀測時刻,是否是可見光雲圖。對於靜止衛星中午的雲圖,整個觀測區的光照條件較好,物象間的反差明顯,圖片明亮。
  • 新宏通用航空氣象服務系統——新宏氣象APP
    新宏氣象APP具有單站實時天氣實況,城市/單站/ 72小時逐時預報、7天逐日預報以及30年氣候統計查詢,任意位置0-120小時預報,5日空氣品質監測預報;衛星雲圖,全國雷達拼圖及單站雷達回波圖顯示,全球細網格模式數值預報;積冰
  • 墨跡天氣與Mapbox合作上線高清可視化氣象雲圖技術,讓天氣信息「賞心悅目」
    「Max,你怎麼也開始用墨跡天氣了,這麼local?」「因為最近Mapbox和墨跡天氣合作了呀!裡面的高清可視化氣象雲圖老好看了。」☁️為什麼要用高清可視化氣象雲圖?相信大家對「氣象雲圖」一詞並不陌生,CCTV天氣預報中將常提到這個詞。
  • 全國氣象局長會議今日在京開幕,網友:希望開通雲圖直播平臺
    全國氣象局長會議今日在京開幕,網友:希望開通雲圖直播平臺 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 2018-01-16 10:36
  • NOAA曬出衛星雲圖:洶湧雷暴伴生「氣象海嘯」
    而這起大事件的罪魁禍首,就是在大西洋沿岸產生的「氣象海嘯」。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的衛星雲圖,可知其波及面積之廣。不過在深入分析之前,很多人可能對「氣象海嘯」(metrotsunami)這個詞感到很陌生。顧名思義,其與普通的海嘯有點類似,只是將滔天巨浪換成了氣壓擾動的版本(風暴行為、而不是地震活動)。
  • 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天氣雷達|劉安寧|氣象臺|氣象預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梅雨季節,你看得最多的是什麼?天氣預報肯定有一席之地,作為每天出門前的天氣預警工具,它決定著你是否可能被淋成落湯雞。製作天氣預報是個非常繁瑣的過程,需要依次搜集過去一段時間從地面到高空的氣象數據。這些氣象數據從何而來?又到哪裡去?
  • 萬千氣象 盡收眼底——我國氣象衛星介紹
    但對它的確切含義就不見得很清楚,其實,氣象衛星屬於遙感類衛星,它用多通道高解析度掃描輻射計、紅外分光計和微波輻射計等遙感器俯視地球,一切氣象,盡收眼底。目前我國的氣象衛星分為兩大系列,一是極軌氣象衛星,二是靜止氣象衛星。  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氣象衛星  與太陽同步軌道的氣象衛星,在運行中每一條軌道都要經過地球南北兩極附近上空,因此稱之為極軌氣象衛星。
  • 教你看懂天氣雷達回波圖
    其實簡單的很~ 零基礎 教你看懂雷達圖!>氣象雷達回波圖是啥?) 氣象雷達和回波圖能幹啥?前方高能預警~~~ 小編教你做天氣預報小能手!
  • 【氣象科普】看雷達圖,預測降雨,你也來試試!
    天氣變化莫測,每次出門前,不妨看看雷達圖,看懂了雷達圖,你也可以當家裡的"短期天氣預報員"了。
  • 動圖|風雲四號氣象雲圖:九寨溝和新疆精河縣地震前後對比
    動圖|風雲四號氣象雲圖:九寨溝和新疆精河縣地震前後對比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實習生 蔡歡 2017-08-09 14:06
  • 一圖讀懂:3分鐘教你看懂血常規
    一圖讀懂:3分鐘教你看懂血常規 華醫君教你3分鐘搞定!
  • 雲圖怎麼看?降水概率咋測?直播揭秘氣象預報是如何產生的
    雲圖、氣壓、降水概率這些又會如何影響天氣變化?天氣預報如何做到準確?5月25日上午10點,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將兵分兩路,分別前往成都市氣象臺和溫江區氣象局氣象監測站,攜手網易直播,為你找出以上問題的答案,揭開氣象預報產生背後的秘密。
  • 科普氣象知識
    近日,位於柯橋區氣象局內的氣象災害展示與體驗活動站迎來了首批參觀者,在「小球大世界」項目上,當大家通過光影技術,在直徑2米左右的碳纖維球體上,看到立體展現出來的氣象實時雲圖、全球地形地貌、全球衛星雲圖等內容時,紛紛驚奇不已。在天氣預報影視製作室,參觀者又體驗了一回「我是氣象播報員」,用一本正經、活潑搞怪、優雅含蓄等方式錄製了多版本的天氣預報。
  • 【氣象科普】「從零到一」的跨越 我們的氣象,我們的衛星
    從1969年周恩來總理提出「應該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到1988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氣象衛星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再到2016年成功發射「風雲四號」A星,多項氣象科技「領跑」國際。浩瀚蒼穹見證了我國氣象衛星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不平凡歷程。
  • 衛星雲圖|實時氣象圖,包括衛星雲圖、紅外圖、雷達圖等
    喜歡黑科技的小夥伴,可以將黑科技專家公眾號設為標星,這樣就不會走丟啦~查詢各種實時氣象圖,包括衛星雲圖、紅外圖、雷達圖等;支持全球天氣流場趨勢化查詢;支持查詢颱風實況與預報,為出行做好準備。本公眾號提供的一切軟體、教程和內容信息僅限用於學習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於商業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後果請用戶自負。
  • 6年來微信啟動頁首次發生變化:使用風雲四號氣象雲圖
    啟動頁背景中將特別展示風四拍攝的高清東半球雲圖,畫面從人類起源的非洲大陸逐漸過渡為華夏文明起源地,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面首次發生變化。 微信啟動頁前後對比圖據了解,微信的啟動頁面此次呈現的背景照片由「風雲四號」拍攝,它搭載了全球首個大氣垂直探測儀,並是國際上首次在單星上同時搭載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以一顆衛星實現了兩顆衛星的功能,是我國氣象領域的一項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