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5G時代了,還不知道微波通信是啥?

2020-12-05 中科院物理所

微波天線

微波通信,英文是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指使用微波(Microwave)作為載波,攜帶信息,進行中繼通信的方式。

微波,是頻率範圍300MHz~3THz的電磁波(1THz=1000GHz),也就是說,波長範圍是1米~0.1毫米(光速=波長×頻率)。

事實上,微波通信並沒有使用微波的全部頻率。它主要使用3GHz-40Ghz這個範圍。

工程師們將部分微波波段進行了定義,並且單獨命名,例如我們經常聽說的Ka波段、Ku波段、C波段等。

常用微波波段的劃分

人類使用微波進行通信的歷史並不算短。

早在1931年,從英國多佛爾到法國加萊,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超短波通信線路,橫跨了英吉利海峽。

二戰之後,微波通信獲得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1945年,美軍的微波通信設備

1947年,著名的美國貝爾實驗室在紐約和波士頓之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模擬微波通信線路。

到了50年代末,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等國家,都在本國的主幹路由上安裝了微波接力通信系統。

1955年時,英國的微波骨幹網線路

我國的微波通信研究啟動比較晚,開始於60年代。與此同時,模擬微波逐漸被淘汰,人類逐漸進入了數字微波通信時代。

數字微波通信,又分為PDH(準同步)和SDH(同步)兩個階段。

80年代後期至本世紀初,SDH在傳輸系統中佔據統治地位,微波通信技術發展非常迅速。

目前微波通信技術也和有線通信技術一樣,進入了IP時代。

如今,雖然以光纖通信為主的有線傳輸網絡佔據主導,但是某些特殊應用場景下,我們仍然離不開微波通信方式。

例如偏遠地區,布設有線傳輸難度太大或成本過高,就會採用微波進行數據回傳。

對於有些專網通信用戶,例如電網、鐵路等,也會較多採用微波通信作為遠距離孤立站點的數據傳輸手段。

此外,因為微波通信抗災害能力比較強,所以也會用於緊急情況下的應急通信。

應急通信車上面的微波設備

總而言之,相比於光纖通信來說,微波仍然具有很多無法替代的優勢,所以會長期在一線服役。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通常說有三大傳輸系統:光纖通信、微波通信、衛星通信。實際上,衛星通信也是微波通信的一種,只是比較特別而已,待會我們會詳細說到。

衛星通信

電磁波通信,一般可以分為廣播方式和點對點方式。我們的微波通信,屬於後者。

為什麼要採用點對點方式?這主要是由微波的特性決定的。

微波的特性,就是頻率高,波長短。

這種類型的電磁波,繞射能力很差,穿透力很差,在地表傳輸時,衰減很大,傳輸距離短。

我們知道,電磁波除了在地面沿空氣傳播之外,還可以利用天空中電離層反射的方式進行遠距離傳播。

但微波仍然無法利用這種方式。還是因為微波的頻率太高,以至於電離層無法有效反射(只能穿透)。

所以,微波傳輸幾乎只能進行視距傳輸

什麼是視距傳輸?就是發送天線和接收天線之間沒有障礙物阻擋,可以相互「看見」的傳輸。

視距傳輸,除了容易受山體或建築物等影響之外,還會受到地球表面弧度的限制。

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的表面是有弧度的。微波天線發出的微波,經過一定距離之後,就會被地球表面所阻擋,無法繼續傳播。

因此,微波通信存在距離限制。通常來說,如果微波天線掛在正常高度的鐵塔上,它的傳輸距離就是50公裡。

如果要進行遠距離傳輸,就必須進行「接力」,也就是說,需要設置微波中繼轉接站

微波中繼轉接站接收到前一站的微波信號,加以放大等處理,再轉發到下一站去,就像接力賽跑一樣,直到抵達最終收信端。

也正是因為這個傳輸特點,微波通信經常被稱為微波中繼通信,或微波接力通信

根據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微波天線距離地面越高越好。

那麼,你一定想到了,為什麼我們不乾脆把中繼站掛到天上去呢?是的,這就是衛星通信

藉助地球同步衛星,將「微波中繼站」掛在太空中,可是最大化地擴大微波通信的距離。

地球同步衛星距離地面36000公裡,可以覆蓋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理論上來說,只需要3顆衛星,就能保證地球上任意兩個中繼站進行通信。

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微波設備的組成

一般來說,微波設備主要由IDU、ODU、中頻電纜、天線等部分組成。

微波設備

IDU是室內單元,Indoor Unit。ODU是室外單元,Outdoor Unit。

中頻是指發射機將信號載波變換成發射頻率,或者將接收頻率變換成基帶的一個中間頻率,一般由系統架構決定。

而射頻,就是天線發射出去的、在空中傳播的電磁波信號頻率。

IDU負責完成業務接入、復分接和調製解調,在室內將業務信號轉換成中頻模擬信號。

華為的IDU(型號RTN950)

ODU負責完成信號的變頻和放大。

中興的ODU,也叫AOU(All Outdoor Unit)

天線就不用說了,將射頻信號轉換成電磁波,向空中進行輻射。或者接收電磁波,轉換成射頻信號,送給ODU。

微波天線

微波天線除了大家看到的這種「大鼓」一樣的,還有拋物面天線和卡塞格倫天線。

衛星通信就是用的這類天線,俗稱「大鍋」。

室外微波設備的安裝方式,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ODU和天線分開的分離式安裝,還有一種是ODU和天線扣在一起的直扣式安裝

當存在兩個ODU時(用於1+1 HSB熱備份,或者1+1 FD頻分),還會有一個合路器,用於功率分配或合成。

1+1 HSB熱備份(一個主用,一個備用,以防ODU故障造成業務中斷):

我們可以看看完整的微波單站系統結構圖:

可以看到,上圖中,有兩種方式的天線。一種是直接掛在鐵塔上,還有一種是藉助了無源反射板,將信號進行了一個反射。

這裡,我們就要提到轉發方式了。

微波通信裡,站點分為三種:終端站、中繼站、樞紐站

中繼站和樞紐站,都會涉及到信號轉發(中繼)。中繼的方式,分為無源和有源。無源除了剛才我們圖裡看到的無源反射板之外,還有背靠背天線。

反射板

背靠背無源中繼站

而有源的話,就分為再生中繼、中頻中繼和射頻中繼。

所謂的「有源」,就是有能量源、電源,也就是說,通過外部能源進行了加強。雖然效果會更好,但是成本更高,而且故障點更多。

關於微波通信的科普介紹,就到這裡。

來源:鮮棗課堂

編輯:Be

相關焦點

  • 微波通信入門,新人必讀!
    到了50年代末,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等國家,都在本國的主幹路由上安裝了微波接力通信系統。與此同時,模擬微波逐漸被淘汰,人類逐漸進入了數字微波通信時代。 數字微波通信,又分為PDH(準同步)和SDH(同步)兩個階段。相信之前看過小棗君傳輸網科普文章的同學,一定不會覺得陌生。 80年代後期至本世紀初,SDH在傳輸系統中佔據統治地位,微波通信技術發展非常迅速。
  • 五分鐘看懂微波通信-虎嗅網
    到了50年代末,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等國家,都在本國的主幹路由上安裝了微波接力通信系統。我國的微波通信研究啟動比較晚,開始於60年代。與此同時,模擬微波逐漸被淘汰,人類逐漸進入了數字微波通信時代。
  • 環行器/隔離器在微波通信中的應用
    1 前言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化時代,靈活、多樣、方便的通信手段已使人類居住的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作為通信系統可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用無 線電波傳送的則為無線通信,而用長、中、短波的無線通信稱為普通無線通信;用微波進行通信手段的則稱為微波通信,它是現代無線通信的主力軍。
  • 微波通信原理的詳細介紹
    這種通信方式,也稱為微波中繼通信或稱微波接力通信長距離微波通信幹線可以經過幾十次中繼而傳至數千公裡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質量。  微波站的設備包括天線、收發信機、調製器、多路復用設備以及電源設備、自動控制設備等。為了把電波聚集起來成為波束,送至遠方,一般都採用拋物面天線,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傳送距離。
  • 微波通信有多種優點,對許多專用通信更為重要
    還有,用於研究原子能的粒子加速器,必須用頻率非常高的能源作動力,因而原子能的研究也是離不開微波的。由於微波的頻率非常高,通常無線電所用的電子器件、電路元件傳輸線和天線等幾乎都不能應用了,需要研製和採用一系列的微波器件、元件、波導管和微波天線等;通常分析電子電路的理論也不夠用了,還需要採用電磁場或電磁波的理論。以上情況說明,微波技術已發展成為無線電電子學中的一門新興學科和極重要的應用技術。
  • 微波通信天線選擇與優化方法研究
    1 引言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微波通信技術通信的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微波天線是微波通信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凡是能利用電磁波來傳遞的信息幾乎都依靠微波天線傳遞與互換,同時微波天線也可輻射電磁波等能量。微波天線是微波通信系統收發設備的「出入口」,天線性能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
  • 5G裡的「G」代表什麼?原來G還有這些意思!
    進博會不久前剛結束,爸爸媽媽們一定對這屆進博會關鍵詞之一——5G不陌生吧~不過你們知道5G裡的G是什麼意思不?它和10G流量的G有什麼區別呢?搞不清楚?小E出馬!趕緊跟著小E來看看這些G都代表著什麼意思,保你"G"住它!5G 到底是個啥?你們猜猜,5G的G和什麼有關?信號?手機型號?
  • 微波和光纖通信技術如何讓你的通訊更通暢
    它們貌合神離,都想獨自繼承電磁波在通信領域的疆土,於是上演了一場場精彩的「奪嫡大戰」。LiKednc這就好比,如果把通信當作過年回家的旅程,那麼微波就是本地一個快樂的「的哥「,市內想開去哪裡就去哪裡,自由散漫。但是請注意,微波這個」的哥「也是有些問題的,他只能在本市轉悠(距離近),小車裝不了幾個人(帶寬不大),滿嘴跑火車還不太靠譜(易受電磁幹擾)。
  • 淺談面向點對點無線通信系統的微波毫米波無源天線及器件
    與電纜和光纖通信相比,微波通信有可移植性好、性價比高、投資回報快等眾多優點。在很多國家,它們已經成為電訊基站間光纖連接的替代產品,例如在美國、日本,眾多運營商85%以上的基站回程通信已經採用微波傳輸,在英國有的比例高達90%。從有線到無線的點對點解決方案日前在發展中國家例如印度也變的越來越為普遍。調查顯示全球微波天線年需求量以每年大概5%速度增長。
  • STS-LNP型微波電晶體前置放大器
    在用作微波數字通信系統接收機的天線信號放大器時,可提高接收機輸入端的信噪比S/N,增大通信距離,提高數字通信精度。該放大器的工作頻率為1450MHz~1800MHz,增益為39dB,噪聲係數最小為1.3dB,電壓駐波比為1.5:1。經使用證明,在溫度為-20~+50℃的環境條件下能數續穩定地工作。可見,該放大器在技術性能與實際應用等方面具一系列優點。
  • 5G時代來了,還不了解通信原理嗎?
    嗨嘍,大家好,5G時代來了,還不了解通信原理嗎?今天開始,會不定期給大家梳理通信原理,電子通信類的童鞋們就當複習了,熱愛通信的盆友們也可看看,豐富自己的知識,好了,話不多說,從頭開始吧。(5) 同步:使收發兩端的信號在時間上保持步調一致。
  • 到底啥是「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是幹啥的?加啥蜜?好吃不?因為我們傳輸的信息在介質中傳播時很容易被第三方竊取,所以我們要在發送的內容中加入密碼,使得竊取者無法破譯內容。接受者提前知道密碼的破解方法。而竊取者無法破譯內容。我是一個小插曲如果有人竊取我的信息,難道我發現不了嗎?對,發現不了我們都知道現在通信系統傳輸的介質無非是光纖。舉一個例子
  • AR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信測試中的應用
    本文將主要討論AR S 系列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信測試中的應用。在過去二十多年中,無線通信應用呈現爆炸式增長。從ATT 在1983 年研製開發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AMPS) 開始,個人通訊服務(PCS)迅速開始盛行。在此期間,通訊測試系統對高線性功率放大器的需求程度從未降低。
  • ▼微波的13大禁忌,99%的人都不知道!
    如果你還沒關注我,請點擊上面日期右邊創造未來→就可關注我!再點擊關注。
  • 關於雷射通信,你知道多少?
    通信容量大。在理論上,雷射通信可同時傳送1000萬路電視節目和100億路電話。  2. 保密性強。雷射不僅方向性特強,而且可採用不可見光,因而不易被敵方所截獲,保密性能好。  3. 結構輕便,設備經濟。
  • 通向6G時代的一把鑰匙,太赫茲到底是個啥?
    時至今日,我們都知道,通信技術的變遷對於科技發展的助力有多大,對未來網際網路的走向有多重要。這顆衛星,恰好就符合這個條件——6G。但是,這個所謂的6G試驗衛星是真的嗎?要知道,5G還沒徹底普及,有關5G的商用落地和相關東西都還沒完全成熟。這種情況下,6G就要來了,這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
  • 電磁微波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稱它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
    電磁微波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什麼稱它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大家好我是小其,1931年,英國多佛與法國加萊之間建起了世界上第一條微波通信線路,使無線電通信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此後,迅速發展的微波接力通信系統遍及全球,它的應用和發展又促進了諸多領域的科技進步。收音機收到的聲音,電視屏幕上的圖像,都是由電臺、電視臺通過電磁波傳送的。但電磁波有長波、短波之分,而波長在1米至0.1毫米之間的電磁波,稱為微波。微波主要以直射波的形式傳播,通常採用接力、衛星和散射等通信方式,進行遠距離通信。
  • 無線微波接入技術
    近十年來,國內信息網絡的發展對通信基礎設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各種網絡接入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網絡接入大致上可分為網絡接入和單機接入兩類。許多技術如DDN,xDSL,56K,ISDN,微波,幀中繼,衛星通信等都成為人們的關注對象。為便於大家作網絡連接,我們將從用戶應用的角度上陸續介紹這些技術和相關情況。本文介紹微波技術。
  • 微波簡史
    例如,中波主要沿地面傳播,繞射能力強,適用於廣播和海上通信。而短波具有較強的電離層反射能力,適用於環球通信。超短波和微波的繞射能力較差,可作為視距或超視距中繼通信。微波的發展歷史(一)  微波通信是二十世紀50年代的產物。由於其通信的容量大而投資費用省(約佔電纜投資的五分之一),建設速度快,抗災能力強等優點而取得迅速的發展。
  • 從「補洞」到「反攻」,5G降臨華為通信模組加速「連接」未來
    5月16日,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問題」為由,將華為納為「實體清單」,要求美國供應商未經特別批准,禁止向華為銷售產品。前有中興通信,後有華為。萬物互聯的基石5G時代華為通信模組發展提速在5G和AI時代,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信能力是萬物互聯時代的底層基礎,一款優秀的5G通信模組是萬物互聯的營養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