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結構衝擊動力學技術創新團隊入選「三秦學者」支持計劃

2020-12-06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6月4日消息,按照陝西省人才計劃評審工作安排,經單位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專家諮詢顧問會議、實地考察等程序,共有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院士領銜的「西安交通大學混合增強智能創新團隊」,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王彬文研究員領銜的「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航空結構衝擊動力學技術創新團隊」等47個團隊入選第二批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支持計劃。本次共有2個戰略頂尖團隊、10個全國一流團隊和35個全省一流團隊入選。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支持計劃是省級層面實施的重大人才工程,旨在圍繞陝西省追趕超越戰略目標和落實「五新」戰略任務,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重點遴選支持300個左右的高層次一流創新團隊。

航空飛行器在服役過程中面臨著正常著陸、應急墜撞、飛鳥撞擊、戰鬥損傷等嚴酷結構衝擊,其衝擊速度覆蓋幾米每秒到數千米每秒,而且衝擊載荷極度嚴酷,衝擊動力學特性關係到飛行器的安全性、舒適性、適墜性、易損性等重要品質,薩利機長遭遇的加拿大黑雁撞擊與哈德遜河迫降、俄羅斯航空的玉米地迫降等都是典型的飛機結構衝擊事件,也正是因為航空結構衝擊專業支撐才確保了飛行安全。王彬文團隊歷時十餘年時間構建了我國航空結構衝擊動力學專業體系,涵蓋材料動力學性能表徵、起落裝置衝擊、艦載機衝擊、結構適墜性、離散源衝擊、戰機結構易損性六大研究方向,創建了我國唯一的航空結構衝擊重點實驗室,使我國航空結構衝擊專業由基本空白躍升至國際一流。結構衝擊團隊累計完成了預先研究項目21項,建成了填補國內空白或達到國際一流的10大實驗能力,支撐了一批先進戰機、大型飛機和先進發動機的成功研製。

近年來王彬文研究員還帶領振動衝擊與噪聲團隊突破了複雜載荷動態疲勞評估、全速域地面顫振實驗等核心技術,有力支持了先進戰機結構動力學品質提升;攻克了結構墜撞、全機落震等世界性難題,使我國航空結構衝擊動力學專業躍升至國際一流;創建了結構聲疲勞加速、熱振噪多物理場耦合等國際前沿實驗能力,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重大飛行器研製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性作用。2020年2月,王彬文研究員作為帶頭人的飛行器振動衝擊噪聲團隊入選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國家設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旨在加強國防科技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實施「以人為本、著力創新、高端引領、促進發展」的人才興業戰略,積極探索「大師+團隊」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模式,匯聚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學術帶頭人以及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骨幹人才。

王彬文研究員是中國航空工業飛行器強度領域首席技術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所長、科技委主任、創客空間總監,兼任國防科技工業科技委航空領域專家、中國航空學會結構強度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陝西省青科協副主席等職。王彬文博士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固體力學專業,他長期從事飛行器強度領域基礎技術研究、核心能力攻關和重大型號研製工作,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國家級管理創新成果獎2項,在重大飛機型號研製中立功8次,發表論文50餘篇,申報專利16項,主持完成重點預研課題、關鍵能力建設和重大型號研製項目數十項,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和第五屆馮如航空科技精英獎等榮譽。

相關焦點

  • 結構衝擊動力學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掛牌
    中國航空報訊:12月1日,中航工業科技與信息化部在中航工業強度所主持召開了結構衝擊動力學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設立評審會暨揭牌儀式。結構衝擊動力學屬於航空科技核心技術,實驗室成立後,將圍繞航空、航天等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技術發展前沿,構建結構衝擊動力學領域開放式創新研究平臺,承擔相關的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課題,解決在材料/結構衝擊性能與損傷機理、結構墜撞動力學分析與實驗技術、起降裝置衝擊動力學分析與實驗、離散源衝擊分析與實驗等研究方向中存在的重大科學問題與核心技術問題。
  • 高校127專家28團隊入選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新聞—科學網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13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
  • 蔣敏強教授做客航空學院青年學術論壇183講暨衝擊動力學講壇20講
    西工大新聞網11月4日電(鄭耿華)11月2日,應航空學院索濤教授的邀請,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蔣敏強教授做客航空學院青年學術論壇183講暨衝擊動力學講壇20講,在航空樓A706會議室作了題為《非晶合金的納秒脈衝雷射燒蝕》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索濤教授主持,四十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 航空學院舉行第一屆衝擊動力學團隊博士研究生論壇
    西工大新聞網1月11日電(史文迪)航空學院第一屆衝擊動力學團隊博士研究生論壇於2020年1月10日在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舉行。李玉龍教授、索濤教授、郭偉國教授等出席論壇並擔任評委。該博士生論壇的成功舉辦,對促進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和提高我校衝擊動力學領域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有重要的意義。(審稿:索濤)
  • 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重磅出爐:哈工程5位教授入選
    5月7日,學術出版業巨頭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本次國內共有來自242個高校、科研單位及企業的2163位學者入選。哈爾濱工程大學5人入選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他們分別是:哈工程船舶學院張阿漫,航建學院李鳳明,材化學院範壯軍、曹殿學,物理學院王鵬飛。
  • 爆炸與衝擊動力學發展戰略研討會在西昌圓滿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爆炸與衝擊動力學學科的改革和發展,促進學科間交叉與融合,2020年11月7日在西昌市召開了爆炸與衝擊動力學發展戰略研討會
  • 東北這位教授厲害了:發200餘篇論文、帶領團隊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創效數十億
    近年來,他帶領團隊通過自主研製突破了十餘項關鍵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封鎖,間接為製造企業創造數十億元的經濟價值;深耕&34;造幾十載,他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屢獲科技獎,產出一批具有重大意義的科研學術成果;助力學校建設,他帶領全院實現一系列突破。他是瀋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劉偉軍教授。
  • 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擬入選對象公示—新聞—科學網
    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擬入選對象公示   根據《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
  • 武漢科技大學四位教師入選「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
    近日,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發布了2020年度「香江學者計劃」和「澳門青年學者計劃」項目獲選結果通知,我校付綠平、陳志環、陳奧三位博士入選「香江學者計劃」資助名單,雷文博士入選「澳門青年學者計劃」資助名單。
  • 南開大學「組合數學」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張國 通訊員南曉宇)日前,由南開大學組合數學研究中心教授李學良擔任帶頭人的「組合數學」研究團隊入選2006年度選拔的6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  教育部自2004年開始實施「創新團隊」計劃,南開大學迄今有3支入選。每個團隊資助經費總額為300萬元,資助期限為3年。
  • 第二屆「尋找最美三秦青年科技之星」活動評選結果出爐!
    本次活動尋找評選出「三秦青年科技創新之星」10名、「三秦青年科技創業之星」10名、「三秦青年科技服務之星」10名、「三秦青年科創先進團隊」10個,以及12位個人獲「三秦青年科技創新之星」提名。本人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和陝西百人計劃。2019年受邀赴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2020年當選中國水利學會城市水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發表論文80餘篇,負責科研項目10餘項,經費2000餘萬元。研究成果在防洪減災、海綿城市建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 喜報 | 我院王晉軍教授課題組「分離流動及控制JFM團隊」榮獲北航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獎學金
    團隊立足國際學術前沿,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及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探索鈍體和飛行器的分離流動及控制方法,取得了創新性研究成果,為實際工程應用提供技術指導。
  • 2020年航空結構動力學研究進展
    航空航天飛行器的結構動力學特性對其飛行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2020年,結構動力學技術委員會繼續推進對航空飛行器結構動力學特性的研究與應用。NASA計劃通過對X-57提出不同構型修改使巡航能效提高五倍,並對電動飛機結構性能進行試驗驗證,X-57麥克斯韋全電動飛機的地面振動測試在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進行。
  • 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公布—新聞—科學網
    科技部關於公布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的通知
  • 2020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50人 之卓越學者
    針對新一代低碳能源與空天動力系統呈現的微納結構、極高熱流、高溫高壓及高超聲速等特點,建立了極端條件下多孔介質局部非熱平衡傳熱理論,提出了微/納結構與超臨界壓力流體的傳熱強化與熱設計方法,研發出新型航天飛行器熱防護關鍵技術,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頁巖氣物性測量、乾熱巖開發、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等,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
  • ...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與西北工業大學共建「航空發動機衝擊動力學...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4日電(記者 王凡華 攝影記者 郭友軍)10月14日,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與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發動機衝擊動力學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學校友誼校區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張駿代表學校致辭,感謝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長期以來對學校建設發展給予的支持。他表示,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次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將有助於雙方共同把握先機,面向航空發動機事業發展的未來,瞄準學科前沿,選擇特色課題,集中資源優勢,開展關鍵技術領域內的探索性和應用基礎性研究。
  • 我校13人入選2016年陝西省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日前,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6年省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者名單,我校共有13人入選,入選人數創歷史新高。其中華進聯、趙敏娟、楊小軍、袁志友(水保所推薦)、張軍華(林業研究中心推薦)等5人入選2016年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劉慧泉、李徵、王洪寶、吳磊、翟長遠、馬闖、劉剛(水保所推薦)、王兵(水保所推薦)等8人入選2016年省科技新星。
  • 科技部2013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
    科技部2013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 2014年05月06日16:20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創新人才培養 附件 入選 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 示範基地
  • 動力與能源學院「氣體動力學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工信部...
    西工大新聞網6月7日電(王掩剛)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6年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評選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人函〔2016〕748號),經各校推薦、部組織專家評審,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年度「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名單近日公布,共25個團隊入選,動力與能源學院「氣體動力學基礎系列課程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