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中空玻璃最大的質量問題就是在使用中空氣層結露,這一現象讓很多用戶感到困惑,其背後究竟是誰在搗鬼?跟著小編,咱們一起分析分析~
中空玻璃作為新型的節能建築材料,它的隔熱和隔音的優異性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因此對中空玻璃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中空玻璃在使用過程中,當環境溫度降低到使玻璃表面溫度降低至乾燥空氣層內的露點時,乾燥空氣層的表面會產生結露或結霜。由於玻璃內表面的結露或結霜而影響中空玻璃性能。
如果保證空氣層在零下40攝氏度以上不結露,中空玻璃在使用過程中是不出現空氣層結露現象的。
中空玻璃的露點是指密封於空氣層中的空氣溼度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溫度。低於該溫度,空氣層中的水蒸汽就會凝結成液態水。可推出:水的含量越高,空氣的露點溫度也就越高,當玻璃內表面溫度低於空氣層內空氣的露點時,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在玻璃內表面結露或結霜。
中空玻璃的露點上升是由外界的水分進入空氣層而不被乾燥劑吸收而造成的,有三種原因可能會導致露點上升:
(1)密封膠內存有氣泡,導致空氣水分進入。
(2)水氣通過聚合物擴散進入空氣層中。
(3)乾燥劑的有效吸附能力低。
(1)嚴格控制生產環境溫度
生產環境主要影響吸附能力及剩餘吸附能力。
(2)減少水分通過聚合物的擴散
主要靠選擇低滲透係數的密封膠,確定合理的密封厚度,減少中空玻璃的內外溫度差(即控制在一定溫度範圍內生產而不能使溫度範圍過大)。
(3)縮減生產工藝時間
儘量減少乾燥劑與大氣接觸的時間,減少吸附能力的損失而使乾燥劑有較高的吸附能力。
(4)選擇合適的鋁型材
其細孔的導氣縫要小,減少操作過程中分子篩的吸水率。
(5)選擇合適的乾燥劑
要選擇吸附率較高且持久的乾燥劑。
原來空氣層結露的原因是空氣層的露點在使用過程中升高了,因此控制中空玻璃的露點才是控制中空玻璃質量的關鍵。此時此刻想必大家心裡的疑問已經解決了,相信通過選料、加工、環境等各個環節的控制,中空玻璃的質量會得到明顯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