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知識點梳理講解-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2020-12-06 物理怪怪怪

【學習目標】

1.科學探究的幾個環節;

2.認識時間和長度的測量工具及國際單位;

3.會正確使用相關測量工具進行測量,並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4.知道測量長度的幾種特殊方法;

5.知道誤差與錯誤的區別。

【要點梳理】

要點一、希望你喜愛物理

1、物理學就在你我身邊

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2、科學探究的工具

儀器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工具,測量是物理實驗的重要內容,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測量儀器。

3、科學探究的環節

科學的核心是探究,科學探究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式。科學探究源自問題的發現,經歷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制定計劃—交流與合作—進行試驗、收集證據—分析論證—評估。

要點二、長度的測量

人的直覺並不可靠,要得到準確的長度需要用工具進行測量。

要點詮釋:

1.長度的單位及其換算關係

①國際單位:米

常用單位:千米、分米、釐米、毫米、微米、納米

②單位符號及換算

千米(km)  米(m)  分米(dm)  釐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納米(nm)

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

1mm=103μm  1μm =1000nm=103nm

2.測量工具:

①刻度尺(最常用);

②精密儀器:遊標卡尺,雷射測距儀。

3.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線是否磨損; 看清測量範圍(量程);看清分度值(決定了測量的精確程度)。

②選:根據測量要求選擇適當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線緊靠被測長度且與被測長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某一整數刻度線與被測長度起始端對齊;

④讀: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尺且與尺面垂直;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記:記錄結果應包括數字和單位,一個正確的測量結果包括三部分,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

要點三、測量長度的幾種特殊方法

對於無法直接測量的長度,需要採用特殊方法。

1.化曲為直法(棉線法)

測量曲線長度時,可讓無伸縮性的棉線與曲線完全重合,作好兩端的記號,然後把線輕輕拉直,用刻度尺測量出長度,就等於曲線的長度。

2.累積法:

對於無法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的長度,可以把數個相同的微小量疊放在一起測量,再將測量結果除以被測量的個數,就可得到一個微小量的長度。

3.滾輪法:

用已知周長的滾輪在待測的較長的直線或曲線上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則被測路段的長度等於圈數乘以周長,例如測量池塘的周長,某段道路的長度等。

4.截取法(化整為零):

被測物體的長度很大時,可先測出其中一小段,然後找出它們之間的倍數關係,從而算出物體的總長度。

5.替代法:

當一個物體的長度無法直接測量時,可用與它長度相等的物體來代替。

要點四、時間的單位和測量工具

在古代人們就學會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有規律的變化作為測量時間的單位,比如晝夜的交替、季節的變化、月圓月缺等等。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確定了更加穩定並讓世界各國人民都能夠接受的標準,並有了更加先進的測量工具。

1.時間的單位:國際單位是秒(s),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時(h) 分(min)  毫秒(ms),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是,1h=60min,1min=60s,1h=3600s,1s=1000ms。

2.時間的測量工具

(1)在物理實驗中常用停表來計時,停表與普通表不同之處:普通表的時針、分針和秒針是在不停地走動,而停表指針可走可停,在使用停表之前要觀察一下秒針的走動情況,使用停表先按動啟動按鈕,停表開始計時,再按停止按鈕停表即停止,顯示時間間隔。

(2)使用機械停表測量時間應該注意:

①使用前先上緊發條,但不要過緊,以免損壞發條;

②注意調零;

③按表時不要用力過猛,以防損壞機件。

(3)古代有日晷、沙漏、水鍾等。近代有機械鐘、石英鐘,現在有電子表、光電計時器。

要點五、誤差與錯誤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測量誤差,簡稱誤差。

1.誤差:測量方法、測量工具、測量環境和測量者的不同,都會影響測量結果,所以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減小誤差的方法:可以通過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來減小誤差,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我們實驗室做實驗時常常採用的減小誤差的方法。

2.錯誤:因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測量方法錯誤。錯誤是不該發生的,採用正確的測量方法便可以避免;錯誤不叫誤差,誤差也不是錯誤。

【典型例題】

類型一、科學探究

1、同樣的一杯熱水,室溫高時冷卻得慢,室溫低時冷卻得快.老師要求同學們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一個問題.下面是四位同學的發言,其中較有價值且可探究的問題是(  )

【思路點撥】解決此題要結合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進行分析,結合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提出問題。

【答案】B

【解析】此題現象是一杯熱水,室溫高時冷卻得慢,室溫低時冷卻得快;所以可以提出的問題是:「熱水冷卻的快慢與它的質量、它與環境的溫差有什麼關係?」;ACD三位同學的發言都不夠全面,B選項較有價值。

【總結升華】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題意聯繫物理中所學知識的提出問題。

舉一反三:

【變式】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於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塗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下,測出相同時間內物體升高的溫度,就「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這一環節而言,屬於科學探究中的(  )

類型二、長度的測量

2、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體特徵進行了以下估測,接近真實值的是()

A.教室寬5臂展,約8m(臂展: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中指尖之間的距離)

B.教室長10步幅,約30m(步幅:走路時,兩腳尖之間的距離)

C.課桌長4拃,約2.8m(拃:張開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間的距離)

D.物理課本厚1指寬,約10cm

【思路點撥】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長度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長度單位的認識,選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

【答案】A

【解析】教室的寬一般接近10m;故8m符合生活實際;故A正確;教室的長度一般在15m左右,達不到30m;故B錯誤;單人課桌長在1m以內,雙人課桌長在1.5m左右,不會達到2.8m;故C錯誤;物理課本厚約1cm,達不到10cm;故D錯誤。

【總結升華】題目考查了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物體長度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長度單位的認識,選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

【變式】在下面各題中填上合適的單位

1、教室門的高度約20( )

2、課桌的高度約750( )

3、常用原子筆的長度約1.5( )

4、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約70( )

5、教室每層樓高約33 ( )

6、一位中學生的身高約16.5 ( )

7、練習冊的長度約為0 .22 ( )

【答案】1、dm;2、mm;3、dm;4、μm;5、dm;6、dm;7、m

3、(2020湘潭中考)圖中,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___cm。

【思路點撥】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答案】3.55

【解析】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在3.5cm和3.6cm之間,估讀為3.55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3.55cm。

【總結升華】解答這道題目要注意三點:1、被測物體沒有和零刻度線對齊,而是和整刻度對齊,讀數時要注意;2、看清楚分度值,必須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最後記錄數據時要帶上單位。

【變式】下圖是測量圓的直徑的一種方法,如果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則該圓的直徑d大約是_________cm,其中你的估計值是____________cm。

【答案】1.26;0.06

類型二、時間的測量

4、在下列四個事件中,經歷時間最接近一秒鐘的是(  )

A、人眨一下眼

B、人在安靜時呼吸一次

C、人在感冒時打一個噴嚏

D、人在做劇烈運動時(如快速蹬樓)脈搏跳動一次

【思路點撥】結合生活實際對各選項進行判斷即可。

【答案】D

【解析】A、眼睛迅速眨一次,大約用時0.1s,不符合題意;

B、人在安靜時正常呼吸一次,大約用時3s左右,不符合題意;

C、由於個人的情況不同,在感冒時打一個噴嚏經歷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但遠大於1s,不符合題意;

D、人在做劇烈運動時心臟一分鐘跳動60-100次,因此脈搏跳動一次大約需要1s左右,符合題意。

【總結升華】在物理的實際應用中,估測的運用是廣泛的,因此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應該有清楚的認識。

5、(2020霑益縣模擬)如圖所示,秒表的讀數為__________s。

【思路點撥】秒表的中間的錶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錶盤代表秒,秒表讀數是兩個錶盤的示數之和。

【答案】337.5s

【解析】由圖知.在秒表的中間錶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5」和「6」之間,偏向「6」一側,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5min=330s;

在秒表的大錶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7.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7.5s,即秒表的讀數為330s+7.5s=337.5s。

【總結升華】秒表要先讀出內小錶盤的讀數,再讀外錶盤的示數,並注意各錶盤的分度值。

類型三、誤差

6、判斷下列說法的正確與錯誤:

(1)不遵守測量的操作規則會造成誤差 ( )

(2)零刻線磨損的尺也可以使用 ( )

(3)測量中,誤差和錯誤都是不允許的 ( )

(4)求平均值時,小數點後保留的位數越多越好 ( )

【答案】①×;②√;③×;④×

【解析】(1)不遵守測量的操作規則會造成錯誤,而不是誤差。故(1)錯誤。

(2)零刻線磨損的尺也可以使用,只是在測量的時候,從其它的整數刻度測起。故(2)正確。

(3)測量中,錯誤都是不允許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故(3)錯誤。

(4)求平均值時,小數點後面的位數和測量值相同,多餘的用四捨五入的方法取捨,而不是越多越好。故(4)錯誤。

【總結升華】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減小誤差的方法以及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舉一反三:

【變式】(2020阿城區一模)小明用刻度尺正確操作,測得某物體的長為12.3cm,關於該測量結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多選)(  )

【答案】BC

相關焦點

  • 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各單元知識點梳理,備一份,期末輕鬆考高分
    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各單元知識點梳理,備一份,期末輕鬆考高分!同學進入初中以後不但各科難度都有提升,而且還會學習很多的新的科目,比如初一的生物、地理、歷史等等,雖然有些學科不用參加中考,但是同學一定不能忽視。既然安排到初中的學習,一定有它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科。
  • 2019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複習資料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複習資料 1、靜電現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體帶電,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⑵摩擦起電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物體顯示出帶電的狀態。 9、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歐姆定律公式:I=U/R歐姆定律公式變形式:U=IR R=U/IR 10、歐姆定律的物理意義:揭示了「導體中的電流由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決定」這一制約關係。
  •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匯總,列印複習好,期末輕鬆高分!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匯總,列印複習好,期末輕鬆高分!八年級是初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不僅要去打好基礎,還要去攻破難點。在副科中,相信最難的就是物理了。物理屬於理科範疇了。學習理科,那麼一定要多去練習以及總結,其次就計算不要出錯。
  • 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
    原標題: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 雙道教育王老師整理了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希望對於初二物理第五單元的《物態變化》的學習和知識的掌握,有所了解和把握!
  • 2019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熔點與沸點
    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熔點與沸點 一.熔點與沸點 1.水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2.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稱為熔化。晶體開始熔化時的溫度稱為熔點。
  • 2019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人教版複習第十三章
    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人教版複習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熱和能 第一節 分子熱運動 常考點 1.擴散現象 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只是擴散的快慢不同,氣體間擴散速度最快,固體間擴散速度最慢
  • 想知道人教版和教科版的初中物理有啥區別嗎?
    一、人教版教材內容人教版的全稱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初中階段主要有八年級上下冊和九年級全一冊。八年級上冊有六章的內容,其中包括機械運動、聲現象、物態變化、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質量與密度;八年級下冊有六章的內容,其中包括力、運動和力、壓強、浮力、功和機械能、簡單機械;九年級全一冊有十一章的內容,其中包括內能、內能的利用、電流和電路、電壓和電阻、歐姆定律、電功率、生活用電、電與磁、信息的傳遞、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重點知識歸納!很全面,啃透輕鬆掌握考點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重點知識歸納!很全面,啃透輕鬆掌握考點初二物理的學習整體來說難度不會太大,因為剛接觸,肯定大部分內容都是比較基礎的,但是也千萬不能因此就放鬆警惕,這樣到了後面遇到像力學、電學這樣的難點,就只有束手無策了。
  • 八年級必看:物理上冊「重點預習資料」,含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暑假之後,即將進入初二的孩子們又會接觸到一門新的科目——物理。初二的物理說簡單很簡單,說難也很難。剛入門的科目肯定不會太難,可另一方面,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科目,剛接觸肯定會有一些茫然。物理這門學科主要考察的是孩子的一個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尤其是女孩子對於這方面難免有所欠缺,因此,才會有物理難,不好學的感觸。那麼怎麼利用好暑假這段時間,讓孩子先熟悉熟悉呢?
  • 八年級上冊物理歸納學習——「物態的變化」知識點詳記
    八年級的孩子們多了一門新的自然學科——物理。相信第一節課老師都會為大家介紹什麼是物理,物理就是研究物質運動和物質基本結構的一個學科,大道宇宙萬物,小到一個基本粒子。相對來說,物理是較難學的一門課程,不僅入門慢,而且兩極分化嚴重,考高分難度大。
  • 物理老師:八年級上冊物理「錯題歸納」大全,重點全囊括,可列印
    物理老師:八年級上冊物理「錯題歸納」大全,重點全囊括,可列印易錯題作為學習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同學們在面對易錯題的時候就需要知識點和練習題兩手抓。初中物理之所以存在過多的易錯題和易錯知識點,都是因為同學們主要是聯想能力差,題目理解不清楚,抽象思維能力不足,對物理基礎概念和物理公式理解不夠深刻。總的來說就是,物理知識掌握好了,同一類型的題目就不會多次犯同樣的錯誤。如果物理知識沒有掌握好,即使是遇到過很多次的題目,依舊會出錯,這也是為什麼同學們物理易錯題那麼多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知識點沒有掌握到位。
  •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梳理(人教版),罕見好資料,值得收藏!
    物理講的是「萬物之理」,在我們身邊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識。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好奇之心,注意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初中開始學習物理,當然初中物理是非常簡單的,想要學好物理,第一基礎要紮實,第二要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的知識點是比較枯燥的,比如說電學和力學,一聽就是乏味的理工。多抬頭看看天空,你就會發現物理中的「力、熱、電、光、原」知識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電子課本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電子課本 來源:中考網    作者:.    2011-07-19 16:06:27 說兩句
  • 衡中班主任: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筆記,期末複習必備,建議收藏!
    衡中班主任: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筆記,期末複習必備,建議收藏!物理是初二開始學習。由於是新增科目,對於初二的學生也算是難點科目了。其實物理也屬於理科範疇,想要學好物理,跟數學的學習步驟也是一樣的。首先就是要去掌握基礎的公式定理,其次再是難點題型。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章節系統整理,帶最方便的學習方法(收藏)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的所有章節預習和複習講解,包括常用的知識點、分析與區別都已經發布完畢了。為了方便同學們的學習,特此通過本篇文章把零散的章節整合在一起,方便同學們及時找到學習與複習。整合文章如下掌握這些知識點,力學基礎絕對打得牢(已排版,可列印)初中物理計算題超經典題型匯總帶答案,中考複習必備(建議收藏)初中物理壓強章節專項梳理,中考物理必備(已排版,可列印)5小時帶你預習完八年級下冊物理,精心製作(已排版可列印)初中物理浮力章節專項梳理,中考物理必備(已排版,可列印)初中物理《功和機械能
  • 八年級物理和九年級物理哪個更難?採用什麼策略突破?
    作為一名中學物理老師,我曾經無數次告訴歷屆中學生,中學物理有兩大難點:八年級下冊的「力學」和九年級上冊的「電學」!《八年級下冊物理》主要包括力學中的以下知識點:重力、彈力、摩擦力、壓強、浮力、簡單機械、功、功率、機械能!從平時學生的測試統計分析來看,這些知識點中的最難點是「壓強和浮力」!其次是「簡單機械」,包括簡單機械中的「槓桿作圖」與「滑輪組問題」!八年級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一定要加倍努力!勤思、多練、善總結!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1節《透鏡》中的物理方法和物理意義
    在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1節《透鏡》中,關於透鏡的說明如下:很明顯,在這裡應用了觀察法和比較法。關於透鏡的兩個焦點,教材安排如下:對凸透鏡而言,讓學生觀察其結構特點——對稱,再讓學生判斷出凸透鏡應該有兩個焦點,這樣的學習過程,對形成並強化學生的方法意識是非常有效的。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重點知識總結!考點全面細緻,超車必備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重點知識總結!考點全面細緻,超車必備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足以說明了理科學科的重要性,尤其是物理這門科目,雖然只有兩年的學習時間,但是其重要性卻絲毫不亞於語數外,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學好初中物理,要不然肯定是會影響總成績排名的。其實,初中物理這門科目真正意義上的難題不多,像初二接觸到的力學、熱學,初三接觸到的電學等,大部分考點內容也都是課本上的。
  • 2019中考物理人教版初三上冊物理知識點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 是人生必經之路,所以同學們都很重視,今天給同學們講一下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教育帶大家共同學習。 一、溫度 1、 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單位: ① 國際單位制中採用熱力學溫度。
  • 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介紹
    在上一篇文章裡,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初中物理裡面需要用到的數學知識。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目前初中物理都有哪些版本的教材,以及為什麼要研究教材、為什麼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希望能夠改變許多年輕教師對課本的認識和看法。目前初中物理版本的教材有人教版、北師大版本一、北師大版本二、教科版、魯科版(五四學制)、蘇科版、滬科版和滬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