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M入局消費美業,一場醫療思維下的跨維打擊

2021-01-14 36氪

新消費風口的到來已經毋庸置疑,「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的口號如今已人盡皆知。新消費不僅是企業面臨的巨大市場紅利,更是整個國產品牌崛起的重要機遇,但儘管如此,不少人依舊對新消費充滿誤解。

數年以前,曾有一批網紅店品牌通過線上營銷與精緻包裝,成為當時所謂「新消費」的代表,但最終不少品牌以關門閉店而告終,如今已經被行業當作反面教材。這些「新消費」走過的彎路告訴我們,新消費不僅僅是營銷與對外包裝的升級,而更應該是一整套行業模式、運營思維的升級迭代。簡而言之,舊思維做不了新消費。

如今「新消費」浪潮又起,各大消費品類均在被不斷被改造,但過往的誤解與彎路也在不斷重現,過分注重營銷與概念包裝、忽視科技與品質升級的現象依舊屢見不鮮,這既是亂象,亦是真正優質企業的重要機遇。

從長遠來看,新消費行業升級的方向顯然會是品質化、科技化、數位化,誰能率先做到,誰便能引領行業的未來格局。在細分消費領域中,一家名為DJM的企業正在嘗試以射頻美容儀為消費升級的突破口,嘗試用「醫療思維」改造以美容護理為中心的C端大健康產業。

「科技美容」背後的行業亂象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切與「美」有關的行業,一向都被認為是需求大、毛利高的優質產業。根據研究機構InkwoodResearch數據顯示,全球美容及個人護理用品市場預計將從2016年的4237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7500億美元,被稱為繼房產、汽車、電子通訊、旅遊之後第五大消費熱點。

隨著科技與美業的相互交融,「科技美容」也因此備受用戶追捧,電波拉皮、水電泳、超聲刀、熱瑪吉等技術在近年來相繼大火,如今面向大眾用戶的射頻美容儀也成為社交媒體中的網紅產品,成為「科技美容」在C端市場的重要單品。根據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美容儀市場規模為66.2億元,產量為679.4萬臺,同比增長21.82%。

射頻美容儀新品類的走紅,意味著國內C端美業消費升級的需求推進,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美容儀市場中中國本土品牌市場規模僅佔22.47%。而從整個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國內市場更多在承接全球末端產能及技術,儘管品類較新,但難以稱之為「升級」。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場上面向C端的美容射頻儀廠商,大多是產品整合方的角色,通過整合市場上的相關技術方案,並將其產品化進行銷售,因此優勢更多在於產品包裝和營銷層面,而在美業技術、皮膚醫學上儲備不足,這同樣也會導致輸出美容解決方案的能力較弱。

美容射頻儀原理主要是通過RF射頻技術穿透皮膚產生熱效應,從而促進膠原蛋白的增長與再生,最終達到收緊皮膚、消除皺紋的效果。這項技術也在多年間逐漸從醫用轉變為商用、民用,如今也已成為業內通用技術,催生出C端射頻美容儀品類,但此類產品真正的技術難點在於對溫度和皮膚特性的精細化優化控制。

另外,對於家用美容儀品類來說,目前國內依舊缺乏相應的產品標準(或者說標準過於寬泛),也缺乏相應的行業協會進行規範,因此目前市場仍處於野蠻生長、魚龍混雜的階段。不難看出,美容射頻儀行業乃至大健康領域急需一場行業迭代變革,而DJM正在嘗試通過醫療思維對其進行跨維改造。

「醫療思維」下的跨維改造

消費電子行業的思維慣性與醫療器械行業具有很大差異,前者更加注重產品的技術下限與性價比,通過技術整合和成本優化打造出大眾化的產品,屬於「成本派」;而後者更加注重產品的技術上限以及最終用戶利益,通過技術研發投入打造出引領行業的產品,屬於「技術派」。在消費升級的浪潮趨勢下,用戶對產品的需求顯然將越來越傾向於「高精尖」,這也要求整個消費品行業思維需要在未來發生扭轉,從傳統的「成本派」轉向「技術派」。

DJM儘管是家用美容射頻儀領域的新進入者,但其團隊實際上已經深耕醫療級美業多年,深厚的技術積累也是其欲改造C端射頻美容儀行業的底氣所在。據了解,DJM團隊自05年起便涉足美業,是國內第一批引入射頻美容、水電泳、無影刀、腹齡管理、衝擊波治療的團隊,帶動了國內美業的行業發展,DJM創始人金秋冰也因首次命名「電波拉皮」而被業內稱為「電波拉皮第一人」。2020年,DJM自主研發的高頻電場皮膚熱治療儀已經正式獲得國家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主要用於輔助減輕皮膚皺紋和褶皺。

從DJM的家用射頻美容儀的特性上,也不難看出DJM的「醫療思維」。根據DJM介紹,影響射頻美容儀功效的主要因素分別是頻率、功率、溫度與皮膚貼合的控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確保效果最大化,同時兼顧用戶使用體驗的產品才是合格的。但市場上部分主流產品不僅在產品精度和使用體驗上都有所欠缺,甚至還在採用「微電流」等多年前已經被院線市場淘汰的技術。這樣做也許能夠帶來更高的利潤,但是對行業缺乏基本的敬畏心,與DJM的企業價值觀是背道而馳的。

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技術,一旦被運用在人體身上,都需要深厚的醫學技術支撐,在DJM看來,追求極致是一個事無巨細,不厭其煩的過程。比如儀器的溫度變化提示,看似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功能,但是不同膚質對射頻溫度的需求與耐受度本身就不一樣,提高溫度可以取得更好的美容效果,但有稍有不慎則會灼傷皮膚。熱源41℃以下是安全的,46℃以上可能導致低溫燙傷,簡單的溫度背後隱藏著海量的醫學原理和技術。為了最大程度的維護用戶體驗,DJM的射頻美容儀會在使用過程中通過燈光、提示音的變化等進行實時溫度提醒,告知用戶儀器的運作狀態,確保有效安全。而這一功能的實現,依靠的是DJM多年研發及臨床經驗的積累和自主AI的大數據支撐。

此外,由於面部輪廓與皮膚的凹凸不平,傳統的美容儀作用面與皮膚貼合度並不高,影響最終美容效果。而在使用過程中用戶通常需要借用手部力量用力貼合面部,又會產生額外的肌肉代償,出現手臂酸脹勞累等情況。為了改善這個情況,DJM將其射頻美容儀的探頭做成360度球面設計,確保任何角度下都能夠與面部進行更好貼合,無線座充的配置也更符合人體工學原理。

甚至在配合射頻美容儀使用的凝膠上,DJM都花了很多心思去優化產品。獨立小包裝設計,方便使用還能避免氧化粘膩,加入了藍銅胜肽、銀耳提取物、透明質酸等抗衰、保溼的有效成分,護膚效果大大增強。就連凝膠的氣味都做了特殊處理,以適配各類敏感用戶的需求。

根據DJM透露,DJM是以設計醫療器械的技術要求去設計家用射頻美容儀,其產品標準、採購規格、功能參數等已經達到了「醫療級別」,雖然當下射頻美容儀行業產品標準尚且欠缺,但即使未來國內有了較高的產品標準,DJM也能夠直接拿下。

事實上,從DJM推出的另一款吹風機小家電產品中,也可以看出其醫療思維與對用戶體驗的看重。傳統吹風機出風口為圓形,出風軌跡為喇叭線,不僅溫度不均勻,還有可能把頭髮吹壞、頭皮吹傷,因此需要搭配平行風嘴使用;DJM則直接把出風口做成橢圓形,出風為平行風、熱度均勻,但這一方面帶來噪音、風速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對供應鏈產生了更高的要求,經過三年時間大量的產品設計推翻重構與供應鏈磨合後,DJM才正式推出了平行風吹風機。

金秋冰表示,公司每年會拿出全年營業額10%的資金投入研發,研發團隊超過百人,確保產品能不斷迭代達到最優,「同類企業可能3% -5%都不到」。而在團隊更早做B端美業時期,金秋冰就通過不惜成本的研發,將海外90%的相關設備給國產平替了,並且繞過了國外專利牆,形成了自身的專利壁壘。

目前,DJM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200餘人的研發團隊、300多項專利,這也為DJM發展儲備了充足的技術資源及彈藥。按照行業規律來看,專業級醫療、美容院線市場的技術應用,與大眾消費級市場的產品技術,有著4至5年的時間差,而本身在專業醫療市場有深厚積累的DJM,也因此可以藉助技術優勢,對消費產品市場進行跨維打擊和升級改造。

物聯網推動全鏈條升級

除了射頻美容儀、吹風機小家電等產品外,DJM正在快速布局不同場景下的消費級產品矩陣,並將其串聯為物聯網體系,打通C端與B端的各項設備數據,推動B端與C端的整體行業迭代。

對於B端而言,美容院線不僅有數位化管理的需求,還需要對設備安全、耗材採購補給進行嚴格管控。DJM的物聯網體系,不僅提供給了各大院線一套saas管理系統,還通過人員執證碼、耗材碼的匹配,實現了耗材的溯源追蹤及統計,這一方面可以規範相關人員操作、避免貪腐,另一方面也能夠根據大數據分析而實現耗材的針對性補給、提高作業效率。

對於C端來說,DJM則可以通過物聯網、大數據、AI、雲計算等技術的打通,提供給用戶定製化的解決方案。目前,DJM憑藉多年來在B端美業醫療領域的積累,已經擁有近800萬的完整皮膚案例資料庫,且其數據跨度超過十年,通過對這些數據的AI算法分析,可以生成應對絕大多數皮膚問題的知識庫,再通過與用戶面部數據的匹配比對,向C端輸出解決方案。

例如,用戶在使用DJM射頻美容儀時,機器會自動將用戶皮膚數據與雲端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比對計算,得出最優化的使用方法反饋給用戶,指導用戶的使用頻次、重點部位,幫助用戶獲取最佳的美容效果。根據DJM透露,未來DJM或許會與相關美妝企業合作,針對用戶皮膚數據推出定製化美妝產品。

隨著5G的普及,未來顯然會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新時代,數據、算法、人工智慧將成為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事實上,早在2016年,DJM團隊就開始進行AI物聯網的布局與技術投入。據了解,DJM在2016年後生產的所有B端C端設備均可以實現藍牙匹配控制,相關用戶脫敏數據匯總至雲端計算。

也就是說,如今DJM的算法系統,已經經過了三年多的AI大數據訓練,通過數據模型可以有效地識別出皮膚病症、斑點皺紋,甚至通過皮膚上的水油平衡、毛孔狀態,預測皮膚的未來發展趨勢,提供專業級的精準護膚建議。龐大的數據體量,長期的算法優化,也成為DJM在C端市場中最大的競爭優勢。

從美容儀到24小時健康生活

近年來中國家用美容儀市場體量正在快速擴大,根據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美容儀市場規模為66.2億元,產量為679.4萬臺,同比增長21.82%,從國內需求來看,2014-2019年中國美容儀需求量從131萬臺增長至655.2萬臺,複合增長率高達37.79%。

隨著DJM射頻美容儀產品的上市迭代,DJM或許將成為家用美容儀行業重要玩家,但對於DJM而言,射頻美容儀產品僅僅是其物聯網生態布局的一點。隨著物聯網生態的不斷完善運轉,DJM未來預計將推出大量多樣化產品,覆蓋並連接各個用戶場景,最終形成網絡效應。

通常而言,構建大健康產業的物聯網生態通常面臨著兩大難題:第一是能否實現閉環生態,通過數據輸出對用戶有效的解決方案;第二是如何觸達用戶多樣化場景,讓用戶主動輸入多維度數據。

相比於內科等精準醫療的性命攸關,美容護膚、皮膚診斷對數據的容錯率相對更高,大數據在算法訓練後,未來甚至可以直接代替專業護膚專家的診斷建議,這也讓DJM得以構建出基於面部皮膚數據的物聯網閉環生態,輸出有效的用戶解決方案。

而另一方面,DJM計劃通過大量終端設備實現用戶觸達,這也就要求DJM及其生態鏈企業擁有向C端提供多場景設備的能力。如今,DJM已經完成「技術中臺」的搭建,即電機、數據算法等核心技術能力能夠實現通用,從而賦能大量C端不同場景下的新品研發。例如吹風機、吸塵器等小家電產品,其內在的電機技術可以復用,研發過程更多是適配不同場景下的具體應用需求。

此外,通過模塊化的產品設計,DJM旗下不同產品的零部件甚至可以相互替代,做到維修方便、替代方便、生產方便、迭代方便,同時提高了產品研發效率。根據DJM透露,目前企業內部啟動研發的產品已有數十款,達到量產級別的產品有十八九款。

隨著未來DJM物聯網研發體系「飛輪效應」的不斷釋放,預計DJM會更加高頻地推出各類新品,覆蓋用戶24小時健康生活場景,不斷豐滿整個DJM物聯網的布局,形成其大健康生態的正向循環。金秋冰表示,未來3-5年內,DJM的目標是成為美容家電中吹風機、吸塵器、美容儀等細分領域的全球頭部企業,最終成為一個「持續創造全球愉悅美學健康產品口碑的企業」。

隨著消費升級下國產品牌紅利的釋放,中國品牌也迎來了在全球市場中彎道超車的歷史機遇。如今DJM正在通過醫療思維和人文關懷研發24小時全生活場景產品,在不斷進行行業新消費改造的同時,也在「中國公司、世界品牌」的路上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美業接軌網際網路困難重重,醫美將成美業O2O的巨星?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美業的競爭也從實體連鎖競爭轉移到移動互聯O2O平臺上來,從專業技能競爭、服務競爭轉化為模式競爭、平臺競爭、資本競爭,誰能擁有用戶,誰就擁有話語權。可是在O2O已經全面滲透各個行業細分領域的趨勢下,美容業卻囿於自身特點,在觸網路上明顯已經遠遠落後於其它行業。近兩年,美業O2O平臺漸漸的暴露了較大的缺陷。
  • 秉持初心 堅持卓越 克麗緹娜再造大健康美業精準醫療服務新紀元
    據趙承佑介紹,克麗緹娜集團現已成為以美容院加盟為主,集美容護膚、美甲美睫、醫學美容等領域的生產研發、產品銷售、教育培訓、電商服務為一體的美業領先企業。願景是成為全球美業具有影響力的領軍者;使命是創造值得信賴與分享的美麗事業,並成為健康美麗幸福的守護者。
  • 新消費巨浪翻湧,北極光恰時入局
    2020年是第一批新消費品牌的收穫年,11月,成立五年的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登陸納斯達克,成為首個美股上市的中國美妝集團,市值達百億美金;12月,讓消費者瘋狂的泡泡瑪特,憑藉盲盒登陸港交所,這家年輕的公司也僅僅8歲而已。
  • 大健康時代機遇不斷,美倫生物科技匠心閃耀,定義「新式美業」
    作為一個以大健康為基礎,運用網際網路及5G技術的新型美業品牌,美倫生物科技自2009年成立以來,便深耕在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等多個大健康及美業領域,為更多愛美人士提供健康的美容保健方式。美倫生物科技不同於其他美業品牌,其優勢不在於產品,不在於服務,而是一個集合產品研發、平臺打造、品牌孵化、消費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商業平臺。
  • 2020的美業門店:經營認知是最大的變量
    作者 | 周 至 來源 | 美業新緯度 (ID:meiyexinweidu) 轉載請聯繫授權 在美業人眼中,網際網路工具開始擺脫營銷和流量的單一屬性,開始具備與線下門店的聯動屬性,成為提升經營效率
  • 「物聯網+人工智慧」怎樣落地美業?貓咪智能:與機構一同實踐
    這是美業觀察的第942期內容;新朋友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mygc360關注。專訪新技術加上消費者新特徵,引發了消費升級趨勢,趨勢倒逼著消費行業轉型升級。傳統美業在轉型升級時,面臨的最大趨勢之一是美業與新技術融合和應用。
  • 有讚美業引領者大會圓滿落幕,私域+數位化助推美業破局增長
    1月13日,有讚美業引領者大會以「數字美業正當時」為主題在深圳舉辦。在這場年度聚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美業人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討美業過去一年的經歷,促進引領者更多分享、向行業引領者致敬,洞察美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有讚美業引領者大會上,有讚美業總裁周凱從商家服務的角度,復盤了2020年美業商家經營匯報,通過全年數據變化洞察美業逆勢崛起的關鍵助力。
  • 艾美惠攜手科技美容院強勢來襲,引爆美業市場
    比如依託於紙質化管理顧客的檔案,會出現顧客無法自主查看自己的項目資料和消費明細,美容師漏籤的情況。長久以來,便會導致美容院出現經營不善,發展緩慢的問題,最終的結局也必然是被美容市場所淘汰。因此,在這個需要與時俱進的大環境之下,美容院也需要向智能化進行轉型和升級。  但具體實踐永遠沒有嘴上空談來的容易。近年來不少美容科技公司紛紛加入打造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行列,但真正做強做大的卻寥寥無幾。
  • 量子思維淺議郵政業嬗變
    量子宇宙的基本觀點是「一切可能發生的正在發生」,用量子思維來審視郵政業,也會得出相同的結論。在網際網路的滲透下,郵政業發展的現實情況和未來趨勢已經體現出量子特徵,需要我們用量子思維加以認識。同時,正值雄安規劃推進初期,本文也在量子思維的啟發下,提出了若干設想。因為量子思維頗有形而上的意味,文中偏頗之處,敬請批評。
  • 武漢重振 產業助陣,華中日化美業中心(奇化星光美谷)盛大開幕
    內循環的背景下,日化美業+產業網際網路+產業地產的結合由於創新的模式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不僅在保障民生,助力復產復工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更成為傳統消費業態和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9月25日,由博大集團、奇化網攜手主辦的「奇化星光美谷啟動暨全球招商大會」在武漢正式拉開帷幕。
  • 美終裁打擊多晶矽電池業 薄膜電池應加大出口
    美終裁打擊多晶矽電池業 薄膜電池應加大出口   分析人士認為,歐美反傾銷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對我國晶體矽光伏產業構成較大打擊。目前薄膜電池不在歐美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範圍之內,我國薄膜電池組件企業應加大力度進入美歐市場。
  • 校園食品安全、非法醫美等6大消費領域漸成打擊重點
    無資質美容診所非法行醫,美容變毀容;網絡直播帶貨虛假廣告、誇大宣傳……新興消費領域出現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逐漸成為執法部門的打擊重點。校園食品安全校園食品安全事關每一個青少年身心健康,也牽動著家長的心。
  • 婉婷美相毛髮管理行業的領導者賦能美業行業
    然而,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顯示:中國美容市場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2019年我國美容行業整體市場規模約8280億元, 八年間複合增長率達到11.4%。縱觀大數據反映現在這個社會的消費力是非常旺盛的啊!尤其在現在這個過程;可是為什麼所有的生意前些年做的很好,這幾年突然感覺不適應了;難道是消費者不見了?消費者去哪兒了?
  • 中國6億人近視,魚躍醫療4200萬入局隱形眼鏡,與強生搶百億蛋糕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劉碎平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10月8日,魚躍醫療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人民幣 4200 萬元認購江蘇視準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科技美容若成必然趨勢,光電儀器該如何助力美業
    光電儀器一般都需要配套的美容產品光電儀器,美容院轉型利器?我們知道,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曾經賺得缽滿盆滿的傳統生活美容,如今卻深陷消費結構變化泥潭,面臨激烈的競爭形勢、老客戶的流失、員工及房租等硬成本激增所帶來的多重危機,「美業倒閉潮」也從「危言聳聽」變成了鐵板釘釘的現實。傳統美業該如何突破瓶頸?
  • 革新之路——楊中力淺談醫美營銷的「最後一公裡」
    受疫情的影響,更多醫美機構也開始嘗試線上直播、視頻等內容形態,在線醫療隨之崛起。在線化、智能化、視頻化是當今醫美主力軍「90」、「95」後的偏好大勢,他們善於發現及接受新生事物,緊跟時代潮流。而對於醫生機構來說,獲客方式從線下向線上轉化也早已成為整個市場的必然趨勢, 人們的消費習慣在不斷的變化,我們也要有敏銳的嗅覺,去嘗試更多更新的銷售形式,這也是打破與消費者間信任壁壘的良好契機。
  • 美團2020美業報告:關店率17.5%,突圍千億賽道增長
    11月23日,美團發布了《中國生活美容行業發展報告(2020)》,該報告對線上、線下的美業從業者進行了調研,共回收了近3000份有效問卷;調研範圍涵蓋29個省市自治區的美發、美容Spa、美甲美睫、紋繡、皮膚管理等行業,基本呈現了過去一年內,中國生活美容市場的發展態勢。
  • 維他細胞美療抗衰老——超火爆美業項目,美業新商機
    隨著時代發展,國人對抗衰老意識越來越強,消費實力也逐漸增強。無論男女都希望自己擁有年輕的臉龐,也願意在保養護膚、提升自我外觀上消費。在我國如此大的人口基數上,我國輕奢醫美市場需求巨大,人口基數全球第一。其實人體的衰老和皺紋的出現,其本質上都是細胞的衰老和減少,而細胞的衰老和減少則是由幹細胞老化引起的。
  • 御妝國際美業總部喬遷彭氏集團惠州生產基地
    原標題:御妝國際美業總部喬遷彭氏集團惠州生產基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至江河」。經過三個月來的協調,溝通,努力籌備,御妝國際美業總部決定喬遷至品牌戰略股東彭氏集團惠州生產基地,並以時尚、大氣、多元化的風貌展現在全國家人眼前。
  • 入局獨立影像中心 TCL醫療影像可謂選對了好時機
    原標題:入局獨立影像中心,TCL醫療影像可謂選對了好時機   入局獨立影像中心,TCL醫療影像可謂選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