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如何計算光線是從多少光年外的星球發出的?

2020-09-22 墨玫人工智慧

要知道遙遠的星光,是從多遠射過來的?其實有很多辦法。這些辦法,在天文學上,充當著不同尺度的「量天尺」。簡單來了解下吧!

第一種:古老的三角形視差法。

早在地球航海時代,人們為了繪製地圖,就發明了運用三角形特徵的遠距離測量方法。基本原理如下:一個三角形,如果底邊的長度已知,兩個底角也已知,就可以計算出目標頂點到底的距離。底邊的長度越長,其計算的精度也就越高。因此,我們只要選擇一個足夠長的已知直線段距離,然後在其兩端觀測遠處的目標,獲得兩端觀測的視角,就能運用三角形的結構法則計算出距離了,這就是古老且有效的三角形視差法。

如果要測算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就必須把底換成地球的直徑,才能得到比較靠譜的精度。在地球的兩端分別用一個望遠鏡同時觀察月亮,分別獲取兩端的視角後,就能計算出地月距離了。

而要計算恆星到地球的距離,地球的直徑顯然也就不夠用了。這時一般會利用地球公轉的直徑作為三角形的底邊。一般夏天用望遠鏡觀察一下目標恆星獲得視角,當地球轉到太陽另一邊,也就是冬天時,再測一次目標恆星的視角,這樣就可以計算目標恆星到地球的距離。

第二種:標準燭光法。

對於更遠的距離,天文學家想到,可以一個已知距離恆星的光亮為標準,然後對比其他天體與之的明暗關係,來估算其距離。

這當然首先要進行大量的觀察,然後再運用統計學就能獲得光亮與距離之間的對應關係。而天文學上,有兩套描述星光亮度的系統。

一套叫做視星等。

天文學家把夜空中比較亮的織女星(距離地球約25光年)作為參考標準,把它的亮度定義視星等為零。所有視星等為負數的星星都比織女星亮,而視星等為正數的星星則比織女星暗,而且每一等之間的亮度大約差2.5倍。

比如,一顆視星等為–1.0的星星的亮度是織女星亮度的2.5倍,而對一顆視星等為+2.0的星星來說,織女星的亮度是它的6.25倍(也就是2.5×2.5)。

這樣根據不同星星的視星等,我們是否就能估算出它們與我們的距離了呢?還不能,因為有些星星只是反射光,有些是自己發光,而且不同的恆星光源的強度也不同。

於是,天文學家又提出了一套系統,叫「絕對星等」。

這個方法就是假設把一顆恆星放到32.6光年的地方,然後測量它的視星等,絕對星等描述的是恆星真實的亮度,每一等級之間亮度差距當然與視星等一樣。

比如,天狼星的視星等是-1.47,但絕對星等是1.42,也就是說天狼星看上去亮是因為離我們近。而獵戶座參宿七視星等是0.12,絕對星等卻是-7.84,所以它是一顆距離我們很遠且超亮的恆星。

既然知道了星星們的發光強度,又知道了光亮隨著距離的遞減程度,當然就能計算出星星與我們的距離,但這個辦法也僅僅對銀河系內的星星有效。

第三種:宇宙紅移

如果更遠,要測量星系與星系之間的距離,天文學家們也有辦法。

這個辦法最早由哈勃發現。首先,我們知道星系都會發射幾種固定的光譜,這些光譜就像是星系的「指紋」。

遠離我們的星系,它們的光譜線就會紅移(光的波長被拉長),哈勃當時認為這是都卜勒效應,但現在我們知道,這不是都卜勒效應而是宇宙膨脹導致的。所以說,哈勃也算「歪打正著」地的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星系推行速度與距離成正比,其比值就是哈勃常數。

歐洲航天局於2013年3月21日宣布,根據普朗克衛星的測量結果得出新的哈勃常數值為67.80±0.77(km/s)/Mpc(Mpc表示百萬秒差距,大約為300萬光年),即在每增加300萬光年的距離上(或每過300萬年),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增大67.80±0.77千米每秒。

所以只要知道遙遠星系的紅移程度,我們就能估算出它們與我們之間的大致距離。

總結

原來我們只能測量方寸之間,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測量浩瀚的星空。從天文學上「量天尺」的逐步升級就可以看出來,科學是無數代人一點一點積累的產物,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最無法估量的傳承之力。

--------------完-----------------

薦:

【中國風動漫】除了《哪吒》,這些良心國產動畫也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聲明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於網際網路,不代表本訂閱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編輯:Zero


相關焦點

  • 宇宙才形成138億年,人類卻能觀測到465億光年外,為什麼?
    根據現有的科學知識,科學家們吧宇宙誕生日期放到了138億年前,那個時候宇宙就是一個小點,然後宇宙爆炸後便不斷向外膨脹,因此我們才說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因為宇宙只有138億年的年齡,最早誕生的光線也只能跑138億年。
  • 肉眼能看到的最遠的星球,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據科學家們統計,夜空中用肉眼能夠直接觀測到的星星大約有6000多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恆星,而且距離地球普遍沒有超過1000光年。那麼,我們人眼所能看到的最遠星球,距離地球會達到多少呢?遙遠到不能再用公裡計算距離了,要用光年了。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由於人眼的生理結構限制,對於可視物體存在著一定的極限。肉眼可見的恆星與地球的距離大都沒有超過1000光年。
  • 肉眼能看到的最遠的星球,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據科學家們統計,夜空中用肉眼能夠直接觀測到的星星大約有6000多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恆星,而且距離地球普遍沒有超過1000光年。那麼,我們人眼所能看到的最遠星球,距離地球會達到多少呢?遙遠到不能再用公裡計算距離了,要用光年了。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由於人眼的生理結構限制,對於可視物體存在著一定的極限。肉眼可見的恆星與地球的距離大都沒有超過1000光年。
  • 愛因斯坦和相對論,人類是如何計算來自110億光年外的深空信號的
    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不愧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就在愛因斯坦所生活的時代,由於物質和知識的匱乏,人們並沒有對愛因斯坦的理論有多麼大的認知。也沒能對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的證明。反倒是現代研究和實驗相對論的科學家頻頻獲得諾貝爾獎。
  • 42光年外發現宜居星球,科學家:是顆超級地球,可能存在生命
    文/科學年輪地球周圍的宜居星球不在少數,並且還有三星系統和多星系統,這些星系雖然存在多顆恆星,但是也存在宜居星球,例如我們熟悉的比鄰星就是著名的三星系統。著名電影阿凡達就將劇情設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組的一顆氣態行星的衛星上,這就是著名的潘多拉星球。
  • 用愛因斯坦和相對論,人類是如何計算來自110億光年外的深空信號的
    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不愧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反倒是現代研究和實驗相對論的科學家頻頻獲得諾貝爾獎。 廣義相對論的實體是研究物體引力的理論,是物體力量的理論,必然是誕生於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基礎上的。而萬有引力的理論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往小的方面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夠廣泛看到;往大的方面講,能夠研究天體運行軌跡,預測太空內星球之間的聯繫與存在,還對人類的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了貢獻。
  • 為何「哈勃」能看到百億光年外,卻不用來尋找鄰近星球外星人?
    身處地球之外的它不會受到地球大氣層的幹擾,科學家們依靠它可以直接無阻礙地觀察宇宙,這也是它能夠成為人類最重要的天文望遠鏡之一的先決條件。哈勃望遠鏡每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科學家們通過它獲得了宇宙深處大量的信息和照片,這讓我們對宇宙的了解進一步加深,並且在哈勃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們還解決了許多一直阻礙著研究的問題。
  • 光年是怎麼一回事? 光年如何計算?
    光年是怎麼一回事? 光年如何計算?時間:2017-04-25 11:55   來源:怪羅科普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光年是怎麼一回事? 光年如何計算? 雖然宇宙的大部分仍然保持神秘且未探索過,但我們知道這是真的:空間廣袤無垠。
  • 科學家怎麼知道光線是從多少光年外的星體上發出的?
    這個時候聰明的科學家們找到了另一個方法:造父變星測距法。 所謂變星,就是宇宙中明暗變化非常有規律的恆星,它們是地球人的量天尺。 為什麼這麼說呢? 它們的星等(亮度)和光變周期(亮度變化周期)之間有一種確定的關係——周光關係,即光度越大,光變周期越長。
  • 科學家是如何算出宇宙中各星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的?有哪些方法?
    科學家是如何算出宇宙中各星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的?有哪些方法?在我們不知道光速這一概念的時候,我們不會想我們看到的星星到底是什麼時候的光景,而正常情況下都認為是什麼時候看到的就是什麼時候的星星,認為是即時的。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光年|地外文明|克裡斯...
    基於單個數據外推風險很大,因此上述結論也並不絕對。雖然目前並不能完全確定需要考慮多少參量,不過從概率上來說,小概率抵不過大基數,天文學家才會有把握地認為它是正確的。36個類地文明?有這3個限定條件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命名計算地外智慧文明數量的方程式為「天體生物學哥白尼原理」,為地外智慧文明的存在設定條件,例如銀河系恆星形成時間、恆星壽命、恆星金屬含量、恆星宜居帶是否有類地行星等,引入已知情況計算得出結論。研究報告刊載於2020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
  • 110光年外!科學家終於第一次在外星球上捕捉到水蒸氣!
    這顆令人萬眾矚目的星球距離我們110光年,被稱為k2 - 18b,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潛在的宜居外星世界,大約是地球的兩倍大!這顆遙遠的行星是2015年由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這個外星世界的大小是地球的兩倍,質量是地球的八倍。
  • 科學家稱在百億光年外發現了氧元素,其在宇宙誕生後不久產生的?
    如今日本的一個研究小組給出來了最新的答案,它們使用阿爾瑪望遠鏡得到相關的數據,在距離地球大約132.8億光年的地方發現了氧元素,而這些發現將會刷新新的紀錄,而這是觀察氧的最遠的距離。另外科學家也使用哈勃望遠鏡得到的相關數據分析,他們認為這個星系應該是在宇宙誕生的2.5億年後產生的。之後就開始了自己活躍的造星運動。而這一發現將會有助於人類揭開第一個星系產生的秘密。
  • 光年是光一年走的距離,難道多少光年外就是多少年前發生的事?
    光年確實是光一年走過的距離,但是不能籠統的說「多少光年外就是多少年前發生的事」。  這是因為宇宙在膨脹,而且宇宙膨脹的的速度取決於觀測者和被觀測者之間的距離。  雖然光年是一個長度單位,但其中也包含了時間信息,這與光年的定義有關。一光年就是指光在一年中走過的距離(真空),以此類推,10光年就是指光在10年中走過的距離。
  • 康奈爾大學科學家截獲51光年星球無線電波,外星人離地球不遠?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對1萬光年以內的行星進行了掃描,都沒有發現外星人的痕跡,於是有不少科學家認為,在人類的探測範圍之內,不可能存在外星人,至少不會存在高等級文明。儘管尋找外星人的希望非常渺茫,但仍有不少人執著於尋找外星人的計劃。
  • 100億光年外,神秘天體發出極強光線,其能量可以摧毀太陽系
    可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黑洞雖然厲害,但是,它在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面前,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它就是--類星體。類星體,顧名思義,就是類似於恆星的一類天體。說類星體像恆星,卻沒有恆星的特徵,說它像星雲,從其光譜上看,又和星雲有很大區別,因此,科學家給它取了一個獨特的名字,類星體。
  • 銀河系直徑可達20萬光年,除了地球外,有多少顆宜居星球?
    自上個世紀以來,人類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對太陽系的各個行星都進行了探索,但可惜的是沒發現地外生命的跡象。但大多數人都認為,這麼大的宇宙肯定存在外星生命,所以尋找地外生命人類一直在進行。以前人類的觀測手段有限,僅僅知道太陽系屬於銀河系,直到上世紀20年代人類發現了250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這時人類才意識到龐大的宇宙。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
    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依據地球上生命演化的規律推導出計算地外智慧文明數量的方程式,並計算得出上述結論。  不過,按照研究人員計算,這些文明之間的平均距離達1.7萬光年,人類現有技術無法探明它們的存在,也無法與之交流。
  • 從距離地球2241光年外的星球看地球,能看到秦始皇本人嗎?
    等等,換個思路,如果在距離地球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看地球,豈不是能看到2241年前的地球?為什麼非得選2241光年以外的星球?因為2241年前是公元前221年,那一年秦始皇已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在那一年建立了大一統的秦王朝。看到這裡你明白這個意思了吧?接著往下看。
  • 紅卡小百科:從太陽發出的光線,到底能照射到多遠的地方?
    經科學家計算,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僅佔據太陽向外輻射總能量的22億分之一,就是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佔比,造就了地球上的大千世界。        而在太陽系外圍的一些行星,就沒有地球這種「待遇」了,由於距離的增加,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強度逐漸減小,表面溫度不斷下降,從這些行星表面如果能夠觀察太陽的話,太陽越來越小、光線越來越不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