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村行雲街路況較差,路面可見修補痕跡。 南都記者 馬強 攝
本期點名
天河區岑村有一條便捷通道行雲街,道路狹窄崎嶇,僅可供兩車並排通行,水泥路面年久失修破爛不堪,最近幾年隨著居住人數增加,車流量逐年增大,私家車和公交車,甚至從華快轉來的過境大貨車都擠在一起,經常發生擁堵現象,遇到下雨天路面還常常積水,居民出行嚴重受影響。
上榜緣由
天河區岑村一帶居住了約2萬居民,其中既有住宅小區也有城中村,在規劃的雲溪路因為周圍業主抗議無法施工的情況下,所有居民只能靠一條崎嶇狹窄的臨時道路行雲街出行,車水馬龍加上路面坑窪不平、高低起伏,碰到下雨路面低洼處積水,令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記者走訪
兩車道上車輛多
南都記者日前前往岑村行雲街實地走訪,證實路況確實不佳,居民出行不便。行雲街從科韻路和華觀路交叉路口往西,一直到華南快速路橋下一段長約2.2公裡,除個別路段路況稍好、和正常的市政路差別不大之外,其餘路段基本就是老舊的鄉村公路路況,僅雙向兩車道可以通行。道路北側是華南植物園,樹木茂密,而南側有農田、池塘、苗圃、各種廢品收購站和廢棄的加油站,在最靠近華南快速路的一段,道路兩側還被部分施工圍蔽。
此前雲溪路的環評公告顯示,岑村一帶目前有約2萬居民,不僅有華南御景園和行雲花苑等居民小區,岑村的城中村內還居住著大量附近華農華工的畢業生,再加上附近有岑村駕校、岑村考場、一些小學,大量私家車加上多條經行的公交線路都擠在狹窄的兩車道上前行,極容易發生擁堵。
路面坑窪雨積水
車輛較多加上路況欠佳,行雲街的路面坑窪不平,部分地勢高部分地勢低,一旦下雨極易形成積水。南都記者查閱得悉,今年5月份曾有媒體報導行雲街岑村公交站路段因為大雨導致深積水,公交車都無法開動,行人只能步行趟過到成人小腿肚的積水。
另據南都記者查閱,雲溪路(華南路-大觀路)的施工方為市住建委下屬廣園路公司,此前該單位已經對行雲街進行了修復並要求施工單位加強日常維護,而其它問題,則需要和天河區相關職能部門協調解決。
居民投訴
車多路窄易積水 居民出行不便
陳女士居住在天河岑村,深受行雲街破爛路況的影響。據她介紹,行雲街道路狹窄崎嶇,僅可供兩車並排通行,而且水泥路面年久失修,如今已經破爛不堪,最近幾年隨著居住人數增加,車流量逐年增大,私家車和公交車,甚至從華快轉來的過境大貨車都擠在一起,經常發生擁堵現象,一旦遇到下雨天路面還常常積水,居民出行嚴重受影響。她分析說,行雲街原本只是一條便捷通道,隨著車流增大早就需要升級,市政府也一早規劃了雲溪路(華南路~大觀路)道路工程準備取代它,不過由於附近華南御景園小區業主的反對,雲溪路遲遲無法動工,導致一條原本是羊腸小道的臨時道路被迫使用到現在。
官方回應
爭取年底動工新路 解決岑村交通困境
針對上述問題,市住建委下屬廣園路公司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行雲街過去是村道,因此建設標準過低,難以滿足目前居民出行需求,光靠短期內的修修補補很難解決問題,為此政府部門一直都在協調推進規劃中的雲溪路工程,希望以雲溪路代替行雲街。經過前期環評和多方協調,雲溪路工程前期準備已經基本就緒,通過將部分路段改成下沉隧道,前期部分華南御景園反對的業主已經表示理解,現在工程已經在辦理各種工程許可,爭取今年年底開工,等雲溪路建成之後,岑村的交通出行難題將徹底解決。
採寫:南都記者 魏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