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鼻長尾猴,拉丁學名為Cercopithecus nictitans,又叫灰鼻猴、大斑點猴、大白猴、斑點猴、白鼻長尾猴,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獸亞綱、靈長目、簡鼻亞目、猴科、獼猴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Putty-nosed Monkey,同義學名是Simioa nicticans,命名人為Linnaeus,命名時間在1766年。
其是長尾猴屬中體型較大的物種,頭體長43- 70釐米,雌性體重4.3千克,雄性體重6.7千克。性別二態性顯而易見,雄性的長度和體重都高於雌性。有「頰囊」可以先吃後嚼,先搶佔食物再慢慢消化,而沒有「頰囊」只能邊吃邊嚼。
此物種棲息於潮溼的熱帶低地和山區森林,熱帶沼澤和紅樹林,以及西非和中非地區茂密的森林。由於其碩大的體型,使它們的活動範圍主要限於森林的主冠層。很少下降到地面。該物種通常是社會性的,以12-30隻組成一個猴群。主要活躍在中間樹冠,並經常展示雜技運動,如跳躍和飛騰。它們的棲息地與黛安娜長尾猴的棲息地重疊。據認為,這兩種物種為捕食防禦和共享覓食機會而形成混合種群。食物主要由水果、種子和葉子組成,但也會吃昆蟲和農作物。大白鼻長尾猴在遇到豹子時,會發出「撲呀斯」的聲音報警;而當天空中有鷹出現時,則以類似咳嗽的「嗨克斯」聲報警。而且,它們還能將「撲呀斯」和「嗨克斯」這兩種發音,以不同的次數和組合表達不同的意思,因此,它們被看作是人類以外第一種被發現會用句子式語言交流的動物。
大白鼻長尾猴具有多發性交配系統,族群中有一名常住的成年雄性及幾名成年雌性及其後代。獨一的雄猴擁有與所有雌性交配繁殖的權力。一般猴王有5年的任期。雌性通過向雄性展示其發情膨脹的陰部而昭示其已經到了發情期而爭取與之交配。母猴將哺育自己的後代約6個月。成年的雌性會留在猴群,而雄猴則會補驅離。壽命大約20年。
大白鼻長尾猴分布於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加彭、賴比瑞亞和奈及利亞。
此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