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第2號颱風盧碧對泉州無影響 高燒天或將持續到月底
今年第2號颱風「盧碧」(英文名:LUPIT;名字意義:殘酷)於24日2時在日本東京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預計「盧碧」將以每小時40公裡左右的速度快速向偏北方向移動,逐漸變為溫帶氣旋,對我省無影響。中央氣象臺發布消息稱,「盧碧」不僅不會對我國產生影響,還會讓副熱帶高壓更穩固。這就意味著,難耐的「高燒天」將至少持續到月底。
-
颱風盧碧增強為中度颱風 最快下周二影響臺灣
中國臺灣網10月18日消息 據臺灣TVBS電視臺報導,颱風盧碧短短1天之內,已經增強為中度颱風,預估最快下周二 (20日),外圍雲系就會影響到臺灣,加上東北季風南下,冷暖空氣交會,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可能會有明顯豪雨,民眾要提早注意,做好防臺準備。
-
北極圈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北極圈驚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8月5日,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發布最新一期高溫黃色預警,這是今年入夏以來,該臺連續第23天發布高溫預警。預警顯示,我國東北多地高溫已突破歷史紀錄。 環球同此涼熱。
-
北極圈驚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這個周末,「北極圈驚現極端高溫天氣,海冰融化加劇」「極地高溫已達32℃,誰來拯救北極熊」等消息刷爆社交網絡,再次引發人們對全球多地「高燒不退」,及其背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擔憂。 每年夏季,高溫都會以各種姿勢刷屏,去年流行的是我國火爐城市最新排行,今年則聚焦北歐和國內東北多地高溫破紀錄——這更加引人注意,位居地球北部的原本的「避暑勝地」,為何入夏以來持續高溫,甚至引起極地「高燒」,這背後有何因素?記者就此採訪了氣象專家。
-
"盧碧"來勢洶洶 將嚴重影響菲律賓及我國臺灣省
中國網10月22日訊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盧碧」10月16日生成後,來勢洶洶,現在逐漸向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沿海靠近,預計未來將對菲律賓及臺灣造成嚴重影響。今年第20號熱帶風暴「盧碧」10月16日凌晨2時在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下午加強為強熱帶風暴。17日凌晨2時加強為颱風,晚上加強為強颱風。18日下午加強為超強颱風。20日早晨減弱為強颱風。
-
我國東南海域受颱風盧碧影響將有10級大風(圖)
颱風「盧碧」未來96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 人民網北京10月22日電 中央氣象臺今日6時發布颱風預報,今年第20號颱風「盧碧」將以每小時5-10公裡的速度繼續向西偏南方向移動,逐漸向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沿海靠近,強度將有所增強。
-
颱風無望,副高強悍,廣東輕鬆突破36度高溫,注意突發雷雨
近半個多月來,長江中下遊持續面臨著水災威脅,相反,廣東面臨的是持續的35度+的高溫烘烤。一切都是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在搞怪,一直讓高溫控制著廣東,也一直將降雨帶控制在長江中下遊,導致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願一切儘快恢復!江西加油!遭遇洪澇的寶寶們加油!要挺住!由於副高搖擺不定,18號之前,長江中下遊強降雨,依然反覆在周邊城市搖擺。
-
受颱風「美莎克」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我市本周持續高溫最高37℃
8月以來,颱風活動進入活躍期,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已經生成7個颱風,平均4天就有一個颱風生成。為何今年8月颱風生成如此頻繁?市氣象臺預報員告訴記者,8月以來,前期持續偏強的副熱帶高壓逐漸北抬,隨後赤道輻合帶和季風槽開始活躍,因此迎來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往年8月,我國颱風活動都比較活躍,平均颱風生成個數也為全年最多,因此今年8月以來颱風「扎堆」出現屬正常現象。
-
熱到破紀錄!肇慶高溫天氣已超長待機!颱風也有消息了……
熱到破紀錄!肇慶高溫天氣已超長待機!▽▽△圖源:@肇慶天氣在上周五(7月24日),德慶縣甚至以39.4℃的最高氣溫打破該站歷年7月份日最高氣溫記錄,並於當天發布了我市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高溫持續待機已超15天!
-
熱浪席捲北半球 北極現罕見高溫 究竟是誰在「燜燒」地球?
今年入夏以來,高溫熱浪席捲北半球,歐美以及亞洲多國遭遇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乾旱火災,北極圈氣溫甚至超過30℃。是什麼原因導致北半球出現持續高溫?為何北極地區發「高燒」?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氣象專家。
-
10號颱風「海神」生成,廣西的高溫持續到……
10號颱風「海神」生成,廣西的高溫持續到…… 2020-09-02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未來10天北方降雨會較多
7月以來,我國江南、江淮、江漢及重慶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強度大、影響重,浙江、湖南、江西南部等地連續高溫日數已達20~28天,部分地區高溫持續的時間和強度都突破了歷史記錄。網友戲稱,三分之一中國進入「燒烤」模式。 造成天氣「高燒不退」的成因是什麼?高溫天氣何時才能結束?未來一段時間天氣情況如何?
-
颱風有消息了!福州接下來……
已經有不少小夥伴發現到目前為止,這個七月沒有颱風!颱風去哪兒了?自1949年以來,颱風生成源地——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每年在7月至少會有1個颱風生成。而從中央氣象臺的預測來看,今年7月,將大概率出現沒有颱風生成的現象,這也被氣象界視為罕見情況。
-
東南海區受強颱風盧碧影響 東北等地有降雪
中新網10月20日電 中央氣象臺今日06時發布天氣預報,未來三天,強颱風「盧碧」繼續西移,將影響中國東南海區;北方地區多冷空氣活動,東北地區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今年第20號超強颱風「盧碧」已於20日早晨減弱為強颱風,20日5時「盧碧」的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北方大約122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20.0度、東經131.0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5級(50米/秒),強度較19日下午有明顯減弱。預計,「盧碧」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先向偏西方向移動,以後將轉向西偏南方向移動,逐漸向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靠近,強度緩慢減弱。
-
梅雨 高溫 颱風 夏季「三劍客」今年有啥不尋常
出梅首日,浙江武義、永康、松陽等地的最高溫便已攀升到35℃,梅雨高溫「無縫交接」,第5號颱風「丹娜絲」也在趕來的路上。梅雨、高溫、颱風,是浙江人熟悉的夏季「三劍客」。隨著今年「性子狂躁」的梅雨季正式結束,接下來便是高溫和颱風唱主角。今年夏季,我省的天氣已經、正在、將要經歷哪些不尋常?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氣候密碼?且和記者一起,跟隨省氣象部門的有關專家一探究竟。
-
地球持續「高燒」,「病毒」就是人類
因為最近多家權威機構已經確認,在過去的2015年到2018年之間,是自從氣溫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思念,其中2018年更是有史以來第四熱年。其實地球變暖已經是很多年的老話題了,為什麼這個話題被再次提起的時候,又被人們再次關注呢?近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稱,不管是陸地還是海洋,在過去的四年裡面變暖程度都非同尋常。
-
北極圈超30攝氏度,全球多地「高燒」 ,地球究竟怎麼了?
儘管已經很熱了,但據國家氣候中心研究,未來我國夏季極端高溫事件的出現概率會大大增加,到2025年左右至少有50%的夏季可能出現長時間的高溫熱浪過程。到本世紀末,在最壞的可能性下,我國極端高溫熱浪事件的頻率將比目前高出5倍。
-
日本各地高溫酷暑依然持續 颱風天氣即將來襲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8月9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各地8日仍然是烈日炎炎,酷暑難當,預計高溫天氣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另外,今年第10號颱風「羅莎」預計將在10日左右逼近小笠原群島。8日,日本大範圍地區繼續出現高溫天氣,關東地區最高氣溫接近39度,是今年迄今為止最熱的一天。預計9日,酷暑天氣仍將持續,白天最高氣溫預報值排名前列的城市有:京都市,38度;大阪市和東京都市中心35度。另外,今年第10號颱風「羅莎」預計在10日左右逼近小笠原群島,有必要採取防災措施防範暴風和大浪。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挪威、加拿大、尼泊爾等地在戶外活動時需要用水降溫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為何今夏整個北半球都在「發燒」?什麼原因導致高溫肆虐?
-
颱風有消息了!廈門這周的天氣是這樣……
「炎值」爆表的7月 高溫是一個接一個 伴隨著今年第22個高溫日的來臨 昨天我們進入了 「暑伏」天裡的最熱中伏 今年有「倆中伏」,共20天 颱風去哪兒了? 自1949年以來,颱風生成源地——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每年在7月至少會有1個颱風生成。而從中央氣象臺的預測來看,今年7月,將大概率出現沒有颱風生成的現象,這也被氣象界視為罕見情況。